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

散發着熱氣的一捧鮮血飈打在臉上,順着面兜的縫隙流進頭盔裡,溼乎乎的,說不出的黏稠,那是吳軍巨斧砍進身旁同袍的胸膛,濺起的熱血,近在咫尺的慘嚎與骨頭碎裂、五臟崩碎的聲音,吞噬着周小全的理智。

趁着對方收斧的功夫,紅着眼的周小全大喊一聲揮刀斬下,想將對方劈成兩段。他的刀還未觸碰到對方的甲冑,即被對方身旁的吳軍舉刀擋住,無論周小全如何用勁,都砍不下去。

瘋狂的周小全動作迅捷,他一腳將那吳軍踹倒,跟上去橫刀下刺,用力將鋒尖刺進了對方的胸膛,那吳軍的身子頭尾往上一彈,一口鮮血噴出老高,打在周小全臉上,矇住了他的雙眼。

失去視線的周小全,抽出橫刀在身前賣力劈砍,想要阻止面前的吳軍趁勢將他斬殺,刀鋒數次碰到硬物,發出金屬碰撞的清脆聲響,周小全忽然感到腰間一涼,隨即火辣辣的疼痛就將他包圍。

“都頭!”

“都頭!”

周小全聽到身旁的同袍在大聲疾呼。

周小全咬緊牙關,不讓自己叫出聲,但身體裡迅速流逝的力量,讓他心跳驟然加速,一股惶恐到窒息的寒意,從腳底升起,瞬間就衝到了腦際。不等他如何動作,一陣疾風忽然襲來,在周小全意識到什麼的時候,那陣風就已經到了腦門。

“嘭”的一聲,沉悶的聲響在耳邊炸響,那是利器撞上盾牌的聲音。緊接着,周小全感到自己的身子被背後的力量扯着後退,一片噪雜聲中,身旁的人在大喊:“保護都頭!”

扶住腰間的左手黏糊糊的,周小全知道那是他身體裡的血液,他大聲嘶吼,以讓自己的聲音依舊充滿力量,“我沒事,休得驚慌,穩住陣腳!”

抹掉眼前的血液,周小全終於恢復了視線,雖然還很模糊,好歹能視物,就是眼球痠疼得很,在拼命阻止他撐開眼簾,眼前蒙上了一層血霧,看人不明。睜眼的剎那,首先入眼的是同袍在奮力拼殺的背影,盾牌手被吳軍刺中了小腿正掙扎着倒下,周小全看不到他的模樣,只能在透着光的人縫中看到,無數吳軍刀槍,正向他招呼過去。

“直娘賊!”周小全奮力想往前,腳下忽然一軟,差些栽倒在地。

身旁的同袍忙扶住他,有人在迅速爲他包紮腰間的傷口,“都頭,口子大,血流得多,你先歇歇,緩口氣,我們頂着!”

周小全咬咬牙,卻也知曉,這是無可奈何之事。眼見軍陣尚算完整,只得先答應。

歇了片刻,正要起身再戰,忽然有個滿身是血的軍士奔殺過來,那是馬懷遠的傳令兵。看到這個傳令兵,周小全的心就往下一沉,戰場搏殺,無一處不是生死之地,傳令多以鼓、鑼、旗、號角,鮮有傳令兵親至的,而每當這時,就說明主將有重令。

重令之所以出,只因局勢非常。

那傳令兵找到周小全,幾乎是貼着他的臉嘶吼道:“周都頭,將軍問你,你這段是不是守不住了!真要守不住了,他親自來守!若你尚且能戰,就不要貓着裝死!”

周小全被噴了一臉唾沫,羞憤欲死,也只得咬碎了牙往肚裡咽,“告訴將軍,周小全守得住!”

那傳令兵站直了身體,向他肅然敬禮,禮畢,一句話不說,轉身就走。

周小全握緊橫刀,環顧四周,無處不是敵我將士拼殺的身影,烽火狼煙中,不停有人倒下,再也爬不起來,數不清的將士慘叫或是呼號,人聲湮沒在戰鬥聲裡,如同飛濺不起的水花。鮮血黑血流成一灘一灘,彼此隔絕而又連接在一起,散落的兵甲旗幟如同喪失生機的野草,屍體被踩踏着不自覺扭動,沒了模樣。

這一段浮橋,遭受的壓力格外之大,吳軍一波一波涌上來,像是永無止境的鐵甲獸潮,前赴後繼,不知疲倦。吳國艦船的樓體、風帆、桅杆,如山如林,密密麻麻望不到盡頭,如同一曲彈奏不完的樂章。

被鮮血染過的雙眼,紅得分外妖異,也顯得更加暴烈、猙獰、恐怖,讓人無法直視,周小全擰刀和同袍衝向面前的吳軍將士,奮力揮動手中兵刃,用盡渾身力氣與其廝殺。

在刀刀相撞的碰擊聲中,敵我甲士接連倒下,血液像是鍋裡的沸水,迫不及待要飛出體外,

轟隆的戰鼓聲壓倒了一切,好似鍋底熊熊燃燒的薪草,在促使他們沸騰不止,至死方休。

陽光被狼煙隔在天外,血火中透出的絲絲光亮燦爛耀眼,美不勝收,它們灑落在周小全的甲冑、兵刃上,和他一同怒吼、顫抖,一起戰鬥、流血。

紅募中揮舞的刀槍、甲士躍動的身影,讓周小全彷彿回到了當年在倒水溝軍堡的時光。

時光流轉,歲月無聲,梅花飄落,踏雪無痕。軍堡門檻上,周漏風倚欄而坐,磕着那條老舊的煙槍,午後的陽光將他眯着眼的神情映襯得格外悠閒、懶散。一陣喝彩聲傳來,周漏風轉過頭,望見周小全百發百中的射術,充滿欣慰和驕傲的笑容,在佈滿皺紋的臉上漣漪一般盪開,讓人一眼就看到他缺了兩顆門牙。

周小全冷着臉從周漏風面前走過,頭也沒偏一下,對方略顯討好的笑容,只換來他一聲不屑的冷哼。

轉眼間烽火連城,契丹精騎突襲入境,倒水溝軍堡被團團包圍,瘋狂的蠻子潮水般向軍堡衝上來,十來個軍戍卒倉皇應戰。面對來勢洶洶的蠻子,昔日裡朝夕相處的同伴接連戰死,他看到人高馬大的黑牛被蠻子的刀砍進了脖子,那個平日裡寡言少語,顯得有些癡傻的漢子,抱着兩個蠻子滾落山坡。

大哥戰死,二哥戰死,最後連父親也戰死。周小全之所以沒有死,是因那個他最爲瞧不起、甚至憎惡的父親,在大火中爲他撐起了一方天地。一座軍堡,埋葬了一家三口,這就是周小全的命運,也是老周家的命運。

周漏風說,我無法回答你們,你們爲何而戰,但我能告訴你們,你們爲何而死。

從薊州到復州,千萬裡遷徙,地方變了,同伴變了,敵人也變了,唯一沒變的,是永無休止的戰爭,是從不停歇的廝殺。周小全不知他爲何而戰,但他可以心安理得戰死在這裡。

他揮刀,前進,再揮刀,再前進,吳軍在他面前倒下,他身體裡流出的血液也愈發多了。但他眼神堅定,身軀挺拔,腳步穩健,片刻也不會停下,一步也不會後退。

周漏風說,大唐邊軍,是契丹蠻子永恆的敵人。

是那個人,讓他們這些命運悲慼的邊軍得以復仇,讓盧龍數萬邊軍沒有沒有白白戰鬥,也讓周漏風能夠瞑目。爲了那個人,他周小全可以戰死在這裡。

......

從水寨上望去,浮橋上的戰鬥盡納眼底,不僅如此,便是吳國艦船的調動,馬懷遠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戰鬥已經持續了兩個時辰,因爲吳軍想要毀掉浮橋、斬斷鎖鏈的關係,刀斧手衆多,猛火油亦不少,在這樣的戰鬥下,殘缺不全屍首的比例大爲上升,被燒黑的木板、船體更是密佈各處,浮橋上已成了人間煉獄,吳軍攻勢還是沒有放緩的跡象。

馬小刀疾步跑上來,“周小全快不行了,是不是把他換下來?”

馬懷遠一言不發,就像沒聽到馬小刀的話一樣,然而不表明態度,本身就是一種態度,馬懷遠的意思已經很明顯。

馬小刀急了,他大聲吼道:“馬懷遠,你眼瞎不成?難道你看不見,再不讓周小全歇口氣,他和他的部曲,全都得戰死在橋上!”

“閉嘴!”馬懷遠堅挺偉岸的身軀如同山巒。

“馬懷遠!”

“馬小刀!”

馬懷遠轉過頭,面色冷峻,盯着馬小刀,“你當清楚,但凡上了戰場,任何人都會死!不僅是他周小全,也包括你馬小刀,和我馬懷遠!當年北境一戰,我薊州軍五千將士,死傷過半,多少人已經看到薊州城,卻進不了城門,你難道忘了?!”

馬小刀怔了怔,說不出話來。

“可他是倒水溝碩果僅存之人,他老周家一門四甲士,已經戰死了三個......”說這話的時候,馬小刀眼眸泛紅,聲音也有些顫抖。

馬懷遠眼放戰場,冷峻得不似有血肉之軀,“馬小刀,你給我記住,戰爭,只有大局勝負,沒有個人生死。”他深呼了一口氣,手指向吳國水師,“告訴我,吳軍有多少兵力?”

“超過萬人!”

“我軍幾何?”

“三千。”

“那麼你現在告訴我,三千人,如何戰勝萬人?”馬懷遠轉過身

,看向馬小刀,直到對方低下頭去,這才重新看向戰場,“這條浮橋,周小全所守的位置,是吳軍攻勢最強的區域之一,倘若將周小全換下來,何人能替他守住這道防線?一鼓作氣勢如虎,他必須要守住!”

馬小刀再無言語。

就在他落寞走開時,馬懷遠那渾似沒有感情的聲音卻再度響起,“再過一個時辰,如若吳軍攻勢仍舊不緩,你帶陷陣隊,填補周小全的位置!”

馬小刀愕然擡頭,眼中盡是驚恐。

......

吳國樓船上,凝望浮橋上的慘烈戰鬥,柴再用臉色並不好看。

周宗在一旁道嘖嘖而嘆:“聽聞復州軍近年來鮮有戰事,士卒多爲未經戰火之輩,起初在下還以爲,以我吳軍之精銳,必能一擊而潰,不曾想這復州軍竟如此悍勇,面對我數倍吳軍,鏖戰半日,竟然毫無頹態。”

這話有指桑罵魁之嫌,明面上讚揚復州軍悍勇,實際上指責柴再用作戰不力,柴再用戎馬一生,鮮有敗績,走到哪裡都備受尊崇,何時受過這等鳥氣,面色頓時就垮下來,寒聲道:“都押衙不必擔憂,若是本將以數倍精銳之師,獅子搏兔尚且不能勝敵,還有何面目立於當世?這座浮橋,本將今日必定奪之!”

周宗笑容滿面,朝柴再用彎身行禮,“有將軍此言,大勝可期,晚輩甚爲之喜!”

柴再用冷哼一聲,不願再跟周宗多言,轉身進屋,親自去研究佈置戰術。

......

殺倒眼前一批吳軍,周小全弓着身子不停喘息,他感到全身彷彿都在冒火,無一處不是疼痛難當,尤其是雙臂,跟架在爐上燒烤無異,動一下就痛得抽經,咽喉處更是每當他呼吸一次,就彷彿要撕裂一般,橫刀也變得格外沉重,他當然知曉,這是身子不堪重負的結果。

然則一想到傳令兵的那番話,他就不能忍受自己停下來,老周家丟不起這個人!

“殺!”周小全啞着嗓子嘶吼一聲,帶頭迎上剛登上浮橋的一羣吳軍。

在將這羣吳軍殺散之後,周小全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已經站立不穩,他身旁的同袍,死了一批又一批,現在還跟着他的,已經只有五六個了。就在他貓着身子四處搜尋敵軍時,忽然聽到一陣歡呼,“吳軍退了!”

吳軍退了?

終於守住了麼?

周小全再也無力立着身子,仰面倒在地上,桀桀笑出聲來,格外開心,“狗日的馬懷遠,不給老子換人,老子還是守住了,幹你孃的直娘賊!”

短暫的歡呼過後,在指揮使、都頭、隊正的招呼下,浮橋上的復州軍開始包紮傷口,處理傷員,修補戰場。周小全和身旁五六個人相互攙扶,彼此修復傷口,幾人都有劫後餘生的喜悅。

看着這五六張血火滿臉的面孔,周小全感到一陣由衷的親切與默契,他們有的是他的部曲,有的則不是,他本想問那兩個他不認識者的姓名,但腦中忽然閃過馮三臨死的面孔,心頭略微抽搐,罷了這個念頭。

片刻之後,馬懷遠傳來命令,讓周小全去相見。

馬懷遠看到終於緩過一口氣、臉色稍微輕鬆一些的周小全,“周都頭,惡戰方罷,可是打算休息?”

“若有同袍輪換,自可休息,若無,卑職亦可再戰!”周小全抱拳道。

“很好!”馬懷遠點點頭,“原本你的確會被換下休息一陣,不過,你的指揮使已經戰死,本將現暫且委任你代你部指揮使一職,也就是說,你得繼續參戰!”

周小全凜然,沒有二話,唯領命而已。

馬懷遠示意周小全眺望吳軍水師,然後道:“吳軍暫退,並非力有不逮,以本將看,乃是爲蓄力再戰,故此,接下來的一陣,必定比方纔更加激烈。”

“經過一陣激戰,將士識得血火,已非新卒,可堪鏖戰!”周小全道。

“的確如此。”馬懷遠手指周小全的防區,“你部位置,正處浮橋中央,必爲壓力最大之處,吳軍蓄力再戰,必猛攻你部。”說罷,神色肅穆,“回答本將,周指揮使,能否成功扼守浮橋命門?”

周小全望着浮橋中央出身,半響,竟然笑了笑,“成功並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本章完)

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八 空城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七 神仙山(6)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八 兄弟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