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

飽經血火的玄武縣城,終於在這個黎民降臨時安穩下來,城外再沒有虎視眈眈的西川甲士,城頭也再沒有你死我活的搏殺,戰事已經結束,剩下的只是戰爭的尾聲。

玄武縣城戰役的殘酷與慘烈,使得城中戰地醫院的傷患極多,原本充作戰地醫院的官衙早已人滿爲患,百戰軍不得不徵用民房,來安置各種各樣的傷員。

血腥味混合着中藥味,說不上有多難聞,卻讓人神經緊縮,深秋的晨陽灑落在院子裡,讓人感覺到溫暖。身在其中的受傷戰士,卻沒多少自怨自艾的神色,與之相反,在大戰勝利之後,這些百戰軍的勇士只要還能說話的,大多在談笑風生。

戰死沙場姑且不能讓他們退縮,何論些許傷痛?哪怕是缺胳膊少腿的將士,雖然不免有些神情黯然,卻也沒有絕望之色,此刻他們已經榮耀加身,往後的日子也會被帝國安排的妥妥帖帖,哪怕是回到家鄉,也會受鄉親敬仰。

李從璟在戰地醫院待了整整一夜,面對這羣他最熟悉的戰士,他由衷覺得驕傲,尤其是看到將士們眼中沒有熄滅的希望之火,李從璟便覺得自己多年來的所作所爲、那些辛苦勞累,實在是物有所值。

正因爲如此,在面對戰死同袍的屍首和數不清的傷員,李從璟纔沒有太多愧疚。

“也許到最後,我也不能讓這個帝國成爲大同之世,也許太過美好的東西始終只存在於童話中,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夢,但至少,我還是改變了一些東西。”在晨陽中站起身,李從璟長長吐了口氣,由衷感到心神適然。

林英、林雄兄弟傷得太重,尤其是林英,幾乎遍體鱗傷,至今都沒有醒過來。戰爭總要死人,就算太平盛世,大多數人也不是老死的,戎馬多年,李從璟雖然對這些看得比較淡然,卻還是希望兩兄弟能夠甦醒。

“大帥,前線軍報。”午前,郭威、高行周的軍報傳遞回來,李從璟便召集了軍中諸將議事。

昨日大軍尾隨西川潰卒一路追殺,主力深入龍門山中數十里,郭威率領的精騎更是追出百餘里,一直殺到漢州城下。天亮前,孟知祥自漢州城西逃,其部大將李仁罕一路“護送”,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面對的是不到三千騎的王師,漢州城守將仍是選擇了投降。

郭威猶覺不滿意,仗着王師馬軍精銳,留下千騎接應大軍後,竟然率餘部繼續追擊,看樣子不將孟知祥擒獲不甘罷休。

“龍門山以西並無我大軍主力策應,郭將軍孤軍深入,是否追得太深了?”昨夜未曾參與追擊的夏魯奇,在聞聽前方軍報後,提出了疑問。

“無妨。”李從璟將軍報放下,“郭威素得精騎用兵之精要,自然知曉追敵的火候,若是在孟知祥進入益州前不能將其擒獲,郭威自會折返回來。”

李從璟這話也是有根據的,自玄武縣城到益州邊界,接近三百里的路程,一日夜間,騎兵追擊一鼓作氣追出三百里,是這個時代的極限了,郭威不會將精騎腳力耗盡。

議事中,梓州城傳來莫離、李紹城的軍報,言及大軍已接收城池,李紹斌伏誅。

這個消息雖在很多人意料之中,親耳聽聞仍是讓人振奮,夏魯奇等人莫不起身,抱拳向李從璟賀喜。

“眼

下西川賊軍潰敗、李紹斌滅亡,正是我軍痛打落水狗、擴大戰果的大好時機,不可平白錯過,傳我軍令:昨夜追擊賊軍的部曲,開進漢州城戍守,玄武縣城之將士,除百戰軍就地休整外,餘部隨本帥出發,兵進漢州。”

李從璟站起身,下達完言簡意賅的軍令,又對梓州來的信使道:“告訴軍師,留一部將士鎮守梓州城,主力與東川降卒,隨後一併開赴漢州。”

梓州作爲東川腹心,物資豐富,有此城作爲後方,對大軍的後勤補給很有好處。至於東川降卒,李從璟不放心將他們留在後方,而對於那些東川降將來說,想必也迫切希望能夠參與到西川之戰中去,在孟知祥那裡撈到一份軍功,來作爲他們的晉身之資。

這些事情有莫離和參謀處在,自然能打理得清楚,李從璟完全不用擔心,現在他只需要高歌猛進,早日兵進益州,攻破成都即可。

在諸位將領領過軍令後,李從璟笑着對衆將道:“如今已是深秋,諸位若不想寒冬冒雪苦戰,亦或者想要回京過年,就得卯足勁纔是。”

諸將聞言莫不大笑,皆鬥志昂揚。

議事過後,孟平來見李從璟,提出百戰軍還能繼續奮戰。這個要求李從璟沒有答應,這並不說李從璟不認爲百戰軍還有戰力,而是百戰軍在玄武縣城立下的功勞已經足夠大,若是不出意外,如今兩川之戰只剩下了一個益州,李從璟得分些軍功給其它諸軍纔是。

這關係到利益分配問題,李從璟也不能馬虎。

“好生休整,救治傷員,天下大得很,還有的是你和百戰軍耀武揚威的時候。”李從璟拍拍孟平的肩膀寬慰道。

孟平自然沒有忤逆李從璟的意思,當即保證必將好生休整,同時爲大軍看好後方。

眼見城中大軍在收拾行裝準備出發,聽到孟平的話,李從璟很滿意也很欣慰。

然而此情此景,忽然讓他想起,往先李嗣源在面對他時,是否也有過跟現在他面對孟平一樣的心情?

......

天亮之後,孟延意被一陣劇烈的馬蹄聲驚醒,她麻利的披上衣衫,推開驛站的窗戶向外看去,就見一隊馬軍自官道上奔馳而過,如同一陣疾風。

看到這隊馬軍,孟延意的臉色刷的一下變得很難看,整個人也僵在窗前。

屋中的丫鬟掙開睡意朦朧的雙眼,冷不丁瞧見孟延意這番模樣,立即好奇的小跑到窗前探頭向外看去,不過她並沒有看出什麼不尋常的地方來,所以好奇的問孟延意:“小娘子這是怎麼了?”

孟延意輕咬紅脣,雙手絞着衣角,寒聲道:“這不是西川的馬軍!西川馬軍的甲冑不是這個樣子的!”

“啊?”丫鬟失聲驚叫起來,卻被孟延意一把捂住嘴,拖回了屋中。

“別叫!”孟延意鄭重叮囑丫鬟,直到丫鬟轉動眼珠表明知曉了,孟延意這才鬆開手坐回木椅上,眼神閃爍不定。

“是東川的馬軍嗎?”丫鬟着急的問。

“也不是。”孟延意搖搖頭,她已然想到了什麼,所以有些失神。

“不是西川馬軍,也不是東川的,難不成是朝廷大軍?可朝廷大軍怎會到了漢州?”丫鬟說着說着話音就帶上了哭腔,“

大軍分明在梓州交戰,現今朝廷兵馬卻到了漢州,難道是大帥已經......戰敗了?可我們一路追過來,算着腳程,大帥也不過纔到梓州,怎麼會就......”

“別說了!”孟延意低斥一聲,讓丫鬟閉了嘴,卻止不住丫鬟埋頭抽泣。

“這裡距離漢州城已不過三十里,若是來者真是朝廷大軍,豈非是說漢州也陷落了?即便如此,朝廷大軍爲何會出現在這裡?難不成,是追擊父親而來?可昨夜裡驛站外並無大軍過境的動靜......”孟延意在心裡盤算着,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莫非父親沒有選官道,還是說父親身旁已沒了大軍?”

孟延意想不清楚,她忽然站起身,決定去漢州看看,無論如何,去漢州一看也就知曉了。她實在不能相信孟知祥已經戰敗,要知道孟知祥抵達玄武也不過就是昨日的事情,怎會敗得這樣快?

然而孟延意雖然心思玲瓏,到底沒有經歷過沙場,所以她根本就不知道,眼下她的處境有多危險,這種危險就叫做——兵荒馬亂。

丫鬟雖然慌亂,卻出於自保的本能,還是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她拉着孟延意的衣袖勸她趕緊回成都去。

孟延意自然不會同意,她不辭辛勞跑出來,還沒弄清情況就又回去,豈非是白跑了一趟?

然而不等主僕兩人說服對方,驛站外忽的再度響起震天動地的馬蹄聲,孟延意走到窗口往外看,卻發現竟是先前那支馬軍去而復返。

更叫孟延意心跳加快、暗叫不好的,是這隊馬軍竟然在驛站外停下來,隨即馬上騎兵便紛紛下馬,直衝衝闖進驛站來。

孟延意此時再想走,卻已經沒了機會。

......

李從璟到了漢州城。

在他入城前,先一步趕到的高行周等人,無不出城相迎,就連漢州城中原本的西川官吏,也盡數在迎接之列,不同於王師將領,這些西川官吏在迎接李從璟時,隔着老遠便伏低而拜,跪倒一大片,口中高呼:“拜見秦王!”

非只如此,這些已經投誠的西川官吏,竟然已經組織起城中民力,給大軍準備了足夠的酒肉食物,頗有一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架勢。

在李從璟下了戰馬,來扶起衆官吏時,幾個領頭者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向李從璟訴說他們盼望秦王、盼望王師的辛苦,又說今日終於盼到了李從璟,實在是老天垂憐。

此情此景,感天動地。

對此這幫漢州官吏的覺悟和配合態度,李從璟自然十分滿意。

想當年郭崇韜伐蜀時,仗着當時大唐的威勢,前鋒持書勸降,蜀中守將多的是望風獻城者,此番他李從璟伐蜀,形勢已經不同,王師只得一路激戰過來,從最初的劍門關、劍州拼殺,到前時的玄武城血戰,這中間的過程何其兇險,到了今日,他終於憑藉王師殺出來的威風,迫使漢州不戰而降,這個過程雖然與郭崇韜不同,但這份風流,李從璟自認不輸給郭崇韜分毫。

豈是不輸,比起郭崇韜仗着當日國勢,威逼蜀中城池投降,今日他李從璟真刀真-槍拼殺出來的軍威,實則更有含金量。

入城當日,郭威來見李從璟,給他獻了一個人。

(本章完)

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上架感言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四 水寨(2)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一百五十八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1)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五 水寨(3)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三 水寨(1)章七 三個錦囊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