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骨笛之聲(上)

除夕夜宴演了這麼一段cha曲,自是把歌舞昇平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武青玦沒想到因爲武青珞的一場刁難,竟得了個這麼意外的結果,不過母親能夠晉爵,她自然也是高興的。連算計武青玦不成而黑口黑麪的武青珞,也因爲這件喜事笑逐顏開,再沒心思跟武青玦過不去。皇帝和相王見兒孫們這樣高興,頗爲自得,一時之間,麟德殿內竟是一派天倫和睦,其樂融融的景象。

隨後皇族子弟、文武百官和屬國使臣紛紛向二聖獻上新年賀禮,然後又是觀歌舞、飲酒,番邦使臣也紛紛獻歌舞以助興,猶以西域康國敬獻的舞‘女’所跳之胡旋舞,最是“人間物類無可比”,一曲舞罷,連天子都贊好賜賞。待到子時,煙火漫天,火樹銀‘花’開滿夜空,美不勝收,映得地面上的大明宮極盡奢華。煙‘花’看畢,尚有舞龍舞獅、各式雜耍逐一登場,場面熱鬧非凡,這熱鬧直要鬧到天光纔算完,到結束時,正好要酒行十二遍,此時朝臣們便在官‘侍’的指令下,全體起立,降階、佩劍、穿鞋,立於朝賀位,再拜皇帝,等皇帝起身坐御輦從殿東房出去回寢宮,羣臣才能依次而退。

武青玦在殿內呆久了,只覺得氣促‘胸’悶,她自前世起便不喜呆在人多的地方,也不擅熬夜,前世守歲,從來沒有熬過整個通宵的,想到還要呆到天光去,頓時覺得連頭都痛起來,偏這除夕守歲的儀式很受皇帝看重,不得隨意告退。煙‘花’盛放之際,皇帝移駕至麟德殿上層,以便能更清楚地欣賞煙火,皇室子弟和心腹朝臣自是隨‘侍’左右,武青玦不想往皇帝身邊湊,藉口如廁,從殿側悄然溜了出去,準備到外面換換氣,否則她真的無法強打‘精’神熬完這一夜。

她出了麟德殿,隨‘侍’的小宮‘女’提着宮燈走在前面,爲她引路。武青玦裹了裹狐裘,只待在這園子裡隨意走走,畢竟等會兒還得回去,也不能在外面逗留太久。煙‘花’在頭頂一朵接一朵地盛放,她仰頭看了片刻,覺得頸酸,‘欲’尋個開闊地遠觀,問了小宮‘女’,說太液池邊看景正好,便讓她徑直往那邊領路。離太液池近了,突然聽到一陣深沉的樂聲,那聲音似笛非笛,似簫非簫,有些像壎,卻沒有壎厚重,有些像陶笛,卻沒有陶笛清越。武青玦素來愛笛簫音‘色’,此際聽到這樣別緻的樂聲,一時心中大奇,快步尋了過去。未幾,隱約見前方水榭邊,立着一個人影,那聲音正像由那人發出,不由加快了腳步。

那人似被她的腳步聲驚擾,樂聲頓止,轉頭看過來。水榭檐下掛了燈籠,並不見黑,卻見那人穿着一身華貴的吐蕃服飾,他的臉在煙‘花’驟然盛放又凋零之間若隱若現,一時竟看不真切。武青玦怔了一下,竟是吐蕃人,想來是隨朝賀使團來的,怎麼沒在麟德殿呆着,反倒在這園子裡,莫非也是個不喜熱鬧的?倒不像個吐蕃人的‘性’子。

還未等她出聲,那人倒先開.口了:“咦?我認得你,你是天朝皇帝的孫‘女’,我剛剛在殿內見過你。”

這說起話來,倒像是吐蕃人了,沒.那麼講規矩,漢話也說得不甚流利。武青玦笑了笑,走近幾步,看清他的臉,見他只得十三四歲,皮膚黑紅,五官俊朗,豪放的神情中還帶了一絲稚氣。武青玦笑道:“你是何人?”

那吐蕃少年聞言,昂頭驕傲地.道:“我叫牟笛。我父王是吐蕃贊普娑悉籠臘!”

原來還是位吐蕃王子,武青玦對吐蕃事雖不甚了.了,但來了這世上這麼久,又出身於皇家,倒是知道這代的吐蕃贊普是一位賢君,不過這贊普的吐蕃名字甚是難記,便是這少年剛說過他父王的名字,她也沒記清。反倒是這少年的名字,不像吐蕃名兒,比較簡單好記。

“原來是牟笛王子。”武青玦微微欠身見禮,“我是大唐.宗姬武青玦。”

“武、青、玦。”他怪聲怪調地念了一遍她的名字,蹙眉.道,“你們大唐人的名字可真難記。”

武青玦微微錯.愕,忍不住“噗哧”一聲笑出來,沒想到英雄所見略同,倒被他搶了個先了。少年見她笑得嬌俏可愛,雪白的小臉在夜‘色’下如蓮‘花’綻開,微微一呆,伸手撫向她的臉:“你真好看,比寧瑪拉姆還好看,就是名字不好聽,不如我叫你岡拉梅朵吧?”

武青玦倒是被他毫無顧忌的舉動‘弄’得一怔,見這少年舉動雖然有些無禮,但臉上卻無惡意,也不躲閃,只好奇地道:“岡拉梅朵何解?”

“岡拉梅朵是雪蓮‘花’的意思。”牟笛見她不躲閃,舉止大方、毫不扭捏,不像一般的大唐人看他們吐蕃人那樣眼帶鄙‘色’,心中莫名地歡喜,“你的皮膚像雪蓮‘花’一樣潔白,我就叫你雪蓮‘花’。”

岡拉梅朵……指雪蓮‘花’麼?這吐蕃王子的‘性’格還真是直接,武青玦知道藏民豪放,對他擅自替自己取名不以爲意,笑了笑,目光落到他手上,見他手裡拿着一支瑩白如‘玉’的短笛,看來剛纔那陣樂聲果然是他吹的,是‘玉’笛麼?竹笛音‘色’明亮清脆,金屬製的笛音樂暗淡柔和,武青玦前世沒聽過‘玉’笛的音‘色’,今世生在皇家,也沒見過誰用‘玉’笛,太常樂府的樂師吹的也都是竹笛,此際見着一支‘玉’笛真品,大爲心喜,開口道:“我能看看你的‘玉’笛麼?”

“這個?”牟笛愣了一下,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短笛,遞給武青玦,“岡拉梅朵,這不是‘玉’笛,是骨笛。”

“骨笛?”武青玦驚訝地接過來,若是骨笛,則比‘玉’笛還要稀罕了。她素喜笛簫類樂器,自然知道骨笛算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樂器,七十年代在淅江餘姚河姆渡過出土過許多支孔數不等的禽骨。那些禽骨經專家鑑定竟有七千年曆史,是上古先民用以‘誘’捕飛禽的狩獵工具,部分骨哨仍可以吹出簡單的音調,與鳥鳴相象。因骨笛罕見,鮮少見諸文獻,僅《酉陽雜俎》有一例晉時有人以猿骨爲笛,吹之,其聲清圓,絕勝竹笛的記載。另《‘玉’芝堂談薈》有馮海粟《鶴骨笛》詩一首,始知還有人以鶴骨制笛。不過藏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素喜用鷹鷲翅骨製作骨笛吹奏,至今在西藏、青海、甘肅等藏牧區還有骨笛流傳。

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楔子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