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

“諸位這便想走?”徐知誥被人架着,剛踏出房門,進入院中,忽的聽到一個如環佩交響的清脆聲音,他從不甘、失落、悲憤中回過神來,擡頭循聲去看,就見院牆上,有個玲瓏嬌小的身影,手握兩柄精緻袖刀,青絲如海,一襲紅裳正在皎潔的彎月前隨風飄舞,出落得如同仙女下凡。

那少女靜立牆頭,而一個個手持長刀的青衣銳士,身影矯健,或躍牆而入,或破門突進,此情此景,恰似衆星映月。

徐知誥、宋齊丘紛紛停下腳步,那道衣袂飄飛、氣質空靈的嬌小身影,讓他們幾乎看的一怔。而潮水般向他們殺來的軍情處青衣,則讓他們如墜冰窟,感覺到由頭到腳的寒意。

所謂狡兔三窟,所謂左院掩護,第五姑娘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徐知誥,這一切都只是徒勞。

具有某種喜劇意味的是,青衣衙門銳士着黑衣而不着青衣,着青衣的不叫青衣衙門而名軍情處。

然則青衣、黑衣之別,在此刻並沒有人主意,服飾差別的唯一作用,不過是在昏黃燈火中,辨別敵我罷了。兩幫人都自稱銳士,此時廝殺在一處,刀刀見血。先噴灑的一抹抹鮮紅,浸溼了門窗,染紅了院牆,打動了花草,但更多的,是潑在冰冷的地面。

若說濃墨重彩,眼下大地爲書頁,人身爲毛筆,這一道道鮮血,當復如是。

第五立於院牆上,只是說句話的剎那間,她可不想站在高處成爲靶子,轉瞬她便縱身躍下,朝徐知誥殺過來。

“護衛明公!”宋齊丘大喊一聲,他本不通搏殺之術,卻以文弱之軀擋在徐知誥面前。

徐知誥一把將宋齊丘扒開,事已至此,徐知誥反倒沒了驚駭之色,至少表面上顯得從容鎮定,他有軍中廝殺術傍身,倒也不懼等閒之輩近身,此刻提了柄長刀在手裡,昂胸挺立在門口,不肯龜縮進屋中,倒是氣度不凡,頗有氣節。

只不過也僅限於此,徐知誥並無衝到院中與人拼殺的意思。

房中燭火仍在搖曳,帷幄在昏黃的燈光下若靜若動,小爐上茶釜中的水仍在沸騰,茶几上兩碗清茶未冷,暗香浮動,桌凳在燈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長。

依稀燈火照在院中,不明亮還很昏暗,揮刀錯步的銳士們人影幢幢,你來我往,身體不斷衝撞着微弱的縷縷光線。

若說馬革裹屍,眼下天爲被地爲牀,銳士們接連倒下,那一具具屍體,當復如是。

拼殺中的第五姑娘身若矯龍,行蹤轉換不定,她每一個動作都讓紅裳如茉莉-盛-開又凋零,收放自如的兩柄袖刀,血滴不斷從鋒刃滑落。她揮刀錯身的動作淋漓而放肆,每一度開合都如同生命臨終的起舞,因而才能沒有絲毫保留。此刻,誰又能看得出,她早已身受重傷?

雙眸交織着平靜與熾烈兩種矛盾的色彩,紅裳下的嬌小身軀,哪怕鮮血淋漓,也能隱於無形,即便是在這場戰鬥中隕落,紅裳也能爲她離去的身影保留一份美麗。

多年來,戰爭永無休止,鮮血能夠失而復養,同袍卻不能死而復生,歲月也無法循環往復,多年前的單純明媚,再不能重拾在手心。在不斷的失去中,戰鬥除卻釋放心底的暴烈,又還剩下多少意義。生活是在既定軌道上奔馳的馬車,只是朝着遠方的終點前行,永遠不知停歇。若能有幸再見明日朝陽,它又能帶給生命怎樣的答案?

倘若她的活着不只是爲了活着,哪還有什麼其它的意義?

長刀從她嬌弱的肩頭滑過,撕開一刀猙獰可怖的傷口,她微躬着背,將袖刀送進對方的咽喉,紅着眼用低啞的聲音嗔吼道:“軍情處,不會一敗再敗!”

......

丑時下三刻,江陵城北門,城頭燈火通明。

方纔李從璟突進到高季興面前,是趁高季興護衛陣型大亂之時,有一鼓作氣之利,而今良機一閃而逝,高季興身旁的護衛涌過來,不僅讓高季興再縮到甲士身後,也使得李從璟身陷險境。

李從璟在江陵的軍力只有充當護衛的兩千餘君子都,這其中還有一個指揮被包圍在驛館,自保尚難,更不用說突出重圍前來支援,東門距離北門不遠,卻也不近,彼處的一千君子都,眼下定是也被纏住,脫身艱難。

至於軍情處,止戈部人手大部在城外,受第五姑娘、李榮、趙象爻調度,其餘則主要在吳長劍帶領下,於驛館和孟松柏並肩作戰。如此說來,李從璟眼下能用之兵,不過眼前這一千君子都。

反觀高季興,江陵軍卻能在某種程度上源源不斷趕來,若是再加上南平王府護衛,江陵府雜兵,高季興能依仗的力量,要勝過李從璟太多。

說完大局,再看眼前。高季興護衛,自然是荊南軍中絕對精銳,戰力不容小覷,雖只三百衆,如今卻士氣高昂,陣型在經過最初錯亂後,漸有重歸嚴密之象。

一千君子都,如今分出主力去應對從背後殺出的江陵軍,對高季興護衛的壓迫力大爲降低,而跟隨李從璟殺出的軍情處銳士,雖個人戰力頗強,其中更不乏江湖高手,但一來不適合戰陣,二來軍情處銳士從不着甲,三來兵器只是長刀,再加之人數並不多,因而對上高季興護衛,在初拾戰果後,主動權便宣告易手。

隨時間流逝,李從璟面對的局面越來越惡劣。

形勢對李從璟很是不利,要說失算,只能說江陵軍來的太及時,人聲驟然大噪,而李從璟又無斬殺高季興之念。

“李從璟,你當天下精銳,唯出你家?今日本王便請秦王賞鑑,我荊南甲士之勇武!”方纔李從璟殺將過來,長槊遞到眼前,把高季興嚇得不輕,這下處境暫安之後,他立即狂言以壯膽,色厲以消不安,“本王素聞秦王勇武,最善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今日本王府衛在此,敢請秦王一試鋒芒!”

聽了高季興的狂妄叫囂,馬背上的李從璟只是發出一聲輕微哂笑。

他收回長槊,也不說話,只是將大吼着殺來的一名南平王府衛,一轉手劈飛了腦袋。

李從璟沒有再強行向高季興殺過去,反而殺出陣外。

他若殺向高季興,自然會遭遇莫大阻力,但向陣外退走,就沒幾個人會跟他死磕。

眼見李從璟遠離自己,高季興不禁大鬆一口氣,畢竟人的名樹的影,若說真不忌憚李從璟,那是自欺欺人。但而今見李從璟主動退卻,高季興神色卻又倨傲起來,眼中盡顯輕蔑之色。

他想,什麼勇武無雙,都是屁話!衝鋒陷陣、浴血拼殺,誰年輕時不曾爲之,老子曾也親冒鋒矢!但那又如何?一旦據有高位,誰還會帶頭衝鋒!戰陣之中兇險無數,任你是誰,隨時都有喪命可能,堂堂秦王,國之驕子,哪有不珍惜自身金貴之軀的道理?

高季興嘴角掛着冷笑之色,眼中的輕蔑也不知是在嘲諷李從璟,還是在嘲諷他自身。但他的確安下心來,只要李從璟錯過這個機會,他的大軍就會陸續趕到,屆時,李從璟又能奈他何?

“我荊南便就自立了,你李唐能奈我何?!”高季興胸中有火在燃燒。

忽的,高季興眼神嚴肅了幾分,他發覺了一絲異常。

李從璟在殺出南平王府衛陣型後,並未遠去,而是調轉了馬頭。

輝煌的燈火下,明光鎧輕泛寒光,李從璟立馬舉槊,喝了一聲:“君子都!”

林雄從廝殺中轉過身,長槊灑出一片血滴子。

無數正在埋頭苦戰的君子都,沒有回首,卻紛紛擡起頭,堅

目咬牙。

百戰軍主帥李從璟,策馬佇立,面對自稱精銳的南平王府衛,說了一個數字,“百騎!”

李從璟話音落下,立即有君子都從四方匯聚過來,少頃,在他身後的空地上,就有百騎成陣。

舉起的長槊向前一引,一馬當先,李從璟率先衝出。

在那個黑色披風飄起的身影背後,百騎君子都瞬間由靜即動,開始衝陣,“殺!”

馬蹄奔動如雷,甲冑猙獰如獸,軍陣壓來如山。面對這樣的對手,距離君子都軍陣最近的南平王府衛雙眼掙大,想也不想,慣性嘶吼道:“護衛殿下!”

他只能喊出這樣一句話,在話音落下時,李從璟平端的馬槊,已經將他刺下馬。

李從璟帶領百騎君子都,悍然入陣!

高季興瞪大了雙眼,如同見鬼一般。

衝陣中的李從璟不發一言,拼殺中的君子都同樣沉默無聲,唯有轟隆的馬蹄聲,與面前敵人的慘叫,纔是他們衝陣的註解。

平端的馬槊在連刺數人之後,李從璟手臂往前一伸,配合手腕的轉動,長槊如同巨蛇吐信,翻滾着刺入面前一人的咽喉,瞬間便將對方的脖頸攪碎。

鋒刃刺入敵人咽喉的瞬間,李從璟將長槊一帶,鋒刃便從那人的脖頸處掠出,看也不看那人空了半邊的脖子、歪塌的腦袋,在對方極度驚恐的眼神中,李從璟收槊又出槊,將身前的另一騎南平王府衛斬下馬。

戰馬帶動李從璟在陣中一往無前,他手中的長槊揮動的越來越快,從旁望去,只能看見他面前不斷有血肉噴灑,對手或者慘嚎或者倒下馬,而長槊的軌跡只剩一道道殘影。

時至今日,李從璟的衝陣搏殺之術,比之在魏州城外斬殺張朗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君子都跟隨李從璟衝殺,也緊緊護住他的側翼與後背。

以李從璟爲鋒頭,以他撕開的裂縫爲切口,百騎君子都如旋風捲動,支支長槊攝人心魄,將南平王府衛的陣型撕扯的面目全非。

只是片刻間,李從璟再次殺到了高季興近前。而這次,他不再是數騎入圍,而是領君子都破陣!龜縮在甲士背後的南平王高季興,且不說反咬一口,將連逃脫的機會都不再有!

“護駕,護駕......”高季興張皇后退,咆哮着驅趕左右護衛迎戰,聲音急切、躁動而又慌張,他沒注意到,他身旁的護衛,看向李從璟和君子都的眼神,充斥着無法掩蓋的恐懼。

馬踏屍首而來,盔甲被鮮血染遍的李從璟,再舉長槊,將高季興面前的護衛統領一槊挑於馬下。緊接着,李從璟勒住戰馬,戰馬在高季興驚恐的面目前人立而起,那馬蹄彷彿要踩碎高季興的面龐一般。

馬蹄下落,長槊隨即劈斬而下,高季興哇呀呀怪叫一聲,舉刀意圖格擋。

李從璟一聲冷笑,彷彿不費吹飛之力一般,長槊擊在長刀上,去勢絲毫不減,狠狠落在高季興肩頭,一下將高季興拍落馬下!

長槊鋒刃再度降臨高季興咽喉前,這一次,高季興卻再沒機會、膽量敢有分毫動作。片刻之間,君子都碾碎南平王府衛軍陣,殺到高季興的面前,碾碎的不僅僅是高季興的護衛力量,還有他本人的驕傲與自尊、自信!

李從璟高居馬背,睥睨高季興,嗤笑一聲:“荊南精銳?螻蟻之光,也敢與日月爭輝!”

他收起長槊,令君子都將吐血後神色惶然絕望的高季興綁了,在他身後,遍地都是屍首、斷肢殘骸,以及在痛苦慘嚎、呻吟的南平王府衛。

將長槊掛回鞍邊,李從璟勒轉馬繮繩,策馬離去,丟給無力癱坐在地上的南平王一句話:“天下精銳,唯出我家!”

(本章完)

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六十一 火攻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上架感言章七 三個錦囊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三十七 襲城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二十 天下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三十五 心思章七 三個錦囊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三十七 襲城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二十三 你怎會懂我(第二更)章七十三 經營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十三 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