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

“原本他們畫了劉宅的圖樣,但某不太看得懂那東西,事發前幾日某趁夜潛入劉宅去查看過幾回,這才弄清楚書房的位置,也因此察覺到近來劉硌總是在書房停留到很晚。饒是如此,動手當日某還是早早潛進劉宅,在劉硌回來前就藏到了書房內的房樑上。”

“劉硌在房寫東西的時候,某就在房樑上看着他,他寫了大概一個半時辰,某也就看了他一個半時辰。其間有人進來送過茶水,不過油燈在房樑之下,某的影子映不到地上去,他們也就沒發現。”

“臨近子時的時候,劉硌開始收拾書案上的東西,看樣子要離開了,某覺得時候已經差不多,就從房樑上跳下來,敲暈了這廝。而後某拿出備好的繩索,掛在房樑上,又給劉硌嘴裡塞了布團,免得他呼救,這纔將暈倒的劉硌掛上繩子。”

“這鳥廝醒的時候應該很莫名其妙,雙目凸出的厲害,憋得紫紅的臉上盡是恐懼,看得出來這廝害怕得很——任誰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上吊了,都會這般害怕吧?”

“劉硌雙手拽着繩索,拼命扭動他那具肥大的身子,雙腿彈動得很有勁,但這並沒有什麼用處。某就坐在他先前坐的位置上,靜靜看着他吊在空中掙扎,就像看猴子一樣。”

“他發現了某,拼命向某伸出手求救,某當然不會理他。他的眼神由希望到絕望,最後一片驚恐......平心而論,這是某見過最殘忍的殺人手法,但爲了做出自縊的假象,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後來他掙扎的動作小了,先是雙手垂了下來,最後雙腿也不彈動了,直到變成一截死肉。這個過程並不長,也沒有人來。某確信他已死絕,這才離開......臨走時,某順走了他的錢袋。”

張金秤交代的犯案經過李從璟聽得很明白,然而這並不是他關注的重點,他想知道的信息張金秤並沒有交代出多少,準確的說,作爲一個最底層的殺手,他知道的東西也有限。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前些時候,在沙洲討生活的張金秤,被一個朋友邀請加入到一個殺手團伙中,任務就是遠赴千里到成都來殺人。到了成都之後,一切都由他那個朋友經手,衣食住行包括身份都不用他操心,跟他同行的人被分散開居住,而他要做的就是殺兩個人,而後拿錢走人。

張金秤之所以願意來,完全是報酬豐厚,且對方預付了足夠讓他動心的定金,據他所言,這回任務的報酬,足夠他大吃大喝三年。在沙洲那塊動盪不安的地方,三年後他都不一定還活着,所以他沒有猶豫就來了。

張金秤交代的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便是過段時間之後,還會有一起縱火案要他去做,這也是他留在成都的原因之一。但任務具體何時進行,張金秤並不知道,他那個朋友讓他等消息,到時候會來找他。

總而言之,張金秤既不知道主謀,也不能聯繫同夥。

就是這樣一個交代,話說完之後張金秤還腆着臉問第五姑娘,那一萬兩銀子什麼時候給他。

“這廝真是白長了顆吃飯的腦袋!”聽完張

金秤的交代後,莫離搖頭諷刺了一句,沒能從對方口中得到有用的東西,他有些無奈。

“不是這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也不會被人拉上這條賊船。”李從璟也有些無奈,不過事情如此,他也別無他法。

“目前所知,這些殺手來自沙洲,且背後有一個實力雄厚的勢力。”莫離簡單總結了一下,“他們擾亂西川,必有所圖。然則圖謀何物,卻是有待發掘。”

李從璟理解莫離口中“有待發掘”那四個字的意思,雖然張金秤等殺手在西川製造了二十一條人命的大案,但要寄希望用這件事來破壞帝國對西川的統治,還是不太可能。

王師依舊停留在西川,有五萬精銳禁軍在,西川就不擔心會有太大的變故,某些勢力想要藉此就擾亂西川,從而趁火打劫,那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我只擔心,我們對手的手筆不會只有二十一名官吏的死亡,還有其它謀劃。而這些謀劃,恐怕比這二十一條人命更加有分量。”李從璟沉吟道,相比較追捕案犯,這纔是他最擔心的問題,並且這個問題極有可能就是實情。

要擾亂西川秩序、破壞帝國在西川的統治,僅憑二十一條人命還不夠,那麼對方會怎麼辦?結論不言而喻,他們必定還有手段。

“需要嚴令各地強加防範,並且嚴查可疑者了。”莫離認真的看向李從璟。

李從璟點點頭,事已至此,各地禁軍必須配合相關方面放開手腳展開行動,再也不能顧忌驚擾地方秩序。

接下來李從璟和莫離商議過後,下達了四條指令:

其一,各地駐軍加強巡防,不僅城中街坊的防備要加強,對人口較多的村舍也要如此,嚴防再出人命;

其二,對重要目標,例如重量級官吏、水利設施、鹽井礦場等,都要加強保護,嚴防刺殺、破壞;

其三,搜捕可疑者,着重審查今年進入西川且逗留時間長的非本地人丁,尤其是河西來人,同時鼓勵百姓檢舉揭發行蹤可疑者;

其四,從秦王府幕僚、軍情處中抽調精銳組成巡查組,去往各州縣巡視、指導地方安保、緝兇等事宜。

在這四條公開指令之外,李從璟又發佈了三條隱蔽指令,後者主要針對軍情處的行動。

其一,以張金秤爲參照,搜捕其同黨,同時嘗試順藤摸抓,力求挖出主謀;

其二,命令各處軍情處機構,包括位於帝國內部各藩鎮的軍情處,以及位於帝國外各國的軍情處,迅速探查各處勢力有無擾亂西川的計謀、有無參與到擾亂西川的行動中;

其三,從各地尤其是洛陽,抽調大量軍情處力量進入西川。本期演武院中受訓的軍情處學員,提前結束訓練,立即趕赴西川聽候差遣。

指令經由李從璟手中籤發之後,莫離悠悠道:“年內恐怕回不成洛陽了。”

李從璟的行動佈置,是在用獅子搏兔之勢來應對眼下的事,漁網張得很大,這般大動干戈看似有小題大做之嫌,實則是爲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更大挑戰,若

是對手沒有後續謀劃,無非就是消耗一些人力物力而已,而若是對手還有更大的行動,這些人力物力就將挽救百倍、千倍的利益。

“上元歲歲有,不在乎這一時。”李從璟笑了笑,算是對莫離的回答,也算是默認了莫離方纔的話。

月上樹梢,寒風襲人,成都已經安睡,帥府卻還燈火通明,往來忙碌的人影川流不息。

李從璟結束一日的勞碌,預備回房歇息,還沒有走進院子,就看到了立在小院屋頂上的一個飄然身影。

“劍子何時起有興致給我做護衛了?”李從璟走進月門,朝那個衣袂翩然的身影笑道。

劍子飛鴻般輕輕落在李從璟身前,臉上的神色忽近忽遠,“要我給你做護衛也無不可,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李從璟本是打趣他,沒到劍子還真應了下來,“甚麼條件?”

“聽說你們抓了一個河西來的殺手?我想見見他。”跟着李從璟一路征戰到成都的劍子眉目異常。

剎那間,李從璟腦海中閃過一系列念頭。

即便是在河西,沙洲也處於西北之地,也就是說與劍子來的地方相聚並不遠,還有可能很近。這數月來,劍子一直跟隨在李從璟身邊,差不多算個護衛的角色,這也就意味着李從璟走到哪裡劍子就跟到了哪裡。

換言之,兩川的山川地貌城池道路,劍子都一清二楚。

劍子爲何要跟來兩川?

劍子爲何會出現在洛陽?

劍子在秦王府呆了那麼久,又是爲什麼?

如果這一切都別有用意,如果一切都早有圖謀,那會怎樣?

更有甚者,如果劍子一開始就是一顆棋子,是一個臥底,那又會怎樣?

劍子要見張金秤,他的目的是什麼?他難道認識張金秤?他是張金秤的故人、同夥還是仇敵?他是要看望張金秤,是爲助他逃脫,還是爲殺人滅口,亦或別有原因?

諸多思緒在李從璟腦中一閃而過,不過就是電光火石的瞬間,他無所謂的笑笑,裝作無意的問道:“劍子莫非與張金秤有舊?”

劍子沉默下來,似乎實在衡量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半響後他波瀾不驚道:“暫時還不能告訴你。”

李從璟臉上的笑意似乎更濃郁了些。

“你到底讓不讓我見?”李從璟的模樣讓劍子有些慍怒。

“來人,帶劍子去見張金秤。”李從璟揮了揮手,旁裡陰暗處鬼魅般閃出一個人影來,肅立在李從璟身後,無聲無息。

李從璟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劍子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與那名突兀出現的近衛處銳士走了。

直到這時,董小宛才跑出來迎接李從璟,“熱水已經備好,殿下今日沐浴麼?”

靠在浴池裡,李從璟四肢攤開,渾身鬆弛,搭了一張熱汗巾在臉上,任由董小宛爲他擦洗身子。升騰的熱氣嫋嫋如煙,冬日的嚴寒早已不翼而飛,李從璟的思維卻沒有片刻停歇。

“有意思。”李從璟忽然呵呵笑出了聲。

(本章完)

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四十 勢運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十八 攻克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一 王於興師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