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

日頭攀升,晨陽正好。帥旗下,李從璟眺望河橋戰場,將石敬瑭悍不畏死的身影瞧了個清楚,他早已摘下兜鍪,是以此時衆人皆可看見他的神色,只不過饒是如此,前後卻也沒甚不同,李從璟面色如常,半分波動也沒有。

馮道是個玲瓏性子,雖說不知曉李從璟與石敬瑭的恩怨糾葛,卻也從日常細節中,敏銳察覺出面前這位秦王,似乎對那位皇家女婿不太有好的感官,所以此時只是看着,並不說話。

馮道如此,不代表其他人也會這般。馮道身旁,有位年輕官員,着的是淺綠色官袍,他望見石敬瑭搏殺的身影,感嘆道:“挑戰千軍,如入無人之境,這般悍不畏死,石將軍真乃我大唐豪傑也!”

李從璟不爲所動,莫離轉過頭瞥了對方一眼,饒有趣味道:“蘇君似乎很是欽佩石將軍?”

說話的正是蘇逢吉,聽聞莫離的話,他轉過身正對莫離,以示有禮,然後拱手正色道:“爲國征戰沙場的勇士,某都很欽佩!”

莫離笑了笑,不再多言。

蘇逢吉這便又回過身站好,對莫離的不羈做派,他早有耳聞,並不覺得對方失禮。只是他心下好奇,莫離緣何會有這番莫名其妙的一句話?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蘇逢吉眼中疑惑滿滿。

馮道淡淡看了蘇逢吉一眼,彷彿隨時都笑眯眯的眼眸裡,看不到任何色彩,然而他心中卻已在感慨:蘇逢吉啊蘇逢吉,就在方纔那一瞬,你可是走了一遭閻王殿啊。若非你的回答尚算中肯,即便你是被整座朝堂看好的後起之秀,日後也不會再有被重用的時候了。

“石將軍要過橋了!”孟平輕輕出聲。

在原定計劃中,百戰軍今日不會出戰,故而他與皇甫麟等將一起,都在這處視野極好的地方,陪同李從璟觀戰。

河橋上的變化,李從璟自然看在眼裡。

因相距較遠,彼處,人影小如羣蟻。

因河橋較窄,護國軍先鋒馬軍三百人,在奮戰的只是先頭部分,後面大部都還在等待——或者等身前的同袍戰死,他們上去補位;或者等他們衝過河橋,突入到敵陣當中去。

當先的石敬瑭,雖是普通士卒甲冑,但定然披甲不止一層,他左拼右殺,想不惹眼都不可能,又且,護國軍騎士戰陣以他爲核心,這卻是任誰都看得清楚的。

石敬瑭帶頭挑開拒馬,衝入西川兵步卒陣中,仗着兵刃短小靈活,殺傷數人,勉強站穩腳跟。隨即,李從璟看到,石敬瑭身前的西川兵重新穩住陣型,幾名西川兵持大盾逼向石敬瑭,意圖阻攔他前進的步伐,擠壓他的挪騰空間。這時,石敬瑭果斷棄了橫刀,反手一抄,從馬上掄起雙捶來,俯身狠狠揮砸在大盾上。

饒是李從璟離他甚遠,卻也彷彿聽到了盾牌破裂的聲音。那些持盾的西川兵,吃不住大錘的重擊,盾裂人倒,中間更是有人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隨即被陣後的同袍拖了回去,瞧不見了。

雙捶在手的石敬瑭,猶如出籠猛獸,每當鐵錘掄出,砸人人倒,砸盾盾裂,砸槍槍折,一時之間,竟然無人能夠擋住他的兵鋒,被他硬生生突入陣中十來步。石敬瑭身側那些甲士,也端得是悍勇,護着石敬瑭的

側翼,完全不顧生死,哪怕墜落馬下,也要衝向敵陣揮刀砍殺,或者直接撲到敵軍。

如是再三,護國軍聲威大震,隨着石敬瑭的所向披靡,其身後騎士,發出一陣陣呼喝聲,遠遠傳開,連李從璟都聽得真切,他們叫喊的聲音很齊整:護國軍,護國軍,護國軍,殺敵,殺敵,殺敵。

河橋被鮮血染紅,戰死倒地的軍士,被各自身後的同袍拉走屍體,以免堵塞本就不太寬的橋面。一具具屍體被軍士傳遞着拉回來,間或有受傷未死的,離了河橋,立即有人上來爲其包紮。

李從璟的視線裡,石重貴帶領的三百步卒,一直守在河橋這段,僅僅注視着河橋戰事,是時都在準備衝過去。在他們身後,則是嚴陣以待,準備隨時作爲後繼主力,投入戰場支援,亦或是準備在前鋒戰事不利,掩護他們後退的護國軍大軍。

按理說,哪怕石敬瑭攻勢甚急,前方西川兵接連戰死,但只要彼方軍陣不潰,源源不斷有後續兵力投入,填補己方傷亡造成的空白,石敬瑭就衝不過河橋。但事實是,石敬瑭這邊的是騎兵,走得便是迅捷破敵的路子,故而戰事說來話長,實則進展極快,西川兵雖不斷填補戰陣,卻也根本就來不及。

李從璟雙眼微微眯起,眼看着石敬瑭距離衝出石橋已經只有十來步的路程,後方石重貴已經拔出了橫刀,蓄勢待發,就在這時,西川軍陣後忽然出現異動,步卒甲士們讓出一條通道,隨即,一隊馬軍奔馳而出,迎上了石敬瑭等。

觀對方馬軍數量,竟是與石敬瑭等相差無幾,也是三百來騎。

兩方馬軍兀一接觸,刀兵齊舉,一片血肉橫飛,長槊衝撞,騎士落馬者相繼。

石敬瑭甩出了手中兩柄鐵錘,砸倒迎面兩名西川騎士,換上了備用長槊,出手前刺,又將一名西川騎士刺下馬去。

河橋到底路窄,兩面主將又位在中樞,很容易就照了面。照面也不過能交手一招,電光火石間,石敬瑭與對方將領同時出擊,又同時做出規避動作,這一下長槊擦着彼此甲冑掠過,卻是誰也沒能奈何誰。戰馬交錯,彼此又殺入對方陣中。

莫離打開摺扇,搖出一陣微風,看似不着邊際問了李從璟一句,“大帥,是否發大軍支援河橋?”

李從璟搖搖頭,“不急一時。”

他倆身旁的人,多數不解其意,完全不懂兩人這番對話從何而來,機智如桑維翰、王樸等人,快速轉動腦子,思考其中的含義。

有人不理解,便開始發問,“兩軍鏖戰,勝負未分,緣何軍師要發軍支援?”

問這話的是馮道,其他人身份都低了,自然不敢妄言。

莫離淡淡一笑,“李肇輕敵了,用騎兵與護國軍正面交鋒,河橋之敗已不遠矣。”

馮道愕然,他是文官,不通戰陣,自然看不出這其中奧妙,但他更加不解,“既然護國軍有奪橋之相,軍師緣何要發軍相援?”

莫離搖着摺扇道:“正因如此,纔要援軍。”

這番話看似矛盾,落在馮道耳中,他不免怔了怔,隨即心思轉了轉,恍然大悟,“護國軍既然有奪橋之相,大軍自當相援,以求一鼓作氣奪下河橋、搗毀敵陣,殺向劍州城!”

馮道這話

說完,周圍文官,都露出恍然之色。但旋即,馮道又疑惑道:“既然如此,大帥爲何不答應軍師之請?”

李從璟啞然失笑,馮道也算是大才,文官中的翹楚,奈何不通軍事,隔行如隔山,他這個問題,從軍事角度看,着實太蠢了些。

“有戰勝之相,未必真會得勝,西川兵是不是如此不堪一擊,還有待再看。戰機未到,三軍不可輕動。”李從璟爲馮道耐心解釋了一句。

馮道“哦”了一聲,又是恍然大悟。經此幾問幾答,馮道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對軍事已經通曉了幾分,此時再看戰陣,竟然露出行家的眼神。李從璟若是知曉馮道此刻心中所想,大概也能明白趙宋文人掌軍爲何是場災難了。

李從璟回答馮道的話,與回答莫離的話,看似一樣,實則含義並不相同。

不出莫離所料,河橋上的戰況,有了新的發展。西川騎兵沒能阻攔護國軍的步伐,他們小瞧了石敬瑭輸死一搏的決心,也小瞧了石敬瑭激勵護國軍雪恥一戰的手段。尤其是這三百被石敬瑭挑選出來的馬軍,個個將生死置之度外,河橋的最後十步,倒下了數十具屍體,最終西川軍還是沒能攔住護國軍的步伐,石敬瑭帶頭躍離河橋,殺入了河橋彼岸的西川軍陣中。

河橋這段,一直緊盯着戰局的石重貴,幾乎是在石敬瑭躍上對岸的瞬間,跳將起來,舉刀大吼,離弦之箭般衝上河橋,他身後的護國軍陷陣士,早已紅了眼睛,不乏丟掉兜鍪奮然前驅者,此時爭先恐後的場景,真個如餓狼撲食。

河橋上尚有過來阻截石敬瑭的西川馬軍,他們穿透石敬瑭身後的軍陣,望見面前的步卒,就如同看見綿羊一般,呼嘯着殺將過來。卻不料,此時迎向他們的,卻不是綿羊,而是一羣悍不畏死的餓狼。

前奔中的石重貴,在對面西川騎士長槊刺過來的前一瞬,忽的往前一撲,就地一個驢打滾,就到了那騎士馬前,後腳蹬住地面借力,手中橫刀揮斬而過,一刀就削斷了對方騎兵的馬腿。

馬上的西川騎士剛爲自己刺空的殺招愕然,就從馬背上摔下來,七葷八素還沒緩過神,就已被跟上來的護國軍甲士亂刀砍死。

前有馬軍突入敵陣,後有步卒跟上河橋,這邊的護國軍主力軍陣,也在蠢蠢欲動。

李從璟與莫離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期待,很顯然,此情此景,李肇必須得拿出真材實料來了,如若不然,他的陣地今日就將不復存在。

站在西川軍陣後方望樓上的李肇,此刻惱怒異常,憤然大罵那員騎將無能,只知道誇海口,卻沒能真個攔住護國軍。

“這唐軍怎生如此驍勇,前日裡這護國軍不是方經大敗嗎,爲何今日卻如同換了人一般,這般敢戰?!”李肇身後,龐福誠與謝鍠面面相覷,都有些匪夷所思。

他們卻不知曉,石敬瑭在李從璟面前遭受了怎樣的屈辱,又激發了他怎樣的偏激心理。此一役,對石敬瑭可謂是背水一戰,他焉能不捨生忘死?

“慌什麼!”李肇惱怒歸惱怒,卻無半分驚慌之態,他看見蠢蠢欲動的唐軍主力,鼻孔裡發出一聲冷哼,“若是李從璟以爲,這樣便能破我軍陣,他便大錯特錯了!傳我將令,‘利器’上陣!”

(本章完)

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十八 總攻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九 破軍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六十六 郭威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六十四 相救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