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

眼見耶律敏落淚,耶律倍免不得又是一陣寬慰,這一刻他心中頗有些感概,到底是親兄妹,血濃於水,不是什麼人都能從中作梗的,不過這種想法一閃即逝,耶律倍接着又恢復了帝王心性,心想着該給耶律敏些什麼賞賜,才能更好鞏固今日這場談話的成果。

這一趟北院之行,耶律倍多少打消了些對耶律敏的猜忌,這並不是因爲耶律敏落了淚,也不是因爲耶律敏表了忠心,而是因爲在他多番試探之下,耶律敏並沒有露出什麼破綻來——雖然打消的猜忌其實有限。

回了金光閣,耶律倍先是處理了一陣政務,瞧着天色已晚,諸臣快要回去了,想了想,趕在這之前把韓延徽又叫了來,跟對方說起與李從璟談話時,他心頭的那些顧慮。

韓延徽尋思了片刻,旋即否定了耶律敏會與李從璟有什麼同謀的可能性,他的態度甚至稱得上果斷,口氣也很肯定,“宰相大人雖然與李從璟有舊,昔年在幽州時頗受李從璟照拂,然則這並不能說明什麼,試想,彼時宰相大人在幽州舉目無親,唯獨李從璟是皇上託付照料她的人,宰相大人自然會與李從璟關係親近些,如若不然,在異國他鄉之地,宰相大人還能依靠誰呢?”

耶律倍託着下顎沉吟,韓延徽的話有些道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他問:“若說敏兒與李從璟沒有那層關係,那些年她爲何一直逗留幽州不去?”

這回韓延徽回答的很快,“這正是宰相大人的赤子之心啊!時年宰相大人雖然被迫離國,畢竟心繫契丹,也心繫皇上,故而不願走遠。另外,宰相大人知道皇上與李從璟有些‘協議’,她就呆在幽州,何嘗不是替皇上監視李從璟,免得李從璟背信棄義?”

韓延徽越說越篤定,“宰相大人的赤子之心天地可鑑,如若不然,她在幽州時何必要投身政事?西樓之役後又爲何立即迴歸契丹?不難想象,宰相大人之所以在當年習政事,正是爲了契丹,爲了皇上!這些年來,宰相大人雖然在有些時候與皇上政見有些不同,但全心爲契丹、爲皇上之念,是毋庸置疑的!”

耶律倍的臉上看不出什麼神色,他沉吟道:“然則李從璟畢竟初來西樓就見了敏兒,今日言語間又極度維護敏兒......”

“這正是李從璟的狡猾之處!”每回提起李從璟,韓延徽都沒甚麼好臉色,氣憤的模樣就差咬牙切齒了,耶律倍很喜歡他這番模樣,那讓他覺得他與韓延徽是同仇敵愾的,“請皇上細想,李從璟要破壞皇上西征,除卻以盧龍軍相威脅外,還能有什麼舉措?”

耶律倍很快明白了韓延徽的意思,不過他並沒有明言,君王自然不會去猜測臣子的問題,一旦猜錯太影響威信了,所以他只是做出已懂了的神色,“韓卿的意思是?”

“外以盧龍軍相威脅,內則挑起君臣嫌隙!”韓延徽眼中的憤恨之色更濃,“這豈非是李從璟的慣用伎倆!他初來西樓即與宰相大人相見,並且今日與皇上談話時,又處處表現出與宰相大人極親密的樣子,目的正在於此!”

“韓卿所言有理。”耶律倍被韓延徽這麼一點破,腦中頓時清明起來,“李從璟在蜀地吃了虧,如今數萬軍隊脫身不能,他得知朕要西征後,又想來阻止朕,所以跑來西

樓,但此時他能依仗什麼?細數下來,他手中能用的力量可是不多!滿打滿算,也就盧龍、大同藩鎮而已。李從璟縱然再狂妄自大,僅以區區兩個藩鎮軍就想北上草原,他心中也會有所顧忌,而若能挑起我契丹君臣嫌疑,他就大有可爲了!”

雖耶律敏並沒有及時向他彙報與李從璟相見的事,但想來也有今日遇刺,心緒還未平靜的緣故,況且結合方纔在北院時耶律敏的表現,並沒有與李從璟很親近的意思,對李從璟來找她的目的,也是直接就說了出來。

“皇上英明,正是如此!”韓延徽連忙唱了一通讚歌,“宰相大人忠心爲國,這點毋庸置疑,這數年間宰相大人的表現即是明證。再者,他李從璟算什麼,宰相大人憑什麼對他青睞有加,生出那般心思?另外,李從璟是個對契丹視若仇寇的人,他也不應該對宰相大人有什麼意圖,當年宰相大人歸國,他可是連阻攔都沒有。”

見耶律倍點頭以示認同,韓延徽繼續道:“皇上不妨想想,在去歲之前,皇上對唐朝表現的還算親近,常常遣使入唐,在這般情況下,若是宰相大人真與李從璟有那層關係,李從璟大可讓唐朝與契丹聯姻,宰相大人多少也會表露出這些意思,可事實如何,已是無需多言。”

這些事耶律倍並非沒有想到,只是他習慣性不去完全信任任何人,如今既然韓延徽都與他所想一樣,所謂旁觀者清,此事被對方這麼一印證,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身爲君王,在此關鍵之時,的確不應該受敵人挑撥,平白去懷疑國之重臣。”耶律倍心裡想着,總不能叫李從璟隨意出了兩招,就自亂陣腳,那也太蠢了些,如韓延徽所言,耶律敏忠心爲國,這些年的確已被證明了,爲了契丹百姓,她一直都是殫精竭慮。

耶律倍露出大局在握的神色,“李從璟如今手裡沒了依仗,又想憑空阻朕西征,爲此甚至不惜利用一介女流,可見他的確是黔驢技窮了。”冷笑一聲,眼露輕蔑之色,“真是貽笑大方!孤身北上,就想顛覆朕的帝國,李從璟未免也太狂妄了些,他還真以爲他無所不能,是天上的神明不成!可笑,可笑至極!”

李從璟是一時人物,他的名聲已讓天下人敬仰,但耶律倍從不認爲自己的才能就差了李從璟幾分,當年他的確是依靠李從璟的幫助,才做上了契丹皇帝的寶座,但正因如此,他想要證明他比李從璟強的心才更迫切。

任何一個自認強大的人,都不會甘受他人施捨,如果有,這也只會令人更加發奮,期待有朝一日找回場子——這樣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日後去施捨當初幫助了他的人,當然也有更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打敗那個人!

耶律倍認爲,作爲一個君王,就不該完全信任任何人,所以君王總是多疑,所以此番他纔會對耶律敏有種種舉措和心思,但同樣的,作爲一個英明之主,也該懂得去信任他的臣子,要不然,偌大的江山他還能一個人治理不成?

“許多人都暗地裡誹謗朕,說朕能得到皇位完全是因爲李從璟相助,然而他們卻看不見當日朕的種種努力,若非有朕穩住大局,當年他李從璟輕入西樓,還不粉身碎骨?可恨那李從璟,竟也總以爲是他扶朕坐上了帝位,且不停以此來羞辱朕、脅迫

朕,實在是可惡至極!此番朕就要告訴世人,朕得天下,是天命所歸,是朕有此才能!朕也要讓李從璟知曉,朕纔是真正主宰局勢之人,而他不過是因人成事之輩!”

心念至此,耶律倍暗暗攥緊拳頭。

“待朕西征凱旋,定要看看李從璟那時是何種神情,屆時朕定要大張旗鼓,將李從璟逐出國境,讓天下人都看得清楚他的狼狽無能之態!”耶律倍在心裡發誓。

韓延徽見這裡沒他什麼事了,也就不再停留,請辭離去。

兩人言談了許久,韓延徽出門的時候,夜幕已經降臨。此時四處都燃起了燈火,一片明亮,在這樣的夜裡,光明與黑暗相互角力,萬事萬物前行的方向都顯得模糊不定。

他早年被契丹南侵的軍隊捲回草原,差些性命不保,後來被耶律阿保機賞識,再到成爲一國帝師,親手策劃主持了一個帝國的興建,最後榮極一時,韓延徽這一生的經歷並不平常。

於他而言,家鄉在何處,大唐是何處,他心裡大概早已忘記了,但一座座契丹城池的拔地而起,一項項契丹國策政體的建立,卻是他親手操控、親眼見證的,那是他的心血,是他能力的體現,最後也成了他心血的結晶,與自己的孩子無異。

他雖然不是契丹人,但契丹就是他的歸宿,因爲這裡有他的一切,他心血灌注的這個帝國,他絕對無法容忍它被破壞、玷污,他用畢生精力完成了一件工藝品,一件他註定無法自己擁有的傑作,他就一定要把這件藝術品交到他認可的人手裡。

在韓延徽看來,縱觀契丹,唯有一人夠資格成爲他這件傑作的主人,只有他能讓自己的孩子在日後茁壯成長。

前半生,他拼命完成了這件傑作,後半生,他要用盡全力保全它、完善它。這已成了他一生所求,成了他生命的歸宿,成了他活着的全部意義。

爲此,他願做任何事,哪怕是賠上餘生,哪怕是賠上性命。

耶律敏自然不知道耶律倍與韓延徽的這場談話,也不知道韓延徽心中所想,她也無心去尊重對方的想法,一個叛國者,縱然有再多理由爲敵國做事,說到底不過是貪生怕死之輩、沉溺功名利祿之徒,不值得看重。在她眼裡,這個背棄了家國的人,不過是契丹這個大建築的一磚一瓦,僅此而已。

倒是與耶律倍的談話,讓她今日本就不平靜的心情,變得更加混亂如麻,在回府的路上,她一直沉着面容。

讓她沒想到的是,在坊內的街道上,那個人竟然會出現。

耶律敏拉住了馬,她心頭複雜,見到這個人,讓她本就混亂的心境爛如泥潭,她的臉依舊沉着,“你竟還會出現在這裡?你還來找我作甚麼?”

李從璟的笑容倍顯無奈,“我怕若是今日不來與你相見,等再見你時,你會拿刀來捅我。”頓了頓,“再者,你今日遇險,我怎能不來看看你。”

李從璟擔心的是,等耶律敏混亂的心境理出頭緒,很可能就會認定他和耶律德光都不可信,而完全放棄考慮他之前的提議,李從璟無法等下去,在此之前他必須試圖做些什麼。

這有些無奈,但人生總是充滿無奈,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無論是平民還是秦王。

(本章完)

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六 水寨(4)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十一 投靠章六 神仙山(5)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五 水寨(3)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七 神仙山(6)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三十一 君子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十三 勝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