章四十四 忠誠

李榮等人護衛着從長和城蒐集的財物,在佈滿厚厚積雪的官道上疾行,載滿厚重貨物的馬車,車輪在雪地上留下深深一層車轍。好在衆人在長和搶了不少馬,所以腳速並不慢。

馬是戰略物資,而且是極爲重要的戰略物資,這回除卻必要金銀銅錢,凡是長和能搬走的甲冑兵器戰馬,是一個沒落全被拉走。而爲了追求速度,每一輛馬車上載貨並不多,這就使得隊伍頗有些長。

其實在亂世,糧食比金銀更有用。但在晉國境內,一麻袋銅錢當然不止換一麻袋糧食,所以糧食這種佔地方佔重量的東西,這回纔沒搶過來。要不然百戰軍這回就不是搶劫,而是搞運輸了。

“已經過去三個時辰了,將軍爲何還沒有跟上來?”李榮望了一眼時辰,有些擔憂的說道。

“懷州刺史董璋親臨,哪是那般好對付的。雪地不利於行軍,便是其大軍未到,將軍要拖延時間,也是要費一番功夫的。”吳長劍說道,“反正你我的任務,是儘快將這些貨物運送到晉國境內,與李紹城將軍匯合,如此才能不耽誤大事。”

李榮點頭,嘆了口氣道:“你說的對,將軍是爲給我們爭取時間,才留下對付董璋的,我們走得快些,將軍就能少支撐一會兒,也能少些壓力。”

吳長劍心有所感,道:“主將親自斷後,這種事古來少有,在眼下這個世道就更稀奇了。我生平很少佩服誰,但對將軍,卻是佩服得緊!”

李榮想起和李從璟的往事。要不是李從璟借晉王的力征調,他現在不過是一個鎮軍隊正,何以能在短短時間內,升爲一都都頭,更別說現在成爲軍情處三統領之一,領雙倍俸祿了。

“將軍爲人,着實可敬。對於我等,亦是堪稱伯樂。若無將軍,豈有我等今日!”李榮有感而發道。

衆人聊了幾句,李榮發現桃夭夭一直不曾言語,這位前神仙山的大當家,永遠一副漫不經心的淡漠模樣,讓人覺得神秘的同時,也有些好奇——畢竟,這樣的美貌,殊爲難得。

見桃夭夭不說話,李榮便攀談道:“桃統領可是擔憂將軍?”

“擔憂?有什麼值得擔憂的。”桃夭夭往杯子裡扔了一把雪,這天氣也不嫌冷。她這話說完,李榮便有些不快,覺得桃夭夭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些。不過桃夭夭接下來卻道:“李從璟這廝,大概永遠只有他擔憂別人的時候,而不需要別人爲他擔心。”

李榮聞言稍頓,隨即心中亮堂起來。是啊,李從璟何時需要別人爲他擔心了,以他的智慧和武藝,似乎確實不需要別人爲他擔憂——不過若是如此,是不是太孤獨了些?畢竟每個人都是需要被關心的。

大軍繼續前行,及至日暮,仍舊是不見李從璟追上來。李榮安排衆人稍事歇息,卻並未宿營,兩刻後又帶着衆人連夜趕路。

不過大夥兒昨夜激鬥,今日又趕了一日的路,實在是疲乏得緊,李榮爲鼓舞士氣,於是對衆人道:“身在敵鏡,四面皆陷阱,隨時都可能有敵軍殺出來,要我等性命。當今之計,唯有速速趕路,早些脫離樑地。你我走快些,明日天黑前就能與李紹城將軍匯合,屆時就不必再有半分擔心。將軍爲我等斷後,我等不可讓將軍和諸位同袍平白流血。”

衆人想起李從璟和君子都的銳士,都是與他們一般勞累,甚至昨夜戰鬥猶有過之,現在他們還在拼命、流血,自己卻只需要趕路即可,如此一想,心中平衡不少,腳步也就快起來。

這一路行走,李榮萬分謹慎,但歸途出乎意料的順利,並無樑軍殺出來阻礙前路。如此到了翌日黃昏,他們總算出了樑地,碰到率軍前來接應的李紹城。

李榮等人無不大鬆一口氣,李紹城卻不關心那二十幾車的財物,而是臉色陰沉的問道:“大哥何在?”

李紹城知曉李從璟此行兇險,奈何李從璟並未帶上他,而是命他領大軍接應,一路行來,他早就心急如焚。他這會兒沒看到李從璟,心中着

急,連“將軍”也不稱了,直接問他大哥何在。

幾個月前,他不過是一個小小都頭,麾下只百人,如今卻已是一千騎軍統率。李榮感念李從璟,他李紹城何嘗不感念?百戰軍絕大多數將官,都是被李從璟大幅度提拔上來的,稍有良心的人,莫不感激。況且他們現在整天都要接受那些教書先生,忠孝誠信的思想……他與李從璟還是結拜兄弟。

更有秘辛的是,當時晉王把李紹城那一百從馬直送給李從璟時,李存勖還召見過李紹城,要他好生看護李從璟周全……李存勖的意思很明白,李從璟要是有三長兩短,他李紹城也不必混了。

面對李紹城陰沉的臉,李榮也是無言以對。這位騎軍統率,一張冷酷的臉似乎從未鬆動過,見誰都是冷冰冰的,約莫是天生的。不過臉上那條長長的刀疤下,煞氣卻是抵擋不住。李榮竟有些心虛,他低聲道:“將軍斷後,還未歸來……”

李紹城聞言臉色一變,一把揪起李榮的衣領,怒意難抑,低吼道:“你竟然讓將軍爲你們斷後?!”

他渾然不顧李榮臉面,也不顧有衆人看着。

不等李榮回答,李紹城一把丟開他,然後翻身上馬,沉聲招呼身後大軍,道:“傳令:步軍護送戰利品歸營。騎軍隨本將去接應都指揮使!”

李紹城說完,看也不看李榮等人,策馬奔出。

李榮一臉羞愧,雙頰通紅,眸子裡都要滴出水來。見李紹城率馬軍揚長而去,他忽的大吼一聲,道:“都他孃的還愣着作甚,等着吃飯?把馬車交給步軍,都他孃的上馬,隨老子去接應將軍!”說完,又道,“將軍若有不測,都他孃的不用活了!”

面有愧色的衆人,無不紛紛上馬,有些已經軟到在馬車上,實在已經沒什麼力氣的戰士,這會兒也都跳將起來。

李榮翻身上馬,心中已是開始後悔:今日他爲何不回頭去接應李從璟?雖然臨行時李從璟再三叮囑,要他嚴守軍令……但要是將軍都沒有了,還守他孃的哪門子的軍令!

這一刻,大軍的氣氛實在是沉悶,彷彿千年火山要噴發,衆人心情都極度緊張。心情能傳染,氣氛能感染,桃夭夭這會兒似乎也沒有先前那般堅定,她翻山上馬的時候,心中也在嘀咕:“莫不成李從璟還真有不虞?”隨即,她又搖搖頭,自顧自道:“這不可能。”

鬼知道她爲何對李從璟如此有信心,但即便如此,她還是跟上大隊步伐,甚至超過了後隊。

大軍奔出沒多遠,前方夕陽下的官道上,忽然出現一羣騎兵。

那領頭的一人,騎士和戰馬都有一股無可匹敵的氣勢,就像是天神下凡一般,彷彿他所到的地方,都有大道。凡沒有道路的地方,被他馬蹄一踏,也會生出一條道來。

除了李從璟,不會是其他人。

“大哥!”

“將軍!”

謝天謝地,衆人心中無不鬆了一大口氣。

眼見騎隊在夕陽中奔行過來,李榮眼圈一紅,差點兒落下淚來。

“哈哈!”李從璟跳下馬來,興致高昂,“這回收穫頗豐啊,足夠百戰軍過一個好年了!不枉我等拼命一場,端得是物有所值,可喜可賀!”

wWW• тtκan• ¢Ο

他笑聲響亮,卻見面前衆人臉色有些複雜,氣氛也很異常,瞧他的眼神更有些無法言說的意味。

李從璟怔了怔,縱他心思剔透、智慧非常,一時也搞不清楚什麼狀況。止住笑,納悶道:“你們這是怎麼回事?”

他當然不知道,他的這些部屬,方纔差點兒要自殺謝罪了。他更不知道,他方纔那句話,簡直擊中了衆人心底最脆弱的部分——主將深入敵鏡以身犯險,差點兒回不來,爲的不過是給部下籌措過年的物資,這是何等恩情——雖然他並沒有混到差點兒回不來的境地。

“將軍……爲何此時方追上來?”李榮嚥了口唾沫,出聲頗有些艱難。

“哈哈,原來是爲這事!”李

從璟“恍然大悟”。滿不在乎一揮手,笑道:“你道你等歸途爲何一帆風順,什麼事都沒有?那都是本使帶着君子都,爲你等在旁掠陣,攔下了一股股樑軍,所以這才無暇跟上來與你們匯合!”

他這話說出來,風輕雲淡,但是衆人聽在耳中,簡直要感動哭了,尤其是押送財貨的戰士:擋下一股股樑軍,那得浴血拼死多少回?可這事衆人都還不知曉,先前還以爲是樑軍夠蠢,而他們行走的夠謹慎,現在才發現,媽的都是屁!那都是有將軍拿命在罩着啊!

這會兒衆人才注意到,李從璟的甲冑上,血跡斑斑。

“將軍……”李榮一下子跪倒在李從璟面前,哽咽不能言。這位鋼鐵一般的漢子,這會兒竟然流下了眼淚,此路艱辛,他作爲當事人之一,最能體會,加之羞愧,這會兒更是情難自禁。但他本不善言辭,這會兒只是啞着嗓子,拼命吼道:“他日爲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榮這一喊,立即感染了押送財物的軍情處戰士,和君子都傷員,他們全都跪倒,一片海呼:“爲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爲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從璟一時愣住,竟然有些無措。

他說他攔下一股股樑軍,這話不假,但那都是他往人面前一站,幾通長弓攢射,人家就退了。畢竟能趕來的,都是附近鎮軍的馬軍,人也不多,戰鬥力也一般,誰跟他們這羣殺神過不去。所以這事李從璟根本就沒費什麼力。

至於甲冑上的血跡,那都是追殺董璋留下的,是別人的血。李從璟自然沒想到,這些卻讓衆人誤以爲他戰鬥無比艱辛。

亂世之軍,桀驁不馴,忠誠難保。

但當曾今苦苦追尋的東西,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李從璟反而有些手足無措。看着面前跪倒的大片百戰軍將士,李從璟在驚愕之餘,感到一陣溫暖——人心都是肉長的,孰能無情?上行下效,不管如何,他待百戰軍一片赤誠,總算是得到回報。

爲這份人心與人性,李從璟覺得,這個亂世,也並非就是那麼可怕,那麼堅硬如鐵,一無是處。在這寒冷並且被冰雪覆蓋的荒野,其實也是有溫度存在的。

李從璟被感動了。第一次,他對這個陌生而熟悉的時代,產生了歸屬感。這些歸屬感,源自於他麾下的將士,源自於他的這些心血。李從璟甚至感覺到幸福,因爲被關心被愛戴,因爲有人願意爲他戰鬥。

第一次,李從璟心底涌起一股熱流。他終於發現,在這個離亂的世道,他要守護的,其實不僅僅是他自己的生命。

李從璟上前扶起李榮,對衆人大聲道:“諸位都起身吧,身爲爾等主將,爾等將性命託付於本使,本使敢不效命?”

“我等願爲將軍效命!”

“我等願爲將軍效命!”

“我等願爲將軍效命!”

衆將士紛紛大聲迴應,聲震雲霄,不少人都紅着眼睛,幾乎連道旁樹枝上的積雪都被聲波抖落不少。

李從璟點點頭,覺得很好。但他突然反應過來,這裡還是李存勖的天下,政治錯誤不能犯,於是他振臂高呼道:“晉王萬歲,大晉萬歲!”

反正李存勖要稱帝了,早點說他萬歲,他肯定會高興的。

最後,李紹城總結性的喊道:“恭迎都指揮使凱旋!”

於是百戰軍衆將士高呼一陣,隨即班師。

“對了,將軍,董璋那廝如何了?”對李從璟出城迎戰董璋的事,衆人還是比較好奇的,當下吳長劍問道。

李從璟面有惋惜之色,道:“這廝命很大,逃命的本事更大,讓他給跑了!”

衆人遂覺得很可惜,不過轉念一想,李從璟在當時情境下還能殺敗董璋,讓他倉皇逃命,實在是厲害得緊。

————————

感謝東丁楊的捧場!

爆發的話,這週末吧。

(本章完)

章四十四 忠誠章十五 接城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五 神仙山(4)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九 破軍章四十 勢運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封推感言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九 淇門之變(1)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八 空城章九 淇門之變(1)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四十四 忠誠章七十三 經營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