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

李從璟歸來時已是翌日天明,莫離、桃夭夭等人瞧見了他,面色免不得都很怪異,然而怪異之外,更多卻是凝重之色,諸人都沒有在此時打趣他,李從璟見衆人這番模樣,心頭頓時有了預感。

“議事堂。”李從璟沒有二話,帶頭去了議事堂。

沒有人知道李從璟和他的一衆幕僚在議事堂談論了哪些事,就像沒有人知道李從璟昨夜和耶律敏發生了什麼,即便是有心盯着李從璟的西樓各方勢力的眼線,也無法知道內情。

據點內軍情處銳士知道的是,這一日,據點來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人,當然,也有一些他們見過,但絕對不該此時出現在西樓的人。

也是在這一日,李彥饒單人秘密離開了西樓。

旬日之後,耶律倍親領十萬大軍,離開西樓出征黑車子室韋。

出征前,耶律倍將坐鎮西樓的重任交給耶律敏,並且留下韓延徽輔助。

這一日之前,耶律倍曾與韓延徽有過一場密談。密談在御花園進行,除卻君臣兩人,近旁再無他人。

“據報,前些時候李彥饒秘密潛回幽州,卻留下了使臣隊伍繼續爲李從璟所用,他這般做的目的,韓卿可知曉?”耶律倍問韓延徽。

“李彥饒身爲幽州節度使李彥超的左膀右臂,地位非同一般,李從璟讓他此時回幽州,實在耐人尋味,顯然不會是無的放矢之舉。”韓延徽沉吟道,“難不成李從璟真打算讓盧龍軍北上?”

“若李從璟真讓盧龍軍北上,朕倒是求之不得。南邊準備了數年,等的可就是這一日,若是盧龍軍前來送死,朕便可趁機拔出這顆眼中釘,往後朕無論做什麼,也少了這些人在旁虎視眈眈。”耶律倍冷笑。

韓延徽見耶律倍話中有話,便問:“那依皇上的意思......”

“朕且問你,明日朕就要親征黑車子室韋,李從璟爲何至今都在西樓逗留不去?”耶律倍並不明言,而是反問韓延徽,目光顯得從容而又深邃。

“這......”韓延徽一時說不出來,這的確是個疑問,也是令韓延徽感到困惑的地方,若說李從璟真打算對契丹不利,有種種預謀,此時便不該仍舊留在西樓。留在西樓不走,那不是擺明了告訴耶律倍,他心懷不軌?“臣不知,請皇上示下......”

“李從璟之所以仍舊留在西樓,就是要故作姿態,讓朕顧忌,不能放手去征戰黑車子室韋。一旦朕心不穩,他便有了可趁之機,屆時大軍在外,西樓但有風吹草動,朕便要回軍,討伐黑車子室韋的大業就將毀於一旦!”耶律倍胸有成竹道,“這便是李從璟的疑兵之計!李從璟越是在西樓停留,不肯離去,便越說明他沒甚麼依仗,若他真有什麼謀劃,真打算讓盧龍軍北上,又怎能不小心行事,此刻又怎會置身敵營之中?”

韓延徽尋思片刻,大爲贊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若是李從璟真有意讓盧龍軍北犯,斷然不會留在西樓,陷自身於囹圇之中!”

兩人繼續在花圃中穿行,韓延徽見耶律倍始終從容不迫,遂小心翼翼的道:“皇上,李從璟有無可

能與耶律德光聯手,謀劃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

他這話一說出口,耶律倍的臉色立即變了,眼中剎那間閃過的寒光,如同荒野上猛獸的獠牙。

當年耶律倍若非與李從璟聯手,他也不可能坐上契丹皇帝的位子,這件事在明眼人看來沒甚麼疑問,但在耶律倍這裡卻是不能被觸及的逆鱗。

但很快,耶律倍眼中兇光盡去,又恢復了平靜,他淡淡開口道:“韓卿多慮了。”口氣雖淡,卻不容質疑,更有不打算繼續這個話題的厲色。

耶律倍不會告訴韓延徽的是,當年他就曾問過李從璟一個問題,爲何要選擇幫他奪取契丹皇位——這當然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若是李從璟給出的理由不夠充分,耶律倍不會真正信任李從璟。

當時李從璟的回答是:耶律德光比你更有才能,也更有野心,若是讓他繼位爲契丹皇帝,對大唐的威脅就更大,所以我寧願讓你來做這個位子。

當然,李從璟當時還裝模作樣與耶律倍約定,要耶律倍保證,待他來日登上帝位,不能侵犯大唐邊境,不能侵犯草原其他部族——這些約定,後來也在西樓協議中明文確定了下來。

正因如此,耶律倍認爲李從璟一定不會去跟耶律德光聯手,那完全是以虎驅狼之策,十年後大唐就必定深受其害,李從璟不可能連這點遠見都沒有。尤其是在江南,還有以吳國爲代表的諸多諸侯國沒有平定,大唐需要北境的安穩。

耶律倍停下腳步,負手擡頭,望向天空,今日天色很好,難得的晴天,耶律倍雙眼微微眯起,嘴角動了動,心道:“合吳國,亂蜀中,爲的便是此番西征,豈能因你一人北上,朕就要棄了大業?若真如此,朕豈不讓天下人恥笑?唐朝還有江南半壁沒有平定,此時你哪有兵力顧及草原?李從璟啊李從璟,休要怪朕不遵守當初約定——國與國之間,何來那麼多約定,實力與利益纔是決定一切的根本,沒實力沒機會的時候靠約定,有實力有機會的時候還要約定作甚?利益在眼前,打就是了。這個道理,想必你也知道吧?”

“既然知道,何必千里北上,真以爲你一人就能當十萬雄兵?”想到這裡,耶律倍禁不住笑出聲,“一人當十萬雄兵......哈哈......哈哈哈哈......”

“皇上......”韓延徽對耶律倍的笑聲不明所以。

耶律倍擺了擺手,正色道:“於朕而言,李從璟北上西樓,妄圖阻朕西征的努力,不過是朕西征大業中的一個小浪花罷了,而這個浪花並不會折騰起多大風浪,更不會影響朕的西征大業。一件必然會發生必然會功成的事,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又冷笑一聲,“待朕凱旋,若是李從璟還在西樓,朕定要好好看看他的臉色!”

他在心裡道:“你以爲耶律德光比朕更有才能,更有野心,來日朕會告訴你,到底誰纔是更有才能、更有野心的那個人!李從璟,你會爲你對朕的輕視付出代價,等朕蕩平草原,來日揮師南渡、馬踏中原,當年的西樓協議,定會換成洛陽協議,屆時,你會乖乖對朕俯首稱臣!”

.....

.

耶律倍把出征儀式搞得很隆重。

他在西樓南郊設壇祭祀、爲大軍授旗的時候,西樓城可謂萬人空巷,城內城外都是洶涌的人潮,每個契丹人都很亢奮,仰首挺胸的模樣跟翻身作主沒有區別,在這些人的臉上,李從璟看到了什麼叫自豪什麼叫自尊,在這個時候,一個契丹酒館的學徒,都敢昂着腦袋俯視身旁的他國使臣,不停拿眼神去觸犯那個平日他只能仰視的存在,很有膽氣也很解氣。

契丹軍隊鋪滿了草原,鐵甲駿馬,戰刀強弓,如同天神下凡,不容侵犯。契丹人看向這些出征戰士的目光,充滿敬畏與欣賞,全然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對契丹來說,軍隊出征是盛事,而這樣的盛事自打耶律倍繼位以來,還沒有過。昔年他們曾有過榮光,那些榮光是耶律阿保機帶他們在戰場上奪來的,曾讓他們每個人都如同草原上的主人一樣,走路踏大步,說話高嗓門,見人硬脊骨。

西樓之役,軍隊大敗,國土縮減,國勢頓弱,榮光消散,民衆彷徨,百音暗啞。而今日,皇帝親領十萬大軍出征,使得契丹百姓再一次看到了曙光,昔日失去的榮耀,終於又有了再找回來的希望。

李從璟等人也在看熱鬧,並且是站在城牆上看——當然沒有人會去阻止他們,這是契丹耀武揚威的時候,巴不得有更多人看,看得清楚些。

“場面很熱鬧啊!”莫離笑着打趣。

“聲勢倒是不弱。”杜千書也道。

“說耶律倍此番西征能功成,離幾乎都要相信了。”莫離拿摺扇虛點着城外的軍隊道。

“我不信。”杜千書一本正經的搖頭。

“你爲何不信?”莫離裝模作樣的問。

“難道莫兄真的信了?”杜千書訝然反問。

“我信不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耶律倍信了,契丹人也信了。”莫離不痛不癢道,隨即嘆息一聲,換上了惋惜的口吻,“騙人的人都是在騙自己,你只有先把自己騙過了,讓自己都相信了,才能騙過別人。眼下耶律倍就是如此,他應該是真的信了。”

李從璟這時候笑着插嘴,“其實一件事是不是真的存在、會不會真的成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信不信。你若是能讓天下人都跟着你信了,那這件事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不存在也存在了——這種事有個專門的稱謂,叫做‘傳-銷’。”

“照殿下這般說法,‘天下大同’的願景豈非也是‘傳-銷’?”莫離訝異問。

李從璟笑而不語,杜千書變色道:“照此說來,所謂神明豈非也是如此,佛門宗教豈非也是如此?”

李從璟不置可否,莫離已點頭道:“漢末張角的太平道好似就是這樣。”

桃夭夭見李從璟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撇嘴道:“簡直胡說八道,‘天下大同’是傳-銷,難不成聖人教誨也是‘傳-銷’,孔子門徒都是‘傳-銷’?那些爲心中美好家國願景而奮軀的,也是在做‘傳銷’?”

“這你可冤枉我了,我可沒這般說。”李從璟正色道,“那不是‘傳-銷’,那是理想!”

(本章完)

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六 水寨(4)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五 神仙山(4)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四十 勢運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七 三個錦囊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三 經營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一 王於興師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