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

江陵城外碼頭,戌時下二刻。

數千里長江,論繁華,上游在成都、渝州,下游在金陵、廣陵,中游便在江陵。只是到了這個時分,碼頭已不見白日裡的人聲鼎沸、貨流如織,唯獨碼頭周圍江面上停靠的各色船舶,似屋如城,依稀可見白日此處的熱鬧。

那船舶屋城中,有燈火通明的,便是夜晚熱鬧聚集之地。城池有宵禁,船舶卻沒有,而船舶所在之處,尤以畫舫最爲熱鬧。

碼頭所在之地,除卻船舶,最多的便是倉庫,一座倉庫中,貨物堆滿庭院,而在頗爲高大的主樓上,第五姑娘正倚欄而望,秀氣的眉頭微微蹙起,緊緊盯着不遠處一艘造型典雅的三層樓船。

這樣的樓船,在碼頭這裡不多,卻也不少,因而並不引人注目,只是在第五姑娘心中,這艘樓船重要得很。

“第五統領,楊吳的樓船靠岸了。”有人過來向第五姑娘通報。

身軀玲瓏的第五姑娘紋絲不動,夜風吹動她的大紅衣裳和青絲一起飛舞,這些年來,原本氣息冷硬妖異的第五姑娘,氣質愈發柔和了,靜若平湖,清新而靈動。

她點了點頭,“盯緊了,若是有人下船,第一時間通報。”

“得令。”軍情處銳士領命而去。

亥時,風冷。有快馬自驛館來。

來人是趙象爻,他快速上樓,親自來向第五姑娘傳達李從璟的命令,“殿下有令,原定計劃改變,即刻遣人登船!”

“發生了何事?”第五姑娘見趙象爻面色不太平常,轉身問道。

“趙季良交代,高季興已與楊吳來往多日。”趙象爻長話短說道,“敵情深過預料,便多出許多可變性,已不再我等掌控中了。殿下已經下令各方,不再守株待兔,而是提前啓動各方佈局,主動出擊。平靜的水面下到底藏着什麼,總要投石水中,才能試探得出來。你這邊也不能再靜觀,必須立即動手。”

第五姑娘點點頭,“楊吳樓船一直處在觀望之態,未曾有人上岸,敵情的確不甚明朗。既然如此,我親自帶人登船!”

第五姑娘召集了人手,吩咐一番,這便帶人奔出。

楊吳樓船上,青衣衙門司首林安心正在艙中閉目養神,忽然有人叩門,向她稟報變故,“司首,二三十條小船,數條大船,大搖大擺從各方靠近過來,速度很快,來勢洶洶,有意欲強行登船之相!”

林安心疾步出艙,來到甲板上一看究竟。

腳下的樓船如大鯨,而四面圍攏過來的船舶便如如羣鯊。船舶經過之處,水面滑過一道道線條流暢的波紋,正如一支支鋒矢,向樓船激射而來。

對方的船舶皆無燈火,然在月光下,林安心還是看見了兵刃反射的點點寒光。她感到一股股猶如實質般的殺氣,正衝向她所在的方位。

“司首,我等何以應對?”

林安心完美無瑕的面孔露出一絲邪魅笑意,“傳令,樓船向江中行駛,做出離開江陵之勢!”

“這卻是爲何?當此之際,爲掩蓋徐相行蹤,我等該強行登岸,吸引敵人注意纔是啊!”

林安心哂然,“倘若徐相在船上,以徐相之尊貴身份,豈能強行上岸,以身犯險?暫離是非之地,保全自身,再從長計議,方爲上策!”

“司首英明,屬下這就去傳令!”

此行抵達江陵的樓船,並非只有一艘,而是有數艘之多。

少時,以林安心腳下的樓船爲中心,數艘樓船駛進江中,向下遊逃竄。

隨着時間流逝,原本十分鎮定的林安心,面色一絲絲嚴肅起來,江風打在她臉上,吹動她華美的衣裳,引得她身軀曲線畢露,她也渾不在意。

在船頂擔任觀察角色的青衣衙門銳士,下樓來向林安心急聲道:“司首,敵船已增加一倍,前有攔截之敵,後有追擊之兵,我等已無處可退!”

望着江面上密密麻麻,羣議一般從四面八方附過來的船舶,林安心眼中流露出寒意,她冷聲道:“軍情處這是動真格的了,並非只是試探。發出信號,事先集結在碼頭附近的青衣衙門,不必再掩藏身份了,盡數出動,與本司首一起,與軍情處死戰!”

左右有人驚愕道:“軍情處發什麼瘋,爲何驟然動手,便傾力而爲?”

林安心沒說話,她在夜空下擡起頭,望向皎潔彎月。

那輪彎月,在她眼中,似乎不再是碧色,而是血紅色!

平靜的大江,突起巨波,超過百艘大小船舶,駛進江中。這些船舶三三兩兩匯聚一處,如羣狼爭食一般,相互撕咬。

兩船兀一接舷,便是長刀出鞘,人影竄出,利刃在清輝下泛出寒光,金屬撞擊的清脆聲悅耳動聽,鮮血毫無預兆迸射出來。

大江變色,碼頭夜驚。

......

江陵城某坊,亥時。

一名夜巡坊定,正打着哈欠慢悠悠巡街,忽的,他察覺到背後似有動靜,便想回頭看個究竟。但他不等他轉過身來,他就感到眼前一黑,渾身像是被什麼纏住,接着,咽喉傳來的冰涼,如夜幕裡一閃而逝的一縷寒光,動彈不得的坊丁,只覺渾身力氣都在飛速流逝,腦海中一陣天旋地轉,他想呼喊,嘴巴卻被什麼捂得緊緊的,不等他多作掙扎,意識就已變得若有若無。

當他恢復視線時,他卻感到眼簾沉重無比,腦海中最後的畫面,讓他意識到他已倒在街面上。街面冰涼,臉下黏糊糊的,眼前是幾雙遠去的腿腳。

——原本寂靜空曠的街巷,忽的不知從何處竄出許多荷刀帶弓的青衣人,他們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卻矯健迅捷,從各個方向朝前面那座宅院匯聚。

那座宅院,是王府錄事參軍的府邸。這是坊丁最後的意識。

數十名行動敏捷的黑衣人,組織有序,他們以三人爲一組,到了王府錄事參軍府外,稍作停頓,待左右各組都到位後,便翻牆而入。

王府錄事參軍品階不高,但職位特殊,平日參贊機密,非心腹不能擔當。府邸的這位錄事參軍姓曹,名慶餘,剛過不惑之年,有一個大腹便便的身材。當坊丁死在他府外時,他正與新納的妾室,在暗香涌動的房中行魚-水之歡。

當房間門、窗被被粗暴撞開,幾團黑影突然閃進屋中時,曹慶餘嚇得一抖,就從小妾身上驚起。然而不等他有下一步動作,一團黑影從到了他面前,接着他感到脖頸一痛,就沒了意識。

等曹慶餘一個機靈再醒來時,他意識到有人拿水潑在他臉上,神志模糊的曹慶餘看見屋中站着數名青衣人,皆手持利刃,虎視眈眈看着他,這讓他還以爲家裡遭了強盜,立即就大喊道:“爾等何人,竟然盜竊某家,不知死活了......”

他接下來的話再也說不下去,因爲一把冰冷的長刀,已經架在了他脖子前。

唯一坐着的青衣人說話了,語

氣中沒有絲毫感情色彩,“曹參軍,別嚷嚷,否則你再也沒有說話的機會。如果你的腦子已恢復神智,就該知道,我等並非盜賊。某家吳長劍,秦王麾下軍情處統領,想必以曹參軍的身份,該知道你現在是何處境了。”

“軍情處?!”渾身赤裸的曹慶餘面色大變,但他還有幾分膽色,臨危不懼,“爾等夜襲曹某府邸,所爲何來?曹某乃南平王麾下錄事參軍,若是死得不明不白,怕是南平王不會善罷甘休!”

吳長劍露出一個皮笑肉不笑的笑容,他俯身靠近了曹慶餘些,“曹參軍,某家沒打算與你廢話,今夜某家出現在你府中,你便該知曉,你能否活命,只在某家一念之間。至於南平王......到了這步境地,你覺得秦王還會忌憚南平王的態度?”

曹慶餘愕然道:“秦王與南平王翻臉了?”

“好了,曹參軍。某家今日來,只問你一個問題,你有三次回答的機會,想好再說話。”吳長劍恢復坐姿,“你且聽清,我這問題是,楊吳密使,與南平王謀劃了什麼?”

曹慶餘明知今日在劫難逃,卻硬氣道:“曹某不知你在說什麼!”

“很好!”吳長劍笑了笑,“你浪費了第一次機會。現在,你還剩兩次機會。爲了讓曹參軍想清楚,某家有樣東西給你看。”

在吳長劍的示意下,左右遞過來數個包裹,吳長劍將其一一打開,露出來的東西,讓曹慶餘膽戰心驚。

那是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

人頭的主人,曹參軍認得,甚至是非常熟悉,因爲平日裡,他們都在一起爲南平王效力。

吳長劍繼續道:“他們就是浪費了回答的機會,所以才落得這番下場。曹參軍,你的人頭會不會被某家帶走,擺在下一個王府官吏面前,就要看你自己選擇了。”

同病相憐的刺激,讓曹慶餘怒從心中起,他大聲道:“爾等如此肆無忌憚屠殺王府官吏,南平王必定不會放過你們!”

“很好,曹參軍,你浪費了第二次機會,現在,你只剩下最後一次機會了。”吳長劍又笑了笑,他招了招手,隨即便有青衣人拉了幾個人進屋來,丟在地上。

那些人都昏迷着,乃是曹參軍的妻兒。

“不得不提醒你,曹參軍,你接下來的話,不僅決定你自身性命,也決定他們的腦袋是否搬家。”吳長劍如同惡鬼一般,語氣雖然平常,但說出來的話,讓人毛骨悚然,“爲了幫助曹參軍拿主意,某家不妨明告曹參軍,朝廷的大軍,已經整裝待命,隨時會進軍荊州,也就是說,高季興的死期不遠了!”

“如果曹參軍有棄暗投明之心,爲朝廷立下功勞,秦王向來賞罰分明,必不會吝嗇賞賜,往後曹參軍的前程,只會比現在更好。相信對秦王的聲譽,曹參軍不會有懷疑,滑州徐永輝,曹參軍必是知曉的,長劍軍圍攻秦王,而他現今能活得安然無恙,就是明證。”

曹慶餘面色數遍,他看向他的妻兒,眼神糾結掙扎得厲害。

“好了,曹參軍。”吳長劍站起身,“某家還等着去下一家,你若有話,現在說來,不說,某家可要走了。”

曹慶餘長嘆一聲,“南平王與楊吳,的確有來往......”

片刻後,吳長劍重新坐下來,他吩咐左右給曹慶餘丟了件衣裳裹身,笑着對曹慶餘道:“曹參軍,看來日後你我還多有來往,眼下,某家這還有幾個問題......”

(本章完)

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一 火攻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五 水寨(3)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四十八 劫道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六十六 郭威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二 奮我軀兮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十五 接城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六十四 相救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三十一 君子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