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山河變幻,一氣化世界

金剛智慧能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文殊菩薩的智慧神劍上燃起智慧佛火,這些智慧之火噴射而出,混雜到熊熊燃燒的香火與肉身中,霎時間,金光縈繞,種種梵音自虛空而起,苦海境界自主顯化,將這一片天域都化入苦難世界當中。

焚其殘軀,熊熊聖火。

若是被過去拜火教的修士見到這一幕,必然要當即以頭觸地,認爲是真神下降。這身纏火焰的光輝聖姿,正如經典教義之中所描述的火神一模一樣。

然而,與金色的光芒不同,智慧的火焰漸漸從紅色變成藍色,伴隨着藍色神火的升起,姬象身軀中,無數道氣息交織而成的那股暴烈力量,也在瞬間平靜下來,諸氣聚集在一起,仿若未曾發生過任何碰撞。

智慧佛火克燒盡一切煩惱毒障,此時神劍以自己爲引,將姬象身上那些氣息中的“煩惱雜質”盡皆燒的乾乾淨淨,而多餘的,已經和姬象本身融合在一起的那些煩惱毒障,也被神劍引導到苦海神通當中。

這些煩惱毒障,本身都是姬象吞噬掉血氣、地魔氣、尸解氣時,那些原主人留下來的不甘心的願念,他們的力量不甘心就被如此輕易的吞噬,那種怨恨化爲無形的詛咒,但是因爲姬象本身已經回返爲上古天魔,天心以下大部分毒害幾乎無懼,故而這些怨恨的願念,所化爲無形詛咒,只能徘徊在姬象的那些力量之中,伴隨着氣息的流轉而轉動,無法傷及到姬象的本身,但是,當不同的怨恨之念,聚集到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極大的衝突。

不僅僅是諸多氣息之間不能相互融合,這些願念也在排斥融合。

但此時,這些遺留的雜質,都已經被文殊神劍噴出的智慧之火全部燒盡。

最後,那股暴烈力量的餘威,則被神劍之中的另外一道神通所抹除。

“如幻三昧,行者,應覺悟世間一切事相皆如幻化,且應遠離此幻化境界。”

“用這些怨恨的願念,催動了真幻顛倒的神通,使這‘衝突’本身成了假的幻象,於是平定了我體內躁動的諸多氣息.....”

文殊神劍這次自主行動,有示好之意,佛劍有靈,不願與其他神劍同爲擺設,而這一行動,似乎也引起其他寶劍的不滿。

被強行抹掉原主使用權的天業雲劍與天羽羽斬,並沒有什麼反應,如同兩柄無靈的死劍。但是雷切與大量劍卻已經顫動起來,從姬象身邊飛起,展現自己的存在感。

“殺敵之劍,與善害之劍,當然不同,也無須過多爭功勞。”

姬象將兩柄神劍安撫下去,隨後握持佛劍,注入自身法力。

苦海翻涌起來,但是諸多氣息正在加速的融合,七寶黃蓮的暴烈力量被徹底消化,香火本體與肉身上的熊熊烈焰也都逐漸消弭下去,最終再沒有升騰起來。

一切力量,迴歸內部。

轟!

伴隨着七竅中閃爍的烈光,太陽煉形的時間,就在這一瞬被縮短了十餘日!

而這,在太陽煉形的過程中,服用七寶黃蓮,並且完美吸納了佛寶威能之後,姬象心神似有感應,於是持佛劍在自己手中一劃。

佛劍不能殺人身,但卻可以殺妖魔鬼怪之類,姬象雖爲上古天魔,卻也是魔類衆生之一,被佛劍一傷,其中竟無正常的紅色血液流出,反而是落出一滴極其粘稠,且晶瑩剔透,沒有顏色,同時卻蘊含着濃烈陽氣的怪異液體。

這種液體,甚至還在散發着滔天的氣血,僅僅是一滴的出現,便在這片苦海當中掀起了巨大的氣浪,乃至苦海開始被這一滴氣血震出了一個小窟窿,而隨着窟窿的出現,姬象也解除了苦海世界,隨後,這一滴血液甚至已經能引動大浮黎的太虛之氣。

而這種液體,姬象曾經見過類似的東西!

“我的血液,化爲了類似天髓的東西?”

這不應該是成仙產生的異變,仙人血雖然已經成爲仙血而不是凡血,但依舊是紅色,只是不會輕易揮灑出去,而是與本身結合在一起,肉身早已如丹爐神鐵般鍛成一塊,即使被斬斷手臂,劈開頭顱,仙血也不會輕易噴灑而出。

而將仙血全部煉成青氣,這時候就是仙道頂峰,在天仙這一層次中算是走到了盡頭,可以號爲飛仙。

再進一步,就是參悟太乙,感應大羅,天機因果二選其一,成則升爲天心,不成則墮爲散仙。

而不論是哪一條成仙之路,依姬象目前所得知的情報中,還未曾有仙人的血液,出現如天髓一般的變化,而出現這種變化,對於姬象來說,既是好事,卻也是麻煩的事情。

像是天髓,便是說不定吞服下去也有天髓一樣的功效,那自己這就成了移動的唐僧肉了。

“但哪怕是真的成爲天髓,也達不到月華日華的層次,充其量,頂死了,也就比周天星辰之氣要高上一些罷了,說不定還略有不如,這樣的話,強者倒是看不上我的血,弱者我又不懼。”

故而,只是有些麻煩。

算不上凶事。

人藥這種東西古來有之,姬象只是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爲人藥之一。

不過,姬象的這種想法,在擠出第二滴的時候,就徹底的被打碎了。

幻想破滅,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令人震驚的描述。內景神牌似乎急切於告知姬象這股力量的根源,於是在姬象的眼中浮現出衆多文字來。

【天地天生之髓:天地精華凝聚前的雛形!願玄母與我俱生於生傑之間,與我俱存於日月之間,與我俱保於九天之問,與我俱食於自然之間!】

【多重氣息混雜融合,併入上古天魔之軀中,以先天之體,燃始青之氣,借太陽煉形之機而蘊養出現的神寶!】

【所謂天生者,則萬物生髮之頂點,森羅萬象性命之源頭,道教謂之‘真一’!】

【當天地天生之髓存在於身軀之中時,有如下效用:】

【長生久視:你的壽元是尋常修士的十倍以上。】

【萬炁本根:可以吸納任何氣息來恢復自己的狀態。】

【當完全煉化天地天生之髓之後,有如下效用:】

【天靈吞吐:擁有天地天生之髓的人,進入仙人層次之後,可以將世間一切無用之氣轉爲可以修行的靈氣!】

【氣元衝始:運化天地諸氣,分其形質,以天地天生之髓爲引,運一氣變幻周天事象。】

【精象玄著:聚集天地諸氣,結合精華,以天地天生之髓爲引,運一氣結造周天事象。】

“這是?”

姬象吃了一驚,這時候,那兩滴血漂浮着,離開姬象身軀時間不久,又自己鑽回到了傷口之中,傷口也在一剎那消失的無影無蹤。

接着,內景神牌中的文字,並沒有因此停止,繼續浮動:

【太虛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真一運神,而元神自化!】

【古代的仙人認爲,真空太虛之中,有真精存在,真精與真氣互相感應,而融合運化出真一生機。由此產生森羅萬象之變化,於是萬物皆在真一之後,是爲後天衆生,而真一誕生之前,諸氣未分,此時生靈則是先天之物,上古天魔便是其中一類。】

【人之生也,享天地之元氣,爲神爲形;受元一之氣,爲液爲精。天氣減耗,神將散也,地氣減耗,形將病也。元氣減耗,命將竭也。元氣在,生命在,性不可離於元氣,命隨類而化生。元氣消耗完畢,生命也就死亡。】

【天地天生之髓上古便已存在,擁有此物,加以煉化,有朝一日,則可以擁有如開天闢地般的強大威能!而平常時刻,天地天生之髓也會給予擁有者無上的天資與天賦!】

【天、地、水乃至於人皆一氣所分,乃至於天地間諸世仙境也是“結氣所成”!】

【乾坤既闢,清濁肇分,融爲江河,結爲山嶽,上配辰宿,下藏洞天。皆大聖上真主宰其事,則有靈宮帝府,玉宇金臺,皆結氣所成也!】

————

“人身如世界,含藏風雨,蘊蓄雲雷,爲天地之關樞。”

“以身化天地,裡山河最古老的洞天福地,便是這樣誕生的,這其中便要用到這‘天地天生之髓’。”

南方大海,羣山之間,法教世間在此興盛,雷王一衆面見那位佛鬼,龍主鳩盤茶王對錶山河的這些法教強者,也是知無不言,與諸人示好,全無裡山河修士之狂傲,而法教衆教主,聽聞他口中談及裡山河之秘辛,這讓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出現驚訝與震撼的神情。

旋即,他們的眼中,便燃起慾望!

“大師所言若是如實,豈不是說,進入裡山河,只要有天地天生之髓。煉在自己身中,便如身納一方天地,以後人身宮府上應青天,就能創造一方世界?”

法教教主們面色驚喜不已。

這和從大世界中截取一部分,然後以障眼法術隱藏起來,變化出來的“地界”不同。這是真正開闢一個遁藏之所,甚至能夠吞吐靈氣,自造乾坤,這已經更不像是法術這個層次的東西,甚至連神通也完全無法媲美!

如果開闢一個隱藏的洞天,那麼即使是仙人至於眼前,自己等人也不怕被天師圍剿,而是真正能與明朝朝廷裂土抗衡!

“過去,表山河不是常有這種故事嗎?”

佛鬼笑言:“曾有人河邊洗布,夜幕回鄉,順河而走,卻沒有回到村落,反而進入到一座大城之前,被一個牽牛人驅趕離去,而那一夜,人間所見,客星犯牽牛星。”

“又有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這桃源仙鄉之說,令當地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亦有漢時之人劉晨、阮肇,入天台山見仙,半年之後迴歸鄉土,卻不料子孫已歷七世。”

“亦晉時王質,至石室山打柴,遇一童子一老叟在溪邊大石畔下棋,他將斧頭放置於地,駐足觀看,多時之後,童子驅他回家,王質再去取斧,斧柄已經朽爛,迴歸家鄉,已無人認識他,而有幾位老者聽聞他的名字,都稱他是百年前的人了。”

“裡山河的歲月流逝,與表山河不同。這正是因爲開闢出來的,是真正的天地乾坤,而不是地界這種截大世界爲己用的小伎倆。”

當然,至於裡山河本身的出現,佛鬼自己也不甚明朗,最早的那塊裡山河在什麼地方,所造化的洞天福地又是哪一個,恐怕只有那些秦漢老鬼才清楚了。

法教諸主面面相覷,此時有人出聲,之前的熱情稍稍消退,也冷靜一些,於是帶着自己心中,在方纔所想到的一些疑惑,詢問佛鬼:

“大師說的極好,不過,這等重寶,如果真的方便得到,那之前的潞王,也曾造反,甚至差點便登臨仙位,卻不見他拿出這種東西來。”

佛鬼頓時大笑不止:“那是因爲潞王身後的人,並非是正道之物,實爲元皇邪修,這天地天生之髓,當然是重寶,元皇這種後來的修士,是不可能擁有的。”

“後來的修士?我聽聞,他是魏晉時的人吧?這也算後來嗎?”

雷王十分不解,如果連魏晉都算後來,那這天地天生之髓的來歷,便有些詭異了。

“自然是如此,不過恕我不能告知各位這天地天生之髓的來歷。”

“而且各位即使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此事揭過。言歸正傳,如今貧僧從裡山河付出大代價下界,只剩下仙佛的軀殼,帶不來我自身的道行,也就失了種種神通。”

“而即使如此,貧僧也要來到這裡,便是要與諸位法教之主,互相輝映天地根本之法,佛也好道也罷,法教之術出於佛道,自然也能與佛道互相輝映。”

“然後,開闢一個新的王朝。”

佛鬼身邊,有一年僅弱冠的年輕人,並不言語,但是臉上滿是傲氣,而眼中亦皆是野心。

諸多法教的教主,對這個人並不陌生。

因爲湖廣之地,與他大有干係。

楚定王朱華奎。

“諸位,變革之機將要到來,裡山河的仙佛們爭先恐後的與人間建立聯繫,這時候誰能搶佔先機,誰就能拔得頭籌,可笑道門內部爭鬥不斷,上清一系不久之前遭到隱仙一宗的接連刺殺,搞得人心惶惶不敢外出,如今我佛門在裡山河更是勢力龐大,雖然內部稍有摩擦,但整體依舊佔據半壁天下。”

“我以裡山河一洲之地,作爲交換,諸位可用天地天生之髓,道化乾坤,如此一來。裡山河中,將有真正的第五大勢力出現,也就是諸位法教之主了!”

“只要各位,能夠,有一人成仙即可!”

話語落下,無數目光落在最中央的雷王身上。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月下仙人第三十八章 二手菸第二百九十九章 儒教神國第五十四章 頭上的危字如影隨形第一百八十三章 五雷轟頂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王玉柱斧第三百零四章 紅塵之厄發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天下之威第二百三十一章 商幫第三百零八章 世界不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靖帝發現的東西第二百二十六章 深刻檢討第五十章 外道天魔竟是我自己第198章 玉清真傳第一百八十四章 元始天尊第二十八章 十二年神器易主第三百零五章 迅雷銃左移五米第一百九十四章 玉清天上第二百零九章 死神道士第二百四十章 魔道農夫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終解釋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魔燒宮第二百零六章 背叛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借個火第三百二十四章 小天師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第六十二章 大宋法統第五章 生死簿有三種第二百九十章 武當山下第二百零九章 死神道士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刑十字架第四百零八章 千光王靜住如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拔起地獄第三百九十章 吞食天地第六十九章 故事與事故只一念之差第四百四十一章 複印仙第199章 天尊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二章 聶政刺韓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切他中路第三章 燃不起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華仙女第二百九十七章 手搓仙經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陣之陣第二百二十九章廟中事第五章 生死簿有三種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第七十一章 一青一紅兩道人第一百零七章 師祖真會玩第三百三十一章 切他中路第三百零二章 元嬰逆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教真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爲了拯救大明於危難第十四章 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大天尊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宮地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機槍伏魔第五十章 外道天魔竟是我自己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詳之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贏家與輸家第四百五十九章 聯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嫖黨無處不在第三百零二章 元嬰逆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下共討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魔佛姬象第二百八十二章 生前是個體面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我皆無根之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刀了第七十三章 給我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這是工作的一部分第二百二十八章 借個火第199章 天尊的任務第四十二章 神宗罪己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來之念第一百七十一章 秦時明月漢時仙第四十五章 來臣可通姓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借個火第二百零一章 破陣之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說裡都是這麼寫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無二上書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賣第三十一章 大明帶惡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異端和異教徒第三百五十二章 內奸與反賊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爭!第375章 不詳之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下次別打了第二百零八章 五雷電焊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玉清天上第三百零七章 濟世之道第二百八十五章 薛禪第四百三十四章 惡意只會轉移第九十二章 與我一道打玉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時代降妖守則第四百三十二章 拔起地獄第三百一十八章 首殺大將第四百七十五章 前往過去的神通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倭奴國王金印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