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

一夜激戰,契丹軍大潰,慌不擇路在荒野上四處逃生,百戰軍和大同軍兵合一處,放開手腳在四處對其展開追擊、屠殺。對大同軍將士而言,這些日子以來,他們先是爲契丹軍所敗,接着又被契丹軍追着跑了幾百裡,心中早就蓄積了滔天的不平之氣,這下有機會發泄出來,全都卯足了勁,策馬砍殺馬上馬下的契丹蠻子,一刀刀下去,飛濺的鮮血噴在臉上,讓他們大呼暢快。

天亮之後,戰場的全景才能看得清楚,這時大同軍將士們才發現,在這廣闊的原野上,十數裡的範圍裡,到處都是契丹蠻子和戰馬的屍體,兵器甲冑旌旗混雜各處,立着如杆,橫着如草。

契丹大營中還有殘火在燃燒,營內外到處都是焦黑的灰燼、殘骸,散發着濃烈的腥味和煙氣,血與火中間,沒有一塊地上是光滑的,每一處都有三五成羣或者成片的契丹蠻子的屍體。

這纔是真正的人間地獄。

只不過,那是契丹蠻子的地獄。

屍橫遍野,大同軍將士們這下反應過來,這血流漂櫓的景象,這千萬具契丹蠻子的橫屍,全都是出自他們之手。意識到這一點,所有的大同軍將士,無不振奮、激動莫名,有那感情豐富、脆弱一些的,竟然抱在一起痛哭。不經歷千鈞一髮的生死一線,不在死亡線上徘徊折磨,不能體會劫後餘生的狂喜,這份重生的重量,加之這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軍功,讓他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有那些情緒穩定些的,從驚喜、後怕、慶幸中回過神來,開始在戰場上搜尋那個在這幾日帶領他們轉戰數百里,將他們從必死之境拯救出來,又給了他們一份厚重軍功的身影。然而,廣闊的戰場上,除卻狼藉的殘骸,就是在同樣在四處張望的將士,唯獨不見那個年輕而偉岸,讓他們甘願仰視的身影。

良久之後,沉默的戰場又有了動靜,秦仕得拖着重傷和疲倦的身體,到戰場上指揮大同軍將士打掃戰場。他們要在死人堆裡將受傷還沒死去的同袍刨出來,送回關中的軍營中醫治,同樣,他們也需要將死人堆裡還沒死去的契丹蠻子,一個個找出來,送他們一程。

最後,他們會掩埋同袍的屍體,記下他們的名字與功績,同樣,他們會將敵軍將士的屍體堆在一處,一把火燒掉,讓其灰飛煙滅。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大同軍將士們情緒都有些低落,不僅因爲看到了一具具同袍屍體,也因爲那個讓他們惦念、牽掛的身影,一直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秦林和秦仕得站在戰場中央,兩人望着西方,都有些沉默。

“昨夜,擊潰契丹大軍後,李將軍傳下令來,讓我大同軍將士在此聚殲契丹頑敵,護衛桑亁關,他自帶百戰軍,前去追擊耶律敵烈。”秦林輕聲說道,他看了一眼天色,“算算時間,這個時候李將軍應該已經追出去三五十里了,若是順利,或可斬下耶律敵烈的人頭,若是不能,也該班師了。”

秦仕得默然良久,忽然笑道:“不用擔心,耶律敵烈黔驢技窮,萬餘大軍都葬送在此,還能再對李從璟造成什麼威脅?再者,百戰軍是真正的精銳之師,即便是面對耶律敵烈留下斷後設伏的軍隊,他們也能從容應之。”

說完,看着秦林,“你也有這個信心,不是麼?”

秦林展露出一個會心的笑容,“的確如此。”

卻說昨夜軍亂,李從璟雖有心擒殺耶律敵烈,卻也知曉,在亂軍中,尤其是在深夜裡,這樣的事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也沒太在意,他率軍奔戰的重心,還是放在徹底擊潰契丹大軍上,畢竟這纔是決定戰役勝敗的關鍵。至於耶律敵烈,便是跑了又如何,一個敗軍之將,李從璟還會怕他來日翻了天不成?

他日沙場遇上,再敗他一回就是。

這就是李從璟的底氣,也是他這些年來逐漸養成的一種氣勢,一種俯瞰羣雄的氣勢。

這回之所以追着契丹殘兵不放,不爲別的,卻是防止他們在潰敗途中,被耶律敵烈收攏,在聚集一定的力量後,去攻打勝州。

昨夜百戰軍和大同軍合力,在桑亁關外合力留下了萬餘契丹蠻子,但逃走的仍舊有三五千人,這些人逃離桑亁關的時候自然是四處奔走,但在逃離戰場,暫時安全後,卻仍極有可能會漸漸彙集。

畢竟,西邊的豐州、應天是其大本營,他們自然是要往那邊去的,若是耶律敵烈在路上有意收攏殘兵,以他身邊的親衛力量爲基礎,得個兩三千人不是問題。

兩三千契丹軍士,對而今的勝州,已足以形成致命威脅。

一路追在契丹潰軍身後,向西奔行,路上免不了留下一地契丹蠻子屍首,雖然不如桑亁關外密集,但在屍體露在野外,也頗爲駭人。

奔行半夜一日的百戰軍,於黃昏時至黃河岸邊,遙遙已可望見勝州城。遊騎回報,城外並無契丹潰軍。說來這也實屬正常,畢竟百戰軍人馬齊整,馬不停蹄奔來,潰敗的契丹蠻子怎麼都不會比他們更快。

到此,李從璟也就放下心來,下令大軍放下馬速,沿河而行,同時令遊騎去知會勝州城內的王樸、陳力。

這場因爲耶律敵烈滔天野心、不俗謀劃而起的邊關攻防戰,至此也算落下帷幕。耶律敵烈損兵折將,近兩萬大軍,能活着迴應天的能有三四千人就算不錯,而比這更讓耶律敵烈肉疼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幾位義子,全部戰死,他麾下的骨幹將領,也都死傷殆盡。這個重創,對耶律敵烈打擊不可謂不大,甚至他北院夷離堇的位置,都極有可能因此而動搖。

對唐軍而言,桑亁關自然是保住了,秦仕得雖然出師未捷身先傷,但好在沒死,大同軍雖有些損失,但怎麼都算不上傷經動骨,最多算皮外傷。而經由此役,不難想象,往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契丹必不敢再遣兵馬、遊騎,到雲州境內襲擾。

而讓李從璟頗爲喜悅的,卻是大同軍“無意中”奔襲拿下的勝州城。拿下勝州城的意義已無需多言,如今耶律敵烈兵敗身退,將囊中的勝州城變爲勝州全境,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黃河水面寬闊,雖無波瀾壯闊之景,卻也不乏水天相接之景,望着叫人心緒暢遠。

李從璟想起那首著名的詩詞,不由得露出一個笑容。記得在後世時,他曾觀過一個視頻,是某科學家自彈自唱的畫面,那份蒼茫激昂之色,曾讓彼時心理尚且年輕的李從璟心馳神往。而今,來到這個時代,這些年的經歷,早已如同這黃河,讓他的生命變得更加蒼勁豪邁。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從璟心道,一切激昂、壯闊的東西,大概都是隻需要前方,不需要回頭路的。無論是事物,還是生命。

這是黃河

,這裡是天下。有朝一日,黃河會是我的,因爲天下,也會是我的!

……

桑亁關外,經過兩日時間,秦仕得和大同軍將士,已經將戰場收拾的差不多,遍地狼煙已成過往,留下的痕跡在被人爲清除後,就只有將士們腦海中的畫面能成爲永恆。而戰爭留下的記憶,卻會留在他們心中,積澱成與生命同壽的底色。

那個身影一直沒有再出現。

到最後,秦仕得都覺得李從璟絕對是該回來了,爲了表達對李從璟給予的厚恩的謝意,秦仕得沒有回到關內,而是就等在戰場上,方便迎接李從璟入關。秦仕得已經令人準備好酒宴,雖然他重傷在身,但是再與李從璟相見時,他一定會拉上對方,好生飲上幾碗。

秦仕得不會忘記,幾日前他從戰場上撤下來,看到李從璟時,他說出的那句“李將軍,救我大同軍”,而短短几日時間,李從璟不僅做到了,還送給了他一份天大的軍功。由敗而勝,由死而生,秦仕得是個恩怨分明的人,他對李從璟這位後生的敬佩,發自內心,所以他久候相迎,也是真心。

打掃完戰場的大同軍將士們,聚集在秦仕得身後,自發列陣,與他們的軍帥一道,靜靜站在那座安然無恙的邊關外,迎接那位只用了幾日時間,卻足以讓他們感念一輩子的另一位軍帥。

終於,視野中出現了一羣騎兵,秦仕得和大同軍將士都是神色一振。

然而,騎兵到了近前,秦仕得才發現,來的並不是李從璟,而是他派出去聯絡李從璟的遊騎。

遊騎在身前落馬,秦仕得立即問:“可曾見到李將軍了?”

“見到了。”遊騎應道,“李將軍讓卑職帶話回來。”

“李從璟說什麼?他何時歸來?”秦仕得追問。

“李將軍,不會來桑亁關了。”遊騎的話讓秦仕得和張大千等人一愣,他們面面相覷,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解,“這……”

遊騎頓了一下,微微低頭,繼續道:“李將軍已至勝州城,他讓卑職轉告軍帥,此番能與軍帥、大同軍全軍將士並肩作戰,力挫強敵,是他的榮幸。只不過他因另有要務在身,不能久留,卻是不便再來與軍帥相見。李將軍還說,下次相見,必定與軍帥不醉不歸!”

秦仕德怔了好半響,忽然轉身就走,“牽馬,本帥要去勝州城!李從璟幫了我們這麼大忙,焉能不當面相謝?”

張大千應是,遊騎卻跟上來,急道:“軍帥,只怕你此時去勝州,也見不到李將軍!據卑職所知,今日李將軍已經離開了勝州城。”

“什麼?”秦仕得愕然不已,“他離開了勝州?百戰軍要回幽州?”

“這倒不是。”遊騎搖頭,“卑職聽聞,李將軍是要去北方草原。”

這回不僅是秦仕得,秦林和張大千等人,俱都愕然愣在那裡。

良久,秦林面北而嘆:“北方草原,李從璟此行所圖,恐怕大得超乎我們想象……”

秦仕得遙向西方抱拳,默然片刻,對那遊騎道:“你速速去告知李將軍……如果追不上李將軍,就告訴李紹城,一定要親面轉告,就說——我秦仕得、大同軍全軍將士,能與李將軍、百戰軍並肩作戰,是生平不勝榮幸之事!”

說完,又補充道:“我在雲州溫酒相候,待君來,浮一大白!”

(本章完)

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十三 勝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