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

無論是死扛到底,還是選擇妥協。普魯士人這個聖誕節都不用過了,拖延了幾天才向普魯士政府下達最後通牒,也不乏有故意噁心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意思。

柏林

接到俄國人的最後通牒後,普魯士王國就炸開了鍋,主戰派、主和派爭執不休,策動波蘭獨立的計劃再次被提了出來。

首相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激動的說:“不行,波蘭根本就成不了氣候,就算是我們放棄普屬波蘭,讓他們獨立建國也擋不住俄國人的兵鋒。

相反,這樣做還會激怒俄國人,他們會聯合奧地利、法蘭西一起來進攻我們,普魯士王國是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的!”

新任外交大臣阿爾法不屑的說道:“首相,不要這麼危言聳聽,最多也就是和俄國人作戰。

法國人內鬥正激烈,總統支持的議會就反對,議會通過的法案總統就否決,他們怎麼可能參合到這次戰爭中呢?

奧地利這次是支持我們的,那怕奧地利政府心懷叵測,可是奧地利民衆都是我們堅定的盟友。

如果奧地利政府敢和俄國人聯手進攻我們,行動還沒有開始,國內就爆發革命了,他們是不可能冒險的。”

停頓了一下,他又鼓動道:“俄羅斯帝國已經腐朽了,這個大帝國是一捅即破,既然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面,爲什麼不去捅破他呢?

只要這次我們站了出來,德意志地區的全體民衆都會變成我們忠實的擁護者,統一德意志的偉業將在我們手中完成。”

遺憾的是普魯士政府高層都不是中二少年了,俄羅斯帝國是腐朽了,可是這個腐朽的帝國也不是普魯士能夠挑戰的。

盟友的力量?不要逗了,用來忽悠下中二少年還可以,普魯士哪裡來的盟友?

德意志衆多邦國,都是看熱鬧不嫌事情大,一個個口號喊的驚天動地,真要是和俄國對上,又是另一種解釋了。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大家所謂的保衛德意志聯邦領土完整,可沒有包括普屬波蘭和東普魯士的部分地區。

這是明晃晃的巨坑,一旦跳進去普魯士王國就要和俄國人單挑了。當然支持還是有的,看俄國人不爽的國家多的是。

財政大臣霍爾德冷冷的說道:“阿爾法先生,除非是德意志所有邦國同時向俄國人宣戰,不然光我們是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的。

或許你還沒有注意的,爲了普丹戰爭,我們自己花光了國庫中最後一個金幣,早在半年前政府的公職人員就不能領到足額的薪水,最近三個月更是一分錢也沒有發。

在全國動員的情況下,我們的戰略物資最多可以支撐半個月的作戰時間,除非我們的軍隊能夠在半個月內贏得這場戰爭,不然這場戰爭就沒有發起的必要。”

沒錢是最大的問題之一,從去年三月開始普丹戰爭就爆發了,中途有過休戰可是兩國的軍隊依然在對峙中。

普魯士王國的財政是常年赤字,爲了支持這場戰爭,他們已經想方設法的籌集軍費。

到了現在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國際貸款借不到,政府發行的債卷在金融市場上無人問津,國內的民衆爲了支持這場戰爭,已經多次捐款,也掏盡了腰包。

甚至爲了籌集,他們不惜放下了顏面,向德意志地區民衆求助,錢是獲得了不少,問題是到了普魯士政府手中就所剩無幾了。

沒錢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真的打不贏。在排槍時代,人海戰術就是最有效的戰術之一。

普俄邊界無險可守,一旦戰爭爆發,普軍主力被拖住後,哥薩克騎兵殺到普魯士王國的腹地,他們就涼涼了。

“俄國人干涉,普丹戰爭是打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說服國內的民衆,把我們所面臨的困境,解釋給民衆聽,讓他們理解政府的難處。

這個問題由首相出面解決,外交部派人和俄國人進行溝通,重啓同丹麥王國的談判,邀請奧地利加入調停這次戰爭。

爲了表達我們的誠意,一旦談判開啓,普魯士王國就解除全國動員。”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緊不慢的安排道

……

1849年12月23日,在俄國人的武裝調停下,普魯士政府宣佈接受俄國人的建議,重啓普丹談判,同時解除全國動員。

消息一經傳出,德意志地區就炸鍋了,民間反俄情緒開始高漲,對普魯士政府也變得失望了起來。

在普魯士王國進行全國動員的時候,大家可是非常感動的,捐錢捐物的不在少數,現在突然間普魯士政府就慫了,這不是浪費大家感情麼?

普魯士政府慫了,可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該怎麼辦?在民衆看來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可不能放棄。

大家的目光投向了維也納,作爲德意志邦國的老大,奧地利政府這個時候必須要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來。

梅特涅可是外交老油條,怎麼可能跳進去幫普魯士頂缸呢?

聖誕節當天,奧地利外交部宣佈:“奧地利政府將在近期召開聯邦會議,由聯邦議會派出代表團參與到這次談判中。

在此之前奧地利政府希望普魯士王國能夠承擔起一個大國的責任,守住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

這個時候大家想起來了,貌似德意志地區還有一個聯邦議會存在。

不過對普魯士政府來說,這個時候聯邦議會冒出來,就是在給他們製造麻煩。

在聯邦議會上當然不可能妥協了,大家都是要面子的。

就算是聯邦議會做出決定和俄國人宣戰,那也只是奧地利和普魯士的事情,他們這些在後方的邦國又夠不着,怕什麼?

想要讓聯邦議會同意放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這想都不要想。

如果普魯士放棄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那麼所有的責任都會由他們承擔。

這個時候已經有謠言傳出,普魯士政府是爲了轉移國內矛盾,才利用了大家的愛國熱情,挑起這次戰爭的,輿論對普魯士政府非常的不利。

1849年的聖誕節,整個德意志地區的民衆過的都不怎麼好,報紙上都充斥着普丹戰爭的消息,節日的氣氛都被沖淡了。

爲了表示對普魯士政府的退縮的不滿,弗朗茨下令取消了聖誕節慶祝活動,宮廷宴會不辦了,政府的慶典活動不搞了。

俄國人的態度非常強硬,一個月內兩國的邊界線沒有恢復到戰前,沙皇的軍隊就要殺入普魯士王國,這直接斷送了普魯士政府敲一筆的可能。

普魯士政府也不是傻子,知道這種事情拖的時間越久就麻煩,談判還沒有開起,普魯士軍隊已經開始從日德蘭半島撤軍了。

這其中的一個因素就是沒錢了,十幾萬大軍深入敵境,這個後勤壓力可不小,反正都決定退讓了,不如早點兒退回來節省開支。

……

維也納美泉宮

弗朗茨的心情很不好,普魯士政府慫的太快了,想要利用談判拖延時間也辦不到了。

他現在總算是理解了,爲什麼那麼多人挪用公款會被抓住了,實在是意外情況太多,難以進行有效控制。

投資食品加工業,工廠纔剛剛建立起來,想要賺錢,至少也要等工廠運轉起來再說吧?

投資的礦山也好不了哪裡去,時間太短了,基本上都沒有進行有效開發。

唯一在進行開採的就是砂石礦,不過鐵路建設纔剛剛開始,利潤是不錯,可惜這也只是杯水車薪。

皇家銀行的儲蓄總金額已經達到了276.89萬盾,每個月銀行的行政開銷1.8萬盾,必須要給扣除掉,還必須要預留一部分資金給銀行運營,能夠填坑的錢也不多。

理論上捐款中,會有三百萬盾變成銀行存款,實際上是這也是一個未知數,弗朗茨不敢冒這個限。

到了年底結算,哈布斯堡家族資產到是有不少,可是冒然挪用過來給自己填窟窿,也容易引起內部矛盾。

這些產業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機制,弗朗茨除了監督運營外,每年都只是拿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

由於伯父還活着,他這個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長,能夠拿到的錢自然是大打折扣,也就三十萬盾的利潤分紅。

要不是馬上到了年底,皇室年金就要下來了,弗朗茨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填這個窟窿,總不能厚着臉皮去借錢?

或者是扣留政府打過來的捐款?相信財政部是不會這麼沒眼色,跑過來催皇帝陛下還錢的。

既然皇室年金要用來填窟窿,維也納宮廷自然要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了,減少宮廷宴會就是其中的一項,普魯士的事情只是給他提供了一個藉口。

弗朗茨派人精確計算過,每年奧地利宮廷各種宴會活動,加起來的開銷不會低於五十萬盾,要是奢侈一點兒一百萬盾都不夠用。

“陛下,普丹戰爭即將結束,爲了銀行的信譽,我們要準備退還捐款了。”約翰-斯特瓦提醒道

對一家銀行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信譽。爲了皇家銀行的信譽,弗朗茨連私吞鉅額捐款的機會都放棄了。

要不然進入皇家銀行中的捐款,早就一分錢都沒有了。直接一口咬定全部移交給了普魯士政府,就變成一宗無頭公案。

弗朗茨想了想說:“召開一次記者發佈會,把事情的經過解釋清楚,邀請普魯士代表和公證人員到場,覈對一次賬目。

對外發布消息:如果談判順利的話,結束後就開始返還沒有使用的那部分捐款,讓大家帶上當初銀行開出的收據,到原捐款的營業點進行同比例退款。

今年的皇室年金會直接存入皇家銀行,皇室資產的分紅也會放入銀行中,資金缺口不是問題。

還有,儘快把之前的事情給平了,補齊商業貸款手續,不能留下半點兒蛛絲馬跡。”

“是,陛下。”約翰-斯特瓦回答道

只要有錢,很多問題就好辦了,資金窟窿填上了,把貸款手續一補,事情就算是結束了。

這麼一波操作完成後,弗朗茨挪用捐款的事,就變成了從銀行合法的商業貸款。當初投資的錢,就這麼被洗白了。

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六十章、代價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五章、人性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十章、扯後腿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四章、裁軍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七章、菜鳥初鳴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