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

河橋上的戰役進展頗快,在石敬瑭率領精騎突過河橋時,後山的李從珂前鋒不過剛和王暉所部接觸上,與石敬瑭不同的是,李從珂所部主力都是步卒,馬軍不過用來防備兩川騎兵從側面突襲其兩翼罷了,並不仰攻山頭。

與石敬瑭相同的是,李從珂前日差些被李從璟斬了腦袋,也甚覺受辱,只不過他怨言不深,畢竟在知曉他部被千餘西川兵擊潰後,他也自知老臉無處安放,身爲沙場宿將,跟隨李嗣源南征北討時,也曾立下赫赫戰功,哪還能沒有半分自尊?

而且,保義軍、護國軍與靜難軍又有所不同。三部雖同爲先鋒,臨戰前,李嗣源、李從璟交代的清楚,分工有不同,靜難軍負責拿下劍門關,而保義軍、護國軍負責攻下劍州。如今,李紹城將任務完成的乾淨利落,而李從珂與石敬瑭卻一戰而敗,相比之下,難免相形見絀。

又且,李紹城的靜難軍,邊陲尋常鎮軍而已,保義軍、護國軍則不同。李從珂、石敬瑭,可都是皇親國戚。換言之,前者、後者與當今帝室的親疏不同,親疏不同,被帝室倚重的分量也就有差別。而如今,疏遠的立了功,親近的反而吃了敗仗,李從珂也深感對不起李嗣源。

如此一來,李從珂雖然沒有石敬瑭那般受辱深重,奮戰之心卻跟石敬瑭並無二致。

出戰前,李從珂召集部將,很是激勵了一番士氣,最後他問了諸將一句話:是願立功雪恥而死,還是願無功受辱而亡?

戰事開始後,與石敬瑭一樣,李從珂同樣也是親帶陷陣士,衝鋒在前。

然而與石敬瑭不一樣的是,李從珂面對的是王暉。照實論,東川兵與西川兵孰強孰弱不好說,大抵戰力相當,裝備兵甲等物,也都相差不大,這樣一來,體現差別的地方,就是主將戰術與指揮。

王暉是東川良將,他面對李從珂咄咄逼人的攻勢,沒有如同李肇一樣,聽從部下的進言,與李從珂做意氣之爭,而是一開始就拿出了預備好的利器。

劍州城外,李從璟身後,陪他觀戰的諸將、官,無論對戰事通曉與否,凡是將河橋戰事看在眼裡的,此時都不由得變了臉色。

河橋處,在石敬瑭率先衝過河橋,殺入西川軍陣中後,石重貴也率步卒跟上,如若說先鋒馬軍是捲動風雲的利刃,先鋒步卒便是擴大戰果的鍥子,狠狠釘進了西川軍陣。

面對十倍之敵,石敬瑭、石重貴所部如今撼動的軍陣,還只是西川軍很小的一部分,造成的亂戰局面也顯得很小,但軍陣只要打開口子,就有了被擊潰的可能。

河橋這端,護國軍主力軍陣,在石重貴所部也衝過河橋後,中間軍陣率先凸出一部,踏上河橋,隨即整個軍陣都開始行動,從兩側向中間聚攏,準備去增援石敬瑭、石重貴好不容易開闢的戰場。

就是在這時,異變陡生。

河橋彼端,石敬瑭、石重貴在河橋前奮戰,彼此浴血開拓的戰場,不過方圓十數步,石敬瑭突入的遠些,已進入二三十步,然則比照西川軍陣,這不過是

九牛一毛。更大的西川軍陣,仍舊沿河流佈置在和橋兩端,延伸出有數百步,而此時,如壁似壘的軍陣,忽然有了變化。

李從璟望見彼處西川軍陣後方令旗揮動,聽着對方戰鼓變了節奏,不多時,西川軍陣前列的西川甲士,齊齊側身後退,而在他們身後,一架架伏遠弩、木單弩、竹竿弩露了出來。

一眼望去,弩機有數百架之多。操縱它們的甲士排成陣列,頂替了原本士卒站腳的地方。方纔是甲士軍陣,而今成了弩機軍陣!

莫離眼神好,他很快估算出了西川兵弩機的數量,輕聲報了出來,“伏遠弩四百餘,木單弩三百餘,竹竿弩二百餘......”話音未落,又見西川軍陣中,出來一排排甲士,單人持弩,站立在大弩之前,莫離眼神變了變,繼續道:“單弓弩,不下千數......”

“這是......絞車弩?百數上下!”說到這,莫離終於忍不住冷笑一聲,“孟知祥、李紹斌好大的手筆!”

莫離話說完,桑維翰、王樸、杜千書、衛道等人,莫不色變。馮道、蘇逢吉等人,雖不深知其中厲害,好歹看得出西川兵的架勢,哪裡還不知曉局勢不妙?

未等衆人再說話,平地起驚雷。

的的確確是驚雷,千弩齊發,尤其是如此大型弩具,聲勢震天動地,真如雷吼。

馮道、蘇逢吉等文官哪裡見過這種架勢,完全沒有應對經驗,耳膜被千弩雷吼震得如要裂開一般,無不捂耳叫出聲,狀極狼狽。

離得這般遠,這些人尚且有這般反應,可見這些弩箭的威力。而首當其中的護國軍,當即陷入了地獄!

西川兵的弩矢,對準的非是石敬瑭、石重貴,而是意圖增援河橋的護國軍主力。李肇的用意簡單直接,只要殺敗護國軍主力,石敬瑭、石重貴這區區數百人,便是入了陣中也無妨,反手就可撲滅。

千弩齊發,弩矢卻不止千支。

其他姑且不言,就說那絞車弩,一弩便有七矢!

箭矢當頭,只要甲冑齊全,不避也無妨,施放一方射出十來根箭,也未見得能當場殺死對方一人。弩矢則不同,比之弓箭,弩在射程、穿透力、殺傷力方面,都有着壓倒性的優勢,尤其是大型弩,與弓箭已不可同日而語。

故而,每每需要集中火力打擊目標,弩的作用明顯大於弓,又且,弓箭手的訓練需要大量時間,要培養一個合格弓箭手,耗時良久,而弩則不同,所謂“朝學而暮成”,弩手掌握起來要簡單得多。

事先裝填好的弩,還可以用來應對突發情況,先下手爲強,這已是弓不能具備的功能。眼下,李肇對付護國軍的手段,正是如此!

此時,護國軍正向中間靠攏,西川兵千弩齊發,只一輪,弩矢落入護國軍陣中,便掀起一陣慘烈腥風血雨。弩矢強勁,透甲入體者多不勝數,便是不能射中要害,也能叫士卒再無作戰能力,尤其是木單弩、竹竿弩、絞車弩,中者無不穿透士卒身軀,弩矢帶着士卒身體,釘入地面者多不能辨

護國軍中發出一陣慘絕人寰的嚎叫,連綿不絕,如墜修羅場。一輪弩矢齊射下,能站立者竟已不足一半,而中弩矢者,模樣悽慘,死狀殘忍,讓人不能直視,整個軍陣,剎那間就沒了模樣,成了一片被大風捲過的衰草。

莫離、王樸等人還好,畢竟早就經歷過戰陣,此時雖然面色不好看,卻也不至於太失態,而馮道、蘇逢吉等未見過這等慘狀的文官,則是經受不住,完全像是被重錘猛擊了腦袋一般,失了神。馮道還好些,只是臉色蒼白,身體僵硬不動,蘇逢吉等,則是已經接二連三衝出棚子,俯下身嘔吐不停。

李從璟斂眉收目。

王樸身體微微顫抖,他恨得咬牙,“蜀兵......竟有這般利器,且數量又是這樣多.....休說猝不及防的數千將士,便是防備嚴密的數萬將士,怕是也不能衝過去......”

杜千書臉陰的要滴水,他說:“先前還奇怪,劍門關被奪,爲何蜀兵據守劍州城,還能方寸不亂,未露半分怯態,原來竟是這般緣由......”

“孟知祥、李紹斌,明知舉兵之後,會被朝廷王師攻伐,還敢膽大包天挑起事端,又豈能沒有依仗?”莫離冷笑不迭,.說完這句話,他用摺扇指向後山,對李從璟道:“大帥請看,保義軍也遭遇了此等境遇,情況比之護國軍更爲悽慘。”

衆人循聲望去,又是一陣心寒。

保義軍的情況,比之護國軍可是慘烈多了。不同於護國軍平地作戰,保義軍本就是仰攻山頭,地勢上處在被動地位,那王暉又不同於李肇,沒給李從珂嘗甜頭的機會,是以在保義軍衝陣開始,王暉就下令千弩齊發。

保義軍將士被弩矢殺傷後,無法繼續戰立,數也數不清的軍士從山坡上滾下,前者撞倒後者,頓時叫混亂加倍擴大,那方纔還嚴整的軍陣,此時已經如同瀉下的泥石流,旌旗、刀兵、盾牌混雜一處倒下,讓人觀之心顫。

而在這時,後山上的東川兵,又開始往下砸山石,那山石雨幕一般落下,讓本就潰不成軍的保義軍,成了被人任意屠殺的羔羊。

方纔跑出棚子出去嘔吐的蘇逢吉等官員,好不容易吐完回來,看到這番陣勢,腸胃再起翻騰,禁不住又跑出去吐。

這方山川,已經叫慘嚎聲震得快要塌陷了。

“勁弩已經足以退敵,王暉仍舊讓東川兵砸下山石,這是要擴大殺傷效果,讓慘狀加劇,進而打擊我全軍士氣,讓我軍失去戰心,再不能戰。”莫離看出了王暉的用意,他對李從璟道:“大帥,護國、保義兩軍敗局已定了。”

李從璟原本還有些不解,在原本歷史上,爲何石敬瑭攻佔劍門關後,卻在劍州城外數戰而不利,以至於主動上書李嗣源,請求撤兵,如今他知曉了答案——若是李從璟對這段歷史知曉的詳盡些,便會明白,石敬瑭率領的大軍,之所以在劍州城本分戰果沒撈到,便是敗於蜀兵的強弩。

聽了莫離的話,李從璟點點頭,道:“鳴金,收兵!”

(本章完)

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品書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五 水寨(3)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十八 攻克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