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

眼見着夏天就要來臨了,田野裡和風拂過,棉花苗長得甚爲喜人。

鄭五望着這些綠油油的苗兒,佈滿皺紋的臉上,漾起了複雜的神情。

一方面,他對這些苗兒的長勢甚爲歡喜,另一方面,他又有些擔憂:這些東西並不能用來吃,據說只是結出類似於蠶繭一樣的東西,然後可以紡線織布——這倒是稀奇了,種得出蠶繭來

但這是葉郎君說的,那些從洛陽來的人可是極信葉郎君,他們說便是在洛陽城裡,葉郎君也是一言九鼎的大人物。

想想也是,自己擔憂得太過頭了,葉郎羣一來,只花了幾日功夫,便將以前的莊頭總管方應物與解三趕走,將人心安定了下來。

正想着間,便見到葉暢帶着十餘人順着田埂行來。

“葉郎君。”鄭五慌忙起身招呼。

“鄭五啊,這木棉還好種吧?”葉暢認得他,笑着迴應道。

鄭五心中一喜,沒有相到葉郎君這般大人物,也只有兩個月的功夫便記住了他。

“託郎君的福,木棉很好種,不需要太多打理。”

“如今生計如何,每週發放的糧食夠吃否?”

“夠吃,夠吃,可以敞開肚皮吃,比起過往好多了,過往這青黃不接時節,哪裡有飽飯吃”

“我記得你新婦已懷了孩兒,陪她的時間夠不夠?”

一提到此事,鄭五心中便是感激,他相貌雖老,實際年紀還不足四十,家裡還有妻子,此前養了兩個孩子都夭折,如今看着妻子肚子又隆了起來,他原是很擔心,好在現在有飽飯吃了。

“夠,夠,每日裡田裡的事情忙完,便可回去陪她,而且還有休沐日”鄭五看着葉暢,大着膽子道:“郎君仁厚,古今罕有,小人等都是打心裡感激……”

葉暢號稱用“古法”記時,將每月分爲四周,一二三週爲七日,第四周爲八日。這些佃戶們一二三週的最後一日和第四周的最後兩日爲休沐日,比起往年沒日沒夜於活,這可以說是輕鬆得多了。

他們只是感激葉暢讓他們有休息之日,卻不曾想到葉暢通過這種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制度,潛移默化裡在培養着他們的遵守時間的紀律性。

“過幾日,會有穩婆到莊子上來,我會讓她去給你媳婦看看。”葉暢又道。

在葉暢這邊,只是幾句話罷了,可在鄭五那兒,卻就是熱淚盈眶。他再次下拜:“多謝葉郎君,多謝葉郎君”

善直在葉暢身後“善哉”了一聲,葉暢與鄭五告別,幾人順着田埂繼續前行,待離鄭五遠了,葉暢回頭看着善直:“和尚,你一善哉就是有牢騷要發吧?”

善直瞪起眼來:“郎君這話說得,貧僧只是覺得郎君越發陰險了。”

“哪有?”

“你方纔那番做作,可不就是爲了讓人爲你拼命?”善直嘲笑道:“連貧僧都瞧得出來,你以爲旁人就看不出來?”

“看得出來又如何,這原本就是陽謀不是陰謀。我那番做作,可不只是空口白牙說幾句輕飄飄的話,那可是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葉暢搖頭:“和尚,世事原本便是如此,人既生存於世,便須要做事,不只是爲自己,亦是爲別人。便是大明宮中坐着的天子,也不是每日要替天下操心?這些佃戶,不爲我效力拼命,就要爲別人效力拼命。爲我效力,至少我得了好處,他們也不會少。”

“近日和尚在看兵法,記得當初吳起爲士兵吮膿瘡,士兵之母便哭,說兒子必爲吳起死了。”和尚卻沒有被他說服:“說來說去,你與吳起一般,都是騙子。”

和尚看兵法,是葉暢的要求,以和尚的勇武,就這般一世,實在有些浪費。葉暢沒有想到的是,和尚沒有學着吳起如何招徠士兵之心的本領,卻學到了一肚子牢騷。

他想了想道:“我換一個方法來說吧,你和尚爲人唸咒祈福,實際上爲的是什麼?”

“自然是弘揚佛法……”

“你瞧,和尚你也不老實吧,怎麼會只是爲弘揚佛法,若是爲此,應當是你們和尚散盡財物纔對,爲何卻成了和尚向人求佈施?”

和尚想了相,便又補充了一句:“還有求衣食。”

“正是,求衣食,我亦是求衣食,佃戶也是求衣食,我多對佃戶用些心,佃戶們便願多爲我出些氣力,這是一種……交換,故此談不上做僞……”

葉暢還想長篇大論下去,和尚卻一臉鄙夷模樣。葉暢交往久了,和尚明白,這廝最會胡攪蠻纏,與他說道理,那是自討苦吃。

就在這時,和尚的眼睛突然瞪大,露出警惕之色。

葉暢也聽到身後異樣的動靜,回過頭去,只見十餘騎順着官道而來,馬上騎士都是盔明甲亮,帶着肅殺之氣。

這些馬小跑着,因爲葉暢一行在田壟當中的緣故,他們並未縱馬入田,而是在道路上便止住。馬上一名騎士問道:“諸位可知道有一位葉暢葉郎君?”

說話的這名騎士雖然也着甲,但一開口,就帶着股陰氣。葉暢眉頭微皺,看着那人:“某便是葉暢,不知尊駕何許人也?”

那人將頭盔接下,露出面白無鬚一張團臉,未語先笑:“咱姓邊,名令誠,如今在宮中做事,奉陛下之命特來見汝,帶有陛下口諭。”

葉暢心中一凜,李隆基對他沒有多少好感,從將他驅出長安城便可以看出。他拱手行禮道:“山野村夫,不意勞動邊……”

這個時候,葉暢突然意識到,這位來傳消息的,可也不是一般人物,而是邊令誠

這個坑了大唐幾位名將的太監,竟然出現在自己面前。

此時最出名的大太監,自然是高力士,但邊令誠,身份亦非一般,甚得李隆基信任。

“不意勞動邊……邊公過問。”葉暢在停頓了一會兒之後繼續道:“有勞邊公了……此處不是談話之所,請邊公到小處一坐。”

“正好,咱聽說葉十一郎家中美酒,一名甘露,一名醉黃粱,都是難得的極品,聞名已久,今日倒要好生受用一番了。”

邊令誠說完後放聲大笑,似乎是要顯得自己的豪氣,但他那尖嗓子卻讓他的笑聲變得不倫不類。葉暢只覺得渾身都是雞皮疙瘩,而他身後的和尚,更是險些吐了出來。

引着邊令誠回到莊子裡,請他坐下之後,這死太監打着哈哈,卻就是不說李隆基派他來的真意。待得酒奉上來,他才眼睛閃閃發光:“待咱來嚐嚐這二種美酒,聽聞李太白都讚不絕口,專門寫了詩讚揚的……”

酒一入口,邊令誠臉上神情就發生了變化,他面色忽明忽暗,好一會兒才讚道:“好酒,好酒,咱這殘餘之人,飲後都覺得象是有一團火在胸中燒……”

話到此處,邊令誠話題猛然一轉:“今番出來,是咱自個兒向聖人討來的活兒……原因就是久仰葉郎君善持產業之名,要來向葉郎君請教一番。”

葉暢心中不祥之感越發明顯了。

高力士乃是大唐第一位權宦,他因爲當初隨李隆基一起發動政變誅殺韋后等有功,故此擁有此前太監沒有的權勢。他開了個頭,此後玩弄低劣權術的宦官,迎合年老猜忌的李隆基所好,一茬茬冒了出來。但那是再過幾年後的事情,現在邊令誠等,還只敢小心覷視權柄罷了。

可這個邊令誠,卻在他面前這般……其中至少透露出兩則消息。

其一是高力士似乎壓制不住這些宦官中的後起了,其二則是……自己的處境似乎不太妙

“某乃刑餘之身,總擔憂今後老無所依,故此想要積攢些家當。”邊令誠見葉暢不出聲,只道他沒有聽懂自己話語中的含義,他笑着道:“知道葉郎君善經營植產,有一事相求,還請葉郎君勿推託

葉暢表面上仍然很平靜:“邊公只管吩咐就是,某能辦得到的,絕不推辭。”

“葉郎君這甘露酒與醉黃粱,聽聞產量不足啊,咱願出資,助葉郎君一臂之力,同時也給咱攢上養老錢,葉郎君意下如何?”

此語一出,葉暢悚然而驚。

這是看上了他釀酒的利潤了

甘露酒與醉黃粱的利潤非常大,可以說十倍都不只。只因爲葉暢擁有現在最好的蒸餾工藝與設備,才能做到這一點,別人就是想學,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學去的。

自去年八月入洛陽推出醉黃梁,到現在才八個月時間,這兩種酒給葉暢帶來的利潤就超過三萬貫

正是這筆錢,加上之前紙坊、印坊的收入,源源不斷地支持着葉暢幾方面同時開工:請了淄州的工匠改造琉璃窯,在武陟擴建造船工坊,在洛陽進行基建投資,在孟州進行棉花試種。

葉暢早就知道,這麼大的收益,他不可能長久佔有。他打的主意也很實在,利用此前積累的名望人脈,能夠保證自己掌握這利益三到五年,等規模一做大,立刻轉手——他都想好了,直接交給李隆基,換取相應的政策支持。

卻不曾想,如同球市一般,竟然還沒有多長時間,便有人伸出手來。

關鍵問題是,這個邊令誠……他又不是高力士,憑什麼敢開口?

葉暢盯着邊令誠,邊令誠端着酒杯,笑眯眯的,卻是不說話,似乎在等葉暢的迴應。

並沒有沉吟多久,想到自己此前得罪的那一羣人,葉暢便明白,自己別無選擇。

象元載、盧杞、王縉等人,本質上是士大夫,他們的性格雖是各異,可是他們行事的風格卻總有大同小異的地方,葉暢並不是很懼怕他們——死要面子就決定了他們所使用的手段有限。

可邊令誠這種死太監卻不同。

這廝從長安接了任務跑來,前面這番話都是鋪墊,真正可怕的還是他至今沒有說出的東西。想到他還帶來了甲士,葉暢便知道,自己非答應不可。

“邊公有心,某如何會拒絕,只不過邊公對今後的生意是如何想的?”

“哦,此言何意?”

“一般生意有兩種,一種是邊公自己也親歷親爲,如何經營,如何擴張,邊公都親自動手。另一種則是邊公全然放手,只是派個賬房來覈算,每載將收益算出。”

“咱不懂經營,還是後一種吧。”邊令誠琢磨了一會兒道。

葉暢心中在冷笑。

邊令誠這廝貪心,他必然是先派人介入生意,然後尋機將釀酒業一舉奪去,就如同王元寶奪走球市一般。只不過王元寶手中有財力人力,故此不需要太多準備時間,饒是如此,他也下了氣力收買球市的管事。邊令誠宮中太監,手中有幾個人可用,就算葉暢現在就將全部酒坊都交與他,他也經營不過來。

他必是慢慢安插人手,過個兩三年,等這些人都上手了,再將產業盡數佔去。巧取豪奪,如意算盤倒是打得很響,只不過,他卻料不到,葉暢竟然有將酒坊交與李隆基的打算。

就這樣吧,這兩三年內,名義上給這個死太監股份分紅,但利用擴大生產規模銷售更多酒的利益誘惑他,等到他下決心動手之前,讓他竹籃打水一場空。

“咱要出多少本金,能得多少股分紅?”邊令誠肥胖的臉上露出貪婪之色。

這廝還是第一次露出這等不掩飾的神情,而且是一瞬即斂。

“邊公只需出一千貫,佔有一成股份,在一年之後,邊公可以用一千貫,再買一成股份,如此連續五年,邊公以爲如何?”

“太慢,我出五千貫,佔五成。”

兩人討價還價好一會兒,最終達成兩千貫佔兩成,來年又可得兩成,擊掌成誓之後,邊令誠笑着道:“哈哈哈哈,葉郎君乃俊傑也。”

所謂俊傑,識時務者也。葉暢明白,接下來要進入正式話題了。

“天子有令,徵修武人葉暢爲承務郎,以折衝府兵曹參軍職參贊軍務,即日至達化縣洪濟城軍前效力”

葉暢只覺得眼前一黑,頭暈目眩起來。

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353章 奇功偉績名自高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