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白旌黃鉞節度安西

李建成沉吟着道:“那吐蕃的事務……就按陳應的意思辦吧!”

魏徵與房玄齡幾乎異口同聲的道:“陛下,不可!”

李建成疑惑的望着魏徵和房玄齡這個兩腹心重臣,不解的道:“爲何?”

“打仗的事情,可以假手陳大將軍。”房玄齡道:“但是,施恩天下,萬民敬仰的事情,陳大將軍絕對不可以再做了!”

李建成鄭重的道:“這個……朕相信陳大將軍。如果沒有陳大將軍,朕恐怕早已是一堆朽骨,陳應有能力做好此事!”

“此事,除了陛下,沒有人可以做!”魏徵正色的道:“除非陛下願意留下後患!”

在李建成的設想中,吐蕃和西域,都是不毛之地,特別是西域,都沒有成片的大塊水土,全都是零零散散的綠洲,都是小國的規模,別說制霸天下,連作爲偏霸府的資格都沒有。

至於,吐蕃則更加荒涼,唐人就算去了吐蕃,也會頭昏眼花,四肢無力。

雖然,吐蕃這場戰爭,陳應打得非常漂亮。可是,在李建成看來,這根本就不能算是軍事上的勝利,而是政治上的勝利。

因爲,參與攻打吐蕃的主力人馬,除了安西大都護府的驍騎軍一萬餘人馬,背嵬軍六千人馬,其他則是反松贊干布聯盟的一百多個大小部落,這些吐蕃人才是真正的主力。

在李建成看來,吐蕃也好,西域也罷,大都是雞肋之地,唯有河西漢四郡,以及西域中的高昌、龜茲、沙州、伊州、疏勒這些地方,還算有些價值,甚至什麼康延居、鬆邦堡、那曲、多達、雅隆諸城,恐怕還沒有長安城的一個裡坊大。

房玄齡看着李建成沉默着,向魏徵使了一個眼色。

魏徵會意,向李建成躬身道:“陛下,是否還記得當年的誓言!”

李建成愕然。

他發的誓不少,還真不記得魏徵所說的是哪一個。畢竟,政治家的誓言,就好像花心大少哄女孩子的蜜語甜言,聽聽就算了。

魏徵朗聲道:“我們要建立盛世大唐,這個大唐對外消滅了戰爭、對內建立了秩序的大唐,她將讓老弱者可以終老,讓壯健者有所用其長,讓幼弱者得到撫育,讓賢能得以上位,讓公平與信義暢行人間,讓天下有公正的法律可以遵守!”

房玄齡接着道:“天下人的大唐,乃治天下人人因爲這份大業而受益,同時人人也爲這份大業而出力,將是一個大公的國家,而不止是某個家族的廟堂,這將不止是漢家子弟所期盼的大唐,更是萬國萬族所期盼的大唐!”

“朕希望我們的國家將來能夠變得如此。”說到這裡,李建成苦笑道:“可是那樣的國度,離我們還非常,非常的遙遠……”

“不遠!”

房玄齡道:“我們已經在做了!”

魏徵不假思索的道:“根據目前,進行左民部統計的人口,天下十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共三百六十七州,共計三百八十三萬戶,共計兩千二百三十三一千九百九十一人,比武德七年天下共計二百一十九萬戶,多了足足一百六十四萬戶,這其中並沒有統計安西大都護府,如果按照陳大將軍統計的安西都護府三轄三鎮十九州一百七十六縣,擁有戶七十四萬三千六百五十四戶,共計三百七十一萬八千二百七十人。”

在歷史上,哪怕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三年(652年),唐朝人口剛剛三百八十萬戶。主要得益在這個時空,因爲陳應這個異世蝴蝶的影響,河北之亂快速平定,死難人數大幅度減少,最重要的是,因爲杜伏威沒有死。

同樣的歷史上,歷時將近一年才最終平定的輔公祐之亂,死難人數不足歷史上的三分之一,最最重要的是,唐朝遠比歷史上,擴張的更快,更加順利。特別是河北之亂、關中糧食危機,這讓陳應向安西遷徙了三十餘萬戶,讓安西漢民比歷史同期,多了二十倍都不止。

採取了新式的耕具、農具、大唐的糧食生產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雖然關中糧食危機剛剛過去不過兩年,關中十六座長平倉,已經超過八成存滿,朝廷控制的長平倉,儲存了超過一千二百萬石糧食,哪怕一年之內,關中顆粒未收,關中將不會出現糧食危機。

由於對東突厥、西突厥戰爭的持續勝利,繳獲的牛馬羊、豬等牲畜也非常多,現在天下三百八十三萬戶百姓,至少超過五百萬頭成年耕牛,九百餘萬匹挽馬。這還不算朝廷太僕寺位於隴右、河湟、幷州、幽州、代州、雲州、以及青州、瀛洲等七十餘座官營馬場,哪怕歷史上,在開元盛世時期,李隆基也最多擁有七十餘萬匹戰馬。

可是現在,朝廷的戰馬數量突破一百三十萬匹,如果,李建成需要,隨時可以從天下徵召到四十萬騎兵,三個月內,將百萬百姓武裝成百萬大軍。

不一樣的大唐,給魏徵、房玄齡極大的信心,特別是關中的馳道與伊州的馳道將會預計在三個月內接通原州,最遲開元四年春季,全線貫通長安至伊州長達六千餘里的馳道。

通過馳道運輸,關中大軍將可以以每天二百里的速度,最多三十天抵達伊吾州,如果是輕裝前進,這個時間會縮短到二十五天,甚到更短。

除了這條向西的戰略馳道,從長安向東的馳道已經修築到了宋州,這條重在的馳道,將在宋州進行分岔,向東繼續修到不其城(今山東青島),向北經到涿州、易州、幽州抵達遼東的營州龍城(既今天朝陽市)。

特別是看到了馳道的龐大運輸能力以及運輸效率,自長安向西南經子午谷,進入巴蜀、抵達劍南道的馳道也已經提了上計劃。

將來,利用十年時間,大唐將修建四縱四橫的戰略馳道,將天下三百六十七州與四大都護府聯通起來。

李建成沉吟道:“陳大將軍在吐蕃這麼一打,雖然大勝吐蕃,固然歡喜,只不過凡事有利皆有弊,魁魅勉勉就會蟄伏起來不敢動了。”

魏徵想了想道:“太子遠在安西,太上皇也甚爲想念,不如,讓太子與平陽公主、陳駙馬回長安……”

不等魏徵說完,李建成搖搖頭道:“玄成,朕懂你的意思,朕現在要儘快打通絲綢之路,以獲取富國的資金,朕要留西突厥一條狗命做眼中釘,好讓朕不會安於逸樂,我要陳大將軍暫時蟄伏待機。”

看着房玄齡與魏徵不解的樣子,李建成道:“朕要讓天下諸國,都恨朕入骨,朕要讓薩珊、拜占庭、西突厥他們串聯我們的敵人,以作爲我們大唐強兵的對象。待朕收拾了高句麗這條豺狼,騰出手時,就是我們大唐傾國之力西顧之時。朕要讓拜占庭的七山之城,在朕的馬蹄下瑟瑟發抖,朕要讓西海(既秦漢魏晉時期,中國對裡海的稱呼)成爲大唐的內海,朕要讓阿爾卑斯山成爲大唐的西境!”

聽着李建成的話,魏徵與房玄齡二人都熱血沸騰。

魏徵道:“吾皇聖明!”

李建成沉吟道:“中書舍人何在!”

岑文本躬身道:“臣在!”

李建成道:“擬製,賜陳應白旌黃鉞,節度安西。”

魏徵臉色大變,陳應的權力已經夠大了,再給陳應加權,將對朝廷是禍不是福。

魏徵還沒有說話,李建成接着道:“加賜左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爲左衛大將軍,持節出鎮西州道經略安撫使,西州道下轄,焉耆州、庭州、火州(今天吐魯番)、新州、狐州、塔州(今巴音郭楞州東南境)。”

說到這裡,魏徵狂喜。

安西大都護府最繁華的地帶,其實就在東部,與甘州、肅州、瓜州、沙州等相連的地方,如今在李建成的命令下,將安西十九州拆出東半部的六州六十一縣,幾乎囊括了安西最精華的部分。

這樣以來,陳應的轄區會大幅度縮小,不過李建成把吐蕃全境,全部劃給陳應,讓陳應管轄安西大都護府的龜茲、疏勒、以及吐蕃。

雖然總面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三千餘里,可是人口卻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而境內吐蕃人則成爲第一民族。

……

當陳應接到李建成的聖旨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開元三年的十一月底。

陳應卻沒有住在松贊干布王宮,不是陳應害怕逾越,主要是他實在受不了裡面的味道。

吐蕃人以牛糞爲財富的象徵,誰的牛糞多,就家就富有。當然,造成這種風俗的原因非常簡單,吐蕃雪塬煤炭資源相對中國的其他地區來說,非常稀少,主要是雪塬大陸地質形成的主要原因。

雖然後世探明儲量將近十億噸煤炭,不過這些煤炭還不及新疆昌吉州的準東礦區,那裡的儲存量超過四十億噸,而且是淺層煤礦,幾乎是半露天的形式。

而在雪塬想要推廣煤炭使用情況,在陳應看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運輸非常困難,哪怕位於葉縣附近的煤炭其賤如土,可是運送雪塬,價值翻上百倍不止。

平均一車煤炭,需要增加上千錢的費用。幾乎每斤煤炭可以賣到三至五文錢,這個價格幾乎與一斗糧食的價格相當,哪怕陳應也感覺肉疼。

牛糞是吐蕃人最主要的燃料,哪怕松贊干布也不免俗,松贊干布的王宮中,光傭人就超過千人,加上持甲護衛,平常時期生活的人超過五千人。在這麼一個面積不小的王宮城內,每天消耗的燃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吐蕃人爲了滿足王宮的取暖需求,在王宮之內,設立了明暗共計六個牛糞儲藏倉庫,也不知道這裡的牛糞儲存了多久,反正特別是暗室裡的牛糞,陳應擔心明火把裡面的沼氣點燃了。

陳應冬天鬆邦堡城的味道還好,關鍵是夏天的時候,這裡絕對不是人待的,能臭得大腦缺氧。陳應自然不會住在糞堆裡,所以搬出了鬆邦堡城,在鬆邦堡城羊尼河谷找到了一處溫泉谷,在此修建了住院和營寨。

陳應現在就是安西的無冕之王,他在哪裡,哪裡就是安西的政治中心。

當陳應在鬆邦堡城的時候,鬆邦堡城就繁華無比,客商雲集,富豪雲集,可是,陳應搬到羊尼河城的時候,鬆邦堡城就迅速衰敗了下來。

當接到李建成的聖旨的時候,陳應也是明顯一愣。

因爲,陳應居然給他了節度安西的權力,而且節度使這個官職比歷史上早出現了一百多年。

節度使與安西大都護府不一樣,後者是一個管理機構,而前者只是一個官職。

主要管理軍事,沒有管理民政的權力。

在最初的節度使其實大軍區的司令員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中後期,當節度使管理上民政庶務的時候,已經要土皇帝沒有區別了。一旦節度使造反,朝廷除了平叛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當然,對於陳應的變化是他多了一面大燾,上書安西軍節度使陳。

馬周看着聖旨之後,笑道:“恭喜主上!”

“沒有什麼好恭喜的!”陳應擺擺手道:“讓你準備的東西準備好了嗎?”

馬周躬身道:“好了!”

陳應嘆了口氣道:“在朝廷裡那些官老爺眼中,本大將軍現在位高權重,乃是實至名歸的安西王!”

馬周道:“難道不是嗎?”

“不是啊,其實他們都錯了!”陳應指着遠處道:“現在的吐蕃就是一張白紙,而且還是士族門閥的禁區,在這裡,只是本大將軍的一塊試驗田。”

陳應一邊看着馬周撰寫的“議攤丁入畝”,一邊在腦海裡搜索着歷史上的攤丁入畝。

陳應利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來構思關於吐蕃的可行性辦法。

陳應現在就是在安西試驗大唐將來治國的可行性方略。

馬周試着道:“真可施行,他們會串聯起來反對主上!“

陳應不以爲然的笑道:”本大將軍會怕他們反嗎?他們敢反就拿脖子試試本大將軍的橫刀鋒利否!“

馬周張了張嘴,沒有再勸。

他知道陳應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決定的事情,絕對不會更改。

”執行吧!“陳應想了想道:”命令陌刀軍、背嵬軍、驍騎軍、越騎軍全部把眼睛放亮點!“

馬周心中嘆了口氣,他知道這一道命令下去,肯定會天地變色,肯定會殺得人頭滾滾。

第三十九章清河馬周第九十五章一人做事一人當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百章首戰告捷第八十五章兩個活寶湊一對第二五六章本大將軍爲國爭光第九十六年反松贊干布聯盟建立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三十四章下馬乞降饒爾不殺(四更)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九十七章原來也不過如此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十二章非打不可第七十二章全軍崩潰逃命要緊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八十八章一首詩而升官(二更)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二三六章誰能力挽狂瀾?第四十三章血月殺戮第一四八章就算把天捅個窟窿那也無妨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一零七章不作就不會死第九十四章重型雪爬犁第一八五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上)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三十六章我是缺錢的人嗎?(二更)第七章斬將奪旗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五十二章膽大妄爲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九十五章舉薦徐世績(三更)第二七九章交出兵權回京完婚第六十四章涼州鮮血已經流乾(二更)第二七二章李世民你要弒君還是弒父(一更)第七十二章最後的瘋狂(下)(三更)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二六七章十萬貫買下河北貴嗎?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五十四章救兵來了第一八一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三三章陳應的立威方式(二更)第二十八章來而不往非禮也(二更)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十二章人才難得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九十六章加封太子少保第四十六章活埋(二更求訂閱)第一五五章不知不覺陳應也老了第一零八章犯我大唐雖遠必誅第三十八章殺人何須用刀(一更)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二四二章戮力北進直搗黃龍(三更求訂閱)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二三七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七二章看我四十米長的大刀第一百零六章萬年縣最大的地主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九十五章舉薦徐世績(三更)第二零一章利益均沾皆大歡喜第一一五章女皇是怎麼樣練成的第三十章子夜歌(五更求訂閱)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二二六章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第二二零章新概念戰爭(二)第二八五章不支持李世民的真正原因第二十八章東宮八將第六十五章留給突厥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三十八章縣令算個屁第一五六章生殺大權一念而決(一更)第二零四章成爲秦王府座上賓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二十一章綁票第六十六章燒出來的凝聚力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五十六章斬將奪旗捨我其誰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三十八章家世難寧第二七三章槍鋒所向一地死屍(二更)第二十章長安不是你撒野的地方第五十八章會不會反(爲書友37036439漂紅加更)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九十二章折服許敬宗下(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