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

在議定由李紹城、夏魯奇支援東陽,李從珂、石敬瑭牽制成都的策略後,李從璟並沒有着急將既定計劃過早的暴露在人前,他先是率領大軍後續主力從漢州開進新都、新繁一線,然後才令李從珂、石敬瑭爲開路先鋒,先行領軍進逼成都,擺出了一副王師要置東陽於不顧,全力攻打成都的架勢。

在李從珂、石敬瑭與成都軍隊已經交鋒多次、成功吸引了成都許多注意力的時候,李紹城、夏魯奇這才隱蔽向東陽進軍。

成都、東陽的兵力合在一起雖不及王師多,但互爲犄角之勢本就不需兵力佔據優勢,只要能相互配合,襲擾進攻方,使其無法全力攻打其中任何一地即可。

若是進攻一方兵力佔據絕對優勢,可在這種情況下仍舊同時攻下兩地,那便是兵力碾壓,已經不存在兩城互爲掎角的餘地了。

但是很明顯,如今王師兵力雖然多於成都,但除卻把守各地的駐軍外,進攻益州的兵力合在一起也不過四萬左右,還形不成完全碾壓的優勢。

因此,王師在攻打東陽與成都這兩座要塞時,必須集中兵力先破一處,而後全力攻打另一處,故而用兵之法重在一虛一實,虛處爭取時間,實處拿下戰果。

比之成都,東陽敵軍的實力明顯弱上不少,柿子先撿軟的捏,李從璟不惜集中萬州軍、靜難軍並少量武信軍,以接近一萬五千的兵力攻打東陽,就是要以獅子搏兔之勢,快速將其攻克。

這些勿用多言,且說益州境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新繁、新都之南有名沱江者,沱江之南,又有毗江——這毗江本是發源於祁連山的一條大江(長江)支流,在進入益州西北時分爲一南一北兩條河流,又在成都城前再度合流——故而此時的成都城,便處在了兩河之間。

新都至成都之間雖被兩條河流隔開,但實際上二者之間的距離,總共也不過五十里左右——新都距離東陽倒是遠些,有百里路程。

李從璟到了新都,又不免領着百餘騎,向南探查一番,上回他雖說也到了新都境內,到底沒有越過新都城再往南,倒是不曾見過沱江。

只不過這回來到沱江邊的時候,爲了周全起見,莫離和第五姑娘卻是都不許他再往前了,連過江都不允許——免得遇到麻煩事,需要逃命的時候出現意外。

李從璟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沒有強行置自身於“險地”中的意思。沱江水東流不息,他就在河邊停馬四望,那河岸上垂柳依依,萬千絲條在秋風中蕭蕭瑟瑟,不過江面上卻沒有漁樵人家,顯得有幾分冷清。

河水南北,都是極好的農田,一望無際,田裡的作物雖然都被孟知祥搶收了去,眼下不能看到多少莊稼,卻也能想象得到每到夏日,這裡必是一片綠油油的糧食海洋——西川盛產小麥、蕓薹(油菜)等物,李從璟是知曉的。

李從璟與莫離討論西

川的糧食作物,如數家珍,很是內行,隨行的“本地人”孟延意不禁納罕,免不得出聲道:“殿下竟也知農事?”

李從璟見近來愈發沉默寡言的孟延意難得開口說話,遂笑道:“難不成在小娘子心中,我竟只是識得殺伐之事?”

“若是以殿下行軍征戰的本事,也只能說是‘識得’殺伐,那天底下真不知會有多少將校,要活活羞煞至死。”孟延意輕輕搖頭。

按照莫離先前獻上的計策,這些時日以來,李從璟讓底下的人領着孟延意四處瞎晃悠,有意讓孟延意多見識一番王師的“威風”,如今孟延意是否覺得王師不可戰勝尚未可知,看她此時神情,倒像是已被李從璟的帥才所折服了。

河風習習,吹動黑色披風如雲微卷,李從璟目視四野,道:“入蜀以來,得見兩川風物,如今思之,各有不同,然就農事一道而言,西川比之東川不知要強了多少。漢州、益州境內,沃野百里,隨處可見水利工事,田地也休整得很好,村舍房屋也都可觀,平心而論,令堂將西川治理的不錯,這是他的功勞。”

“父親在殿下心中難道不是罪大惡極?一無是處?”孟延意偏頭看向李從璟。

“罪大惡極不假,一無是處卻是違心之言了。”李從璟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征戰殺伐的目的不在毀滅,而在重建秩序,兩者相比,後者更難,而農事無疑是戰後重建的重中之重,需要依賴前人留下的基礎。”

孟延意收回看向李從璟目光,望向廣闊的原野,神情落寞道:“看來在殿下心中,父親的敗亡已是定局。”

“兩川之亂,本就是個錯誤,合該早日糾正纔好。”李從璟望向成都的方向,悠悠道:“眼下我只希望這場戰爭早些結束,也好少死一些人,少毀壞一些事物。”

孟延意肩頭微微一震,眼神也黯然下來,默然良久,她的目光落在眼前的河面上,用只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輕輕呢喃:“沱江,沱江......”

郭威跟李紹城是老夥計了,昔年他二人在百戰軍中同爲李從璟左膀右臂,彼此間再熟悉不過,這回見領兵前來幫忙的是李紹城,郭威既是高興,心中也頗有些不是滋味。

高興是因爲兩人配合起來很順手,對戰局有利,不是滋味是因爲郭威自覺沒能完成任務,如今還要老友前來幫忙,難免有些慚愧。

李紹城是趁夜趕到東陽的,彼時萬州軍正與東陽守軍激戰,城牆內外燈火通明可比白晝,甲士們往來奔馳殺聲震天,雙方將士都在抵死力戰,攻城方不給守城方喘息之機,迫不及待想要破城而入,守城方則死守城頭一磚一瓦,不給攻城方絲毫破綻。

東陽城戰鬥如此激烈,口銜枚、馬裹蹄的靜難軍在黑夜中悄悄靠近時,便顯得悄無聲息,然而饒是如此,在距離東陽城十里之時,李紹城還是下令大軍停駐,他和夏魯奇兩人只

帶了一隊親衛便去萬州軍大營,尋郭威商議戰事。

“李從珂、石敬瑭兩位節使領兵去了成都,爲你我製造聲勢、迷惑孟老賊,順帶牽制成都兵馬,益州近乎是一馬平川之地,他二人能牽制成都的時間很有限,你我必須趕在這之前拿下東陽。”兀一見面,李紹城便單刀直入主題,半句寒暄也沒有,“大帥限定的期限,是至多不能超過三日。”

剛從戰場上下來的郭威,身上還帶着一股騰騰直冒的熱氣,連呼吸都還未平穩下來,“守備東陽的兩員賊將,都是孟老賊的心腹,是以東陽賊軍很是齊心,多的是悍不畏死之徒。不過有老兄前來相助,要奪下城頭並不難,難就難在要徹底將賊軍趕擊潰。”

“臨行前大帥就已說過,要奪東陽恐有激烈巷戰,老弟且給透個底,巷戰到底會激烈到何種程度?”李紹城皺眉問。

“只怕非一日之功。”郭威嚴肅道,並不避諱。

李紹城望向混戰中的東陽城,稍作沉吟,沉着的眸子裡閃過刀刃一般鋒利的光芒,“既是如此,你我二人需得身先士卒,城池不破,不離戰陣!”

他這話說得毫不客氣,也沒有商量的意思,頗有些命令的意味,若是尋常人聽了難免心中不舒坦,郭威卻已顧不上這些,他本也是這個意思,遂點頭道:“眼下距離天明還有兩個時辰,靜難軍可速做準備,待到天明,你我兩部合力,給予東陽城雷霆一擊!”

“正合我意。”李紹城頷首,隨即向夏魯奇抱拳,“天明後某與郭將軍二人要奮軀向前,坐鎮中軍、調度各方就拜託夏帥了!”

夏魯奇見郭威、李紹城奮不顧身,又戰意堅決,就知道他無需客套,結合郭、李二人表現,只怕李從璟遣他跟李紹城同來,本就是爲了這個,遂當仁不讓擔了這個擔子。

當世軍隊作戰,對將帥依賴性極高,將帥帶頭衝鋒對全軍的作用也非同尋常,然則李紹城、郭威兩人,一個節度使一個防禦使,以如此尊崇之位而斷然身先士卒,這讓夏魯奇不得不對李從璟的治軍之法高看一眼。

想當年樑晉爭霸時,樑帝坐擁中原國力強盛,卻抵擋不住晉王兵鋒日盛,以至於屢屢敗績,這與樑帝慣於穩坐大梁,而晉王每每親臨前線只怕分不開關係。

天亮前夏魯奇已與郭威、李紹城兩人交接、協調完了指揮事宜,天明後,東陽城外號角齊鳴,鼓聲震天,攜帶各種攻城器械的萬州軍、靜難軍,鐵甲海潮般涌向城池。

居於戰陣後方的夏魯奇,看到李紹城與郭威的旗幟飄揚在前,引領着海浪前赴後繼,晨陽在東天露出頭來,東陽城很快被抹上一層亮彩,在夏魯奇不動聲色的目光中,他知道這座城池一定會被鐵甲浪潮吞沒。

現在,只希望牽制成都的李從珂、石敬瑭所部不要出現什麼紕漏,讓靜難軍與萬州軍能有三日時間來了結此間戰事。

(本章完)

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四十 勢運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二 鬼斧十手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六十七 搜刮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四十 勢運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二 神仙山(1)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九 淇門之變(1)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八 兄弟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