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

李從璟這趟離開雒縣出行,原本是奔着新都去的,雖說趕巧在路上綁-架了孟延意,行程卻是不必改變,一行百餘騎依舊是沿官道向西南行進。

孟延意由一名軍情處女銳士帶着,兩人同乘一騎,暫時來看還算安分,就是盯着李從璟後腦勺的眼神灼人的厲害,約莫是想把那顆腦袋生吞下去,最好是拌上佐料。

“素聞秦王殿下乃是一代賢王,爲人最是謙和有禮,原本奴仰慕已久,卻不曾想今日一見,大失所望,殿下竟會做出這等強搶民女的事來......”在李從璟停馬觀望四周地形的時候,孟延意終於忍不住一臉譏諷的開口。

李從璟擺了擺手,回頭望了一眼一副吃人模樣的孟延意,眸中依然帶着莫名的笑意,對孟延意的冒犯完全不生氣,“小娘子也是聰慧之人,有話但說無妨,不必這般拐彎抹角,若是在下能爲小娘子做的,一定不會推辭。”

“放了奴!”孟延意不假思索道。

李從璟笑意濃郁,“諸事皆好商量,唯獨這事不行。”

“李從璟!”孟延意氣得臉都紅了,高聳的胸脯起伏了好半響,終究是按捺住了怒氣,“殿下就不怕奴大聲叫喊?”

李從璟哈哈笑出了聲,“小娘子若是有興致,大可一試。”

“你不怕?”孟延意板着臉,發出一絲冷笑,“別以爲奴不知曉,若是讓蜀中百姓知曉你秦王殿下綁架了奴,只怕先前殿下在人前努力樹立的形象,就會毀於一旦!”

“小娘子其實犯不着恐嚇我。”李從璟看着孟延意一臉認真道,“因爲我真的很怕。”

“你......”孟延意氣結,看她胸膛起伏的高度,想必心中已是恨意滔天。

不等孟延意多說什麼,李從璟嘴角含着一絲壞笑,接着道:“不過很顯然,小娘子是不會有這個機會的。”

李從璟說的是實話,實際上李從璟說的每句話都是實話,但越是如此,孟延意才越清楚她的確束手無策,這讓他愈發生氣,待生氣得過頭了,一汪清潭般的美眸裡便有了淚水。

她委屈的咬着嘴脣,極力忍着哭泣的慾望,卻偏偏敵不住晶瑩淚滴滑過臉龐,她帶着哭腔控訴道:“殿下綁架奴一介小女子,到底想要作甚麼!無論是朝堂權謀還是沙場征伐,都是你們大丈夫的事,與奴這等閨門不出的小女子何干......”

這一番梨花帶雨的哭訴,讓孟延意看起來楚楚可憐,她哽咽着抽泣着,將一個弱女子的無助渺小展現的淋漓盡致,加之她說的話又在理,讓人不禁生出同情的心思。

李從璟也是男人,並且正在血氣方剛的大好年華,孟延意原本以爲李從璟也該生出憐香惜玉的心思,誰知她暗自抽泣了許久,黯然拭淚了好幾次,也沒見李從璟出聲勸慰。

待她拿珍珠般明亮的眸子偷瞧李從璟時,才發現對方正一臉玩味的打量着她,那模樣跟在看戲一樣,並且看得津津有味。

見孟延意終看過來,李從璟笑得更壞了些,他裝模作

樣長嘆一聲,卻揶揄意味十足道:“小娘子學過戲?”

孟延意怔怔看着李從璟不說話。

李從璟又接着道:“小娘子可別告訴我,接下來你準備哭鬧,再往後便要尋死覓活。”說罷,雖然強忍着笑意,仍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隨即便是哈哈大笑。

孟延意再也裝不下去,梨花帶雨的模樣瞬間轉化成了咬牙切齒,她雙手使勁兒絞着駿馬的鬃毛,疼得駿馬齜牙咧嘴,擺着腦袋一陣嘶鳴。

差些笑岔了氣的李從璟連忙道:“趕緊停手,你再絞下去,馬兒就要發飆了。”

孟延意反應過來手上下意識的動作,頓時羞紅了臉,偏偏這時候,一直在側面旁觀的第五姑娘,鼻孔朝天的哼了一聲,嘲諷意味十足,擺明了是在譏諷孟延意的自取其辱,這更加令孟延意恨不得挖個地縫鑽進去。

對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本事,李從璟上輩子就體會的清清楚楚,哪裡會被孟延意給唬住?聰明的女人就是喜歡裝弱勢,讓自以爲很厲害的男人乖乖做驢做馬,對此李從璟可是有一雙慧眼。

眼見李從璟軟硬不吃,孟延意一下子也沒了法子,耷拉着腦袋不知在想什麼。

“讓小娘子自個兒騎馬吧。”李從璟示意那位與孟延意同乘一匹馬的軍情處女銳士,“小娘子應該會騎馬吧?”

孟延意不說話。然而不說話就是默認。

按說李從璟算是有所讓步,這說明孟延意方纔的努力並非沒有效果,但孟延意卻半分也高興不起來,因爲這也表明李從璟已經吃住她了,並且有把握讓她翻騰不起什麼浪花來。

打小聰慧的孟延意,生平第一次有了被人降住的感覺。

越是靠近新都,西川甲士的蹤跡明顯愈發多了,一些地方甚至有兩軍小隊人馬交戰。在距離新都城池十來裡的時候,李從璟終於停住了腳步,眼下大軍並沒有在新都城外紮營,靠近城池十里範圍不是明智的選擇。

“新都位在成都平原,主體地勢較爲平坦,有部分臺地,大致呈現出西北高、東南低的特點。”李從璟指着周圍地貌,對隨行的史彥超等人道,“眼前這條河流名爲青白江,倒是個好名字,在新都之南,尚有一條名叫毗河的河流。此地已入西川腹心,與西川大部分地區一樣,地形平坦、河流縱橫、水量豐富、土地肥沃,故而產出極爲豐富。都說蜀中乃天府之國,至此可見一斑。”

“不過要說蜀中之所以成爲天府之國,都江堰功不可沒,甚至可以說出了大部分力氣。”此地雖然距離都江堰較遠,李從璟看不到李冰父子的遺蹟,但這並不妨礙他抒發情懷。

長舒了口氣,李從璟繼續道:“天下便是這樣,造物神奇,鬼斧神工,但上天賦予之後,人若是要享用,還得有本事才行。千百年來,正是人與天地之合力,才造就了煌煌九州的興盛,身在其中的人,對此不可不察。”

李從璟一通感概說完,身後安靜異常、落針可聞,百餘騎沒一個呼應他的,氣氛很沉寂。這也難怪

,隨行的都是殺伐之士,便是第五姑娘也不例外,此時她只是崇敬的看着李從璟,像個花癡。

不等李從璟覺得尷尬,身後就響起了一個不服氣的嘲諷聲音,“殿下對蜀中瞭解的這般透徹,看來覬覦蜀中之心,的確由來已久!”

李從璟轉身看向孟延意,正色道:“蜀中是大唐之蜀中,朝廷心繫蜀中,跟心繫天下任何一州一縣沒有區別,反倒是蜀中的節使,割據自重、傭兵謀反,纔是覬覦我大唐的領土!這一點,孤希望小娘子能看清楚!”

孟延意不說話了。

李從璟再度看向新都的這片土地,“孤方纔說了,天地人三者合力,才能造就我華夏文明,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蜀中是大唐的蜀中,蜀中的節使是大唐的臣子,蜀中的百姓是大唐的子民,你們有什麼訴求,可以跟朝廷商量,但若是一言不合便舉兵興亂,打破天地人的和諧,最終受難的又是誰?不過是無辜的士卒與百姓罷了。”

說到這,李從璟沒有再說下去,他不是一個喜歡說教的人,雖然有時候他需要這樣做,但這種事向來都有王府的其他人代而爲之。

孟延意潔白如雪的牙齒又咬上了殷紅似血的嘴脣,她想要爲孟知祥反駁幾句,但卻找不到合適的言辭,因爲她發現李從璟說得好像很有道理。

李從璟見孟延意不說話,有些意外,遂笑道:“這個時候你不是該爲自己人辯解一番嗎?”

孟延意瞪着李從璟。

要她罔顧事實強行狡辯,這樣的事她還做不出來,但要她在李從璟面前低頭認輸,吃了一路虧的她又不甘心,所以她只能瞪着李從璟。

“這兩日我接到了一份線報,在令堂離開成都後,蘇願在成都大肆搜捕朝廷眼線,以及與朝廷有往來的官吏,手段狠辣,甚有幾分奇謀的韻味。”李從璟忽然怪異的看向孟延意,“小娘子的這個計策,着實給軍情處惹了不小麻煩。”

孟延意吃驚的擡起頭,“殿下怎知此計出此奴之手?”

李從璟沒說話,倒是第五姑娘冷哼一聲道:“若是軍情處吃了虧,還不知道讓自己吃虧的人是誰,那也不用繼續存在下去了。”

第五話說的輕描淡寫,卻讓孟延意寒意從腳底直往腦門上冒,“你們竟然在帥府都有眼線?”

“有眼線算什麼,孟知祥這回回去還能活幾天纔是問題。”第五姑娘撇撇嘴。

孟延意驚恐的睜大眼。

李從璟輕輕嘆了口氣,對孟延意道:“你的計策是好計策,可惜用錯了時候,也沒能掌握火候。這個時候蘇願在成都大興血光之災,不僅起不到讓成都安定的作用,只會使得人人自危,讓成都更加動亂罷了。”

“你應該知道,沒有一個地方的人,是真正的一條心。現存的同心協力,是有存在條件的,一旦這個條件變了,隱藏的人心就會浮動、變化。說到底,人人都是在爲自己——爲自己的飯碗,爲自己的富貴,爲自己的前程。蘇願,不該將他們逼得太狠的。”

(本章完)

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三 水寨(1)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四十二 董璋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十八 攻克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四 神仙山(3)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四十七 序幕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十二 襲營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