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

李白正等着酒上來,聞言精神微振:“十一郎你夢中得詩,名動天下,某倒要洗耳恭聽。

必須說,時人對李白評價舌粲蓮花是有道理的,他此話說得葉暢心中也有些飄飄然。

這種恭維,出自別人之口沒有什麼,可是出自李白之口……大不一樣啊。

但旋即,葉暢便警惕:這可不是自己真正的才華,玩玩可以,不能玩過火。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草色全經細雨溼,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這首詩,此時拿出來,最是應景不過了。唯一讓葉暢有些擔憂的是,這首詩的作者,便是王維本人。葉暢依稀記得,這是王維晚年贈裴迪的作品,應當寫在安史之亂後,此時提前十餘年拿出來,不會被人識破。

李白聽得“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之句,悚然而起,待全詩畢後,他喟然長嘆:“十一郎,汝亦出塵之人,竟然看透如許……這不象你年紀能作啊。”

確實,若非飽經世事人情練達,哪裡寫得出這樣的詩句來

葉暢與此時三位大詩人都接觸了,杜甫老實人一個,但不失熱血,李白中年憤青,滿腹牢騷,王維恐怕是三人中最聰明也人情最練達者。想想三人經歷,王維官當得最大,便是曾被迫受安祿山僞職,最後亦富貴身名皆得保全,他表面上柔和,實際上卻比李白與杜甫堅韌得多。

正因爲看得透看得破,王維半官半隱,獨善其身。

“不過也難免,你葉十一可是老狐精,自然看透世情。”李白評價葉暢道。

說完之後,他拍着葉暢道:“既是說不如高臥且加餐,便請某共食吧,早聽聞你葉十一廚藝不遜於易牙,今日得大快朵頤”

“那是必須的。”葉暢頓時有了精神,那些詩是他偷來的,可這廚藝,確實是他自己的啊。

李白的到來,讓臥龍谷熱鬧起來,他是個閒不住的性子,最初是東張西望,拉着葉暢要去尋幽訪道。結果發覺葉暢確實忙碌,便開始跟着葉暢四處晃盪。他又是個好奇的傢伙,見着新奇的東西,總愛開口相詢,弄得葉暢不勝其煩,於脆讓張休這個同樣問題多多的來相陪。

結果這二人湊到一塊,見什麼拆什麼,雖然造成了不少破壞,卻總算讓葉暢可以集中起精神來安排自己的事宜了

他原本就計劃趕往孟州,幾日之後,便邀李白同往孟州去。李白不以爲然:“十一郎,以往我不知,如今才曉得這臥龍谷給你弄得如此舒適,便是長安的宅邸,也比不過你這邊——你何必四處奔走,爲着些蠅頭小利而徒耗精力?

“呵呵,青蓮居士這般說可就差了,若沒有我這等人物爲了蠅頭小利奔走,哪裡有你如今的舒適?”葉暢聞語,搖頭笑了起來,果然,李白就是不能靜下心來做實際事務,這廝嘛,或許得給他找些活兒:“別的且不提,就說我此去孟州,爲的是種植木棉之事,我用南詔來的棉花,製成的棉衣棉被,你可不都是用過?”

“是用過,倒是極暖和。”

“當初太宗徵高麗,還有今上令大門藝徵渤海,我軍吃虧便吃在天氣寒冷兵不耐凍上。若全軍能換上棉衣析被,你想想看,不說萬無一失,但總勝過如今的麻衣葦絮吧?”

李白一拍頭:“原來如此……這倒是件大事,某也與你去”

葉暢心中暗道,若是我將你這廝忽悠得去種棉花,我華夏詩壇豈不少了許多不朽名篇?他笑着道:“此等雜務,非汝所喜,勉強不來。況且,某正有一事,也需要人相助,居士你來得正好”

“說,說,殺人報仇還是什麼?”李白興致頓時來了。

葉暢再度無語,李白的性子,也太過跳脫了,雖然明知是玩笑,但想起這廝確實有過前科,葉暢還是有些擔心。

“不是私仇,而是國事……李頎、高適與岑參三位,多次邀我一起,踏足邊疆,熟悉邊情,以備不時之需。我忙着這些雜務,實在是無暇,居士代我一行,不知可否?”

此時李白正失意之時,灰溜溜地從長安出來,讓他意識到,想在長安那清貴之地熬上去,以期有一日能施展平生抱負,那是極難的。聽得葉暢這建議,他眼前一亮,這倒是一個好出路,憑藉邊功,獲取勳爵

“好,便如此了”他一拍手:“某就與那三位同去”

“此次去,切不可逞血氣之勇,一人一時勝負,無於大局,可幾位若是能通過此行,得出好的定邊之策,可是利國利民之舉。某不才,便在中原,爲諸君後盾。”葉暢見他如此爽快,心中倒是有些歉意,這幾人都是慷慨悲歌之士,他們去若是出了什麼意外,自己只怕終身難安。因此,他便多交待了幾句。

“只管放心。”李白昂然道。

李白與李頎、高適和岑參等人,即使未曾見面,也是聞名已久,聽得葉暢介紹他們的計劃後,仕途不順的李白已經心血澎湃。身爲浪漫主義詩人,他原本就有一種冒險的熱血,而葉暢出資以衆人安頓家小和充當盤纏,更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葉暢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們每到一地,便要標明地圖。雖然葉暢知道,讓這些想象力豐富的詩人於這個,只怕會出不少紕漏,但這地圖只是充作個參考。

試想一下,李白畫出的東北邊疆圖吧:此處有山,高萬仞,旁有河,水由天上而來……

打了個冷戰之後,葉暢決定,花上一天功夫,給李白做一點畫圖訓

必須承認,這世界上是有天才的,葉暢原以爲很難讓李白接受的畫圖訓練,卻不曾想,僅僅是一天功夫,他便能將等高線地圖玩得溜轉了。

“這有何難,依樣畫樣罷了。”聽得葉暢的誇讚,李白不以爲然:“不過此等地圖,也只能充爲軍機所用,完全沒有美感,實在是辱沒了某家之筆。”

要的就是沒有美感,葉暢又恭維吹捧了幾句,李白這才得意洋洋,又將注意力轉到了好酒之上。

兩天之後,大唐天寶三載的三月初四,葉暢與李白、賈貓兒等離開臥龍谷,第一步目標乃是洛陽。在洛陽只是呆了幾日,葉暢將李白、賈貓兒扔下,自己北上,去了與洛陽隔着黃河的孟州。

玉真長公主的兩個莊子便在孟州王屋山下,如今山上正大興土木,爲她建今後養老的道觀。葉暢趕到時,還可以看到被驅使着前去服役的百姓。

“正值農忙之時,卻驅使百姓做這個……”

對此,葉暢有些無語,但其背後的考量,葉暢大致也能猜得出來。

百姓耽擱了農時,哪怕只是稍稍耽擱,都意味着災難,一批自耕農的破產,就意味着一批土地要被兼併、一羣勞力變成奴婢。

若非如此,僅靠着周邊諸國入內的奴婢,大唐如何能積下三千萬甚至更多的奴婢總數?

“莊子上的佃戶如何?”

玉真長公主的兩座莊園相隔一條小溪,土壤肥沃,而且是難得的連在一起的大片良田。葉暢估計了一下,兩個莊園加起來,萬畝是肯定沒有的,可是七八千畝總是有的。

葉暢一開口,不是問田畝數量,而是先問佃戶情形。

迎接他的莊頭總管滿不在乎地笑了起來:“郎君這問的可就外行了,那些佃戶,要多少便有多少,每年都有人來哭着喊着爲佃戶。”

葉暢不爲人知地皺了一下眉。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構成其軍力基礎的,幾乎都是自耕農。這種自耕農大量破產投靠的現象出現,也就意味着構成其政治穩定基石的經濟基礎在崩潰。大唐的危機,遠比他想象的來得更早,甚至在這號稱盛世之時,便已經有了苗

不過對葉暢來說,自耕農破產……也是件好事,大量無地的勞動力,也能爲他推動自己的工業計劃創造條件。

“佃戶究竟有多少?”葉暢又問了一句。

“某不是說了,佃戶數量郎君不用擔心,只要某呼一聲,便有足夠的人手出來……”

葉暢再次皺眉,這次不是爲大唐的危機,而是爲這兩個莊子。

兩個莊頭總管,都是玉真長公主面前能說上話的人物,但他們的態度,對自己分明是陽奉陰違。

一個笑嘻嘻默不作聲,彷彿就在一邊看笑話,另一個回答問題是顧左右而言它,就是不肯真心配合。

看來……原本以爲順利的田莊接收,還是會有麻煩啊。

“告訴我如今有多些佃戶,將名冊登記好,按着年紀、擅長分類。”葉暢沒有着惱,只是平靜地道:“一日之內……不,四個時辰之內,我要這名冊。”

“呵呵,葉郎君,你可是精貴之身,這稼穡之事,還是我們這些勞累命的來吧,不勞你親自操心……”

“葉英,葉挺”

葉暢森然一喝,他身後的兩個葉家族人應聲而出。

隨和尚善直學習技擊的葉氏族人當中,這兩個最爲出色,他們此次跟葉暢出來,也是葉暢有意培養。

他二人上來,直接將那名莊頭總管架起,那莊頭總管卻並不畏懼,大叫道:“某乃玉真長公主府中總管,爾等何許人也,敢對某無禮?”

“不過是長公主府中的一個奴婢頭目,再是什麼總管,也只是一賤奴罷了。”葉暢到他面前,臉上盡爲厭惡之色:“休要以爲某不知你這狗奴肚子裡的算盤,每年欺下瞞上,從莊子裡撈得不少好處吧?從今日起,你這狗奴的好日子到頭了,某向長公主交了三年莊子出息折成的錢財,這三年裡,莊子裡的一切,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某說了算。你這狗奴,還想以管事自居?做夢拖出去,先打一頓,然後綁在莊前示衆”

葉英葉挺將那莊頭拖了出去,來之前葉暢便有交待,因此竟然那莊頭又是大罵又是威脅,他們卻都是聽若未聞。

“你是聰明人,方纔那廝自以爲聰明,結果被你使喚了,出來捋我虎鬚。”葉暢轉向剩餘的那個管事。

那個管事臉色頓時變了,忙低頭哈腰:“郎君哪裡的話,某最蠢了……”

“聽着,我來此處,看中的不是你們這些奴婢的些許好處,你們弄什麼花樣,我一清二楚,只要你們聽話,我便懶得與你們計較。”葉暢樹起兩根手指:“兩個時辰之內,將我要的名冊準備好來,不僅是你那莊子上的,還有方纔那蠢貨的。”

那個管事愣了愣,然後恭聲道:“是”

這些莊頭管事最奸猾,因爲遠離主家,莊子裡的收益,倒是有近一半被他們巧立名目弄走了。膽子大的,甚至還假借主家之名,行不滿之事,肥了自己的私囊,壞了主人的名聲。

不到兩個時辰,那個莊頭管事便將名冊拿了過來,葉暢仔細察看,果然按着他的要求,這名單上都註明了年齡、擅長。葉暢翻着名冊,滿意地點了點頭:“好生做,總有你的好處。”

“是,是,郎君放心,小人是識時務的,卻不象那解老三一般。”那管事乘機道:“這些年,貴主一心向道,莊裡的庶務幾乎不過問,那解老三倚仗着母親乃是貴主身邊得力的媽媽,把持內外,不唯他那邊莊子,就是小人管的莊子,也都聽他的……郎君懲治了他,實是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葉暢放下名冊,有些驚訝:“莫非解三有欺壓良善不法之事?”

“這個……”

“你姓方吧,名字倒雅緻……方應物,呵呵,還淳縣人,如何到了公主府中,在此充任管事?”葉暢見他說得吞吞吐吐,似有所顧忌,笑着問起了他的出身來歷。

這方應物麪皮動了動,有些難堪:“卻是先父遊學天下,爲籌盤纏,欠了同鄉債務,後來這債務落入仇人手中……後來還不起債,家父與某便被髮賣爲奴了。”

至於落入公主府,對他來說,算是不錯的出路。葉暢沒有細問,又笑着道:“我此次來種木棉,事關重大,你若能立下功勞,葉某願向公主求情,還你父子清白之身,你看如何?”

方應物頓時神色大動,感激涕零地下拜:“人豈有願爲奴婢者,若得如此,某願爲葉郎君效死力”

“哈哈……”葉暢大笑道:“起來吧,且與某說說,這解三究竟有些什麼勾當”

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楔子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