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

距離懷州兩百里之遙的東北方向,官道上一支甲冑鮮明的唐軍正在趕路。說趕路實在是太擡舉他們了,因爲他們的速度着實不敢恭維,依照如此腳程,若能日行三十里,已是奇蹟。

從裝備上可以看出,這支軍隊絕不是護衛什麼了不得的人物,來巡查地方的,若是用作護衛,只怕是當今大唐天子李存勖出行,才用得着這麼多人作爲儀仗,但明顯李存勖現在不會出現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軍旗上飄揚着兩個大字,那是這支軍隊的軍號——捧日。

見軍知將,如今統率大唐捧日軍的將領,便是之前的魏博節度使。大唐整編魏博軍之後,將原來的河東軍化作幾部,各自彙編補充進大唐六軍和侍衛親軍,而這支捧日軍便是以原魏博軍爲主體的軍隊。

“軍帥,咱們如此行軍,動作是否太慢了些?”馬隊前列,一名中年將領對身邊的人說道。

“你若是着急,大可自己先去懷州救援李從璟,本帥絕不攔着你。”說話的是一名白鬍子將軍,這位將軍年紀頗大,但精神奕奕,全無老態龍鍾之態。他便是新任捧日軍主將,原魏博節度使,吳靖忠。

“大哥說笑了,你知道我並非此意。”先前說話的中年將領這時訕笑道,他叫吳靖義,是吳靖忠族弟,打小在魏博軍任職,“戴思遠發兵兩萬攻打懷州,李從璟向陛下救援,你我畢竟是奉皇命來支援,若是有意在途中拖延時間,導致貽誤戰機,而懷州被破,可就麻煩了。李從璟固然死不足惜,但要是有心人爲此參劾大哥,終究不是一樁美事。”

吳靖忠呵呵冷笑一聲,不無酸意道:“你太小瞧李從璟了,他可沒你想得那麼沒用,縱然戴思遠發兵兩萬圍困懷州,李從璟堅持個十天八天還是沒問題的。”

吳靖義仔細揣摩着吳靖忠的話,不由得眼前一亮,道:“大哥是想在懷州將破未破之際,再發力擊潰戴思遠?此計甚妙啊!不僅借戴思遠之手消耗了百戰軍軍力,讓李從璟實力大減,同時也借李從璟之手消耗了戴思遠,到時候我大軍一出,必可一擊破敵。此乃一箭雙鵰之計!”

“現在,你還着急進軍麼?”吳靖忠淡淡一笑,從容自信之色顯露無疑,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不着急,不着急。”吳靖義嘿嘿直笑,“李從璟這小子仗着陛下恩寵,從一露面就沒少跟我等爲難,且不說斬殺何衝,在淇門時更是讓我等下不來臺,這回落在我們手裡,是時候給他一些教訓了!”

吳靖忠不置可否,淡淡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就這麼拖着行軍速度也不是個事,容易給人口實,看來得找個合適的拖延藉口纔是。”

吳靖義挖空心思想了半天,試探着問道:“要不借口山匪擋道?”

“天殺的山匪,纔敢擋我大軍的道!”吳靖忠沒好氣的罵道,突然想起什麼,靈機一動,“聽說李從璟在淇門補充百戰軍兵員時,有招安過兩股山賊?”

“的確有這麼回事,一個叫神仙山,另一個是樑子山,而且李從璟對這兩股山賊還不錯。”吳靖義道。

“那就說這兩地的山賊餘孽作惡

周邊,殺人越貨,引得百姓生靈塗炭,我大軍碰到大批逃難鄉民,不得不管,只得揮師先殺賊,再進軍懷州。”吳靖忠嘴角流露出一絲陰險的笑意。

“高啊,實在是高!”吳靖義大聲讚歎,“大哥,你這又是一箭雙鵰之計啊,不僅脫去我大軍進軍緩慢的口實,而且還能動搖李從璟的軍心,實在是高!”

吳靖忠摸着下巴上的白鬍須,淡淡的笑容無比高深莫測。

………………………

此時,距離懷州千里之遙的東方。

大雨磅礴。

天色已晚,黃河兩岸籠罩在夜雨中,莫說看清河對岸,便是連河中是個什麼情況都已經看不清了。

急速推進的五千大軍到了河濱,卻突然慢下來,擠在河畔。

雨簾中,李嗣源催馬帶着幾騎趕上前,揮動馬鞭問河濱的將士,“爲何在此滯留,趕緊渡河!”

李從珂從人羣中奔出來,跑到李嗣源面前,大聲喊道:“軍帥,天色已晚,又是夜雨綿綿,將士們不願再往前走了,請求在河濱紮營,明日再渡河!”

“荒唐!”李嗣源怒喝,“此番奇襲鄆州,重在兵貴神速,如何能因爲大雨便不前行?”

原來,不久前樑朝鄆州守將盧順到興唐府投靠大唐,說是鄆州樑軍都駐紮在河上,鄆州城守軍空虛,並且向李存勖獻上奇襲鄆州的計策。

剛登上帝位的李存勖自然意動,大唐新立,急需一場大勝和開疆擴土,來向天下展示大唐的強盛和正統,但此事卻遭到了包括中門使郭崇韜在內等人的極力反對。

關鍵時候,是李嗣源大義凜然向李存勖請命,“我朝連年用兵,將士都已很是疲勞,如果不出奇制勝,大功何日告成?臣願意獨當此任,爲朝廷掃滅敵寇!”

李嗣源的請命,正和李存勖心意,於是這位年輕的帝王讓李嗣源領五千兵馬偷襲鄆州。

李嗣源主動要求攻打鄆州,也是有苦衷在內。上一次大唐(晉)與樑朝在黃河邊大戰時,李嗣源曾兵敗胡柳河,此番衆臣皆言鄆州不可打,他卻想借此機會將功補過。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機會,李嗣源怎肯在半路貽誤戰機?

“雨太大了,義父,將士們連日趕路,早已疲憊不堪,都想趁機歇息一陣。”李從珂將將士們的意思如實轉達給李嗣源。

“石敬瑭!”李嗣源將石敬瑭叫過來,對他喝令道:“雨夜渡河,才能無影無蹤,你立即給我安排大軍渡河,事若不成,提頭來見!”

“是,軍帥!”石敬瑭領了命令,隨即安排人手擺好渡船,令大軍列陣。

將士們有牴觸情緒,行動安排起來並不順利。

“石將軍,將士們不願渡河,得想個法子才行!”部將高行周對石敬瑭道,“不然便是能強行渡河,過河之後也無法按照預定計劃行軍了!”

石敬瑭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也正着急如何完成李嗣源的軍令,這下問高行周道:“你有什麼辦法?”

高行周琢磨着說道:“將士們不願渡河,行動遲緩,是因爲勞累,是以必須要想個辦法激勵

士氣,驅散這股疲憊!”

說完,高行周站到高處,安排親衛和他一起向雨中的將士大喊:“眼下大雨連綿,路不好走,弟兄們想要休息,軍帥能夠理解。但這場大雨,何嘗不是老天爺在幫助我等?如此大雨,鄆州守軍必然沒有防備,我軍正好出其不意,攻下此城!”

說着,高行周又喊道:“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衆將士聞言,精神振奮,於是大軍開始有序渡河。

五千將士渡過黃河,絲毫不作停留,直奔鄆州。

如是過了幾個時辰,天未明,雨未小,而鄆州已在大軍眼前,朦朧中現出模糊的輪廓。

在城外隱蔽集結完畢之後,李嗣源召集諸將,圍在一起下達攻城任務,他環視衆將領一眼,道:“大唐與僞樑鏖戰數十年,連年有大勝,但卻從未攻佔過黃河以南任何一座城池,如今你我渡過黃河,就要爲大唐打下第一座黃河以南的城池。鄆州就在眼前,誰願做先鋒,攻上城頭,爲大軍打開城門?”

李從珂首先跳出來,拍着胸脯朗聲道:“軍帥,末將願爲先鋒,爲軍帥打開鄆州城門!”

石敬瑭高行周等人不甘落後,紛紛請命,“願爲先鋒!”

李嗣源沉思片刻,看着李從珂道:“從珂,本帥令你爲先鋒,領軍攻上城頭,你可敢保證一舉功成?”

“若不能攻上城頭,末將願提頭來見!”李從珂精神大振,慷慨保證道。

“好,攻城!”

李從珂向李嗣源一抱拳,轟然轉身,召集部衆,擡着雲梯,離開大軍陣營,趁着夜雨掩護,疾速奔向鄆州城牆。

一路潛行到了城下,豎起雲梯,竟然還沒有守軍發現,李從珂左右看了一眼,一揮手下令將士登城,他自己也是一咬牙,順着雲梯率先爬了上去。

唐軍上了城頭,鄆州守軍才發現有敵襲,不待他們如何動作,咧嘴獰笑的李從珂揮刀而上。

城頭,頓時有血水染紅雨水。

………………………

李從璟回到軍陣前,隔着幾百步望向對面的戴思遠,又看了一眼天色,嘴角的笑意漸漸濃郁。

他身後,百戰軍河陽軍混成大軍已經準備就緒。而同樣的,對面人數佔優的樑軍也已經準備好。

一把拔出橫刀,李從璟向前一引,下令道:“方陣,進攻!”

——————————————

PS:李嗣源奇襲鄆州之戰,確實就是這麼打的,其中的細節史書中也都記載詳細。在這裡藉機聲明一下,書中所提的歷史事件,全部是依照正史記載所寫,無論是先前李繼韜叛亂送款於樑,還是李存勖稱帝當日天將大雨,亦或是河東軍一部充入捧日軍,全都是正史明文記載的。

PS2:這幾天更新不穩定,向大家道歉。人嘛,總會碰到一些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事,厚顏希望大家諒解。

PS3:明天書就要上架了,在上架之前,趁着最後的免費時間,爆發一下。

PS4:明天會給出上架感言,屆時還希望大家訂閱支持。

(本章完)

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三十四 都試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二 鬼斧十手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憂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四十四 忠誠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憂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