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淇門之變(10)

何重身死,那些何家部曲選擇了投降。李從璟依言沒有殺他們,並讓他們去勸降其他何家部曲。

何家大院中的人,並不是都是何家家族子弟。

少造一些殺戮勝造幾級浮屠李從璟不知道,但少些抵抗,就能讓百戰軍少些傷亡。

“我等都是混口飯吃,現在何重已死,何奉先出逃,你們何必還要爲何家拼命?況且何家大逆不道,竟然公然反叛,與官軍開戰,犯下的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當此之時,你我更應該棄暗投明,不應該助紂爲虐!”勸降的何家部曲對着裡間大喊,李從璟答應不殺他們,他們辦起事來自然賣力,聲音很大。

“李將軍真不殺我等?”裡面有人迴應。

勸降的人立即大聲道:“李將軍說了,作亂的是何家,與其他人無關。兄弟你看我現在不都好好的嗎?只要平息何家之亂,李將軍殺我們還要費力氣哩,何必多此一舉?”

“只要李將軍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願意投降!”裡面的人喊道。

勸降的人立即看向李從璟,李從璟道:“只要你們投降,本使可以保證,不追究你等責任,放你們生路。”

“多謝將軍!”裡面的人大喜。

但也有人不放心:“那將軍要是反悔怎麼辦?”

李從璟笑道:“反悔於本使而言,有何好處?既然沒有好處,本使空落一個不信不仁之名,可不利於本使鎮守淇門。”

“那好,我們便信了李將軍!”裡面的人道。

“張大嘴,你個混賬,何家待你何曾薄了?你竟然在關鍵時候出賣何家?”裡面不遠處又有人喊,看樣子是何家子弟。

那些人三三兩兩走出來之後,有人立即向李從璟獻辛勤道:“李將軍,這裡面的情況我們兄弟熟悉,現在還有不少何家子弟在固守,將軍可需要我等爲大軍帶路?”

“你是張大嘴?”李從璟淺笑問道。

張大嘴道:“大嘴正是小民的諢號。”

“好,你若真能爲大軍帶路,事後有賞!”李從璟道。

“多謝將軍!”張大嘴立即眉開眼笑。

有了投降者的引導,攻勢又順利許多。

對這些人的反叛,李從璟並沒有多少感想。很正常的一件事,刀子用不好,傷着自己是常有的事。忠誠,多麼奢侈的東西。人之所以跟你混,是因爲有好處,沒有好處,人還跟着你作甚?若是殺你有好處,他們也不介意背後捅刀子。

五代王朝更迭頻繁,不就是這麼回事麼。這個時代,人們心中已經很少有禮義道德的束縛,只有放肆的人性。

“都指揮使,抓到何奉先了。”李紹城派人來向李從璟彙報。

李從璟出了大院,李紹城正帶着在後門堵截到的準備逃跑的何奉先過來。

何奉先被五花大綁,被幾個軍士押解着,看到他,李從璟淡淡道:“本使本以爲,我攻你的大院,你會跟本使拼命。但是看來本使太高看你了,像你這樣的人,嘴上說得越厲害,背後越能搞一些陰謀算計,真要真刀真槍見真章時,你就只能轉身就跑,廢人一個。”

何奉先惱羞成怒,大喊道:“李從璟,有種放開我,老子要跟你單挑!”

李從璟輕蔑的看了他一眼,嗤笑道:“怎麼,本使打擊到你的自尊了?要單

挑方纔作甚去了?現在嚷嚷再厲害有何用?你已是我砧板上的魚肉,沒有資格與本使交手了。”

說着,李從璟擺擺手,道:“帶下去。”

身後大院裡,還有戰鬥聲。

李從璟擡頭看了一眼天空,秋日的日頭早談不上熾烈,卻依舊晃眼。陽光打在他冰冷的甲冑上,卻穿不過那些鋼鐵,也溫暖不了他冰冷的心。

這大院裡,有多少生命有罪,有多少生命無辜,他無暇顧忌。就像在戰場上,死在他刀下的人,有多少該死,有多少該活,他也無暇顧忌。他不是一個無情的人,但他沒有選擇。他不能讓對手生,他只能讓對手死。不對敵人殘忍,就無法對自己慈悲。或許他能做的,是讓那些追隨他的人,能多活幾個——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戰場下。

這世道有太多無解的問題。既然無解,那就讓他隨風而去吧。

“風過疏竹,雁渡寒潭。”李從璟低聲呢喃,“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而潭不留影。此間事了,我又何必再去想它。前路漫漫,多得是問題等我去解決,何不向前看?”

何家大院的廝殺聲持續的時間兵不短。最後,百戰軍從何家大院中搜出許多產自作院的兵甲,而何奉先的手印,又按在了認罪的狀紙上,這些題中之意,自然無需多述。

從此,淇門再無何家。

而淇門,也再無勢力敢向李從璟發難。

至此,李從璟在淇門可言穩如泰山。

自此,李從璟可在淇門一心編練百戰軍。

淇門縣衙。

大牢裡,祁縣令身着官袍,獨自一人蹲在一間牢房外,靜靜看着牢裡向他咆哮謾罵的幾個人。

祁縣令並不搭話,直到對方罵累了,不說話了,只拿牛眼瞪他了,他才緩緩開口:“諸位,本官知道你們對本官有怨言,本官也自知對不住你們何家,所以本官蹲在這裡,讓你們隨意謾罵,這大概是本官現在唯一能爲你們做的事了。”

嘆了口氣,祁縣令繼續道:“這事其實你們也不能怪我,當初雖然是本官撮合你們三家來對付李從璟,但本官也是受人所託。對,那人就是吳老將軍。但本官此番將你們押進牢房,也是受人所託。對,這人就是李從璟。本官向來都是身不由己,你們其實怨不得我。”

“你們犯不着拿那麼大的眼睛瞪着本官,本官也是有苦衷的。跟你們明說,本官一介寒門,在朝在野都沒有勢力,當年依附吳老將軍,也是求存之道。吳老將軍將我安排到淇門,我自然唯命是從。”

“但這回到了淇門,本官發現,李從璟不僅勢力比吳老將軍大,人還特別精明。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夠陰險、足夠無恥。你們知道的,這世道,唯有陰險和無恥的人才能活下去。李從璟逼本官在承認陰謀聯合你們謀害他的罪狀上籤了字畫了押,本官就不能不受他擺佈。”

說到這,祁縣令索性坐了下來,靠在牢柱子上,擡頭望着那扇很小的窗戶,“況且李從璟也說了,投靠他之後,本官還是淇門縣令。其實本官自知,本官也就是一根亂世滔滔大河中的浮萍,隨波逐流罷了,面對大浪大濤,身不由己。但說到底,跟誰不是跟呢?人總不能跟自己過不去。明哲保身牆頭草嘛,就是這麼回事。”

說完,祁縣令看着牢裡的人,眼中竟然充滿同情,“

諸位有今日之境遇,其實也是身不由己,最多不過跟錯人投錯胎罷了。你們當能理解本官的苦衷。”

站起身,拍拍屁股,祁縣令準備走了。走出沒兩步,他又停下來,看着衆人道:“其實你們不理解也沒關係,設身處地爲他人思考,總是最難的。”

祁縣令走出牢房,嘆息道:“將心比心,便是佛心。所以我們這輩子,都成不了佛嘍!”

王家大院。

王不器和王草廬相對而坐,旁邊有侍女在煮茶。

“此番二叔能站在將軍一邊,不器以茶代酒,代將軍謝過。”王不器道。

王草廬輕輕搖頭,看着王不器道:“我非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決意倒向李將軍的。”

“不器知曉,二叔是站在王家的立場上。”王不器道。

“那你可知,爲何李將軍初次登門,我就答應了他,舉王家支持他?”王草廬問道。

王不器搖頭,“這也正是不器不能理解的地方。不過想來二叔慧眼如炬,自然是能看出將軍之才的。”

王草廬嘆了口氣,道:“李將軍之才,自然毋庸置疑。不過真正讓我做出選擇的,卻不是才氣。”

“那是什麼?”王不器不解道。

“殺氣。”王草廬道。

“殺氣?”王不器咀嚼着這兩個字。

王草廬站起身,負手看向東方,那裡是何家大院的方向,“何家,也是百年之家啊,但說沒了就沒了。李從璟要打壓何家,略施懲治將其從大族中除名即可,相信何家也不會真不識時務。但何家現在卻是滿門被滅,他李從璟何須做到如此地步?”

王不器怔然,若有所悟。

王草廬再次嘆息,說出來的話卻擲地有聲,“他就是要所有人都知道,凡是敢向他李從璟發難的人,都得死!”

晚風吹拂,王不器不禁打了個冷顫。

劉家。

“父親,之前那莫離說得明白,只要我劉家助李從璟,便讓我劉家成爲淇門第四大族。現在卻又扶持了李家,還是讓李家與我劉家勢力均衡。如此背信棄義之行爲,着實可恨!”一老一少站在院中,那年輕人開口,不忿道。

劉子佐無奈一笑,“莫離並未失信,現在何家沒了,淇門原先三族只剩下王趙兩家。說起來,我劉家現在不僅是第四大族,反倒是第三大族了,雖然是與人家並列。”

“可父親,之前莫離明明說……”年輕人不服氣。

劉子佐打斷了他,“爲父知你想說什麼,說莫離不該背棄諾言,不該扶持李家對不對?”

“是的,父親。”

“莫離來的時候,雖說有這樣的意思,但卻未明說,不是嗎?”劉子佐道,說着拍着年輕人的肩膀,“你記住,人主之心,令治下勢力平衡可控最爲重要。若是李從璟打壓了何家,又扶持劉家代替何家的地位,那他打壓了何家又有何用?僅僅爲報復?”

“現在就不同了,李家與劉家同樣做大,淇門便有了四大族。四個大族,由三到四,彼此勢力抗衡,但較之之前,實際上是大族勢力都被削弱了。我越弱,則彼越強,他李從璟再要控制起淇門來,可就容易多了。”

年輕人愣住。

劉子佐長嘆一聲,“天下人才輩出,這李從璟,是個狠人吶!”

(本章完)

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九 淇門之變(1)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十一 投靠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有關李嗣源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十九 何衝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六十一 火攻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三十七 襲城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 神仙山(5)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四 水寨(2)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