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五 陣戰(上)

(今天兩章連發,讓大家看得爽,求訂閱!

PS:剛剛還發錯地方了。

PS2:寫了上架感言,不管訂閱與否,還請一觀。)

河陽軍加上百戰軍,本身就不到六千人,還要分出一部分把守城池,而孟州新降,李從璟也不可能將後背都丟給河陽軍,讓百戰軍出城太多,這就更加減少了軍力。

孟州城外,李從璟身後軍陣僅有四千人。

而戴思遠身後,有七千樑軍。

所以當戴思遠看到,李從璟竟然敢下令唐軍以方陣進攻時,不得不生氣,同時嗤笑李從璟無腦。

“方陣,出擊!”戴思遠傲然下令。

他決意在孟州城外跟李從璟陣戰,絕非意氣之舉。

雖然北伐以來連番敗北,戴思遠確實想要出一口惡氣,雖然之前殺回孟州,戴思遠的確是想報仇,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不想就此認輸。退一步而言,就算認輸,爲了回朝好交代,他也想在撤退之前,打贏一場戰鬥。

盛名之下無虛士,戴思遠是樑朝名將,自有眼力,他早已看出,唐軍並非不可破。且不說李從璟可用於陣戰的人少,百戰軍和河陽軍之前素無配合,兩軍更是才化敵爲友,協同作戰的能力能有多強?

樑軍雖然適逢大敗,但哀兵必勝,樑軍此戰若是不克,只有以敗軍身份回朝,哪個軍士願如此?而眼下與李從璟的陣戰,就是樑軍反敗爲勝的唯一機會,將士誰敢不拼命?

因此,戴思遠認爲可戰。

而一旦陣戰擊潰唐軍,樑軍便能咬着敗退的唐軍攻入孟州城,奪取城池也是大有所望,若能如此,此番北伐於戴思遠而言還大有可爲!

戰場勝負,不到最後一刻,一切都存在變數,不拋棄不放棄,戰鬥到底,纔有可能擁抱勝利。

陣而後戰,兵法之常。孟州城外,無論是唐軍,還是樑軍,巨大的方陣如一張鋼板,從東西方各自向對方移動,而後撞在一起。步卒大陣不比騎兵軍陣,撞擊之勢沒有那般爆裂,但兩軍兀一接觸,一條線上的廝殺烈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軍相交,首先是前鋒兩排盾牌的兇猛碰撞,轟隆的撞擊聲中,不等前排盾牌手穩住陣腳,後排長槍手俯身探出長槍,從縫隙中刺向對方軍士雙腿,慘叫聲中,立即有盾牌手倒下,而這時,盾牌手手中的短刃也刺向對方,這一擊,誰的速度快誰就能斬殺對方。

兩塊前進的方陣因爲碰撞而慢下來之後,陣中的弓箭手引弓搭箭,一簇簇鐵箭拋射向對方軍陣中,或者落在對方舉起的盾牌上,或者射中沒有盾牌掩護的軍士,立即造成成片傷亡。

李從璟已經離開軍陣,回到了孟州城頭。步卒衝陣,個人武力的作用幾乎爲零,站在高處指揮纔是正事。在城頭女牆後,俯瞰之下,李從璟可以清楚看到整個戰場的局勢。

兩軍交陣,前陣廝殺最爲慘烈,雙方已經突入對方陣中,近身肉搏最是震撼人心,血肉橫飛的場景讓人膽寒。中陣中,弓箭手仍在放箭,半空中的利箭組成一張張簾子,落進對方軍陣。而在後陣,將士

們蓄勢待發。

這樣的陣戰,沒有任何取巧和算計可言,拼得就是堂堂正正的戰力,誰的軍隊戰力強,能擊潰敵軍軍陣,誰就能贏,若是戰力相當,那就拼人數,誰人多誰就勝。

戰鬥在這一刻變得異常簡單,也異常殘酷。

李從璟以百戰軍爲前陣,河陽軍爲後陣,佈置步卒方陣序列。遊弋兩翼的騎兵,也與對方展開了廝殺,但看得出來,騎兵的廝殺只是在尋求平衡,彼此都沒有真正發力。

“兵法雲:勿擊堂堂之陣。而眼下兩軍俱都陣型嚴整,卻仍在彼此拼死搏殺,兵法之言,書上之言也,看來不可盡信。”李有財早已被眼前的場面震驚到,他雖不是沒見識過戰爭的人,卻很少能見到這樣的激戰。

李從璟沒回頭,仍舊看着戰場,聞言隨口道:“書上之言,皆有上下文,斷章取義,如何能理解兵法精髓?勿擊堂堂之陣,可不是指代眼下這種情況。”

李有財怔怔無言,李從璟不留情面的批判讓他無法接話,他驀然驚醒,看來這位軍帥不喜歡文官議論插手軍伍之事——日後得注意這點,莫要再犯忌諱了。

這時,排陣使來報:“軍帥,樑軍變陣,騎兵發力,步軍大陣從兩翼各分出一部,意圖突進我軍陣中!”

這個情況李從璟也已注意到,樑軍旗鼓驟變時,他就有預料。眼前戰場,樑軍步軍大陣分出兩股支流,他也看的清清楚楚。

看來戴思遠想要仗着人多,三面發力,擊破唐軍軍陣了。

“旗鼓傳令:偃月陣!”李從璟沉聲道。

偃月陣,最常用的軍陣之一,軍陣依託後方山勢河流或者城池,擺成月型,中間厚,而兩翼也有不錯的防禦力,是典型的防禦陣型,實際上可攻可守。

百戰軍和河陽軍沒合編,複雜陣型做不出來,偃月陣是極少幾個簡單易操作,能夠迅速成型的軍陣。

唐軍以百戰軍在前,百戰軍變陣時動作迅速毫無縫隙,沒給樑軍可趁之機,不久偃月陣成型,奔流到兩翼的樑軍,在接陣之後意圖破陣而入,立即受到唐軍的頑強阻擊。

廝殺面由直線變成弧線,無疑擴大了許多,傷亡迅速增加。

“兩軍戰力相當,而樑軍人數佔優,廝殺面擴大,這樣下去,我們耗不起,一旦傷亡超過一定數目,大軍必潰!”排陣使一臉汗,他提醒李從璟,“還請軍帥定奪!”

從決定與戴思遠陣戰開始,這個局面就在李從璟預料之中,他負着手,不動聲色道:“援軍立馬就到,無需驚慌。”

“援軍?”排陣使驚訝起來。

李從璟說的是實話,之所以敢與戴思遠陣戰,就是因爲彭祖山率領的五千新卒,距孟州已經不遠。原本他是打算,在彭祖山援軍到了之後,再去追擊戴思遠,一舉將其拿下,畢竟樑軍他是沒打算放走的,能抓的俘虜消化後就是他的軍力,他自然想多抓一些。

但沒想到戴思遠敗而不潰,反而返身殺回,他便索性將戰場選在孟州城外。

現在,李從璟所要做的,就是保證在彭祖山到來之前,大軍不潰。而只要

大軍咬住了樑軍,待彭祖山援軍到,樑軍就跑不了。

“軍帥之前跟戴思遠說,對贏他沒興趣,原來是惑敵之言。”李有財反應過來,終於明白了李從璟的打算,不由得感嘆。

李從璟冷淡道:“敵人的話,那也是能信的?”

一騎自另一座城門入城,急匆匆跑到李從璟身旁,稟報道:“啓稟軍帥,彭將軍在來的路上,遇到一股樑軍截殺,現正在激戰!”

聞聽此言,排陣使和李有財都是臉色一變。

援軍不能及時趕到,對眼下戰局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哪裡出現的樑軍?”李從璟不動如山,淡然問道。

“陽壩、簡山寨的方向。”來人道。

李從璟輕輕一笑,“倒是小瞧了戴思遠,他留在這兩城的守軍應該不會多,竟然還敢派出去截殺我的援軍,真是有魄力!看來他攻下簡山寨來孟州之前,還是有所準備的,怪不得此時敢與我在此陣戰。”

“軍帥,援軍不能及時趕到,我等該當如何?”排陣使急了。

李從璟擺擺手,眼神和臉色都不見變化,說了兩個字,“不急。”

李從璟不急,排陣使卻心急如焚,但急了半天也沒用,看到李從璟胸有成竹,以爲他自有謀算,自嘲一笑,暗道有軍帥在此,何必擔心。

若是有煙,李從璟此時一定會抽一根,但是沒有,所以他心中的緊張沒處排解,只能去數城外大軍的人頭,以分散注意力,不讓憂慮擾亂他的心神。

其實,此時他心中也沒譜。

人算不如天算,哪有事事都在掌控中的。

“傳令下去,你親自去。”眼見城外軍陣已有鬆動跡象,李從璟對排陣使道:“軍陣各部位置,都頭指揮使都給我釘死,若後退半步,立斬不赦!”

排陣使神色一凜,趕緊去傳令。

指令下達之後,鬆動的各部逐漸穩住陣腳,偃月陣還是偃月陣。

但李從璟心裡清楚,這樣的軍令只能起一時之效,不可能改變戰場局勢。他舉目向戴思遠的位置望去,只能清楚看見戴思遠的身影,卻無法眼見其神態,但李從璟好似看清了他勝券在握的表情。

“想要贏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李從璟暗暗冷笑。

戰鬥依舊在持續,一個接一個軍士在不斷倒下,兩軍鏖戰的線面上,鮮血逐漸染紅黃土,屍體密佈,而在這些景象的基礎上,是一方軍陣的前移,和另一方軍陣的後退。

不能坐等了,李從璟告訴自己。此番陣戰,是他人心不足,想要吞下更多樑軍,但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對敵的既定方針,戰場的失敗是指揮調度的錯誤,戰鬥目的和初衷並不導致勝敗。

“給蒙三傳令,讓他發力,突入樑軍陣中!”李從璟忽然道。

“那可是孤軍深入啊!”剛剛傳令回來沒多久的排陣使驚道。

“變偃月陣爲鋒矢陣,強突樑軍軍陣!”李從璟神色果決,語氣更是不容置疑,“給蒙三說清楚,我要他撕裂樑軍大陣,此戰,有進無退,有死無生!”

(本章完)

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十五 接城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三十五 心思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十八 攻克有關李嗣源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五十八 總攻章七十三 經營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九 他的屠刀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六十四 相救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五十九 破城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 水寨(3)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三 神仙山(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九 淇門之變(1)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