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推感言

今天首頁大封,所以又有了這一篇感言。

這本書才寫了不到六十萬字,感言倒是寫了四個了,略感矯情。《將骨》的第一篇感言,是九十萬字上架的時候,那會兒還忘記了封推感言這事。

其實追過將骨的人都知道,那時候我更新真的是很渣的,一百六十萬字硬是讓我寫了十三四個月。結果,對於那時候還是新人的我來說,將骨的成績倒是說得過去,雖然訂閱很菜。這本書呢,不到三個月,寫了六十萬字,更新與我而言,可謂勤勉已極。七月那個渣渣,也是老作者了,《大唐道君》跟我同一天發書,現在才三十萬字出頭。我想說的是,我寫得很努力啊,結果,十國的成績對一個老作者來說,有點菜了。

長河給我們開會的時候,拿十國當過教材,說這本書寫得其實沒什麼問題,爲何成績沒起來呢。除了一些客觀原因之外,硬傷在於前期主要矛盾凸現不夠。說得再明白些,故事開始的時間早了些。要是往後挪個十年,你們就能在一開始就看到一個逆天的少主,不停拿大耳刮子抽那些“未來皇帝”的臉。

之所以故事早發生了十年,不爲別的,爲邏輯性,爲合理性。一個普普通通的現代人,不可能一穿越就能逆天,就能對付那些老謀深算,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老油條們。寫歷史文要講邏輯,得合理,所以就有了本書主角的早早佈局,而後成竹在胸的,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對付他的宿命敵人。

我是一個很講邏輯的作者,在將骨的一篇文章中,我就說過,一個人穿越到戰國,要以一個小國家,去破秦國變法後數十年明主和大才共同蓄積起來的實力和大勢,沒有幾十年變法強國去提升綜合國力,根本不行。

你們也別批判我了,因爲我已經清楚認識到這種觀念帶來的嚴重後果了。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當然,我不會拋棄邏輯性與合理性,就像我不能拋棄這本書的設定一樣,在此基礎之上,我會對接下來的情節做一些修正。

說了等於沒說?

這就對了。追根揭底,網絡小說的立足點,在於爽和打動人。多的就不提了。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對五代的歷史,我自認爲還是比較瞭解的。《舊五代史》和蔡東藩的《五代》,我是相互印證着看的。說別的不敢自誇,說到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呵呵。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改動和側重,這涉及到本書的設定,以及情節的需要。畢竟,這是一本小說,不是教科書。但邏輯性,不敢說百分之百,肯定有保證。

遙想當年,其實我初中的時候歷史經常拿滿分的,高中雖然沒有滿分的歷史考卷,大學也沒專修歷史,不過對歷史的見解,不能說多專業,肯定不會太狹隘。畢竟書房中各種涉及歷史的文本一大堆,而我又自認爲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人。

最後,得說一句,其實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考據流作者,所以我不會花費太多文字去介紹那些文獻資料。

末了,得誠摯的伏地而拜,長喊一聲:求訂閱,求票!

同時,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和本書的兄弟姐妹們!

————————

最近讀劉宋史,給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人物和故事。

劉宋,就是那位“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所一手建立的王朝,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南方割據政權,和趙宋很像。

魏晉時期,是門閥的黃金時代,門閥士族把控政權,但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創建劉宋的劉裕,只是一個升斗小民,雖然有帝王血脈,但和劉備一樣,早混成老百姓了。

很多人都知道韓信先受胯下之辱,後成諸侯王的故事,而在劉宋,劉裕有個孫子叫劉彧,在做王的時候,被他做皇帝的侄子劉子業抓到宮中,關在籠子裡,當豬養,時時拿他出來取樂,取名“豬王”。劉子業時年十七,一回劉彧惹惱了他,他狠揍了劉彧仍然不解氣,說“等打完了這廝,將這頭豬宰了,咱們吃豬肉”,幸得旁人相勸,劉子業才決定暫緩,等他兒子出生的時候,再拿劉彧來吃。

就這麼個朝不保夕的人,竟然成功刺殺了皇帝,奪了他的帝位,自己當起皇帝來。

劉彧當皇帝后,有人造反,史載當時普天同叛。因爲劉宋都城在建康,所以劉彧只控制了沿江數郡。就這樣,還被劉彧翻盤了。要說劉彧是個雄主倒也罷了,偏偏他是個昏君,劉宋敗亡,就是在他手裡折騰的。可見世事無常,不能想當然。

劉彧平叛時,他麾下有個將領叫沈攸之(這時間段挺多人名字叫某某之的,出現頻率之高,令人咋舌),去與叛將劉胡交戰。劉胡是個有名的,在叛軍裡面兒是頭號大將,時官至輔國將軍。但就是這個劉胡,再給江水下游的友軍送糧時,做了件搞笑的事,他把裝滿糧食的布袋嚴實地捆在船上,然後把船翻過來,順流漂向下游友軍。結果,中間的沈攸之一看江中漂來這麼多翻船,感覺可疑,打撈起來一看,滿是軍糧,真是嘴都笑歪了,立即照單全收。

劉胡搞笑也就算了,他主子鄧琬不僅不引以爲戒,緊隨其後繼續搞笑。爲了給

劉胡送木材備戰,他將五千片上等木板,也投到江中,讓江水帶給劉胡。結果江面起大風,風急浪大,這些木頭直接沖垮了劉胡的水寨,沖壞大量艦船,然後一直飄到下游沈攸之的營前才停下來。就這,沈攸之又笑歪了一次嘴巴,依舊照單全收。

劉胡打不過沈攸之,準備逃跑,臨行前對友軍袁凱說,賊軍勢大,只能拼死一戰了,你在這等我,看我率精銳去跟他們決戰。說完就溜了。袁凱也機靈,立馬看出不對了,馬上牽來自己的寶馬“飛燕”,對部將說,劉胡這王八蛋根本不是去跟對面決戰,而是要跑,你們等着,看老子把他追回來。然後他騎着“飛燕”也溜了。

袁凱跑出去沒幾步,半路給部下薛伯珍給剁死了,薛伯珍就更能搞笑了,他帶着袁凱的人頭去投降官軍俞湛之,本想換個富貴,沒想到話還沒說幾句,讓俞湛之把腦袋給砍了,俞湛之打包好袁凱和薛伯珍的人頭,送到上頭那裡去請功了。

說了這麼多看似不着調不靠譜的東西,最後說一個靠譜的作爲收尾。

劉裕死後,他兒子劉義隆繼位,史稱文帝,“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的就是這位仁兄。當時稱雄北方的是北魏,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王朝,此時的主子是拓跋燾。那是個很能打的傢伙,他繼位的時候,北方仍有數國,然後大部分給他征服了。打完家門前的,拓跋燾來找劉義隆的麻煩,領着十萬步騎南下,一路所向披靡。

這一日,他到了懸瓠。

懸瓠這個地方地理位置極爲重要,也是個軍事重鎮,在今河南汝南。但與之不相稱的是,裡面只有不到一千宋軍。主事的是參軍陳憲。拓跋燾一路走來,望風披靡,十萬精銳步騎可不是說着玩的,所以他根本就沒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陳憲放眼裡,大手一揮,大軍攻城。

然後,拓跋燾就悲劇了。

史稱宋軍“以一當百”,硬是把城池給守了下來。拓跋燾先是填平了護城河,而後用衝車的大鐵鉤去拉倒城牆,再讓麾下百戰老卒去猛攻,直接肉搏。當時戰事慘烈程度,不忍聽聞,魏軍踩着同袍屍堆爬城死戰,豈不用力?拓跋燾一世雄主,豈是不懂打仗的?但打了四十二天,數萬步騎硬是沒打下懸瓠。

懸瓠城防器械充足,宋軍裝備精良,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宋軍打這一仗,以不到千人的隊伍,取得殲敵上萬的大勝,那是不要命了在拼,心裡面估計就沒想過能活下來。

最後,他們中沒戰死的小半部分的人,包括陳憲,都活了下來。拓跋燾吃了虧,燒燬大營,灰溜溜離開懸瓠,回家去了。

(本章完)

章六十四 相救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十一 投靠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四十二 董璋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十九 何衝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六十四 相救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三 水寨(1)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十二 襲營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