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豈言史書可當真

盛唐夜唱 尾聲 豈言史書可當真 天天書吧

“今天帶了一個新朋友來,這位李賢弟,他是自流求回來的,亦是史學同好。”

華亭“談笑樓”的雅間裡,聚着十餘個人,其中剛剛進來的兩人裡,年長的一位向衆人介紹道。

年輕的那位抱拳團揖:“諸位好,在下姓李,名紈,見過諸公。”

屋裡人起來見禮,態度都很親和,他們這些人,都是歷史愛好者,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在此小聚,大夥交流一些史家秘聞,討論歷史得失。

“聽聞今日諸位要討論葉暢之事,後學不才,在流求頗見一些史籍資料,勾陳攬幽,得見一些如今人所不知的秘聞,願與諸公分享。”在衆人落座,有侍者奉上茶水點心之後,李紈迫不及待地說道。

因地理位置之便,華亭如今已不再是初設時的那個小縣,而是整個長江流域的龍頭之地,華亭港也是如今世上最繁華的港口之一,其貨物吞吐量,早在二十年前,便超過了北方第一大港旅順港,十五年前,更超過了廣州港。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文化的昌盛,華亭擁有大學十二所,此前李紈就打聽過,來此的這些人,都是在華亭有相當影響的人物,若得他們認可、舉薦,他沒準可以進入某所大學,將自己所得的歷史真相,傳播於課堂之上。

在場諸人,都微笑着看着他。一個年紀比李紈稍大些的道:“不知是些什麼史籍資料,還有,稱呼葉公,即使不以賢祖、聖宗稱之,也當以衛王敬呼…

“你這是被洗腦了,那個篡位者,陰謀家,算得上什麼賢祖聖宗,就是衛王,他也不配”李紈激烈地說道。

衆人互相交換眼色,都沒有出聲。

此時距離葉暢去世,已經過去了六十年,民風開放,便是如今當政者,依然有人面刺其過,何況逝去六十年者。

“李兄說的我不贊同,葉公終其一生,亦未稱帝,他去世之時爵位,也只是衛王。賢祖、聖宗,乃是兩代君王的追諡,說他是篡位者陰謀家,未免太過。”別人不作聲,有一個人看不過去,他年紀與李紈差不多大,但說話卻完全沒有李紈的激烈,聲音和緩,態度也溫和。

“你這亦是被洗腦之言,他的妻子當了皇帝,他的兒子當了皇帝,他的孫子還是皇帝,如今大唐之主,仍是他的血裔,這不是篡位,這是什麼曹操亦不曾活着稱帝,但是誰能否認曹操是篡位者?”

這一點上,李紈倒是沒有說錯,壽安在當了二十五年女皇之後,在一次宮廷內部的矛盾中退位,她與葉暢的長子繼位爲皇。

“執此言者,又是姓李,來自流求……你應當是李唐宗室後裔吧。”與李紈反駁的人似笑非笑地道。

“我……我雖是李唐宗室後裔,但這與我批評葉暢是篡位者何於?”

“全天下,也只有李唐宗室後裔,纔會在這個時候還說葉公是篡位者。”那人笑了笑:“只是如今高祖、太宗、玄宗三位先皇,如今還在皇家祭祀之中,李氏後裔嫡脈,國家亦有優容——不知李家爲帝時,楊氏先皇,是否還在太廟之內,而楊氏族人,是否仍受禮遇?”

這話讓李紈頓時紅了臉。

若說葉暢篡位,那麼唐高祖的帝位,也是從隋朝楊氏的孤兒手中奪來的,那纔是真正的篡位。李家對楊氏一直懷有猜忌之意,即使到了唐玄宗李隆基之時,仍然以此爲由殺過不少姓楊之人。而現在的皇帝雖然已經姓葉,國號卻仍以唐爲號,李家的幾位傑出皇帝,仍然在太廟中享受祭祀,李家子孫無論是經商還是出仕,都與葉氏一般,並沒有太多約束。

即使是乾元二十五年時,心懷不甘的李氏後人在李泌的暗中策劃下試圖復位,鬧到壽安女皇退位的地步,葉暢也不是將之斬盡殺絕,而是以其未至人死傷爲由,從寬處置,將李氏中參與密謀者流放流求。

“李氏流放流求,葉公寬厚仁慈,心念舊情,可見一斑。”有人道。

“你們還是被洗腦了,流求是什麼地方,海外荒島,瘴癧之地,葉暢如此,分明是不懷好意……”李紈試圖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攻擊葉暢。

“不對,此前流求雖是流放之地,但葉公之時,先後有四次人口涌入流求的浪潮。第一次是尋金熱,那一次有一萬多人涌入流求尋找黃金;第二次是設流求府時,約有三萬人進入流求;第三次是在流求建橡膠園,此次涌入者足有八萬;第四次是最近的一次,流求設郡治,又有四萬餘人入流求。加上自然人口滋生、流放的犯人,乾元二十五年時,流求在籍人口已經有三十萬以上,比起開元年間黔中道人口都要多。”與李紈對辯之人道:“當李氏入流求時,流求已經不再是蠻荒之地了。哦,方纔我所引用數據,可在《大唐人口變遷》一文中得見,作者是柳宗元。”

李紈沒有想到,對方對於詳細數據是信手拈來,一時之間,不禁無聲了。

在場的諸人裡,有善意地笑者,也有露出不快神情者。頓了頓之後,李紈想起一件事情,冷笑道:“便是再多理由,也改不了葉暢爲國民之賊的事實

“這倒是奇了,葉公當政四十年,自乾元元年至乾元四十年他自請去相,這四十年裡,大唐人口從九千萬增到兩萬萬一千萬,疆域北至北海南及佔婆羅,新羅、渤海與土蕃紛紛獻土內附,百姓平均壽命增至五十九歲,在乾元三十年普及五年制初小教育,每人口二十萬便有一座醫院一所中學……”與李紈辯論者又是一連串的數據引了出來,末了道:“爲國民之賊若爲成這模樣,真不知道古時聖人會是什麼模樣了……哦,對了,高祖、太宗與玄宗,豈不是連民賊都不如?”

“哼,你說來說去,不過是被朝廷編造的數字矇騙了,哪裡有那麼多的增長,況且便是有些增長,也不過是因爲人口自然增長而造成的財富增加,與葉暢何於?我只知道,他自家富甲天下,天下財富,半數都屬於他私囊之中。當初他分明是造出玻璃,卻誑騙產自傲來國,如此騙子手段,官修史書都無法隱諱,你還爲他洗地?”李紈駁道:“這一個坑蒙拐騙出身之輩,所作所爲,必是爲了騙人”

“你說的玻璃之事,是事實,葉公富甲天下,是事實。”這一次不是那個年輕人出面與之辯駁了,而是另外一個年紀稍長者,大約是見李紈這模樣有些不順眼,他不緊不慢地道:“只是你卻忘了,葉公並未將這些財富藏起來,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方纔顧賢弟所說的醫院、學院,盡來自於此,除此之外,大唐三縱三橫六條鐵路主於道,其資金亦來自於此,其餘修橋鋪路,養老育孤,更是許多來自於此。哦,我記得乾元十五年前,葉公制定了二十年掃盲計劃,決意用二十年時間,令成年百姓,無論男女,皆識字能算,這筆開支,亦是來自於此。另外,從乾元二年開始,葉公就在不停地將自身產業國有,基本上每一個產業他做大了,便將之獻與國庫,如今安東鋼鐵、旅順船舶、嶺南糖業、四海輪船、北海機器、華夏織造,還有安東銀行,這些產業可都是葉公捐給國家的”

“這些原本就當屬國家,葉暢竊取其利達數十年……”

李紈還要強辯,看到衆人一臉似笑非笑的譏嘲模樣,心知這個問題再辯下去,也只是無理取鬧,沒有多大意思。在座之人,包括他自己,其實都很清楚,葉暢能將富可敵國的家產捐出來,而不是全部留給子孫,這其中大氣魄,便是古之聖人,亦難匹敵。

他心念一轉,情知不拿出點真的內容是不成的。

“你們看的,都是官方所做宣傳,其實是用來洗腦的,你們要知真相,唯有尋那些有良知的歷史學家,從他們那裡,才知道葉暢此獠思謀之深、着眼之遠。我這有本書,建議你們去看看,《注事未必如煙——衛王親募秘諜回憶錄》,寫此文者,乃是葉暢安插在長安的一個秘諜,他受葉暢鷹犬,在日本製造了數萬人屠戮的卞平所轄,親自策劃了挑動李亨、安祿山之亂,還有廢帝李俅之亂——這些人的倒行逆施,盡是葉暢背後策劃,他才十餘歲初入長安時,便曾殺害當時公主府的管事”

李紈說得熱烈,起身手舞足蹈,神情萬分激動,彷彿是發現了什麼重大的歷史真相一般。但他發現,自己的熱情換來的卻只有冷場,他滔滔不絕地說了好一會兒,卻沒有一人迴應。

把他帶來的那個朋友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李紈卻覺得,自己總算是能震住諸人,哪裡肯停。若說最初他是想利用這些人打入華亭史學界,那麼現在,他已經覺得,這些人被“洗腦”洗得太過,需要他這個深知真相之人來指點迷津了。

“諸位,要多讀書,不要只看那些官方給你們的史料,那些東西,都是造假了的唯有多讀書,才能揭破這些謊言,才能發現歷史的真相,不至於被人蠱惑”

“咳,說起歷史造假,太宗皇帝看起居注,開了一個極不好的頭啊,倒是葉公,雖然組織人編史,卻不曾過問過起居注吧?”與李紈對辯那人輕輕咳了一聲道。

“你……你不要轉進,我們說的是這本書揭示的歷史真相,不是太宗皇帝,與太宗皇帝沒有任何關係”李紈氣憤地道。

“你是說《注事未必如煙——衛王親募秘諜回憶錄》此書吧,盧杞所著,對不對?”與他對辯之人似笑非笑地道:“不好意思,我也看過此書,而且,我還看了《從漁夫至秘諜——卞平傳》、《杜鴻臚自傳》、《長安夢華錄》,哦,還有最重要的一本那幾十年史的書《盛唐夜唱》,其中對盧杞其人,都有交待。此人根本不是葉公秘諜,他乃是葉公政敵,所謂秘諜,不過是葉公當政之後他爲自己塗脂抹粉之語。對了,此人還有一本書,名爲《至聖宣道錄》,只不過他化名盧木子,其間對葉公吹捧之肉麻,就是官方文宣,都比不上啊。

那人連說的幾本書都比較冷門,但幾個人物李紈大致都知曉,卞平是葉暢早期的秘諜頭目,後來派到了日本,在乾元十八年的徵日之戰中,他帶人火燒日本平京,屠戮甚重,二十餘萬平京百姓,死者逾萬,餘人亦多發爲礦奴。如今日本國早已消失,變成了海東道四行省,當初戰事,史籍中多有掩飾之言。

至於杜鴻臚自傳,乃是杜甫個人晚年的回憶錄,記載了他與葉暢、李白、高適、岑參等人交往,特別是天寶至乾元年間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比如葉暢在遼東的崛起、天寶十四年的民亂、天寶十五年李亨與安祿山的叛亂與敗亡。因爲杜甫的身份關係,許多事情都是第一手的史料,也被許多史學愛好者認爲是信史。

《長安夢華錄》,李紈不曾看過,《盛唐夜唱》他倒是看了,可惜感覺平平。他見自己曝露出來的歷史真相,竟然是對方早就知道的東西,心中羞惱,忍不住又道:“你們就是被洗腦了,所以纔不信盧杞……別的不說,葉暢私生活甚爲不檢點,早年爲求富貴,與奸相李林甫聯姻,後來富貴易妻,遺棄李林甫之女,其行徑,讓人作嘔”

衆人神情不免有些古怪,總與李紈對辯者,提起此事亦不能說什麼。過了一會兒,有一個人慢慢道:“大夥知道,封某是自旅順來的,我家在旅順有數代人,有一件事情,一直沒有對大夥說,我家曾祖,曾在葉公帳下效力,後來因爲娶了我曾祖母,她是一個契丹貴女,故此去了軍職。他曾有言,衛王壯年之時每年都要回遼東一兩次,倒不僅僅是看看自己崛起之地,很大程度都是去見離緣了的前妻。我依稀記得,曾祖曾言,如今大唐十富家之一的遼東衛氏,便是衛王與前妻之後。”

“遼東衛氏”這個消息,倒是讓衆人吃驚。

李紈卻漲紅了臉:“胡說,你這是胡說,葉暢與其前妻分明沒有後裔史書上明明載着的,他們無後裔而離緣”

衆人看着他,齊聲道:“你這可是被洗腦了,豈可盡信史書”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124章 雖見黃河心不灰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33章 冤家從來道路窄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