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

百來人的馬隊行走在官道上,氣場不可謂不大,尤其是這其中絕大部分人都統一着裝時,給人的震撼感更強。軍情處在驛站收拾了殘局,將崔玲瓏綁了帶走,其他暗虎殺手一概就地處決,這就馬不停蹄趕回懷州。

桃夭夭往身後看了一眼,崔玲瓏被丟在趙象爻的馬上,如此美差讓趙象爻一直眉飛色舞,崔玲瓏口被封住,有苦說不出,連自殺都辦不到。

桃夭夭收回視線,對李從璟道:“這人你打算怎麼處置?”

“暗虎是軍情處的對手,這人自然交給你。”李從璟在馬上搖搖晃晃,“軍情處自組建以來,未逢敵手,這回有暗虎給你們做對手,也不怕你們成驕兵了。”

桃夭夭撇撇嘴,“如此勾人的女子,你便沒有半分動心?直到現在,她那眼神可都直勾勾落在你身上呢。”

“這婆娘可是那人的小妾,別人用過的東西,我沒太大興趣。”李從璟淡淡道,崔玲瓏之前被桃夭夭一句話激將,報出了自己的姓氏,這使得他們沒費什麼勁,就弄清楚了她的身份。

崔玲瓏的身份,無疑讓李從璟等人感到很驚訝,這回竟是釣到了一條大魚。

桃夭夭呵呵笑了兩聲,自顧自吟道:“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軍帥此番魏州之行,不但扳倒了宿敵,而且還抱得美人歸,想來也是看不上崔玲瓏這樣的人了。”

桃夭夭的打趣讓李從璟頓時大怒,他瞪着對方惡狠狠道:“桃夭夭,你竟然連這樣的話都讓下面的人報給了你,你無不無聊?!”

桃夭夭嘴角輕揚,哼了一聲道:“這話如何?不都是從軍帥口中說出來的,當初我聽了之後,可是非常感動呢。早就知道軍帥有才,卻不曾想,我們殺伐果斷的軍帥竟然也有如此詩情,真是叫人好生意外呀!”說完“咯咯”笑起來。

李從璟臉黑下來,懶得再理這個娘們兒。

桃夭夭見李從璟不說話,說起正事來:“真是不曾想到,那人竟然會如此果斷對你動手,你打算如何應對?”

李從璟有些悵然,原本他以爲有些東西可比避免,現在看來有些大勢終究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劉邦和劉備一無所有的人,照樣敢想當主子,何況眼下還是一個如此亂世。

沉聲道:“在我初套崔玲瓏的話時,我原本以爲對我動手的是三哥,畢竟他動手的理由更充分一些。若不是你讓她說出她的姓氏,我差點就要誤會三哥,我也很意外,這人的心竟然大到了這種地步,而且這麼早就有了那麼大的心思,連暗虎這種組織都秘密創建了出來。”

“你能創建軍情處,他爲何就不能創建暗虎?”桃夭夭不以爲然,“你們這些男人,一旦手裡有了兵馬權勢,就沒有一個安分的,總想衝着那個位置去。真不知那位置有什麼好的,自古有多少英雄豪傑爲此喪命,血的教訓不僅沒讓人警醒,反而激發了更多的後來者。”長長嘆息,看了李從璟一眼,“說到底,他不過與你是

一類人罷了!”

李從璟感到很冤枉,指着自己的鼻子問桃夭夭,“我何時說過我有那份心思了?你就真看出來我在朝那個位置努力?”

桃夭夭嗅之以鼻,“如非如此,你爲何創建軍情處?若非如此,軍情處這般國家公器,你爲何私用?一丘之貉,還不承認,真是虛僞。”

李從璟啞然,搖搖頭不再爭辯,他總不能告訴桃夭夭,我老子本就是未來皇帝,而我未來也要坐上皇帝的寶座,我做這些,是順應歷史,也是自保自強。

回到懷州,李從璟果真沒有提取崔玲瓏,將她直接丟給了桃夭夭,不忘叮囑道:“百戰軍即日就要開赴河上,到時候與那人戰場相見,說不定還會有什麼齷蹉事發生,他這回是名副其實賠了夫人又折兵,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來日必定處心積慮對付我。崔玲瓏身份特殊,肯定知道不少東西,你好好審審,套出些有用的東西來。”

他之前對崔玲瓏說不需要再從她口中套什麼話,顯然是在扯淡。

“能動刑?”桃夭夭問。

“別弄死就行,其它的你看着辦。”李從璟很“大度”道。

桃夭夭揉了揉亂糟糟的長髮,擺擺手,拖着崔玲瓏走了。

可憐崔玲瓏一眼幽怨的望着李從璟,含淚欲滴,卻無能爲力。

李從璟回到刺史府,董小宛立即跑出來相迎,爲他牽馬墜蹬,吩咐僕人準備熱湯熱水,精神分外抖擻,只不過言語間總有些欲言又止的意思。

李從璟看出她的心思,“你想是想問我在魏州的親事如何了?”

董小宛被窺破心思,不由得臉紅,掩飾道:“哪有,奴只想問問老夫人近況如何。”

“哦,娘身體很好,精神也很好。”李從璟如實回答。

董小宛惱得直跺腳。

“去將莫離叫來。”李從璟走進書房,吩咐董小宛,他是在戰事方歇之時離開懷州的,很多善後的事情都是莫離在做,如今離開懷州也有些時日了,迫切想要知道各方面情況的進展。

“李哥兒不用差人去叫,我已經來了。”莫離笑意盎然搖着摺扇走進來,滿面春風,“恭喜李哥兒,此番魏州之行,當初的兩個目的都已達成,實在是可喜可賀!”

李從璟招呼莫離落座,笑道:“你倒是腿腳利索得很,我都還沒坐下你就到了,你且說說,如何便肯定當初兩個目的已經達成?”

“內結樞密使,又與工部尚書結爲親家,是爲內援已有;這勘定外地之事,我聽聞李哥兒拜在了李存審將軍門下,可知此事也已大定。”莫離坐下來之後道,嘖嘖一嘆,“觀李哥兒今日面相,紅光滿面,連着肉都多了幾分,想必你在魏州吃得好喝的好,而且尚書千金想必也讓你分外滿意,‘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這句話我可是聽桃統率說了,哈哈,這趟魏州之行,你是走得分外瀟灑啊!”

兩人相視大笑,莫離這話說出來,董小宛也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在一旁暗暗吐舌,小聲不

知嘀咕了一句什麼,沒讓李從璟和莫離聽見。

聽到桃夭夭竟然將那句詩告訴了莫離,李從璟額頭上不由得冒出兩條黑線,惱火道:“我草了,桃夭夭這是要將這事鬧得滿城皆知麼?”

莫離壞笑看着李從璟,也不多言,意味卻是不言而喻。

李從璟不想在這事上糾纏下去,對莫離道:“說說懷州和孟州近況。”

莫離早就知道李從璟回來肯定首先有這樣一問,是以準備充分,此時好整以暇道:“百戰軍七千老卒,五千新卒,前番一戰傷亡兩千左右,餘一萬,降卒七千多,現已盡數接受改訓,各種軍械因爲有潞州和孟州底子,並不曾短缺,只不過你這個軍帥未在懷州,是以大軍沒有整編,這事兒得你親自來。”

“其次,軍功都已勘定,賞錢都已發下,軍職之升降,依舊需要你親自爲之。懷孟兩地一切都已恢復戰前秩序,衛道現坐鎮孟州,清理城內舊有勢力之後,得出許多良田,按照慣例已經分撥給軍屬,其他各項事務都在有條不紊進行;現駐守孟州的主力,仍舊是河陽軍。”

李從璟點點頭,這些事情的進展都不差,有莫離坐鎮後方,他着實沒什麼好擔心的,遂道:“明日軍營聚兵,整軍提將!”

……………………

百戰軍經過淇門練兵,戰力強悍已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因其後擴充太快,至此戰力下降也是現實,之前爲應對戴思遠北征,李從璟將其整編爲左右廂,分別用李紹城和蒙三爲將,這樣的編制在戰勝戴思遠的過程中,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但百戰軍再次擴編之後,再沿用這樣的編制,明顯已經不符實際。

百戰軍的傳統和優勢,在於戰力強悍,忠誠度有保障,如果將新卒和降卒盡數補充進左右廂,則會淡化這兩點優勢,無疑不能再稱爲精銳之師。

李從璟軍營整編,將原來的左右廂編制廢棄不用,而將一萬八千人分成五部,以克懷州之後整編的五千餘百戰軍老卒(原爲七千人,後傷亡千餘)爲中堅,抽調四千人立爲中軍,再在全軍中揀選忠勇之士兩千人補充進來,作爲中軍,李從璟自帶;另外千餘人作爲伍長、隊正、都頭等初級軍官和核心力量,打散編入其他各軍,與剩下的一萬餘人組成前後左右四軍,每軍約三千人。

如此一來,中軍戰力和忠誠度都有保障,是爲精銳,作爲戰陣尖刀之用,任命孟平爲中軍都指揮使,分三千人讓其統率,皆爲步卒;另外三千人作爲李從璟親軍君子都,皆爲馬軍,他自任主將;其他四軍各三千人,分別以李紹城、蒙三、彭祖山、吳鉤爲都指揮使,各配五百馬軍,作爲尋常軍力;又以李紹城和蒙三爲全軍副將,幫助李從璟約束全軍。

郭威戰功卓著,資歷不足,李從璟讓他做了君子都副都指揮使,協助他訓練統帶君子都,留在身邊聽用。林英林雄兄弟,各自擔任君子都正副都虞候。

整編過程很順利,從軍營回府,桃夭夭已經恭候多時,她的事情進展的卻有些困難。

(本章完)

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十五 接城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憂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一 王於興師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十 淇門之變(2)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六十七 搜刮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七十三 經營章四十五 宿命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