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

江陵城驛館,子時,夜深人靜。

大軍進城,直向驛館而來。

超過四個指揮的將士,半騎半步,如洪流一般涌進街巷。轟隆隆的腳步,踩碎了長街上的塵土,驚醒了無數沉睡的人。這一刻,金戈鐵馬入夢來。

驛館燈火明亮,四門緊閉。在已是四面皆黑的江陵城,這一處光明,顯得格外孤獨,無比弱小。

大軍將驛館包圍。

整個過程,驛館無人出門,更無詢問聲傳出。它像是平原上的一座堡壘,很沉穩,也像海浪中孤立的礁石,很孤零。

面對兩千甲士的圍困,驛館竟然生出一種置身事外的意味。

這種感覺讓吳德明很不愉快,他覺得自己被忽視了。

作爲江陵軍十餘指揮使中的普通一個,吳德明一直以來都是被忽視的存在。在這個高氏族人把控要職的地方,如今已年逾四十的吳德明,沒有半分值得依仗的資本。

但他自視甚高,不能忍受一直被忽視。於是當吳國密使找上門的時候,面對豐厚的條件,吳德明沒有太多猶豫,便決定投向吳國。

他的家人已被吳國密使帶往金陵,只要做完今日的事,他也能立刻前往金陵。自此之後,榮華富貴,顯赫人前,不在話下。這是他的機遇,吳德明不認爲自己有不把握的道理。

吳德明驅馬來到驛館門前,等了許久,不見有人出來查看情況,頗感意外之餘,亦十分惱怒,他回頭冷冷吩咐親衛:“叫門!”

親衛應聲前去,敲響大門。

就在吳德明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大門緩緩打開,一個秦王府甲士走出來,他看也沒看門外的大陣仗,微微仰着頭,雙眼微眯,顯得漫不經心,“諸位深夜來此,有何見教?”

秦王甲士的態度讓吳德明心氣更爲堵塞,難道自己這些人這麼大陣仗,突然殺將過來,包圍驛館會是來問安的麼,對方爲何半分緊張之色都沒有,好像這些一切都與他沒有關係?

吳德明陰沉着臉,咬牙切齒道:“南平王有令,請秦王去王府一晤。”

“哦?”秦王府甲士眼簾擡也沒擡,“秦王殿下已經就寢,有事請待明日。”說完,竟是毫不拖沓轉身進門,反手就要關門。

“慢着!”吳德明低吼一聲,在對方慢吞吞停下腳步轉身後,陰測測道:“事情急得很,南平王有令,請秦王務必立即前往。”說罷,手按上刀柄,“否則,若是有什麼變故,後果自負!”

秦王甲士終於肯拿正眼瞧吳德明,這個微小的動作,總算讓吳德明心裡好受了些,心想你若是有種,敢一直不理睬本將麼?但秦王甲士接下來的話,讓吳德明怒火中燒。

甲士看着吳德明,認真的問:“你是什麼東西?”

甲士聲音不大,語氣更沒有波動,唯一的特徵在於,他問的的確很認真。

“你說什麼?!”吳德明恨得差些拔刀相向。但還未就見到李從璟,他不能事先露出破綻,否則連李從璟都見不到,就更談不上完成吳國交代的任務了,好歹抑制住暴怒的衝動,吳德明狠狠盯着面前的甲士,眼中警告意味再明顯不過。

甲士卻絲毫沒有給這位指揮使面子的意思,“我說,你算什麼東西,也敢在秦王面前撒野?”

吳德明嘴脣抽動,眼中殺氣凜然。

吳德明已是忍無可忍,甲士卻絲毫不見,乜斜着他嘲諷道:“怎麼,想殺我?”他伸長了脖子

,“來,往這兒砍!”

等了片刻,見吳德明沒有動靜,甲士收回脖子,神態卻更加輕蔑,“不敢動手就帶着你的人滾,別在這丟人現眼,你當這是能唱大戲的地方?”

甲士說完這些話,轉身進門。

吳德明拔刀。

“請慢!”

再也無法置身事外的樑震,從軍陣中走出,他制止了吳德明的行爲,步行到門前,向甲士拱手爲禮,“都說秦王御下有方,麾下人才濟濟,卻不曾想一個尋常甲士,都能有這般膽智,老夫佩服!”

“司空有何話要說?”甲士上下打量樑震一眼。

“郎君竟知老夫身份?”樑震先是一怔,隨後也就不以爲奇,他對甲士正色道:“秦王是明眼人,當知曉眼下局勢,老夫失禮,敢請秦王就此離開江陵。”

“爾等意欲造反?”甲士聲音冷淡。

如此直言,樑震面色也不能再保持平靜,既然對方敢於捅破窗戶紙,他也就不再藏着掖着,“若是秦王就此離去,你我互不相傷,乃是最好局面。若是秦王此時不走,徒惹命案而已,於彼此都無益。”

讓李從璟識趣自己離開,和殺傷秦王部屬,強行驅逐李從璟離境,兩者之間差別不小。

爲了增強說服力,樑震繼續道:“秦王當知,既然南平王已敢如此動作,則以說明秦王此行敗了。困獸猶鬥,並無益處,自陷險地,非智者之舉,刀槍無眼,不敢確保秦王毫髮無損。”

“很好!”甲士頭也不回進門。

大門轟然關上。

樑震面對冷硬的大門,臉色難看至極。

他沒想到,李從璟竟然在分明已經敗了的情況下,還如此行事,簡直跟幼-童置氣無異。

而沒能說服對方的挫敗感,也讓樑震羞惱不已。

而從始至終,別說秦王李從璟,就連莫離等人,樑震也未見到,全程只是跟一個普通甲士對話,這讓他甚覺受辱。

這說明對方壓根兒就沒將他放在眼裡!

樑震咬了咬牙,回頭對吳德明下令,“強攻!”

吳德明心裡樂開了花,這是他求之不得的局面,兩者交戰,他就有了絕對把握,能在混亂中安排人手,將李從璟置於死地!

拔出長刀,吳德明心頭惱怒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豪情壯志,他大喝一聲:“爾等聽令,即刻攻......”

他的話還未說完,就再沒了下文。

因爲驛館內裡,已有箭雨潑灑出來!

一支利箭,猝不及防穿透了吳德明的咽喉。他在馬背上晃了晃,無力栽倒下來!

樑震被射中手臂,驚慌大叫,連滾帶爬退入軍陣中。

混戰,一觸而發!

......

南平王府,子時三刻。

“報!殿下,驛館戰事爆發!”

信使飛奔進府,向高季興彙報。

正在書房內來回踱步,顯得焦躁不安的高季興,在聽聞此言後,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好半響,他才咆哮道:“本王不是遣了司空前往,讓他務必說服李從璟,讓他主動離開江陵嗎?!司空在作甚,他怎能如此魯莽!”

信使回報道:“殿下,司空被流矢射中右臂,驚嚇得不輕,指揮使吳德明陣亡,死於冷箭下!司空讓回稟殿下,李從璟打定主意不願主動離去,事不可爲,只能先將其制服,再將其強行送出荊州!”

高季興來回踱步的動作更快了,他雙手不停來回擊打,“混戰一起,刀槍無眼,如何能保證李從璟不受傷?若是傷了他,這廝日後必定報復,我荊南豈不處境艱難?”

躊躇好半響,高季興終於下定決心,“不成,本王得親自前去驛館,勸降李從璟,讓他休得負隅頑抗!”

信使大驚:“殿下,秦王護衛戰力強悍,又據驛館自守,戰事慘烈,殿下萬萬不可親身赴險!”

“閉嘴!你懂什麼!”高季興怒吼道,“都是你們這幫飯桶,讓局面鬧成眼下模樣,你們這是把本王架在火上烤!一羣利慾薰心的東西,淨想着升官發財,沒一個真心爲本王分憂的,沒一個!”

說罷,顧不得換衣裳,就往屋外走,“無論如何,也要保證李從璟不受損傷,否則荊南危矣,危矣!”

高季興焦急萬分,但不等他走出王府,便又有信使進門。

“殿下,駐紮城外的君子都,正猛攻東城門!”

高季興腳步一晃,差些摔倒,他強行穩住心神,抓住信使吼道:“本王不是早就傳令,讓都虞候帶人馬去看住君子都軍營了嗎?爲何還讓君子都出營了!”

信使驚慌不已,連忙道:“都虞候抵達君子都營地時,才發現君子都不知何時已集結完畢,都虞候還未列陣,君子都就衝了出來,根本攔不住......都虞候的人馬,被一擊即潰,君子都一路暢通無阻到了東城門,片言不語,突然就開始攻城!”

高季興木然放開信使,臉色煞白,雙目失神。

君子都攻城,意味着什麼,高季興豈能不知?

有王府近臣聞聽動靜趕來,弄清情況後,憂慮道:“殿下,先前城外碼頭突起混戰,兩幫人不下百艘船,殺得難解難分,水師出動後,這才勉強控制住局勢,據報,雙方是秦王與徐相的人......殿下,卑職之意是,秦王已發現徐相行蹤,如今又攻打城池,怕是已知殿下與徐相互通之事......殿下,局勢發展到眼下,已然完全失控了!”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高季興看到這位近臣,心亂如麻的他就像抓到救命稻草,忙連聲發問。

那近臣嘆息一聲,“殿下與楊吳相通之事,既然已被秦王察覺,就再無法跟朝廷相安無事,王師必定來伐。眼下,殿下只能一心聯合楊吳,來共同對抗朝廷。”

高季興下意識點頭,“對,對,聯合楊吳!”

近臣又道:“殿下,眼下局面失控,如何對付秦王發難,往後又該如何區處,殿下不可再首鼠兩端,該與徐相商議了。”

高季興終於回過神來,仔細一想,的確,眼下與李從璟已撕破臉皮,只能與徐知誥同進退了。

“備馬,本王要去見徐相!”徐知誥一直不肯進城,高季興料想此時請他來,他也未必會來,再者情況緊急,此時也端不了架子了,只得動身前往。

......

與南平王府一坊之隔的一座宅院內,燈火依稀,幾無動靜,顯得與尋常人家無異。

無人知曉,在吳德明帶領大軍抵達驛館前,李從璟就帶着莫離、桑維翰、桃夭夭等人先一步轉移到了此處。

子時下二刻,盯着南平王府的眼線送來信報。

“高季興出府了!”

正吃完夜宵的李從璟,聞言起身,向衆人微笑道:“諸位,且隨孤一道,跟高季興去會會徐知誥。”

(本章完)

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七 三個錦囊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十八 攻克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七 神仙山(6)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八 兄弟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憂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