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觀者衆

周瑜和孫策相交日久,情同莫逆,對孫策的處境非常清楚。{于吉的建議是不錯,可是對孫策來說,這卻根本不是一個選擇。

孫堅戰死,孫策就成了家中最年長的男人,他一心要挑起孫家崛起的重任,卻畢竟是一個剛剛十六歲的少年,要讓他置母親和弟妹於不顧,率領部曲回江東創業,實在太難爲他了。

他是一個英雄,卻不是一個梟雄。

周瑜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惋惜,以孫策的能力,如果能夠心狠手辣,六親不認,他有機會割據一方,裂土封侯,甚至有機會稱王稱霸。可是如果割捨不下親情,他就無法脫離袁術的控制,最終只能成爲袁術手下的一條狗,加上他這好勇鬥狠、每戰必身先士卒的性格,遲早會和他的父親孫堅一樣戰死沙場,哪裡有什麼事業可言。

有友如此,自是幸事,可是如果這是事業的依託,未免有些不足。

周瑜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孫策說,只好沉默。

孫策感覺到了周瑜的猶豫,他轉過頭,打量着周瑜遊離的眼神,咬了咬牙,沉聲說道:“公瑾,我覺得……你從叔的選擇是對的。”

周瑜一愣,訝然的看着孫策:“你說什麼?”

“我說,你從叔選擇支持陸康的決定,很可能是對的。”孫策嘆了一口氣,心情低落:“袁家兄弟空有四世三公之名,卻無容人之量。要奪天下,再立新朝,怕是有點勉強。你從叔選擇支持陸康,心向朝廷,也許是更明智的決定。”

周瑜的眼角顫了顫,半天沒有說話。他明白了孫策的意思。他和孫策之間沒必要互相試探,特別是孫策,對待朋友和對待家人一樣坦誠,從來不肯辜負。他這麼說,應該是真的覺得取勝的希望不大了。對於自負的孫策來說。有這樣的心態實在不多見。看來今天的失利對他打擊非常大。

“伯符,兩軍征戰,較量的將帥的智慧,而不是匹夫之勇……”

“可是當雙方的實力差距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後。就不是實力可以彌補的了。”孫策握緊手腕。長嘆一聲:“今天我與那少年一戰。已經有所不敵,而他身後的那些騎士之精銳,更非我軍騎卒可比。你注意到沒有。那個手持戰斧的將領?”

周瑜點點頭,他當然注意到了。

“那人的武藝不在少年之下,而且……”孫策猶豫了片刻:“即使是先父在世,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我估計,他應該和呂布一個層次。”

“呂布?”周瑜大吃一驚。論謀略,他自認比孫策更強,可是論武藝,他卻不如已經悟命的孫策。孫策的直覺很敏銳,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他不會故意貶低自己的亡父。可是,要說還有人和呂布一樣強悍,他卻不怎麼相信。呂布在滎陽城前以一敵三,早就成了少年劍客心目中的戰神,難道這樣的人在天子身邊居然不止一個?如果徐晃真的和呂布一樣強大的話,那麻煩可真大了,孫策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那我們怎麼辦?”周瑜盯着孫策的眼睛:“撤退麼?”

孫策眼神微縮,遲疑了好一會:“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我總覺得,撤回去……肯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周瑜一時愕然。他看着孫策,像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這還是那個意氣風發,一心要與天下英雄爭鋒的孫策嗎?

……

洛陽城,太傅皇甫嵩的宅第。

這是一幢並不大的小院,但是很幽靜,屋角有數杆翠竹,雖然寒風蕭索,竹葉卻依然青綠。如水般的月光下,輕風拂動竹杆,沙沙作響,竹影婆娑。

皇甫嵩與閻忠面對面的坐在堂上,欣賞着屋角的竹影,他面前的案上擺着一幅帛圖,正是劉辯讓馬超捎來的先天十三勢的起手勢。帛書疊得很整齊,彷彿從未打開過。

閻忠瞟了一眼皇甫嵩,嘴角帶笑:“義真,真不打算看看嗎?”

“公孝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我是不想看了。”皇甫嵩淡淡一笑:“虯龍命已經讓我擔驚受怕了半輩子,我年紀大了,不想再受這樣的驚嚇,只想太太平平的過幾年。”

閻忠搖了搖頭:“你啊,就是太謹慎了,所以這廬江的戰事纔會由徐晃一個年輕人主持。”

“有什麼不好?”皇甫嵩不以爲然,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清茶:“你不是一直在說嘛,要保持平衡,不要讓涼州人獨大,有一個河東人出來主持軍務,分洛陽的兵權,豈不是正合我意?”

閻忠苦笑一聲,無言以對。他和賈詡一樣,一直堅持要由西涼人主導朝政,但是要保持克制,千萬不能形成獨大的局面,以免給西涼人帶來滅頂之禍。只是皇甫嵩比他想象的更保守,連天子給的導引圖譜都不打算練,完全是一副混吃等死的模樣,讓他有種作繭自縛的感覺。

不獨大,不代表就要讓出主導權啊。現在董卓已經被閒置,如果皇甫嵩再主動放棄,那涼州人在軍隊的力量就會被削弱。眼下幷州的張遼已經成長起來,河東的徐晃眼看着又要上位,涼州卻還沒看到能和他們相提並論的年輕人,這讓閻忠很擔心。

“陛下心胸開闊,如果他忌憚你,又何必將這個導引圖譜給你?”閻忠不動聲色的勸道:“義真,小心謙虛過頭,被人當成作僞啊。”

皇甫嵩無聲的笑了起來:“公孝,我不是擔心長安的陛下忌憚,我是擔心這裡的殿下啊。”

閻忠眉頭一挑,長嘆一聲:“義真,還是你老成,我有些書生意氣了,實在愧對義真的信任。”

“別忙着自責。公孝,你說說看,陛下讓徐晃百騎解廬江之圍,究竟是想敲打誰?是陳留王殿下,還是我,抑或是山東的叛逆?”

“也許是兼而有之吧。”閻忠轉動着茶杯,沉吟片刻:“陛下用意深遠,我一時還捉摸不透。徐晃輕軍突進,很有點陛下橫掃草原時的打法,蠻橫,霸道,卻又有一種捨我其誰的豪邁,透着那麼一股子年輕人的膽氣。”

皇甫嵩瞥了閻忠一眼,哈哈大笑:“公孝,又來了,又來了。”他笑了兩聲,又輕嘆一聲:“可惜,電閃永夜,雷鳴瓦釜,終究只是剎那的輝煌。如果殿下能從中感受到些許勇氣,那才稱得上可喜可賀。”

閻忠閃亮的眼神也黯了下來,不由自主的長嘆一聲。劉辯再強勢,終究不能長久。北伐的戰果再輝煌,也無法掩飾他無嗣的尷尬局面。如今之計,大漢的將來還要落在劉協的身上。可惜劉協不是劉辯,他身上有太多河北人的血。

……

朝陽初升,舒縣城門大開。

陸康頂盔貫甲,目送徐晃等人出城。兩千經過徐晃挑選的步卒緊握手中的武器,目光炯炯的看着徐晃,看着他身後的那些騎士。陸康不知道徐晃和他們說了些什麼,但是他看得出來,這兩千步卒鬥志昂揚,一點也不擔心接下來的戰鬥。

徐晃要以這兩千一百步騎與孫策決戰,而他甚至沒有向孫策發出挑戰書,根本不知道孫策會不會應戰。至少在陸康看來,孫策不太可能會和徐晃陣前決鬥。孫策雖然自負武勇,可是昨天與馬超一戰,已經證明了他的武勇不足恃,那麼今天他很可能會放棄決鬥,轉而發揮他的兵力優勢。

孫策有一萬人馬,攻城不足,陣而後陣,卻有足夠的優勢。

徐晃憑什麼肯定孫策會和他決鬥?陸康不清楚。但是他選擇相信徐晃,選擇相信天子,既然天子派徐晃率一百騎趕到廬江來解圍,而徐晃的確安然無恙的穿過了潁川、汝南兩郡,趕到了廬江,就說明天子沒有用錯人。

徐晃向陸康拱了拱手,輕催戰馬,出城列陣。

陸康上了城頭,憑牆而望。

徐晃的陣勢還沒列好,陸康聽到城下有聲音響起,他轉頭一看,周暉走了過來,一臉的笑容。陸康不由得愣了一下,連忙上前行禮:“周君這是……”

周暉是周家現任家主周忠之子,曾經做過洛陽令,卻不是一個謙謙君子,甚至可以說是橫行鄉里的惡霸。即使是陸康也不太敢逼迫他,以免他狗急跳牆。周瑜與孫策圍城數月,周家一直當沒看見,既不與周瑜裡應外合,也不幫助陸康守城,完全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架勢。今天他突然上城,讓陸康有些緊張。

周暉皮笑肉不笑的點點頭:“徐將軍說今天有一場好戲,請我來觀陣,盛情難卻,我便撥冗前來,湊個熱鬧,想來府君不會嫌我礙事吧?”

一聽說是徐晃請來的,陸康更是不解。他什麼也沒說,伸手相邀,不動聲色的示意親衛警戒。

周暉看在眼裡,卻不以爲然。他大模大樣的走到城牆邊,負手而立,打量着正在城外列陣的徐晃,眉毛一邊高一邊低,透着一絲絲不屑。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以少勝多。”他暗自哼了一聲:“希望不要讓我太失望。”未完待續。。

第16章 大道與小道第366章 石蕩崖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399章 華雄第165章 龍騎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13章 霸王戟第87章 雲泥之別第97章 言者有心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165章 龍騎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350章 卡烏捷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356章 去從第392章 惟一心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282章 心思難猜第132章 杜氏第70章 江東猛虎第316章 選婿第303章 性本惡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243章 青鳳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337章 底牌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165章 龍騎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55章 不謀而合第392章 惟一心第19章 萬年公主第66章 出師第5章 袁紹第362章 又見巨龍第184章 貂蟬第166章 默契第306章 吃人肉的程昱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62章 如淵第435章 縱橫第13章 霸王戟第459章 暗流第265章 夜驚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198章 殺俘第391章 闖宮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195章 狼與鷹第273章 九歌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291章 孫策的機會第31章 失落第456章 秋雨與秋風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163章 乳孃第419章 關心則亂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316章 選婿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194章 長纓在手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241章 兩隻鷹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章 覺醒第283章 天師道第364章 虎兕出於柙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397章 卻之不恭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337章 底牌第102章 冰與火之歌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63章 楊修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第154章 龍淵第324章 惜別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396章 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