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

在集結百戰軍,準備出發之前,李從璟召集衛行明父子和河陽軍陳青林,安排懷孟之事。此番出征河上,莫離李從璟是要帶走的,他是李從璟的智囊,此番征戰,戰事浩大,不是一兩場戰鬥就能解決的問題,有莫離參贊軍機,李從璟才能放心。如此,坐鎮懷州的任務,就落到了衛道身上。

衛道才智雙全,自他出任百戰軍掌書擊以來,及至升任懷州長史,未嘗出過半分差錯,是難得的軍政雙才,而衛行明更是處理政事的行家裡手,有衛行明輔助,再用以穩重著稱的荊任重領軍鎮守城池,則懷孟無憂。

“此番唐樑之戰,重在河上,懷孟之地不會出現戰事,是以軍帥大可放心。下官所慮,也是將士征戰之兇險,王彥章才高,河上樑軍勢大,此番征戰之難,勝過以往如何一次,不過有莫別駕伴隨軍帥左右,下官亦可安心。只是不能聽用於軍帥帳前,下官甚爲牽掛,還望軍帥珍重。”

廳堂議事之時,衛道如此言說。

各方安排都沒有任何異議,唯一的意外卻是發生在陳青林身上,這位靠着軍情處之計,謀殺了皇甫紹,而成爲河陽軍都指揮使的年輕將領,此番竟然一再請求隨李從璟出征,言辭懇切,“幸承軍帥兵鋒,河陽軍得以在天下大勢歸唐時,棄暗投明,全軍上下莫不感念,青林不才,本是庸將,竊據高位,心甚憂之。如今大唐伐樑,正是我等未有尺寸之功之輩效忠國家之時,還望軍帥念衆將士一片心誠,予此機會。末將侍候軍帥帳前,但有驅使,不敢不用命,以報軍帥之恩!”

陳青林說這話時,李從璟眼中意味深遠。

河陽軍投靠大唐之後,仍舊駐守孟州,李從璟未藉機瓦解其軍,剝奪其權,不過節度使是沒有了,陳青林爲最高統帥,也只是一個都指揮使而已。但這些不是李從璟心慈,而是現實需要。百戰軍主力盡出河上,要說後方隱患,河陽軍可以說算一個,畢竟才歸順不久。但在當前形勢下,河陽軍並沒有叛唐的理由,所以李從璟並不擔心。

如今陳青林主動請求跟隨李從璟出征,倒是很出乎他意料。

見李從璟不予表態,陳青林繼續努力道:“大爭之世,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河陽軍算不得天下雄師,青林亦算不得良將,但終究並非一無是處,河上樑軍勢大,青林請戰,或許能爲軍帥效力一二。”

李從璟知道陳青林是個有野心的人,這也是當初策反他能夠成功的原因,但陳青林的野心有多大,李從璟卻不知,畢竟相處日短。

“既然陳將軍願意爲國效力,本帥不是妒賢嫉能之輩,亦不會阻塞他人奮進之路,此番出征,陳將軍可帶軍前往。”百戰軍自有萬八千人,兩三千河陽軍放在身邊,豈會降服不了,李從璟答應了陳青林的請求。

陳青林難掩激動,抱拳拜謝,“多謝軍帥!”

大軍出發之前,軍情處已將河上週邊,包括樑朝能夠打探到的消息,做了一個初步的彙總,交代了李從璟手上,是以百戰軍還未到河上,但對其形勢,李從璟已是瞭若指掌。

這一日,大軍出征,李從璟以李紹城爲先鋒,讓他領其本部先行

,以彭祖山爲後軍,爲大軍看管輜重,蒙三和吳鉤爲左右翼,他自帶孟平、陳青林和君子都爲中軍,以日行五十里的速度,趕往此行目的地:楊劉城。

崔玲瓏由軍情處押解,在大軍後面跟着。這回出征,李從璟與那人碰面是必然,崔玲瓏可能會用得着,索性就帶在身邊。

“王彥章攻克德勝南城之後,又乘勝攻陷了潘張、麻家口、景店之地,德勝北城成爲一座孤城,陛下得到消息之後,令宦官焦守賓趕赴楊劉城,幫助鎮將李周固守,同時令朱守殷放棄德勝北城,拆屋做筏,載着兵甲去楊劉城,與李周匯合。”

“王彥章和副使段凝集結十萬大軍,猛攻楊劉,一日數戰,多次攀上城頭,虧得李周全力防禦,率將士死戰不退,才使得楊劉暫時得以保全。王彥章久攻楊劉不下,退回城南,另派水師據守河津,意圖深遠吶。”

“據軍情處探明的消息,戴思遠這回也在王彥章麾下效力,他前番回大梁之後被問罪,是王彥章在出徵之際將他提了出來,帶在身邊聽用。王彥章攻克德勝南城時,就是用得戴思遠爲先鋒。”

“知恥而後勇者,戴思遠也。他從上-將之位跌落下來,只能做個偏將,卻能奮不顧身,心性倒是極佳。這回我等兵發楊劉,意在和陛下兩面夾擊,王彥章未必不會遣軍前來阻截,待靠近楊劉時,此事不可不防。”

“此言甚是。”

行軍路上,李從璟和莫離談論着眼下形勢。

孟平扶了扶頭盔,這時接話道:“既然如此,不如讓我先行一步,去探探路如何?也免得大軍中了埋伏。”

李從璟看着他打趣道:“你現在是步軍統率,難道還想借用我的騎兵出戰?”

孟平憤憤不平,“軍中各部都有馬軍,就我沒有,軍帥你此舉真是用意深刻,讓我不明啊!”

李從璟和莫離哈哈大笑。

“放心吧,探聽敵情這種事,有斥候銳士,不會有差的。”李從璟道,他向來重視斥候和軍情,況且先鋒是李紹城,怎會讓大軍陷入埋伏。

一身白袍的莫離往身後看了一眼,但見入目都是官道上長長的行軍隊伍,擺出去幾里長,蔚爲壯觀,回過頭,問李從璟:“那人的事,你打算如何處理?”

李從璟沉默下來,長久不語,陷入深思。

實話說,這個問題他還沒想好。不是沒想好動不動手,是沒想要動手到哪個程度。

莫離抽出摺扇,想要搖一搖,拿出來之後發現一邊在馬上顛簸,一邊要搖出風度來很困難,有些惱火,只得將摺扇又放回去。李從璟看見他這個動作,忍不住笑道:“你要說謀劃便說,不用每回往外倒壞水都要搖你那破扇子。”

莫離也不介意,微微一笑,道:“我們既然已經捉了崔玲瓏,你說那人會不會想要救人?”

“當然。”

“他會不會想要復仇?”

“當然。”

“如此,你猜他接下來會怎麼做?”莫離問。

李從璟沒好氣道:“上回是他對老子發難,還差點兒乾死老子,你怎麼不問問老子要怎麼做?”

莫離頓時啞然,失笑道:“那你準備怎麼做?

在百戰軍日益臨近楊劉時,樑軍對楊劉的攻勢卻緩了下來,連綿十數裡的樑軍大營中,王彥章正在中軍大帳召集諸將軍議。

因爲此番北征,樑軍頗有傾盡全力的意思,是以樑朝諸位大將都身在其列,滿座俱是一張張拉出去震撼人心的面孔,副使段凝和偏將戴思遠也在其中。

披掛嚴整、鬚髮皆白的王彥章環視衆將一眼,開口道:“楊劉久攻不下,方纔又聞軍報,李亞子親率大軍已經南下,不日即到楊劉,到時候一旦其與楊劉城內唐軍匯合,勢必更難戰勝。諸位有什麼好的破敵之策,都可以說來聽聽。”

“李亞子來便來了,我等又不是初次與李亞子對陣,沒什麼好怕的,到時候擺開陣勢決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除此之外,軍帥豈不聞李從璟已經兵發懷州,領數萬人馬,日夜兼程向我們側翼緊逼而來?”說這話的人哪裡是在說什麼破敵之策,簡直是在跟王彥章擡槓,他便是副使段凝,軍中諸將莫不知他與王彥章不和,兩人經常發生口角。

王彥章看向段凝,虎目生威,“李從璟來了如何?副使又意欲如何?”他看不起段凝,不僅因爲在他看來段凝才能平庸,更因爲他巴結朝堂奸臣,阿諛奉承,兩人不是一路人。

段凝冷笑一聲,道:“末將曾聽聞,李從璟麾下的百戰軍,極爲善戰,常常能以少勝多,最善奔襲戰,往往能出其不意,是個勁敵。這一點,想必戴將軍比我更加清楚吧?”

他瞥向臉色發青的戴思遠,輕蔑之意很明顯,戴思遠被揭了傷疤,雖然惱怒,此時也只能強忍着怒意道:“李從璟智勇雙全,百戰軍善戰之師,的確如此。”說完,有些不服氣,補充道:“末將雖曾敗於李從璟之手,但無日不想要雪恥,段將軍也不是百戰百勝,嘲笑末將是想要如何?”

段凝沒想到戴思遠竟然敢忤逆他,只道他是仗着王彥章,當下冷笑道:“雪恥?你雪得了麼?莫不是敗了一次不夠,還要敗二次三次,你要敗上多少次才肯甘心?”

他這話極爲惡毒,不僅戴思遠忍不住,王彥章也是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段凝,休得辱我大將!”深吸一口氣,又道:“既然你說戴將軍不能雪恥,莫非是你能戰勝李從璟?”

“自然!”段凝傲慢的偏起頭,“軍帥若給末將三萬甲士,末將必定大破李從璟,振我軍威!”

“此話當真?”王彥章簡直被氣樂了。

“末將願立軍令狀!”段凝信誓旦旦道,“若敗,末將提頭來見;若勝,末將也將上奏陛下,將這等無用之人驅逐出帳!”指着戴思遠。

驅逐戴思遠,王彥章臉面往哪裡放?段凝這話的意思是,若是他勝了,王彥章就該讓主帥位。讓出帥位,自然是讓他段凝來坐。王彥章自然知道段凝的用意,但段凝竟然拿出了立軍令狀的舉動,又把話說得這般絕,他也不再阻攔。況且李從璟威脅側翼,確實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好,本帥便依你,撥給你三萬甲士,還希望你果能戰勝李從璟!”

“多謝軍帥!”段凝眼中有了陰謀得逞的笑意。

立下軍令狀,段凝傲然走出大帳,雄糾糾氣昂昂。

(本章完)

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三十四 都試章八 空城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品書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三十二 軍神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三十七 襲城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八 空城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六十三 陣斬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十二 襲營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二十一 教育章十六 決心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三 神仙山(2)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十九 何衝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