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二 董璋

衆人聞言,無不大驚。

“來軍數量多少,可知何人領兵?”李從璟原坐不動,平靜問道。

“約有百騎,打‘董’字大旗!”探子道。

“既然有‘董’字大旗,則應該是懷州刺史董璋了。”李從璟沉吟道,看了看衆人,“諸位有何意見,應對眼下局勢?”

形勢陡轉直下,衆人都是一臉肅然。

孤軍深入敵鏡,怕的就是這種情況。

軍情處三統領之一的吳長劍,首先起身道:“將軍,董璋現身,其大軍必定不遠。我等若是現在班師,未必不會被追擊,我們有十幾輛馬車,走不快,怕是會有麻煩。當今之計,不如藉助長和城固守,然後向接應的李紹城指揮使求援。我們有君子都和軍情處戰士,當能固守一些時日,待我大軍到此,則不必害怕董璋那廝!”

李從璟微微頷首,卻不置可否,只是道:“吳統領此計,也算老成之言。”

李榮有些納悶道:“懷州據此,少說也是兩日路程,這董璋半日便到,倒是來得快。”

昨夜百戰軍襲城,因爲兵力不足,自然不可能控制每個人,有人出城報信,實在是再平常不過之事。只是衆人都不曾想到,董璋會來得這麼快,簡直和天降無差。

孟平撇撇嘴,不以爲然道:“才百騎,怕他作甚。縱然他後有千軍萬馬,先將董璋擒下,他們還能奈我何?”

孟平這話,說的雖然有些道理,但顯然不被衆人所接受,招來一片反對之聲。李榮道:“如此太過冒險,一旦失手,我等皆陷入必死之境。”

“李統領覺得冒險,孟某卻認爲此乃王道。不如此,沒有第二個辦法。固守敵鏡,與找死無異。”孟平語氣平淡,意思卻是強硬。

“好了,不用再爭了。”李從璟站起身,“傳我軍令:財貨自東門出城,由軍情處戰士押送,昨夜受傷之將士,一併東歸。其餘將士,隨本使出西門,去會會董璋!”

軍令既下,縱然與有些人意見不同,衆人也都轟然應喏。當下,百戰軍分爲兩部,收拾停當,便按李從璟之令,各自行動。

李從璟帶人出西門,去攔截董璋,走得並不快,頗有閒庭若步的態勢。路上,李從璟和孟平閒聊,他說:“你到百戰軍之後,長進極快,這三個月來,武藝也是強了不少吧?”

孟平嘿嘿笑道:“多謝公子誇獎,跟着公子,哪有不長進之理?”

李從璟笑

而不語。孟平便接着道:“其實武藝雖有長進,但真正提高的卻並非其他,而是搏命之術。以前從未上過戰場,有武藝,卻算不得真正殺人之法。到了百戰軍之後,幾番歷練,於生死之間,也算是有所領悟。之前在晉陽時,城裡與我武藝相當之人,不下雙手之數。但而今,若是再與他們碰上,便是那些之前比我強的,我也能輕取他們性命。”

“你當下便能有如此認識,也算難得。”李從璟點頭。孟平是他真正的嫡系,最親近與信任的幾個人之一,所以他一旦有機會,便不忘點撥激勵,這時又道:“你武學天賦本不比我差,差得只是磨練與領悟,日後多多自勉,未來當不可限量。”

“公子放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孟平精神抖擻道。

衆人出城不遠,便望見前路雪地之中,冒出一團黑影。待更近些,那“董”字大旗,更是能看得清楚了。前面的人也瞧見了李從璟等人,雙方相距百步,紛紛停下腳步。

晉軍遇樑軍。

“前面的可是董璋董刺史?”李從璟前行兩步,抱拳笑道,其意態隨性,全然不像身陷險境。

樑軍軍中爲首之人行處,他坐在馬上,便能給人大馬金刀之感,這都歸功於他一臉茂盛的絡腮鬍子。董璋喝道:“本史正是董璋,前方何人,報上名來!”

董璋自然知道面前是李從璟,只不過他這樣喝問,讓李從璟作答,是想在氣勢上壓倒對方,佔據主動。

李從璟卻笑道:“若是將軍連在下是誰都不知,我倒要懷疑你是不是董璋了。按說堂堂懷州刺史,智商本不至於如此低下的。”

這下把董璋氣得不輕,他厲聲道:“李從璟!死到臨頭還逞口舌之能,本史勸你乖乖束手就擒,否則必不留你性命!你敢偷襲本史的城池,本史饒不了你!”

“董將軍好大的威風,完全不像是本使攻佔了你的城,倒像是你偷襲了本使的城吶。”李從璟哈哈大笑道,“不過董刺史,你既然想要李某人頭,爲何遲遲不動,難道要本使親手送上來不成?”

“你……”董璋大怒,他冷哼一聲,“李從璟,你還是莫要囂張得好,本使早已令大軍和附近鎮軍四面合圍,你跑不掉了!”

“哦?意思就是說,董將軍身後,還真只有百騎,並無大軍跟隨了?”李從璟揶揄道,“本使先前就奇怪,這大雪阻路,你是如何半日從懷州趕到長和的。現在想來,便只剩下一種解釋:董將軍並非是率

大軍來收復城池,只不過碰巧在這附近,如此才能火速趕來吧?如何,得知本使只率了三百多人到長和,董將軍便想以一己之力,嚇退我三百將士?”

董璋一愣,臉色已變,正要說什麼,李從璟已是繼續道:“也對,按理說三百人是不可能攻城的,想必董將軍也猜到本使此行,是別有所圖。長和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還算富足。”

“所以董將軍猜測,本使此行,爲劫掠而來。既然是劫掠,必然速來速走。董將軍不甘心本使拿了好處就走,這便火速趕緊追過來,想要嚇嚇本使,讓我乖乖放棄財貨,隻身逃離。如若不然,你身邊豈會只有這些親衛親兵?”

說完,李從璟哈哈大笑道:“董將軍,不知本使分析的可有道理?”

聽罷李從璟所言,董璋臉色一陣變幻,他本想在氣勢上壓倒李從璟,不曾想被李從璟三言兩語說透他的行動,自己這些人早被他唬住,哪還有半分壓迫氣勢可言?

不過想讓董璋就此認輸,那顯然不可能,他陰沉着臉道:“李從璟,別說得好像你佔了多大便宜一般!如今你身後不過百餘人,並不比本史多出多少,我看你倒是年輕得很,就是不知你武藝如何。若是你死在本史馬槊之下,縱然你能猜透本史用意,又能如何?”

說着,董璋殺心已起。他這話說得確實不錯,聽了他的話,其身後親兵,氣勢果然大漲。顯然,對董璋的戰力,他們還是頗爲有信心的。

士氣不僅是軍之魂,更是戰之魂。士氣高昂,戰力倍增,士氣低落,則不堪一戰。所以董璋和李從璟說了這麼多,無非是在提升己方士氣,打壓對方士氣。因爲他們兵力相差不多,士氣便成了此戰勝負的關鍵因素。

見董璋取下馬槊,李從璟再次大笑,笑聲住而譏諷之聲起,他道:“董將軍踏雪遠道而來,還有多少力氣?百戰軍卻已在長和候之久矣,精神抖擻,氣力飽滿。疲敝之師,不擊堂堂之陣。董將軍莫非不識兵法?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貴軍雪地行軍,不知已走了多遠?”

說着,李從璟抄起馬槊,指向董璋,嘿然道:“而且,董將軍豈不聞,本使曾於魏州城外斬張朗?這三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可是本使最拿手之事!”

一語落下,已再不給董璋說話的機會,大喝一聲,驅馬而前,“君子都,殺!”

(本章完)

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上架感言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二十三 你怎會懂我(第二更)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兩百三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1)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六十四 相救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七 三個錦囊章九 他的屠刀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