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

馬懷遠所領的接應李從璟的芙蓉鎮軍,盡皆騎兵,故其在接到事先約定的信號後,支援的速度極快。因芙蓉鎮位置重要,不僅是古北口後心,更是連接古北口和檀州腹地的樞紐,騎兵配置要比尋常軍鎮多些,千名鎮軍中騎兵達到了三百之數。這三百馬軍,奔出山道,不時便出現在衆人視野中。

耶律德光見到這些馬軍,並未慌亂,他看着李從璟,眼神逐漸玩味起來,“就這麼多?”

“已經足夠了。”李從璟拔出橫刀,認真地說道,這並非是他故弄玄虛,明可多調援軍而只調集剛剛夠的人數,而是他識破耶律德光計謀的時日尚短,能夠調集的人手只有芙蓉鎮鎮軍。

耶律德光笑出聲來,神色放鬆不少,“李從璟,便是加上這些人,你我之兵力也不過大致相當,你憑什麼能留下本王?”

李從璟一步踏出,橫刀當頭向耶律德光斬下,“憑我手中刀!”

耶律德光的親衛立即迎上李從璟,和他戰在一處。而耶律德光後退幾步,他的神色,在此刻竟然有些猶豫,他咬了咬牙,似是下定了什麼決心,回頭衝多倫道:“傳令,令隱蔽集結在古北口外的大軍,強行破關!”

他轉身面對已衝殺在他護衛羣中的李從璟,眼中多了幾分果決,更多了幾分狠辣,“李從璟,既然你要戰,本王陪你又何妨?只不過,數十里之外,有本王大軍集結,你古北口那些守軍,能夠強撐多久?一旦關破,這一局還是本王贏!”

軍情處、近衛處的銳士經過方纔歇息,都已緩過勁來,此時跟隨在李從璟身側,義無反顧殺向面前的耶律德光隨從、劍山弟子。

在之前與劍子的廝殺中,李從璟雖受傷不輕,卻並無致命傷,此時再動手,依舊有猛虎之勢,他一刀將面前的一名契丹蠻子削掉腦袋,接過耶律德光的話,冷淡道:“那麼多廢話作甚,試試便知!”

耶律德光冷哼一聲,他拔出佩刀,桀桀怪笑道:“有趣,有趣!不曾想,今番交手,最終勝負竟在你我捉對廝殺之間,既然如此,本王何懼之有?”言罷,招呼劍子,“給本王拿下李從璟!”自身也朝李從璟殺過來。

劍子手中長劍微頓,卻也只是瞬息遲疑,便縱身取向李從璟。

然其劍鋒至半路,就被突兀出現的一劍擋下來。

王樸抖了抖手中三尺劍,笑眯眯看向渾身是傷的劍子,玩味道:“你已受傷,我原本不想佔你便宜

,但李從璟與耶律德光之間的對決,旁人還是不要摻和得好!你要找人練,我來陪你玩玩就是。”

劍子停下腳步,沒有再冒進,王樸方纔那一劍隨手拈來,卻有讓他不得不正視的力量。雖然他之前所在的山門,離中原有千里之遙,但自己實力如何,他卻是清楚的,李從璟能與他平分秋色也就罷了,現在這個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年輕人,竟也身手不凡,在他受傷的此時,有與他一戰之力,他很是納悶——難道中原的高手已經這般多了?

這些想法都只是一閃而過,長袍寬袖的劍子長劍斜指地面,此時緩緩提起,平舉在身前,他那張不辨雌雄的面孔,忽地展眉一笑,那一剎那的風情,猶如梨花遇春風,一夜開滿園,竟是美豔不可方物,“那得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王樸雙眼一愣,臉色僵硬,竟是看呆在那裡,直到劍子一劍已到他眉前,他才驟然驚醒,駭得大跳,連忙揮劍後撤,大叫一聲陰險,堪堪避過劍子的殺招。隨即感覺鼻子有異,身手抹了一把來看,竟是發現已經流了血……

王樸舉着劍大叫,“直娘賊,你竟是是個娘們兒……”

劍子的笑意已消散的無影無蹤,眸底不見波瀾,彷彿方纔那一幕只是王樸的錯覺,他一劍一劍向王樸揮來,打得王樸應付的捉襟見肘,狼狽不堪。

古北口,南關。

司馬長安快步走下城牆,在關門內迎住那疾馳而來的獨騎,抱拳凜然道:“趙統領,何事使你形色如此匆忙?”

趙象爻拉住坐騎,從馬背上跳下來,抓住司馬長安的肩膀就往一邊走,喘着粗氣道:“讓其他人迴避!”

司馬長安依言照做,和趙象爻經由甬道走上城牆,不等他再詢問,趙象爻從懷中掏出一份軍令給他,言道:“關門不閉,先讓二爺的人手進關!”

司馬長安往關外看去,果然就見道上遠處,有數十騎疾馳而來,他皺了皺眉頭,心中已是愕然:是何等要緊事,讓趙象爻不惜馬力,連這一時半刻都要爭取?他展開軍令一看,饒是他心性已經逐漸沉穩,也不禁臉色大變。

趙象爻扶着城牆大口喘氣,拼命平復着狂亂的心跳,用他的鴨嗓無比嚴肅的說道:“二爺我獨騎先至,那些王厚德的暗子還不會立即警覺,待二爺的人手進城,他們瞧見是軍情處來人,在此關鍵時刻說不得就會立即動手,狗急跳牆之下,不知會有什麼舉動,做出刺殺你的舉動來也屬平常。司馬將軍,你只有兩刻

時間,更換所有城門守將,並且確保你身邊的近衛沒有王厚德的暗子,兩刻之後,待二爺的人手進關,你要速去北關鎮守大局,同樣更換城門守將!只有在你穩住大局之後,二爺才能帶我的人,將那些狗-娘養的一個個查出來!”

說到這,趙象爻語氣加重了三分,“北關外有契丹大軍隱蔽集結,司馬將軍你應該比我更清楚,一旦他們強行破關,北關壓力有多大。而眼下,北關絕不容半分閃失!”

自去年皇甫麟帶領部衆攻下古北口北關後,他自帶一部將士返回幽州百戰軍大營,留下一部由司馬長安統率,繼續鎮守古北口。如今的司馬長安,已是獨領一軍的將領了。

在去年初至古北口時,司馬長安因抱怨被放逐此地,不滿長期鎮守邊關,而被皇甫麟貶爲伙伕,直到皇甫麟受命攻打北關,纔再度啓用他。如今,往日那句“被髮配至此長期鎮守邊關”的話成爲現實,但司馬長安卻早無昔日的不滿,相反,現如今的司馬長安,在古北口將守關這件事做得很好。若非如此,在過去的大半年裡,古北口也不可能在契丹多次準備復奪此關的試探中安然無恙。

司馬長安沒有多言,只是問道:“援軍何時能到?”

作爲古北口守將,他很清楚,僅憑古北口現有軍力,應付平常情況尚可,但要面對救主心切的契丹大軍,堅持不了太久。

趙象爻沒有隱瞞實情,如實告知司馬長安,“王厚德久爲檀州刺史,黨羽遍佈州中各地,爲免適得其反,軍帥不意貿然調集檀州鎮軍來古北口,你們的援軍,是當日與我等同時從幽州出發的百戰軍本部人馬!”

幽州是盧龍腹地,古北口是邊境,兩者相距好幾百裡。當日出幽州時,李從璟帶領近衛處輕裝簡從先行,而大軍開拔則沒有那般迅速。大軍出征,不是這一刻說出發下一刻就能走的,況且大軍的腳程,也不可能比得上百餘騎的隊伍。

司馬長安深吸一口氣,他已知曉了此戰的艱難。

然而他也知道,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唯其艱難,方顯其分量。

司馬長安向趙象爻抱了抱拳,自去安排該安排的事。

司馬長安走下城牆後,趙象爻立在城牆上,靜靜打量這座夕陽下的邊關。眼見關外軍情處數十騎踏塵奔馳而來,趙象爻心中並無太多焦慮,他沉默了一陣,望着遠近的邊關將士,輕聲呢喃:“是非成敗由誰定?殘陽獨映血火關。”

(本章完)

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十二 淇門之變(4)封推感言章四十七 序幕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上架感言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六十七 搜刮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六十七 搜刮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三十二 軍神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