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

……

……

這天早朝結束之後,德慶皇帝先是回到後宮吃了午膳,又午睡休息了半個多時辰,然後則是接見了前來領旨謝恩的黃有容,接着就在御書房內批覆奏疏。

一切流程,與往日相比沒有任何區別。

只不過,這一天德慶皇帝的心情似乎很不好,在批覆奏疏的時候也顯得很沒有耐心,很快就重重哼了一聲,丟下了手中御筆、推開了堆在面前的奏疏,表現出一副煩不勝煩的模樣。

很顯然,德慶皇帝的心情很不好,一時間御書房內的一衆太監們皆是膽戰心驚,生怕會受到遷怒。

事實上,此時的德慶皇帝,正在因爲太子朱和堉而感到煩心。

今天早朝上,太子朱和堉當衆忤逆了德慶皇帝,讓德慶皇帝下不來臺,但僅僅只是這一件事情,德慶皇帝還不至於如此煩心。

問題是,太子朱和堉已經是不止一次這樣表現了,並且直到現在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成長與改變!

每當德慶皇帝對太子朱和堉重新抱有期望之後,太子朱和堉就會再次讓德慶皇帝感到失望。

每經歷一次期望與失望的輪迴,德慶皇帝就會愈加懷疑——自己究竟是否應該將祖宗傳下來的江山交給朱和堉?朱和堉當真能夠管理好大明江山嗎?朱和堉將來能否成爲一名合格的皇帝?

到了現在,德慶皇帝對太子朱和堉的失望已經臨近極限了。

後世史學家總是認爲明朝皇帝多奇葩,類似於“木匠皇帝”、“修道皇帝”、“豹房皇帝”之類層出不窮,但實際上這些皇帝哪怕是平日裡的行爲再如何荒誕不堪,他們都能夠牢牢掌控朝廷權柄,也能夠穩定朝野江山!——在德慶皇帝看來,一位皇帝只要做好了這兩點,那就是一位合格的皇帝,至於其餘的事情都只是無關緊要的小節罷了!

然而,太子朱和堉卻是截然相反的樣子,他有賢名、有志向、有立場,從來不會逾越底線,也從來都沒有任何荒誕奇葩的舉止,但德慶皇帝偏偏不認爲朱和堉繼位之後能夠掌控住朝廷權柄,也不認爲朱和堉登基之後能夠穩定住朝野江山!

所以,此時的德慶皇帝自然是心緒糾結,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如何處置太子朱和堉——是繼續對他抱有期望,等待他繼續成長成熟?還是儘早放棄對他的期望,開始尋找一個合格的新繼承人?

懷着這樣糾結複雜的心情,德慶皇帝自然是無心處理朝務,遲疑不決之下,一向是城府深沉的德慶皇帝更是怒氣外泄、煩意滿滿,嚇得周圍太監們噤若寒蟬!

最終,還是御書房掌事太監張秀將一杯香茗捧到了德慶皇帝面前,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您乃是天下至尊,再難的事情也遲早都會解決,偶有不順也只是短時間的事情,大可不必這般動怒……這是您最喜歡的探春茶,您喝一杯消消氣。”

德慶皇帝擡頭看了張秀一眼,眉頭微皺,並沒有擡手接茶,而是突然開口問道:“朕聽說,你們內廷的太監們都不大喜歡太子?”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張秀身體猛地一顫,連忙跪下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是何等的尊貴,我等哪裡敢不喜歡?若是硬要說的話,也只是太子殿下性格剛直,眼裡揉不得沙子,又向來不喜歡內廷干政,我等閹人稍有失誤就要嚴加責罰,所以心中有些懼怕而已,卻完全不敢有其他心思,還望陛下明鑑!”

德慶皇帝輕哼一聲,說道:“以內廷太監製衡外朝大臣,乃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太子不喜歡又能如何?難不成還當真要裁撤內廷十二監、任由外朝的權臣坐大?到了那個時候,這大明江山還姓朱嗎?”

聽德慶皇帝這麼說,張秀身體又是一顫,埋首不敢答話。

德慶皇帝繼續說道:“不過,太子的性子確實是太過於剛直了,照這樣下去,他將來繼承大統之後,恐怕很容易就會受人利用……依照他的性子,被那些清流們鼓動幾句之後,說不定還真能做出裁撤內廷的決定……”

說話之間,德慶皇帝的聲音越來越低,眉頭越皺越緊,表情也愈加的複雜遲疑。

另一邊,張秀偷偷擡頭、暗暗觀察了德慶皇帝的神色之後,眼中閃過了一道異樣光芒,突然咬牙插口道:“陛下,若是說內廷當真有不喜歡太子的地方,那……也是與陛下您有關係!”

德慶皇帝微微一愣,接着目光如電,狠狠盯着張秀,問道:“什麼意思?”

張秀一副豁出命的模樣,說道:“陛下,太子殿下他與您政見一向不同,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但僅僅只是政見不同而已,其實也不算太大的事情……然而,我曾經聽過一道流言,說是太子殿下曾經向某些清流官員表示,認爲陛下您登基三十餘年時間裡,所作所爲實乃是過大於功,致使朝廷奸邪橫行,百姓苦不堪言,所以陛下您……實在算不得一位聖君……”

聽到張秀這麼講,德慶皇帝面色陰沉。

而張秀則是壯着膽子繼續說道:“此外,太子殿下還說過,等到他登基繼位之後,就要纂修明史,既不避諱也不遮掩,以史爲鑑讓後人知曉明朝歷代之功過是非……其中,關於陛下您的史書記載部分,更將是重中之重,太子殿下將會親自參與纂修,並且將自己的觀點全部列入其中……”

“大膽!”

聽到這裡,德慶皇帝突然怒喝道!

同時,德慶皇帝橫手一揮,張秀手中茶盞也摔落到了地上!

見德慶皇帝怒氣勃發,張秀連忙趴伏於地,泣聲道:“陛下,我原本也不敢將這個不知真假的流言說出來,只是這件事畢竟關係到陛下您在後世史書裡的名聲,若是太子殿下他當真這麼做了,那麼後世之人不知真相,僅僅懂得閱覽史書,到時候又會如何評價陛下?所以……奴才犯了死罪,但不敢不說啊!”

德慶皇帝惡狠狠的盯着張秀,呼吸粗促,顯然是心緒起伏極大。

雖然只是一則不知真假的流言,但德慶皇帝不得不承認,以太子朱和堉的秉性來看,等到他登基之後,說不定還真會做出這種事情!就算是朱和堉沒有纂修史書,但在他的態度影響之下,恐怕德慶皇帝在後世也難逃一個“昏君”評價了。

這一點,對於向來都是好大喜功的德慶皇帝而言,尤其是不可接受!

……

不小心看了一眼本書的成績,不由有些失落,本來想寫一些煽情的句子鼓動大家訂閱投票打賞,但最終還是全部刪掉了。

蟲子現在只想說,不論起點有沒有放棄這本書,也不論這本書人氣有多麼慘淡,只要還有讀者朋友在看,那我就會認真寫完。你們願意留下來,那我就堅持寫下去!我很清楚,幾經波折之後,到了這個階段,努力未必就有收穫,但我依然會努力、會用心、會珍惜!畢竟是我欠大家的!苦果自嘗,理所當然!

以上!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服第1108章.狗咬狗(二).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黨爭(一).第四百七十七章.爭鋒(下).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1328章.宿命冤家.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慶皇帝的態度.第1203章.虛與實.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八百九十四章.最終的戰果.第一百八十章 .黨爭(三)一更第1144章.逼迫(四).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六百九十章.惡人樑輔臣.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四百六十六章.串聯(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二百零六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中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九百四十九章.本閣有疾.第八百一十八章.戰鞏昌(七).第二十六章.白銀浪潮(中).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第1155章.周尚景的陽謀.第1286章.手腕(十三).第1259章.遼東劇變(九).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一百二十章 .心思.第五百二十七章.博弈(三).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十三章.秋闈弊案(上).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二十一章造勢與作秀下第1229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二).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四十二章.良莠不齊(下)四更第1030章.火藥桶與掌控.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九百四十三章.請命與交易.第六百四十四章.方茹與陳芷容(上).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薩.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四百五十七章.馬車之中(上).第七百零三章.結盟.第四百三十三章.敬畏.第二百二十九章.裹着**的美味糖果.第1094章.與此同時.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142章.逼迫(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殿試結果.第五百一十章.風暴伊始(上).第三十七章.被拋棄(上)二更第1054章.思索.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示與暗示第1378章.將計就計.第二十章造勢與作秀中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1224章.僵持.第三百五十四章.決定(上).第八百五十六章.戲與餌(五).第九百七十九章.回府.第六百三十八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上).第四百二十三章.收服(下).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報.第十六章.賺錢大計(上).第六百四十二章.預兆.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十三章天才神棍上第一百一十五章.秦威的故事.第六百零七章.明暗.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六百七十六章.好運連連.第1358章.功成身退(七).第1070章.各有所謀(完).第1386章.陰陽怪氣.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三百九十四章.刺探.第九百七十九章.回府.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軍出動(一).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五百六十二章.世間之事總如此!(上).第1334章.貪婪短視.第1344章.戰後餘波.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六百四十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下).第七百二十六章.欽差降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