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

時光飛逝如電。

李騰空跪坐在牀榻面前,淚眼朦朧地看着在牀上的李林甫。

李林甫現在的情形,不僅僅是盡顯老態,而且很明顯處於風燭殘年。即使是使女不停爲他擦拭,他的嘴角仍然有涎水留下。

不過他的眼睛卻還清明,只是控制不住身體,不停地在抖罷了。

“空娘……乖女……我對不住你。”

天寶六載時,李林甫就給氣倒下過一回,而且那一次他與葉暢的關係幾乎破裂,後來是靠着李騰空出嫁,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過來。即使如此,翁婿兩人卻也已經貌合神離,李林甫對於這位女婿,既是利用,又是防備。

天寶八載,葉暢徵南詔大獲全勝,斬俘無算,不過因爲擅殺投降了的閣羅鳳,功過相抵,除了一個新設的知雲南都護府外,就是加了勳,武散官升了將軍,並未獲取實職。此後利用一次李林甫生病的機會,李隆基藉口舉薦葉暢有功,將楊釗調回長安,等李林甫反應過來,木己成舟。

不過爲了安撫李林甫與葉暢,李隆基也讓葉暢得了好處,葉暢因爲提出“開中法”和此前軍功,勳爵升爲雲麾將軍、銀青光祿大夫、上護軍、開國伯,同時還許蔭一子,又賜李騰空郡主儀仗,除此之外,葉暢已去世的父、祖,也都得以贈官。葉暢的階官則升爲左武衛員外大將軍、檢校御史中丞,差官爲知雲南經略使、劍南道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蜀郡長史、嶺南五府經略使,其餘官職如故。

楊釗自然也留下了崔圓這個釘子任蜀郡司馬。

因爲人口經濟不足,葉暢提出的將安南與雲南合併,升爲雲南道的計劃卻未立即執行,雲南節度使也未建立起來,而是將雲南郡分爲雲南都督府、大理都督府、劍川都督府,三府合爲雲南經略府。不過葉暢也不要這個虛名,他要的是實惠。

可這些爵賞偏偏口惠而實不至,這是葉暢對這些的評價,並且從這些事情當中,葉暢判斷出,李隆基對他也已經有了疑忌之意。

爲此,葉暢在長安城中大興土木,將自己原本的府邸周圍全部買了下來,建成了一座豪宅,獲費的錢足足有數十萬貫。或許是聽得這個消息,李隆基甚爲歡喜,還賜了些宮中的擺設來,專門召京兆尹令其配合葉家施工。

當時李隆基之話語,後來也傳入葉暢耳中。

“葉十一見多識廣,眼大氣高,勿使其笑朕吝嗇。”

不過給葉暢的好處也就僅此了,與此同時,李隆基不斷地向遼東派人,在葉暢不在的這段時間裡,遼東局面有了微妙的變化。

南霽雲升官的速度比不上羅九河,表面上看,是爲了獎掖羅九河這幾年立下的功勞,比如說將遼東行軍總管府所控制的地盤一直擴張到了鴨綠水畔,實際上的用意,卻是控制遼東的兵權,削弱葉暢在遼東軍務上的影響力。在李隆基看來,南霽雲乃葉暢親信,而羅九河則是後投入者,可以適當提拔,以牽制葉暢。

不過政務上,李隆基倒是沒有過多於涉,大約他也是想知道,葉暢的那一套經營邊疆的理論,能不能實現。故此,這還沒有觸及到葉暢的底線。

“阿耶不必多說,好生休養,將身體養好了,什麼都好”李騰空有些心酸地道。

“我……”

李林甫正待繼續說,外邊騷動了一會兒,緊接着,有人道:“楊侍郎來探望”

楊侍郎,自然是楊釗,他雖是回京,卻沒有升官,也算是李隆基的一點平衡,原本奄奄一息的李林甫猛然精神一振,整個人身上,又生出凜凜威儀。

那個讓無數朝臣聞風喪膽的權奸李林甫,又回到了他身上。

“請他進來。”李林甫徐徐說道。

旁邊的使女將他臉上的涎水擦盡,將他扶起。女眷都躲入後宮,不一會兒,楊釗面對微笑走了進來。

但一看到李林甫威襟正座的模樣,楊釗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他停住腳步,轉身便欲回頭。

原本以爲李林甫是隻死老虎,他趕來看看熱鬧,同時發泄一下心頭的不滿,卻不曾想,所見的李林甫與平時比,並沒有什麼兩樣。

時值天寶十載春暮,李隆基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距離葉暢平定南詔之亂,也已經過去了近兩年時間。或許是因爲葉暢在的緣故,雖然得到了李隆基的支持,楊釗面對李林甫,卻仍然沒有任何優勢,往往他的每一步算計,都被李林甫輕易破解,然後反擊。

故此,面對李林甫,他心中已經帶着一種難以言狀的敬畏。原本是來看一條死狗的,結果發現死狗變成了病虎,他第一個念頭自然是走避。

李林甫徐徐說道:“楊侍郎來而復往,是何道理?”

楊釗這才收住腳步,臉色有些發白,他望了李林甫一下:“聽聞李相身體有恙,故來探病,卻忘了帶禮物,是想折回取禮物……”

“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

李林甫看着他面色發白,輕輕嘆了口氣,若自己還是健康的,絕對不會讓這小輩猖狂,但現在……

四年前暈倒之後,他身體就一直不行,前不久,更是中風倒下。他雖然還是貪戀權力,卻也知道,以自己現在連坐正都困難的身體,想要繼續把持權力,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唯一後悔的,就是這幾年沒有全力將葉暢調回京城,若葉暢回到京城的話,他可以順勢接過自己的勢力,哪怕不能與楊釗抗衡,至少還可以自保。

現在麼……就要有些顧忌了。

“老夫出仕至今,已有五十年……”李林甫仍然是慢慢地說道:“如今老病,是該到退休致仕的時候了。”

楊釗心中一動,嘴上卻道:“李相公何出此言,相公一時不適罷了,如今天子與朝廷,都倚相公爲棟樑,相公若是退休致仕,何人可當天下大任”

“有人可以。”李林甫向身邊使女示意,那使女拿出一封信,李林甫道:“老夫致仕乞骸骨之奏章,已在此矣,繼任之人,老夫亦已向聖人舉薦了。”

楊釗盯着那封信,幾乎要伸手將之奪來

這些年,誰都知道李林甫已經老了,但是隻要李林甫自己不退,卻誰都不敢對他發起挑戰。內有無數官員充任黨羽,外有葉暢這般名將算作爪牙,李林甫這兩年可謂威風凜凜,楊釗都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現在這座橫在所有朝臣頭上的大山,竟然要自己請辭了

李隆基都有些奈何不了他,私下裡曾對楊釗牢騷,說若不是葉暢在,早勒令李林甫退休致仕。現在他自己請辭,就象是擋着楊釗前路的一塊大石頭,他想方設法也搬不走,然後有朝一日那石頭卻自己滾開一般。

不過楊釗還是按捺住自己的心,嚥了口口水:“相公說笑了,我不相信有誰能取代相公……”

“老夫是說真的,老夫老矣,如今又多病……有今日沒明日,沒準哪一天就嚥了氣。”說到這裡,李林甫突然身體往前一傾,緊緊盯着楊釗:“老夫諸子諸婿,今後就仰賴楊公照料了。”

楊釗背上頓時冷汗直冒,他哪裡敢答應下來此事強笑了笑,他道:“有葉十一郎在,哪裡須得我……”

“楊公,你只說一句,老夫諸子諸婿,你照看還是不照看。”李林甫道。

“這個,楊某官卑名低,有……”

“老夫這請辭奏章中,所薦接遞老夫之人,乃陳希烈。”李林甫打斷了他:“不過陳希烈一向未理政務,唯會空談黃老,故此,老夫又薦楊公你替陳希烈。雖是暫且委屈你居於陳希烈之下,但以楊公之才,朝堂政務,當由楊公決之,陳希烈但垂拱罷了。”

楊釗心中狂喜,然後就愣住了。

李林甫若是舉薦他,他這個次相之位就坐穩了。正如李林甫所言,陳希烈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大權只可能掌握在他手中,過個一兩年,尋個藉口將陳希烈罷相,他自然就可以登上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但同時,楊釗心裡不能不犯疑,李林甫真的會這般做麼?

念及李林甫口蜜腹劍的名頭,楊釗再次冷汗直冒,口中只能說道:“某不過粗鄙之人,李相之恩,某必不負之。”

李林甫沒有再說什麼,楊釗會意告辭,待他走後,李林甫才長長嘆息了一

若是沒有葉暢,只怕自己退下之後用不了多久,就沒有活路了。自己晚年做過不少得意之事,可若論最得意者,大約就是尋了這樣一個女婿。

只恨這女婿與自己並不完全是一條心,否則的話,自己無論進退,都能更加從容。

振作了一下精神,李林甫向自己長子李岫道:“這封奏章,你替我送到興慶宮去”

李岫應了一聲,手顫抖着接過了那奏章。

沒有多久,奏章就呈到了李隆基面前,而楊釗,也在此處。

“李卿身體真的不好?”草草看完奏章,李隆基驚訝地問道:“前幾日來見朕,還是好好的。”

“御醫說是風疾,腦中有血塊,發作得疾,唯有徐徐圖之。”

在葉暢的倡導之下,大唐的醫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旅順、長安和洛陽都有半官辦的醫學院,戰場上的那些敵軍,爲這些醫學院提供了不少標本和試驗對象。象風疾,現在便知道是腦中血管破裂有血塊壓迫而成。李隆基自己也略通醫術,聞言點頭,長長嘆息了一聲。

楊釗覺得,這一聲嘆息裡,還有點如釋重負。

“李卿說想到旅順去養老……好端端的去那地方做什麼,遼東苦寒荒涼之地,朕若真讓他去了那裡,絕非優待大臣之道。況且李卿就算致仕,朝中若有大事,還須向他顧問。”李隆基又道。

“臣也是這般相勸的,但臣父卻說……這些年葉暢仍然加緊派船出海,或許什麼時候,便找到了蓬萊仙山,求來仙藥。他在旅順,這仙藥到了,或許還能救臣父性命,延壽幾年……”

說到這裡,李岫黯然嗚咽,卻是真情流露。李隆基心中微微一動,便是楊釗,這個時候也不禁撫額。

他們倒是將這件事情忘了,這些年,葉暢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蓬萊等海外仙山的努力,他的船隊,數次成功抵達日本,還幫助日本發現了石見銀山,這樣日本就有足夠的白銀來收購他賣去的佛像、佛經、鐵器、玻璃、絲綢等物品。

日本的銀山,還有兩年前在流求發現的金山,有傳聞說這二者皆是葉暢指點才尋到的,故此葉暢財神之名,更爲響亮。

“既是如此……”

李隆基聽得這個理由,不禁怦然心動,李林甫怕老死,他比李林甫年輕不了多少,豈有不怕老死的道理

聽得李隆基要鬆口,楊釗有些急了,若是李林甫真的到了遼東旅順,那他還想報復李林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難道說還派人跑到旅順去問葉暢老丈人之罪?

不過,想到方纔自己在李林甫府中見到這老奸的氣勢,楊釗嚥了口口水,終究決定,還是什麼都不說。

若是逼得這老奸又回到朝堂上,那更是麻煩,反正將他趕到遼東去,慢慢再來對付葉暢。等葉暢被收拾了,這老奸就算沒有斷氣,也無能爲力了。

想到這裡,他臉上堆着笑,彷彿根本不在意這件事情。

他不反對,李隆基又思忖了會兒,點頭道:“既是如此,李卿何日動身,朕令百官相送,朕也親登城樓,爲令尊送行……朕還許你兄弟假,先將李卿送至旅順,安頓好之後再還長安”

既然要放李林甫一條生命,李隆基的氣魄就顯出來,他放得很徹底,不僅僅是李林甫自己,他的兒子們,也都送至旅順——名義上是成全他們孝道,實際上卻是將李林甫的子侄從朝堂之上清出去。

楊釗心中頓時一喜,這消息傳出去,不用他找李林甫麻煩,朝廷上某些人,就會明白,李林甫徹底完了,他們就會象瘋狗一般撲來,希望在李林甫身上,撕咬下兩塊肉……不過有葉暢在,這些人還是會有些忌憚。

想來想去,楊釗心中很清楚,李林甫能全身而退,最大的倚仗,恐怕就是那個女婿了。

那個讓他們這些呆在長安的人都心生忌憚的人物,現在究竟在做什麼?

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楔子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47章 絕唱餘音猶繞樑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7章 前世情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