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

阿狸很悲憤。

身爲韃靼部的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身份尊貴,固有尊嚴,此時卻淪爲俘虜,被契丹賊子這些仇敵圍在中間打趣、調笑,她如何能不悲憤?

被綁着放在馬背上坐着,她不無可惜的想,早知如此,昨日殺契丹蠻子時,就該每個人都多補幾刀,最好將他們的屍體都砍碎,如此才能泄心頭之恨!

然而此時纔有這個念頭,卻是已經晚了。

阿狸沒有回頭,雖然她很想回頭看一眼,但她也知道,回頭也是看不見韃靼部族人的,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去表現自己的依戀、軟弱。看着同樣被俘的韃靼部族人,阿狸心痛的想到,過些日子,等到了契丹領地,他們就要一起淪爲奴隸,被當作牲口一樣對待了。

想到這,饒是心性堅定,阿狸也不禁悲從中來。

她很想一死了之,免得受罪,免得尊嚴被踐踏,但她被五花大綁,嘴裡也塞了布團,卻是連自殺都做不到。

心中重重嘆息,阿狸很絕望。她想,待得來日擺脫束縛,第一件事便是要自盡,萬不可絲毫猶豫。她可是清楚她自身魅力的,那是沒有男人能夠抵抗的誘惑,她甚至可以預見自己悲慘的命運,她可不想經歷這樣的命運。

耳畔都是契丹賊子誇張而放肆的笑聲,阿狸索性閉上眼睛,眼不見心不煩。

不知過了多久,阿狸敏銳的察覺到,有大批騎兵正在急速奔進。

她沒有睜開眼,在她的想象中,能出現在此地的,不過是契丹賊子罷了。

但是隨即她就聽到,身邊的契丹賊子們一陣雜亂,她聽到他們驚慌的叫喊,馬刀出鞘的聲音,並且馬速也提了起來。

“唐軍,唐軍!”

“是唐軍,迎敵,迎敵!”

唐軍?

唐軍怎麼會憑空出現在這裡?

阿狸覺得這些契丹賊子真是無聊透頂,難道他們覺得,開這樣的玩笑,這樣戲弄自己,騙自己睜開眼,然後

面對他們的調笑很有意思?

對面奔來的人,根本一點人音都沒有,哪有騎兵在衝陣時,不大聲叫喊的?

然而,隨即,兩軍交戰的聲音響起,金戈鐵馬的聲音充斥在耳際,將阿狸震得一愣。什麼都可以作假,但兩軍交戰的動靜,卻是做不了假的!

阿狸猛然睜開眼,然後,她就看到了她這輩子永遠都無法忘記的一幕。

黑袍黑甲,長槊橫刀,迎面衝來的那支軍隊,陣型嚴整得超乎她想象。他們猶如天神下凡,殺入契丹軍陣中,猶如颶風過崗,面前不可一世的契丹賊子,此時都如百草低伏,毫無還手之力,轉眼間被他們殺得七倒八歪,亂成一片!

黑袍黑甲,長槊橫刀……那是,只有唐軍纔會有的裝束!

然後阿狸的目光就緊緊落在爲首那員唐將身上,他的戰馬是那樣神駿,他的身姿是那樣堅不可摧,他手中的長槊是那樣如風似電,他的面容是那樣沉靜,而他的面前,沒有一個契丹蠻子能擋住他一個回合!他帶領唐軍衝入契丹軍陣中,就像鉅艦揚帆,一路乘風波浪!

阿狸呆呆的望着對方,一時間空白的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大大的問號——他爲何能如此驍勇善戰?而他,又是誰?

就連身旁的契丹軍士一鬨而散,阿狸都沒有察覺。

……

此番西行,百戰軍出動了三千君子都,外加兩千精騎,共計五千敢戰之士,如此軍力,衝擊三千不到、倉促應戰的契丹軍隊,自然是不費吹灰之力。

面前的契丹蠻子很快潰敗,開始四處逃竄,李從璟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意猶未盡的收起長槊,隨即下令百戰軍包圍聚殲這批契丹蠻子,務必不能讓他們有逃脫此地,將他的行蹤告知耶律敵烈的機會。

下達完軍令,在精騎護衛下,李從璟策馬緩緩走向那些聚集在一處,迷茫而又敬畏望着他們的百餘韃靼俘虜。

百餘韃靼俘虜中,竟然有一人坐在馬上,這樣的場景讓李從璟稍

稍有些意外。俘虜都能騎馬,這個俘虜是什麼身份?隨即,李從璟的目光就落在對方身上,那被繩索綁着,而顯得格外挺翹的兩座山峰上。

身材不錯!李從璟想到。

李從璟又看了圍在那女子身旁的韃靼俘虜們一眼,見他們一個個僵立不動,心中頓時有些瞭然,怪不得韃靼部會被耶律敵烈擊潰,這些人智商不怎麼夠用啊,這個時候竟然還不給人家鬆綁?

李從璟停馬在對方馬前,利落下馬,走向那名女子。

既然對方身份不俗,那可得以禮相待,說不得,要與韃靼首領搭上線,還用得上對方。

不過這名女子的腦子貌似也有些不太好使,看自己的眼神怎麼這樣呆滯?李從璟心想。

來到對方馬旁,韃靼俘虜們自發讓開一條道。李從璟自然伸出手,將對方從馬背上抱下來,輕柔爲她取出嘴中布團,鬆開繩索。

做完這些,李從璟後退兩步,抱拳行禮,“在下大唐盧龍節度使李從璟,敢問閣下可是韃靼族人?”

此時正視對方,李從璟才發現對方的傾城之貌,尤其那股自然流露出的嫵媚、妖嬈之意,讓他頗有些心動。只不過他到底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身邊美人可不少,桃夭夭、任婉如、李永寧、耶律敏等,都堪稱一時絕色,就是第五姑娘,那也是美人胚子,是以李從璟表現得很淡然。

“李從璟?”阿狸終於撿回先前不知跑到何處去的心神,她眨着妖嬈的眼眸,盯着眼前這個讓她感到意外、驚奇的男人,“你就是大唐的盧龍節度使李從璟?”說完才發現自己竟然重複了對方的話,於是立即補充問道:“那個爲大唐收復平州,屢敗契丹大軍的李從璟?”

李從璟不曾想自己的名聲,竟然已經傳到這麼遠的地方,連一個韃靼小娘都聽說過,有些意外,“正是在下。”

阿狸展顏一笑,眸中爆閃的光彩讓李從璟一時無法理解,“我是阿狸。以前我是韃靼公主,以後我還是。”

(本章完)

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一 王於興師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八 兄弟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三十七 襲城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 水寨(4)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八 空城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八 空城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九 淇門之變(1)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