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

王師在進軍益州之前,在漢州做準備的時間比較長,這雖然是征戰的客觀需要,卻也給了益州一些時間備戰,面對王師兵分三路,同時進擊新繁、新都、東陽的佈置,孟知祥也相應做了應對。

新繁、新都、東陽三地,不僅是成都聯繫南北的樞紐,也是拱衛成都的屏障,若是這三城被王師盡數攻佔,成都就會成爲一座孤城。爲了避免這樣的局勢出現,孟知祥不得不向三地增兵。

但是眼下成都兵力有限,滿打滿算也不到兩萬,這其中還有相當多的新卒,孟知祥能派出來的兵力就更少,要想往三城都增加兵力,難免會分散本就有限的力量,起不到什麼作用。

孟知祥的增兵重點,是成都東南方向的東陽,也就是郭威所部的進軍地。

東陽是連接簡州及西川南部大部分州縣的樞紐,位置重要,哪怕是新繁、新都都丟失了,只要保得東陽不失,一方面成都不至於獨對王師,可以與東陽互爲犄角,另一方面也方便西川南部州縣的援軍進入戰場,從側面牽制王師,甚至是給予王師威脅——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即便是真有“援軍”,力量也不會太大,但至少保有一份希望。

讓李從璟頗感意外的前線軍報,便是東陽戰事的膠着。

新繁、新都的戰況頗爲順利,高行周、皇甫麟各有捷報傳來,經過數日激戰,城池都已被攻下,現兩軍正在恢復地方秩序,爲大軍主力到來做準備。

郭威傳回的軍報,言說的就是另一番情況。

“自我部抵達東陽,連日累戰,數次攻上城頭,然東陽賊軍頑抗之狀甚爲堅決,我部始終不能奪下城池。賊軍中不乏敢死之士,常有出城逆擊、夜襲我營之舉......昨日我部攻入城中,賊軍與我殊死巷戰,激戰半日未能擊潰地賊,日落後不得不撤出......今日攻城時,孟賊再遣援軍趕至,我部損傷頗大......”

看罷郭威的戰報,李從璟沒有急着發表意見,示意諸位幕僚先行討論。幕僚們的討論一如既往激烈,有言說孟知祥狡猾的,也有責怪郭威作戰不力的。

“從新繁、新都、東陽三地戰況的不同,可以看出孟知祥對益州戰事的部署,前兩地被迅速攻克在意料之中,高行周、皇甫麟也未在戰報中言及成都援兵之事,由此可見孟賊並未對兩地戰事保有太大期望,孟賊的防守着重點,毫無疑問是放在了東陽。”

莫離對李從璟說道,“自郭威的戰報中可知,孟賊不僅事先充實了東陽的守備力量,這些時日來更是再三遣軍相援,擺明了是要死守東陽。孟賊倒也識趣,他知道若是想要三地都固守,最後的結果是一處也守不住,所以集中了力量在一處。”

李從璟微微頷首,走到懸掛的地圖前,用長杆指着西川地域對衆人道:“西川東北面是我大軍所在,我軍謀取新繁、新都、東陽三地,便是希望將攻勢擴大,在隔絕成都與西川其它地區聯繫的同時,對成都形成合圍之勢。”

“而孟賊的應對之法,便是讓出成都東

wωw ●тTk an ●¢O

北面的新繁、新都兩地,死保東陽,捨棄局勢已經糜爛的西川東、北部,而倚靠西川東南、西南部。西川州縣,多半在成都的東南、西南,孟賊的這個策略倒是合理。”

“綜合郭威近來戰報,可知孟賊把守東陽的防備力量,至少在將士數量上已與郭威所部不相上下。”莫離道,“形勢如此,若想在短期內拿下東陽,恐非易事了。”

東陽對成都有多重要,對王師也就有多重要,王師並非不能捨棄東陽,集中主力進攻成都,只不過如此一來,在攻打成都的過程中,未免事倍功半,只有拿下東陽,王師進擊成都才能事半功倍。

孟知祥覽罷東陽的戰報後,與李從璟的反應自然不同,他響亮的笑聲在廳中迴盪,對廳中諸人道:“都說賊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此戲言耳,東陽一座小城,賊軍聚集精兵尚且不能攻克,我成都高枕無憂矣!”

底下傳來一片讚美之聲,孟知祥一副很受用的樣子,對衆人道:“只要東陽不被賊軍攻佔,哪怕賊軍傾盡主力來攻我成都,兩地也可互爲犄角、相互援引。眼下賊軍雖然勢大,不過徒有其表罷了,彼等千里入蜀,糧草物資補給困難,哪裡比得上我西川本土作戰來得有力,戰事越是持久便對我越是有利,再過兩月,到了寒冬,賊軍必然不攻自潰!”

“大帥所言極是!”蘇願拱手,聲音高亢道,“我西川地域廣袤,簡州、蜀州、眉州、嘉州等地,物資充足,精兵十萬,源源不斷供給成都之下,饒是賊軍有百萬之師,也不足爲懼!”

“想我蜀中兒郎,莫不是驍勇敢戰之輩,只要我輩齊心協力,守住成都、東陽兩地,待得天時轉冷,到了冬日,賊軍必然退卻。另外,日前吳國遣使入蜀,言說到了來年開春,必然發兵楚地,屆時成都內有萬衆齊心,外有強援呼應,天下局勢會怎樣大變還說不定,眼前的些許艱難實在是不值一提!”

蘇願的聲音極具蠱惑力,讓聞者莫不精神一振,廳中諸人細思之下,莫不覺得大爲有理。

只要成都能再堅守兩月,撐到寒冬,那局勢真會扭轉也說不定。到得那時,吳國出兵楚地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西川沒有徹底敗亡,一切便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從議事廳出來的時候,天空陰沉沉的,孟知祥很期盼上天再降下一場連綿大雨來,大雨天氣總是不適合作戰的,現在對西川來說,時間就是一切,撐到寒冬、進一步撐到來年開春,西川就有翻盤的可能。

孟知祥從未認爲西川已沒有希望,在他看來,只要他還沒死,他的大業就不會消亡,無論眼前形勢如何艱難,都不過是上天對人事的考驗罷了,這天下的大功業,有哪一樣是容易的?

至於前些時候兵敗玄武城、狼狽逃竄的陰霾,早已一掃而空,現在孟知祥依舊鬥志昂揚。至於孟延意失蹤的事,孟知祥雖然感到痛心,卻完全沒有因此而亂了心神。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孟知祥半分也不懼怕艱難,在重重重壓之下,他現在的心境有些微妙,他甚至隱

隱有些期待更多的艱難出現,因爲考驗越大收穫必定越大,而越是境遇艱難便越是能展露他的手段。

孟知祥甚至相信,眼下他對艱難困苦的應對,在艱難困苦面前展露出來的手段,必然會成爲他日後引以爲傲的資本,當大業成功的時候,如今的這些事蹟也必將成爲一個個傳說,供世人傳頌,在青史留名,令後人瞻仰。

那是何等的風流!

每每念及於此,孟知祥便覺得鬥志昂揚,這也是他近來日理萬機卻愈發精神抖擻的原因。

時艱每念出師表,日暮如聞梁父吟。

大丈夫當披荊斬棘,涉大河、越險峰、克時艱,百轉千回,雖鮮血裹衣而不改其志,而後立於羣山之巔,展雙臂迎旭日,如此方不負此生風流!

男兒不遂平生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孟知祥已六十有餘,如今再不全力一搏,此生將再無大鵬展翅的機會,在後世的史書中,他也無法與朱溫、李存勖站在同一高度,這對心懷大志者而言,是何等的遺憾!

成都城外,孟知祥站在了千名甲士身前,這是成都援助東陽的最後一批將士了。

孟知祥現在無法親臨東陽,但他給了東陽西川最精銳的戰兵,最驍勇的領兵將領,以此來激勵東陽與成都共存亡。

孟知祥一揮手,便有軍士爲這千名甲士手中的碗裡倒滿烈酒,他舉起酒碗,高聲道:“諸位將士,爾等都是西川最好的戰士,有爾等守衛東陽,本帥本不用多言,好男兒理當縱橫沙場,斬敵酋、飲烈酒、馬上取功名。”

“西川戰局不容掉以輕心,本帥也不打算瞞騙爾等,東陽之戰必定艱難。然則你我生爲西川人死爲西川鬼,本當同心同德、共進共退,本帥別的不敢跟你們保證,只一條,若是爾等戰死沙場,爾等的父母妻兒必定一生衣食無憂!若是本帥沒有做到這一條,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本帥也如爾等一樣,戰死在了沙場!”

面對情緒激昂的千名將士,孟知祥手中的酒碗舉得更高了些,他的手臂似乎也更加有力了些,“同生死,共存亡,共度時艱,生死兩不負!”

“同生死,共存亡,共度時艱,生死兩不負!”千名將士齊聲高呼,紛紛仰脖,飲盡碗中烈酒,而後摔碗立志。

孟知祥眼神灼灼的看向孟思恭,“將軍,東陽便託付爾等之手了,自今之後,本帥必當日夜相望,靜候佳音!”

“大帥放心,我等去了!”孟思恭凜然抱拳,動作利落的翻身上馬,帶着千名甲士踏上大道,頭也不回趕赴東陽。

孟知祥登上城頭,目送長蛇般的隊伍在官道上漸行漸遠。

烏雲遮天,山林如海,這支出徵的軍隊壯懷激烈,又帶着無盡的悲壯。

孟知祥看着這支軍隊,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大業在波濤洶涌的海上乘風破浪。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

孟知祥擡起頭,目光在陰沉的天空下顯得堅定而銳利,彷彿在向天地宣告:我不會輸!

(本章完)

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二 奮我軀兮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六十六 郭威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四十 勢運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二 鬼斧十手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四 神仙山(3)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五十八 總攻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九 他的屠刀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