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

已經是夏末了。

從四月份入蜀,到五月份開戰,再到如今,戰況持續了四個月。幸賴自己謀劃得當,又虧將士用命,戰事還算順利,如今自己督帥大軍,來到了太和城下,這座新建之城,防備不能說完善,據說閣羅鳳原本準備從此處遷都的。

望着這座城池,葉暢微微笑了起來。

“果然如大使所料,城中騷動,不斷有人逃出來,方纔南邊來報,南城守將已經決意獻城,王天運已經準備接收了”

“唔,看來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只不知會是誰人拿住閣羅鳳來獻。”葉暢笑道:“不過,咱們可不能大意,平定閣羅鳳才只是開始,今後還要多多操心,至少還要半年,才能將閣羅鳳餘孽盡數掃平,至於使雲南真正穩定下來,三五年是至少的。”

與他說話的是高適,此時高適意氣風發,飛奪鐵橋城之役,足以⊥他的聲名上達天聽,葉暢也暗暗和他交了底,料想接下來朝廷就是成立雲南節度使,葉暢會是第一任節度,但在雲南任上,葉暢只准備呆三年,三年之後,高適便將繼任。

“仰賴於十一郎開創先河,我只需蕭規曹隨即可。”高適笑道。

“高兄能這樣做最好,邊事不可不小心,五年之後,雲南便可以自給自足,那時這塊疆域便穩了,或許還有別的疆域需要高兄去開拓。男子漢大丈夫,乘此天時,能爲後世子孫多擴充疆土,何其榮幸”

“也唯有十一郎,既精於軍略,又通曉政事,方能將經營邊疆。漢時開邊,致使國中空虛,民怨沸騰,十一郎你開邊,卻是國庫殷實民心歡悅,實在是了不起啊。”

高適倒不是一昧拍馬屁,確實對葉暢的計劃很服氣,作爲葉暢心中暗許的繼承者,葉暢將自己對於雲南的整體規劃都告訴了他,也唯有他才知道,今後雲南對大唐來說,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寶地。

不僅僅是是雲南,還要至嶺南甚至安南。

兩人低聲談笑,絲毫不將城中的南詔軍放在心上,他們料定,哪怕閣羅鳳拼死反撲,也造不成多大損失,甚至有可能只憑着新附蠻軍,就足以將閣羅鳳擒獲。

但就在這時,突然聽得城中號角響起,然後便見太和城北門城門打開

“咦?”葉暢與高適愣了愣。

因爲有暗中投靠大唐的蠻人在太和城內的緣故,所以對城中的防備,他們很清楚。在北城這邊的,都是閣羅鳳的親信,至少有兩千人,這些人也是閣羅鳳奪取南詔王位的本錢,絕不會輕易投降的。可現在他們開城門……莫非真要臨死反撲?

不過接下來的一幕,讓葉暢與高適更爲驚訝了。

從門中出來的蠻兵,並沒有一口氣衝鋒,而是兩邊排開,然後跪倒在地,緊接着,一個身着王者袞服之人,也走了出來,然後跪在地上,雙手奉起一物

“閣羅鳳……倒是做了件讓我們驚訝的事情啊”

判斷那身着王者服飾的就是閣羅鳳,葉暢側頭對高適道。

“走投無路了吧。”高適皺着眉。

“我倒以爲,是還懷有僥倖之心,在他想來,都做到這般地步了,我總不能要了他性命。”葉暢盯着有人從門中走來,神情有些古怪。

他殺閣羅鳳之心,閣羅鳳知道得一清二楚,閣羅鳳此前幾次請降,都被他拒絕,但現在,閣羅鳳還是做出了這姿態。

閣羅鳳心中所想,葉暢大概能猜出來,這廝果然狡猾,難怪另一世歷史中,給大唐惹來那麼多麻煩,甚至可以說,大唐之衰亡,都與南詔的動盪有密切關係。

葉暢微微昂起下巴,不管閣羅鳳打什麼鬼主意,現在,葉暢都是征服者,即將踏入這座新生的城市。

“雲南王閣羅鳳請降”

來人揚聲高呼,聲音傳於四野,短暫的寂靜之後,唐軍頓時歡呼出聲,乃至四出歌舞,極盡歡悅。

四個月征戰不休,雖然真正大仗沒有幾場,可對於唐軍來說,也已經疲倦。若非如此,葉暢也不會在鐵橋城之戰後遲遲沒有回軍,直到昨日,才兵臨太和城下。整個過程,也以攻心迫使閣羅鳳部下投降爲主,不曾攻堅血戰。

“會不會有什麼陷阱?”有人在葉暢耳邊低聲道。

葉暢笑了笑,這等情形下還能有什麼陷阱,而且就算有陷阱,自己會是那麼不謹慎的人麼?

既是開城獻降,立刻便有敢戰英勇之士上前,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奪了城門與城樓,清開所有蠻軍,並將他們趕到一旁,所有武器特別是弓弩之類都收繳了。這個過程中,蠻軍自然少不得感受到屈辱,但形勢比人強,連閣羅鳳都跪在地上,他們還能說什麼?

高適確認沒有什麼陷阱與埋伏之後,回來向葉暢點點頭。

誰都沒有理睬跪在地上的閣羅鳳,因爲每個人都知道,授降之榮,唯有葉暢可以承擔。

葉暢神情似笑非笑,然後驅馬上前。

跪在地上的閣羅鳳聽得馬蹄聲,擡起臉來,看着葉暢。

閣羅鳳的臉上,竟然沒有一點屈辱或者失敗感,相反,他隱約有種興奮。他想從葉暢的臉上看到失望,因爲他很明白,葉暢想的,可不是他的投降。

葉暢想的,是他死,但他偏偏不死,哪怕葉暢斷絕了他的種種退路,他還是不死。他要活下去,而且還要活得漂亮,活給葉暢看,也活到看到葉暢的下場。

“倒是當機立斷,你果然是個人物。”馬到了閣羅鳳面前,葉暢下了馬,卻沒有從閣羅鳳手中接過代表南詔王權的玉印,而是輕聲說道。

閣羅鳳擡着頭,笑着道:“畏於大使之威罷了……若是大使願意,我原可以早降的。”

“我說過,朝三暮四之叛逆,鬧騰着想得好處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葉暢冷冷地道。

“我已經遣王弟閣陂往成都,向劍南節度使楊公請降。”閣羅鳳亦是低聲說道。

葉暢沒有想到他還有這一招,眉頭再度皺了起來。

“臣南詔王閣羅鳳,向大唐天子請降,大使既爲天子欽命兵馬使,還請受降……”

閣羅鳳再次將手中代表南詔王權的東西舉了起來,葉暢卻仍然沒有接。

感受到葉暢眼中的惱怒,閣羅鳳心中生出無限快意,他驚訝地發覺,自己投降,都能讓自己這般歡喜。

因爲沒有讓葉暢遂意,沒有讓這個壞了他大計的唐人全功,所以才歡喜。

葉暢略略沉吟,那邊高適上前來,看也不看閣羅鳳,湊到葉暢耳邊低聲道:“送至長安,也難逃一死。”

這話閣羅鳳聽到了,閣羅鳳的嘴角無聲地抽動了一下,只要不是當場死,他深信自己到長安後不會死亡。他在京中爲侍衛過,對李隆基極爲了解,對當今大唐的朝廷,他也絕不陌生。

諛辭、賄賂,足以⊥大唐朝廷上數十上百的人爲他說情,而李隆基也會對有一個臣服自己的蠻王感興趣,把他當小丑養起來。

“死不了,他走通了楊釗的門路,便是走通了貴妃娘娘那邊,只要到了京城,就死不了……”

“無妨,從此處到京城距離還遠着,路上暴疾也是會有的。”高適又低聲道。

葉暢笑着搖頭:“高兄,楊釗性子我很清楚,他可不是會遵守約定的人。當初我在京中在成都,都與他有約定,說是軍務歸我,他但安坐成都即可。但這擒名王之大功,自己跑到他手上去了,他怎麼會放下?想必他的使者就要到了,定然也有讓我將閣羅鳳交與他的書信。”

閣羅鳳又無聲地笑了笑,他擡頭看着葉暢,與葉暢目光相遇,雖然面上沒有露出任何異樣,但那目光中,卻深深隱藏着得意與仇怨。

高適細細一思,必須承認,葉暢說的有理。

楊釗肯定會來搶閣羅鳳的,雖然他有約定不管前線軍務,可是閣羅鳳派人千里迢迢向他投降,這可就不是前線軍務了。他爲了功勞,完全可以狡辯,說此非軍務,而是教化,他可以伸手管轄。

“便宜了這廝,也無妨,他到長安之後,便是留下性命,總得受些活罪。”高適想到這心裡也有些不快,瞪了閣羅鳳一眼。

閣羅鳳卻恍若不覺,仍然是一副極爲平靜的模樣。

葉暢正待說話,卻見後邊傳來呼聲:“葉大使,葉大使”

葉暢回過頭去,只見數騎飛奔而來,但到半途,便被唐軍分出十餘騎攔下,那騎上之人急得跳腳直叫。

葉暢看過去,認得他,正是楊釗身邊的司馬崔圓,算是楊釗手下心腹。

除了崔圓之外,還有數人,其中一人在馬上搖搖晃晃,看起來坐都坐不穩,正是閣陂。

“果然來了,來得也當真是巧。”葉暢道。

高適不認識閣陂,但認得崔圓,自然明白,這應當是楊釗派來的人。而這個時候,楊釗派人來,爲的是什麼事情,不用細想也知道。

高適心中氣憤,幾乎覺得胸膛要炸開來。

平蠻定邊無一策可用,搶功奪勳唯恐落於人後,這等人物,若不是靠着裙帶,如何能爬得高位

葉暢眯着眼,沒有作聲。他不下令,那邊就不敢將崔圓、閣陂放過來。

閣羅鳳盯着葉暢的表情,看到閣陂與一個唐人官員過來,他原本還有些擔心的,現在完全放下心來。

來得真巧

他與葉暢心裡想的一模一樣,不過葉暢心裡是憋悶,他則是狂喜。

葉暢此時,應當如同吃了一個蒼蠅般難受得要命吧這廝軍政確實厲害,可是面對這種豬隊友,他能如何?

葉暢眯着眼,向高適道:“那僧人是閣羅鳳之弟閣陂,你讓他過來。”

“崔圓呢?”高適一驚問道。

“先讓他等着。”

高適不知葉暢意欲何爲,只是覺得葉暢似乎要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他略一猶豫,想到葉暢此前的種種行事,便啞然一笑:“好,我便見一見,你如何瘋一回吧。”

他轉身過去,到了崔圓面前,拱手道:“原來是崔司馬。”

葉暢說讓崔圓等着,他卻覺得,幫葉暢拖住崔圓更好。崔圓奉命而來,情知此次任務並不好完成,故此不敢在高適面前拿大,恭敬行禮,然後道:“高公,楊侍郎遣我前來,是有事要稟報葉大使,還請高公替我通稟一聲。”

“不急,不急,此僧何人也?”高適一指僧閣陂。

“此爲閣羅鳳之弟……他……”

崔圓正待說明閣陂來意,高適又一口打斷:“原來他就是閣陂,葉大使正與閣羅鳳談起他,閣陂,你先過去,葉大使有話問你。”

當着崔圓之面,閣陂不疑有他,催馬上前,卻立刻被攔住,他只能步行到了葉暢身邊,見兄長跪着,便也跪了下來。

“閣陂,你奉令前去成都,此行如何?”葉暢溫聲問道。

“得幸見着了楊公,楊公已經允我南詔降了。”閣陂盯着葉暢道:“讓大使失望了。”

“呵呵,也沒有什麼失望,我原本就無意在雲南久呆,原本是想等情形安定之後再走,現在看來,只能提前了。”

葉暢此語,讓閣陂終於覺得有些不對,他看着葉暢,疑惑地道:“大使此語何意?”

“你記得上回你來見我時,我曾經說過麼,閣羅鳳,你,皆是此次叛逆之惡首,因爲你們謀叛,數以萬計的漢家兒郎喪命於雲南之地,若不治你二人之罪,不可安逝者之魂。”葉暢慢慢地道:“你們倒是狡猾,一個去成都,一個自縛,想以此逃脫千刀萬剮之刑。”

閣羅鳳與閣陂對望了一眼,從葉暢的話裡都聽出了怒意。

但葉暢便是發怒又能如何,如今他二人降都降了,楊釗也接受了他們的投降,葉暢爲邊將,豈能當着楊釗使者的面,當着兩方數萬將士的面,拿他們奈何?

只要崔圓上來說話,他們就會被交接,由崔圓看管,那個時候,他們更無憂矣。

閣陂還想再說什麼,葉暢卻拔出了配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閣陂倒是有些膽氣,跪在那兒,目不斜視:“大使何苦來哉”

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