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 降者不殺

“潞州安義軍一千馬軍援軍,在據此五十里時,被一人攔住,然後退回潞州!”

李從璟錯愕不已,着實愣了好半響,才啞然失笑,“這事,還真讓那廝給做到了。”

莫離猶是有些不信,摺扇頓在胸前,機械性的搖頭,道:“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如你之前所言,一件事若是從邏輯上說不通,則必有隱情。”李從璟道。

莫離默然片刻,道:“無論如何,若是此事真是君子林的手筆,這些人確實大才,定要將他們招攬過來纔是。”

李從璟若有所思,“像這樣的隱世大才,只怕心高氣傲得很,輕易不肯出山吶!”

莫離頷首想了想,道:“大不了代價大些。”

李從璟忽然笑了,道:“其實這事恐怕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也許我只需要那麼一說,說不定他們就那麼答應了。”

“哦?”莫離一挑眉。

“姑且先不說這些,還是先把手下的事情處理完。”李從璟卻是不肯多說了,“傳令下去,孟平在此接收樑子山,山上一應人等及物資,都送下山去。讓李紹城過來,我們是時候去收編山下的四百安義軍了!”

山腳下的四百安義軍,已經得知李環戰死的消息。是以軍營中有些動亂,有人嚷嚷着爲李環報仇,有人則嚷嚷着速速退回潞州,主將身死,副將吳韜卻是威信不足。

威信不足,吳韜便決定趁機樹立威信。在他想來,李環既然死了,自己當然要順理成章繼承指揮使的職位。只是到底應該怎麼做,吳韜一時還拿不定主意。畢竟營外的百戰軍馬軍虎視眈眈,他們馬軍只有兩百,若是貿然出營,別說回潞州,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會被百戰軍馬軍給斬殺殆盡。

李從璟下山之後,立即派人去安義軍軍營前喊話勸降。

之前剛來樑子山時,李環以下犯上,李從璟忍下那口氣時,就下定過決心:這些安義軍,自己一定要全部收編。不如此,不足以平復他心中的怒氣。如今兩日過去,李環戰死,眼前四百安義軍已成囊中之物,李從璟自然要毫不猶豫收編他們。

這些安義軍,可是正規軍,目下戰力遠超樑子山山賊,只要消化了,立馬就是百戰軍的戰力。如此肥肉,李從璟自然不會放過。

“安義軍上下都聽好了,百戰軍都指揮使李從璟將軍正告諸位:爾等此番出征至此,本爲招安樑子山豪傑,不曾想盤桓數日,寸功未立,而指揮使李環戰死於樑子山。李環身死之時,爾等靜坐營中,不曾有人救援,主將死,爾等不救,是爲不忠;寸功未立,徒勞而返,是爲無能。”

“有此二者,一旦爾等回潞州,必受制裁。現我百戰軍正是用人之時,且本使仰慕李環將軍久矣,李環將軍既死,本使不忍爾等回去受刑,現誠邀爾等加入我百戰軍。一炷香之內,解甲出營,本使保證,讓爾等安然到達淇門,之後編入百戰軍,之前一應待遇不變……”

“且你們等待的援軍,已經撤回潞州,要不然,早就該到了!”

喊話的軍士嗓門極爲響亮,說完正文,又開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言辭很是懇切。

但不曾想,片刻之後,變故陡生。安義軍軍營中突然飛出一支利箭,貫穿了那喊話軍士的脖子,軍士當即栽倒馬下,氣息斷絕。

吳韜放下弓,嘴角掛着冷笑。他方纔還在想

,如何樹立威信,不曾想就有人送上門。一箭之後,吳韜對安義軍喊話道:“李從璟陰險小人,不僅殺害指揮使,還想誘降你我,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安義軍何其雄武之師,寧死不降!”

吳韜這話,立即得到一部分安義軍軍士熱烈迴應,營中氣勢,頓時高漲起來,有人甚至嚷嚷着要殺出去,爲李環復仇。

吳韜看着這些鬥志昂揚的軍士,立即覺得,安義軍未嘗不可與百戰軍一戰。

但是下一刻,這些人臉色都變了。

因爲他們發現,營外之前並無異動,只是監視他們的百戰軍,突然就想脫繮野馬,奔馳起來。七百百戰軍,盡皆出營列陣,將營地包圍,無數箭頭蘸火的利箭,在黑夜中亮起,如點點繁星。

與此同時,一批撞車、篷車、架子弩等攻營器械被運到陣前,森然冷冽的線條,無不在彰顯它們的肅殺之氣。在這些攻營器械之後,則是幾排大木盾疊在一起,已經組成了防禦弓箭的一條防禦線。

不消說,只要李從璟一聲令下,這些早有準備的百戰軍,便會如虎狼一般,殺進安義軍軍營!

“這……他,他們什麼時候建造了攻營器械?”

吳韜深深嚥了口唾沫,心底已經涼透。

攻營車,架子弩,火箭,這些利器,無不在表示,只要百戰軍攻營,安義軍將立即面對地獄一般的情景。

無數火箭中,李從璟策馬緩緩前行,他來到安義軍軍營前一箭之地外,將馬槊緩緩擡起,厲聲道:“你們的指揮使李環,就死在本使刀下,你們不是有人嚷嚷着要爲他報仇嗎?來,本使給你們一個機會。安義軍,可有人敢與本使一戰?!”

李從璟很憤怒。

百戰軍每一個軍士都是他的心血,他允許他們死在戰場上,但絕不允許他們像剛纔那名軍士一樣,死得如此冤枉!

“安義軍,可有人敢與本使一戰?!”一連三聲,安義軍寂靜如死水,無人敢應聲。

“副指揮使吳韜何在?別人都不敢出營,你也要做縮頭烏龜?”李從璟開始點名,從之前山上倖存的四名安義軍軍士口中,他已知道,現在對面軍營中,吳韜職位最高,“難道安義軍都是膽小怕死之徒?吳韜,你不想爲李環報仇麼,你不敢與本使一戰麼!”

片刻之後,安義軍軍營中駛出一騎,正是那吳韜。

之前李從璟剛出來喊話的時候,安義軍上下就都看着他。在李從璟開始點名後,那些軍士的目光更是像釘子一樣,釘在他身上。吳韜知道,自己再不行動,只怕會被這些軍士的眼神殺死,以後再無地位可言,永遠別想翻身!

況且,單挑,吳韜自認爲並非沒有機會!

吳韜心想,若真能殺了李從璟,安義軍此間危難得以解除不說,回去之後還有大功!

況且,他也沒有選擇。

“李從璟,你休得張狂!今日我便爲指揮使報仇……”吳韜端起馬槊,說道。

“李從璟這三個字也是你能叫的?!”李從璟卻已不耐煩,一聲大喝之下,縱馬而出。

吳韜也大吼一聲,策馬殺出。

即將相面之際,李從璟擡起馬槊,竟然不去直刺,而是高高揚起,轉瞬間一槊劈下!

吳韜只覺一股巨壓迎面而來,根本看不清李從璟手中長槊掠過空中的痕跡,只能隱約看到有一道黑影閃

過。幾乎是出於本能,吳韜舉槊橫檔。

他手中的長槊剛舉起,還未發力完全,就感覺到似乎是一座大山砸了下來,整個人如遭重錘,胸口像是被埋進溼地裡一般苦悶,腦門一陣嗡鳴,連視野都有一瞬間的空白!

然而就是這一瞬間,他的性命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握。

李從璟一槊劈斬而下,吳韜的橫檔動作還未完成,他便將吳韜的長槊給重新拍下去。接着,他手腕一轉,馬槊橫斬,其狹長的鋒刃,如死神的吻,直接切掉了吳韜的半邊脖子!

兩馬交錯而過時,吳韜的長槊已經掉落在地上,戰馬因爲慣性還在前衝,而他的身子已經栽落馬下。他拼命捂住脖子,卻不能阻止血涌如柱,誰也不能阻止一個已經被切開一大半的脖子流血。他的眼神中還充滿不可置信與恐懼,這種不可置信與恐懼,永遠定格在他眼中。

一個照面,一招之下,該死的人便死了。

就這時,安義軍營門,忽然又衝出兩騎,一起向李從璟殺過來。他們是安義軍的兩個都頭,也是這批安義軍中,想爲李歡報仇,不肯受降的人中,武藝最高之輩了。

他們本是聽從吳韜的安排,想在吳韜與李從璟交手之際,突然殺出。這樣一來,以三對一,能迅速將李從璟格殺。

只是沒想到,吳韜剛衝出去,就送了性命。

看到這兩騎,李從璟冷笑一聲,二話沒說,他直接衝了過去。

“李從璟,受死!”兩名都頭,似乎還沒看清李環已經死亡,亦或許已知道自己沒有退路。

李從璟看着兩人衝過來,馬頭幾乎平齊,將他放在中間,他們兩槊齊出,一刺一斬,不分先後朝他招呼。

這兩人顯然是久經戰陣之輩,懂得配合,也懂得進攻層次,不給李從璟留空擋。是以這一擊,實在是兇險之極。

這樣的進攻套路,若是面對一般將領,對方肯定是有死無生。但是很可惜,他們面對的,是李從璟。

間不容髮之際,李從璟右手舉槊,直刺向前,左手直探左腰間,反握橫刀刀柄,將其拔出。

先到李從璟眼前的是直刺過來的馬槊,李從璟身子一偏,躲過鋒刃,同時左手橫刀提起,格開馬槊長杆,刀鋒在馬槊長杆上,劃出一長條火星。火星飛濺,如生命之花在綻放。

李從璟在側身的同時,右手馬槊順勢悠忽前刺。

橫刀刀鋒,順着對方馬槊長杆掃過,掃向他的手腕,那都頭連忙放開手,但爲時已晚,刀鋒一轉,離開長杆,已經滑進了他的脖子。

而這時,那柄橫斬過來的馬槊,再沒有力量,也沒有平衡,因爲李從璟手中的長槊,已經刺入對方的咽喉!

戰馬飛奔,時間卻彷彿在這一瞬間定格。李從璟左側,一顆人頭脫離脖子飛起;李從璟右前,長槊刺入對方咽喉,已將那都頭身子帶得向後昂起。

無聲的畫面爆開,“噗嗤”的血肉碎裂聲驟然響起,戰馬交錯而過。兩具屍體落下馬,重重摔在地上,濺起一陣塵土。

李從璟衝至安義軍營門前,才停住馬。

但是所有的安義軍軍士,都忘了要做些什麼。他們睜大了雙眼,瞳孔張開,無言看向那個傲然立馬的年輕將軍,臉上都是如見鬼神一般的恐懼之色。

李從璟擡起頭,歸刀入鞘,舉起長槊,冷漠道:“降者不殺!”

(本章完)

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 水寨(4)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九 他的屠刀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二十 天下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四 水寨(2)章八 兄弟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四 水寨(2)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二 奮我軀兮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