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

王彥章收兵,樑軍潮水一般退卻,百戰軍並沒有追擊太遠,大軍到了李從璟身側,基本就停了下來。眼下樑軍雖敗了一陣,但損失並不太大,各部也並沒有敗到一潰千里的地步,其本陣仍舊有數萬人馬未動,若是百戰軍追殺至樑軍本陣陣前,樑軍仍有餘力殺上一記回馬槍,到那時恐怕吃虧的就不是樑軍了。

李從璟下令各部停止追擊的時候,僅剩兩千戰兵的本陣中,也響起了金鑼齊鳴的聲響,那是郭崇韜在替他下令,命大軍停止前進,預備收兵。李從璟回望了一眼望樓,隔着數裡的距離,微微頷首。

此戰,百戰軍面對三倍於己之敵,仍然陣戰而勝,若是對面主將是庸將倒也罷了,不足爲奇,但樑軍主帥卻是王彥章,是以這一場勝利,就顯得極爲彌足珍貴。王彥章此番出征以來,不敗金身首次被破,這讓百戰軍上下一片歡騰。

大軍收兵,退回望樓之前。經過一番慘烈激戰的戰場,此時屍橫遍地,雖不至於血流漂櫓,卻也血腥異常,夕陽下殘敗的旗幟斜插在屍堆中,和林立的兵器一起靜默無言,雖廝殺已經停止,在肅殺之氣仍在。敵我雙方的將士相擁而亡,用他們年輕的生命,爲今日這場大戰畫上了句號。

百戰軍重新列陣之後,近兩萬甲兵軍容肅然,此時無聲勝有聲,李從璟策馬從戰場上緩緩回陣,從軍陣中間緩緩而過,在馬背上一一檢視他的將士,面上有欣慰和自豪的笑容。他足以自豪,因爲這場看似不可能的大勝,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將士,爲他拼殺出來的。迎接着萬道炯炯目光,李從璟能夠讀懂其中的熱切含義,這是男兒熱血,是戰士情懷,世間最剛強的東西莫過於此。夕陽並不太刺眼,列陣齊整的軍陣,一眼望不到頭,冰冷而肅殺的軍陣,此刻其間彷彿正奔騰着一股洶涌的熱流,要在這夏日的黃昏,融化人心。

從魏州出發,李從璟以五百人開始了他獨自征戰的生涯,在淇門建軍,伊始他空有三千人的兵額,卻只有兩千人,他對李存勖說:將士百戰方爲雄,所以我要建一支百戰軍。之後澤潞懷孟數次大戰,百戰軍沒有輸過,與其說勝利是因爲李從璟的謀劃,不如說是依賴將士力戰。從兩千人到兩萬人,百戰軍不僅完成了量的飛躍,也完整了質的轉變,李從璟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他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這些人,他們與他生死相托,同進同退,一次次從屍堆中站起來,是真正的死生挈闊。比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兒女情更爲深重。這些人,他早已將他們看作自己的兄弟,同生共死的兄弟。

李從璟不禁停下戰馬的腳步,默默望着眼前的一張張面孔,在這個大勝的餘波中,他張口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十一年前,他不過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在繁華熱鬧的都市爲了一碗飯吃而奔波勞碌,有時候不得不低下頭顱做人,縱有豪情壯志,最終也免不了泯然衆人的結局。何曾想到,十一年後,他會帶着一支兩萬人的軍隊,戰勝這個時代一個個耀眼的良將名將?

他並非一個有着婦人之仁的人,否則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但他也並非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在某些時候,他甚至有些多愁善感,尤其是穿越到這一個陌生的世道,一個人獨自前行時。

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爲現在他站在這裡。

眼前數萬張面孔,或熟悉或陌生,迎接上他們的目光,李從璟心潮澎拜。

不知是誰先大聲喊了一句,接着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以拳擊胸,在沉悶而響亮的甲冑聲中,發出了他們震天動地的吶喊。兩萬人的吶喊如此齊整,如此震撼人心,連頭頂的暮雲都被轟散,比之前戰鬥時任何一次衝殺的嘶吼都更具威勢。

他們在喊:“軍帥威武!”

“軍帥威武!”

“軍帥威武!”

“軍帥威武!”

“……”

這是兩萬人的心聲。

李從璟下馬,面對全軍將士,狠狠捶胸一拳,行軍禮。

什麼都不必說,這已經夠了。

兩萬將士,轟然一聲,以軍禮迴應。

——“百戰軍,威武!”

……

望樓上的郭崇韜,瞧見眼前一幕,恍然失神。

與他同時失神的,還有相隔數裡,在樑軍陣中望樓上的王彥章。

百戰軍的呼喝聲響徹河岸,傳出去數裡,自然也傳到了王彥章的耳朵裡。略微失神之後,王彥章扶着欄杆發出一聲嘆息,對身邊的一位將領道:“軍心齊整,士氣沸騰,主帥與士卒若成一體,如此之軍,當世少見了。怪不得你前番會敗在他們手裡,倒真是一點兒都不冤枉。老夫本以爲我已經很重視李從璟了,卻不曾想,還是小瞧了他。今日之敗,毫無怨言。”

王彥章身邊的將領正是戴思遠,比起王彥章的坦然,他眉眼間總有些許憂愁,這時道:“百戰軍確實不容小覷,但要說李從璟真有通天本領,卻也不至於。老將軍今日失利,不過是吃了個小虧而已,來日再戰,憑我軍軍力,未嘗不能一舉而下,將百戰軍從這裡趕出去。”

王彥章摸着下巴上的鬍鬚,微微搖頭道:“百戰軍先敗段凝,今日又敗老夫,氣勢一時攀升到了頂點,明日要一戰而勝,談何容易。”

說起段凝,戴思遠氣不打一處來,“領軍西行迎戰百戰軍時,段凝信誓旦旦立下軍令狀,若是戰敗寧願提頭來見。可後來如何?拋下數萬大軍,幾乎是孤身回營,如此大敗,竟然還腆着臉說百戰軍有援軍,被他們抄了後路,這纔不得已戰敗。這也就罷了,這廝竟然還敢責問老將軍,百戰軍的援軍爲何會出現在他身後,老將軍爲何放任李存勖的大軍從眼皮子底下經過,而不過問!將敗軍之責都推倒了老將軍身上。強詞奪理、顛倒黑白到了這種地步,真是聞所未聞!”

說罷,猶不解氣,憤然道:“當日段凝敗軍而歸時,老將軍就該不問緣由,先將其正-法,省得如今他還神神氣氣的,真是叫人氣憤!”

王彥章臉色也不好看,末了,滿腔悲憤卻只能化爲一嘆,遙遙望着對面的百戰軍道:“僞唐境內,如今良將無數,良臣遍地,國勢日漸強盛,倒是我大梁朝,小人竊據高位,奸臣當道,矇蔽聖聽,值此兩軍大戰之際,平白讓許多熱血報國的將士送了性命,毀我大梁朝根基,可悲,可嘆!”狠狠一擊木欄,道:“待此番大勝歸朝,定要將段凝這個敗軍之將和朝中奸佞盡數誅殺,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眼見王彥章如此模樣,戴思遠心中也是淒涼,爲王彥章感到不平,但有些話註定是不能說出口的:老將軍雖然名義上身爲北面招討使,但實際上軍中頗多掣肘,便說那段凝,靠着諂媚陛下身邊的近臣,騙取陛下信任,在軍中時時與王彥章作對。今番便是段凝吃了敗仗,立了軍令狀,王彥章都殺不了他,只能寄希望於大勝之後,攜軍功歸朝,纔有可能扳倒那些小人。

戴思遠望天而嘆,心中悲慼莫名。如此朝廷,可還有藥可救,如此國家,可還能抵擋唐軍一次次進攻?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戴思遠壓下去。他望着鬚髮花白的王彥章,那挺立的身姿,心中涌起一股熱流。無論如何,只要老將軍還在,大梁朝就未必沒有希望!

……

莫離並沒有真殺了郭崇韜的山羊鬍幕僚,來給李從璟祭旗,他雖然性情不羈,行事有魏晉之風,但並非不識大局之人,殺了那幕僚,郭崇韜面子上必定過不去,不利於李從璟和他的關係,當時所言,不過是恐嚇一番罷了。

這會兒,莫離和郭崇韜等人下望樓來迎接李從璟,兀一照面,郭崇韜便拉着李從璟的手,連說了三聲佩服,那山羊鬍幕僚也是連道李將軍大才。

李從璟禁不住誇,笑道:“王彥章今日失利,對樑軍而言不過是吃了個小虧,折損也只在數千人,我料定明日王彥章必定會再戰,到那時,還是一場大戰。”

事情果不出李從璟所想,接下來的幾日,王彥章日日遣大軍出戰,四面進攻,百戰軍在李從璟的指揮下,四面迎敵,每日都與樑軍一頓好殺。隨着戰事的進行,傷亡增加不少,但是樑軍始終不能攻佔兵城,初時只是紙老虎一般的兵城,漸漸有了真老虎的威勢。如此一來,王彥章的戰鬥進行的更爲艱難。但這也架不住王彥章人多,且有王彥章的調度,樑軍士氣並未低迷下去,眼見兵城岌岌可危,百戰軍各部在李從璟等將的帶領下,殊死作戰。

一支大軍從楊劉出發,直奔博州東岸,兵城所在的位置。這支大軍由李存勖親自率領,是應李從璟和郭崇韜的求援,前去支援兵城的。但因爲河道被樑軍阻隔,因而他們只能在陸地上徒步而行,速度無疑慢上了許多,這讓李存勖一直憂心忡忡。

“前日接到的信報稱,王彥章率領的軍隊有五六萬之多,而百戰軍滿打滿算不過兩萬人,李從璟要和樞密使擋下王彥章的攻勢,艱難得很。”李紹榮在李存勖身邊說道,“這兩日,兵城已經沒有消息送回來了,怕是王彥章已經四面圍了兵城,只是不知兵城有沒有被攻下。”

李存勖騎在馬上沉默不語,他心中同樣焦急,畢竟王彥章的手段如何,他與對方鬥了十幾年,是最清楚不過的,連他面對王彥章都要小心翼翼,遑論李從璟這個還未及冠的孩子?

越想李存勖心中就越如火燒。

“不用多言,命大軍在後跟進,傳令從馬直與朕先行!”最終,李存勖下達了這條命令。

“陛下,這萬萬不可啊,王彥章大軍在前,萬一他在半道設下埋伏?”李紹榮連忙勸諫。

李存勖一揮馬鞭,疾馳而去,“顧不了這麼多了,要是兵城被攻破,百戰軍被聚殲,王彥章就能直達鄆州,到時候大事休矣!”

李紹榮無奈,只得策馬跟上,心中焦急的想:李從璟啊李從璟,老哥可是在魏州看着你陣斬張朗的,此番你可得千萬給我頂住了……

日暮時分,從馬直終於抵達河岸。

奔出林道,李存勖勒住戰馬,望着前方,掩飾不住臉上的震驚。

李紹榮一陣納悶,連忙上前,待看見眼前事物,不由得也愣在那裡。

一座雄城如一支巨虎,低伏在平地上。

城前,是潮水般退卻的樑軍大軍。

城頭,百戰軍的旗幟在血火中颯颯輕揚。

(本章完)

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四十二 董璋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八 兄弟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十一 投靠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七 三個錦囊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上架感言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七 三個錦囊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