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佛鬼

“龍主鳩盤茶王....以龍爲號....羣龍之主?這稱號如此狂悖,真是佛門之人應有的?”

張天師的語氣近似於警告,但是萬曆皇帝只關心這個人的稱號,畢竟自漢代之後,皇帝便多與龍有所關聯,雖然有些朝代未曾把龍作爲皇帝專有的隱稱,但是隨着千年的歲月堆積下來,皇帝等同於真龍命格,這幾乎已經成了這個世上的一種“設定”。

當然了,龍只是一種比喻的象徵,皇帝們最喜歡的也不是給龍當子孫,而是願意成爲某個天神,或者自己製造一個天神來當做出身的跟腳,宋代的帝王傳說是天上的天王下界,明代的帝王則是真武轉世,顯而易見,比起龍這種神獸來說,還是更高一等的天神更爲世人容易接受。

“鳩盤茶,其實是一種佛門的鬼怪。”

“陛下也不要太過糾結於這個龍主的稱謂,不然自比佛鬼之流,有失天子身份。”

張天師試圖糾正萬曆皇帝的思緒,並且把他的腦袋瓜從狂奔的思維風暴之中扯出來,重新回到正軌上。

現在可不是糾結對方叫什麼稱呼的時候,人家就是叫“你爺爺”,你也.....

算了,嘉靖皇帝還在裡山河到處逃命,這現任皇帝的爺爺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佛鬼?”

萬曆皇帝的思維終於停止了發散,不過他還是問道:

“佛就是佛,鬼就是鬼,什麼叫做佛鬼?”

“朕知道仙佛,但這也是兩個稱呼,難道你所謂的佛鬼是一個稱呼?”

張天師:“然也,正是一個稱呼。”

“這個人可不得了啊.....據說宋代汴梁城被攻破的時候,其中就有此人的功勞,而且那是一種報復。”

張天師說起前代秘聞,當然,他對此所知曉的並不詳細,只是龍虎山經歷千年風雨,王朝更迭之中往往有許多秘密,歷代天師偶爾會有遇見的,自然會有所觀察並且記述。

而北宋時期,裡山河爭奪王朝大道,鬥爭激烈,以神霄道元妙大聖短暫壓制了其他三方勢力爲起因,佛門的龍主便立下詛咒,預言汴梁在一年之後必毀於兵禍之亂!

“而在這次的佛道之爭中,看似是佛門失敗,立下大咒,道門短勝,然而,方士卻也有心思,在其中橫插一手,羅酆六君趁虛而入,大開汴京之城.....”

“開汴京?是六甲天兵的事情?是因爲宋庭讓他們撈不到好處了,所以就立刻選中了北面的金國嗎?”

萬曆皇帝摩挲鬍鬚,眉頭皺成川字,一個頭兩個大:“這仙道鬥爭,如此隨便,國家君主說賣就賣,這樣誰還願意爲裡山河這幫人打拼?”

“這也太不講仁義道德了。”

張天師失笑:“仁義道德是儒教的東西,方士本身就是獨立於三教之外,起於春秋而盛於戰國,他們哪裡有什麼仁義可言呢,這並不是他們自己要遵守的東西啊!”

和方士談仁義是不可能的,和方士之間所能交換的只有利益,他們看你有利可圖便來幫你,而你與他沒有利益糾葛甚至會影響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下手除掉你。

“可你不是說,如今的方士都是東方朔一系的人嗎,東方朔也是漢人,難道不知禮義?”

萬曆皇帝出聲詢問。

“如果真有禮義,就不會在裡山河之中,操弄表山河的是是非非,風風雨雨了。”

張天師如此迴應。

萬曆皇帝便罵了一聲:“老而不死是爲賊啊....哦,天師,朕不是罵你,其實你也挺年輕的,算不上老賊,充其量就是個小賊。”

看着張天師稍稍變化的臉色,萬曆皇帝立刻表示自己不是在罵他。

畢竟和裡山河那幫仙人比起來,你老張那都不能叫老張,最多是個小張。

“....等會,還有一個呢?”

萬曆皇帝忽然想起,不是說道門勝出佛門落敗,方士翻臉比翻書快,那還有個儒教的人呢?

“在南。”

“哦。原來如此!”

得到了天師簡單的迴應之後,萬曆皇帝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原來是早有準備,比起方士來說,這倒是仁義不少了。

“那儒教還是能處的,起碼賣的是當朝君主,卻依舊保留了王朝正統,雖然南下偏安,但是比起方士做的事情來說,要有道德的多了。”

“起碼沒有立刻去幫敵人。”

張天師卻失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這皇帝,挑選四家,爲自己所用,道門勝出興高采烈,佛門失敗氣急敗壞,方士冷落翻臉無情,而這儒教恰恰是最危險的啊,怎麼能說,可以相處呢?”

“其他三方,都是在被皇帝挑選,唯有儒教,是在挑選皇帝。”

萬曆皇帝如夢初醒,不直覺在這個瞬間打了一個冷顫。

咬人的狗不叫,最臭的屁往往不響,毒蛇在攻擊之前是悄無聲息的,餓虎撲食之前山風同樣不起。 Wшw★ тt kan★ C○

“那如今,方士還能信任嗎?”

“至少徐福不死,方士還是可以信任的,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去信任其他人就行了。”

張天師道:“我查閱了龍虎山過去的一些秘文,發現,表山河的道統,對於裡山河的修士來說,並不是很重要,所以貧道爲道門,方士卻依舊與我談笑風生,相談甚歡,正是如此。”

“當然,我龍虎山的重要勢力都在表山河,裡山河只有天師道,沒有龍虎山,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區別。”

“這算什麼區別?”

萬曆皇帝聽着不解。

張天師解釋:

“天師不入裡山河。”

“歷代的天師,都是在表山河完成飛昇,窮盡一生鑽研仙道之後,羽化昇天。其願念法力,全部注入到祖天師的神牌之中,如果沒有完成飛昇,那麼到了壽命將盡的時刻,也會同樣散去法力與願念,還去於祖天師神位中。”

“天師道,是天師開創的修行之宗派,而有天師所在的地方,纔是龍虎山!”

“如今,我們與方士合作,便不能與佛門,不能與道門,不能與儒教...即,疏遠三教之士。”

張天師如此說着,同時又想着,如今的三教之士也沒有什麼好親近了的,連茅山這種三山,都淪爲裡山河朱火天宮下派仙人的工具部門,佛教就更不用說了,連皇宮附近的長椿寺,以及皇帝的老母親,都是裡山河佛教修士的應化之身,表山河的三教之士,大部分都要變成裡山河仙人的應身、化身、跡身之流了。

相比之下,方士的傳承在表山河幾乎消亡,反而算是可以令人安心的了,而這幫人對徐福又恨之入骨,也不知道這般巨大仇恨從何而來,明明相差三四五代人,卻彷佛有奪其根基之禍一般。

難道,徐福的存在,會讓方士之道的根基不穩固嗎?所以要殺了他來收回某種“力量”?

這是張天師的猜測,不過沒有任何根據,他又想到姬象,暗暗心說,不知道此次朝鮮之戰短暫結束,自己這位師兄回國,能不能從這個渠道得到一些特別的情報?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徐福的存在,就是對中土最大的威脅與震懾,此次入侵朝鮮就是其狼子野心的強力證明。這兩千前的老鬼,自己一個當世的列仙,怎麼和他相爭鬥?

“佛鬼鳩盤茶王,其本身含義,是南方增長天王麾下的鬼精,據說能作種種變化,衍五塵之害,食人精血,疾馳如風,住於林野,管束諸地鬼衆,故號爲王,《圓覺經》中又稱這類鬼怪爲大力鬼王。”

“其中首領,號鬼神之屬,在佛教又爲佛門護法天王,稱‘毗樓勒’。”

“佛鬼下界,自裡山河而來,恐怕是爲了天羅王之事,但與南方法教又有勾連,其真實目的實在難以說清。需要有人前去查探纔是。”

張天師如此說着,萬曆皇帝又想到姬象,於是道:“不如讓北極真人前去....”

“朝鮮戰事剛定,便渡海前往南方?陛下,仙人可不是這樣驅使的。”

張天師搖搖頭,心道你這是把神仙當武將使呢,哪裡漏風就去補全哪裡,就像是李如鬆一樣,看他好用,先是打寧夏蒙古部落的叛亂,然後又去朝鮮打了幾年年,調回來立刻出任遼東總兵,屁股還沒坐熱乎西北方韃靼來犯邊境,又去北方防禦韃靼,這人也不是鐵打的,這麼搞遲早要出事情。

張天師回憶了一下李如鬆。

然後發現回憶不起來這人長什麼樣子了。

上一次見面還是在上一次。

如今大明的形勢也不是太好,北方,西南方,東北方,都有境外勢力作亂,羣魔亂舞,給內部的壓力很大,而同時內部還有各種內鬼出賣利益,所幸這幾年民衆過的還算可以,不然給你來一波大造反,那就真的是要亡國了。

“陛下,如今我大明境內,有真仙之威的人,算上貧道在內,不下於八個。”

“但只有貧道與北極真人,能被朝廷差遣,其他人皆不聽從朝廷調遣,難道陛下有什麼高招,能夠強行讓他們聽命嗎?”

“其中一人,更是在錢塘作亂,製造魔山,妄圖人爲操弄飛昇魔劫,亦是裡山河下降的古代仙人之一,陛下難道有什麼消滅他的辦法嗎?”

“景震神劍雖然威力無雙,劍光一晃可滅盡仙形、斷消法影,但是陛下本身沒有修爲,在真仙面前,豈不如同小兒持金過鬧市,莫非能有安然無恙之理嗎?”

這樣一番話,說的萬曆皇帝警醒,不免眉頭深皺。

大明境內有好幾個神仙,張天師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但是並不能調動他們,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反而是一羣隱患。

不如招安?

去,招個鳥安!

人家纔不稀罕你的招安!

其中有一些,更是已經與裡山河的天心層次的大仙人搭上了關係,而表裡山河二十年後就會合二爲一,這時候跟着一個已經立國二百多年的臃腫王朝,並不划算。

不如二十年後跟着把這個王朝打碎,然後自己汲取那些國運,若是野心大的,還可以試一試爭取躋身那“天道真境”!

“沒有....辦法。若是他們真的作亂,反而是極大的禍患,可要是拔除,朕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

“仙神之器,歷代多有遺失,如今留下來的也不如那倭國多....”

中原大地數千年大小戰爭不斷,遺失的,碎滅的,又豈是一點神器或者仙經?

沒有一個至高的公認統領,沒有一個可以保存的地方,持着仙神之器交戰,然後雙雙滅亡....宗門起落,千百年來又有多少修行之人化爲白骨?

“這佛鬼,莫非真的沒有制約的方法了嗎?朕就這麼看着他,在南方胡亂攪鬧?”

“這大明的天下,沒有裂在潞王手裡,莫非要裂在這佛鬼與法教的手中?”

張天師對萬曆皇帝道:

“雖然暫時沒有破解之法,不過有驅虎吞狼之策。”

“陛下可知....周生?”

——————

“幼?讓我去南方與佛門斗上一斗?這可不好啊!”

“孫天師,這於情理不合吧,我一個代行,怎麼可能鬥得過佛門的下界佛陀啊!您這是,長生天宮這是怎麼了,是哪位和您進了這種讒言,讓您要求我去做這種送死的事情啊?”

陣陣黑氣瀰漫,一處白蓮教堂口,裡面的人都被屠殺殆盡,周生帶着名爲神魁的孩子,站在羣屍之中,而這些白蓮教的人都是神魁所殺,周生並未動手。

“潞王都死了,白蓮教現在是羣蟲無首.....你說潞王的‘藩王之運’?這誰知道他放在哪裡了,王府我也去過了,不過都被查封了,我哪裡敢大張旗鼓的搜索啊,只能殺殺白蓮教維持生活,畢竟這幫傢伙和潞王待過一段時間,也有沾染一點王氣。”

“蛇要化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紫禁城不能去,鳳陽也暫時不敢去,就只能找那些落單的藩王或者宗室殺一殺,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麼.....之前還想去武當山屠山的,沒想到山裡面也臥虎藏龍啊.....到了不遠處我就感應到了,裡面有真仙。”

一片黑氣當中,露出一個白色的影子,這影子與周生進行交談。

“五轉仙丹不是白讓他吃的,這次佛鬼降世,必然是爲了裂明朝之土,他必然要尋找一個‘龍子’,你去殺了他,奪了那龍子的氣運。”

“南方的法教,翻不起什麼風浪,佛鬼下界,是有人爲他作了大手腳,他自己也付出了大代價,沒有飛仙的戰力,空有仙佛的軀殼而已,我既然讓你去,自然是有辦法讓你宰了他!”

第三百八十五章 山河變幻,一氣化世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理二連第九十八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五章 生死簿有三種第一百零三章 日月、清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有內鬼,中止跑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元始法王第四百零五章 白蓮討滅第二百一十二章 就是他第四十九章 白麪真武第四百一十七章 誤導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賭我的槍裡有沒有子彈?第二十八章 十二年神器易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第四百五十四章 吾好夢中殺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嘉靖皇帝託我給您帶句話第二十九章 搶小孩玩具與毆打老人第十九章 來和阿連玩遊戲第四百二十章 戾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姑蘇鬼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切他中路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豈能.....第三百五十二章 內奸與反賊第二百二十三章 仙佛之爭第七十一章 一青一紅兩道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等魔頭替天行道乃是本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錘二百七十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金鰲巷第三百八十三章 佛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姑蘇鬼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宋之東林,明之潞王第六十章 拘魂法咒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等魔頭替天行道乃是本分第三百零八章 世界不大第三百九十八章 直面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大天尊第一百六十八章 月下仙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荒魔神第四百五十六章 魔的伊甸園第四百零一章 泰山將崩第二百三十四章 隔世出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刺佛神劍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學東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虛寶器青春版第三百三十二章 全員內鬼第一百四十五章 闖廟達人第二十八章 十二年神器易主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無二上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深刻檢討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天下之威第五十八章 他爲什麼被打碼?第二百四十八章 魔封波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理二連第三百九十章 吞食天地第四百七十五章 前往過去的神通第四百五十六章 魔的伊甸園第二百零五章 還好我武當沒有祖師第一百七十章 初鬥黃庭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寶樓臺毀壞第二百五十三章 邪形初顯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帝”相助!第四百五十六章 魔的伊甸園第二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五十八章 靜輪天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第三位登仙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妖天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嫖黨無處不在第一百七十章 初鬥黃庭第三百四十八章 你的內鬼我的內鬼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大盜窺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義結金蘭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決戰平安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可無名第四十三章 天兵天將總會遲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於如來滅後,誓度羣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碧遊宮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倭奴國王金印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寶樓臺毀壞第五十四章 頭上的危字如影隨形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道羣魔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元遺老第五十五章 這叫重新裝修第三百零七章 濟世之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飛昇第四百四十三章 登仙前奏第六十一章 識食物者爲俊傑第二百七十三章 登仙前刻第一百零六章 拼搏百天,泰山大考!第三百六十一章 敵在本能寺第三百九十八章 直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王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四章 乾坤將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惡養善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借陰君之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大明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