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

李建成煩躁的在書房裡轉圈,垂在身側的雙手,一會兒攥成拳頭,一會兒又頹然的放開。

鄭觀音裹着厚厚的褥子,坐在李建成的書桌前,提筆寫字,她擡頭瞥了猶如困獸一般的李建成一眼,又低頭繼續寫着字,一邊說道:“陛下,這是急眼了嗎?”

李建成喘着粗氣道:“朕……沒有想到啊……陳應與朕居然如此生份,他居然需要效仿先賢,置田自污!”

鄭觀音放下毛筆,一邊俯身吹着紙上的墨跡,一邊道:“大郎,你要弄清楚一件事,不是怎麼看陳應,而是整個關中的世族,都在傳說他功高震主……”

李建成豁然停下腳步,死死地盯着鄭觀音。

鄭觀音淡淡的笑着,舉起了桌上剛剛寫好的字,紙上有四個墨色大字:“功高震主!”

鄭觀音瞪大眼睛,一臉期待的笑着道:“我的字漂亮嗎?是不是進步很多?”

李建成語氣堅定的道:“朕……不會做這種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鄭觀音的笑容僵住,張了張嘴,卻什麼也沒說出來,她嘆息着放下了手中的字,繞過書桌,走向李建成道:“你當然不會做這等事,但不等於別人也不會做這種事,現在,你……”

李建成看着緩緩走過來的鄭觀音,鄭觀音伸出兩根手指,繼續道:“你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立刻解涼國公府的文武幕僚,讓陳應像淮安王叔那樣,做個逍遙王。”

李建成凝眉,直覺的搖頭。

鄭觀音笑的溫和,淡淡道:“那就好說了,還剩下一條,你必須反擊。”

李建成疑惑的道:“反擊?”

鄭觀音的笑容泛冷,聲音更冷道:“無風不起浪,陳應北上這些日子,一戰阿史那社爾,再戰樑師都,幾乎以不出任何傷亡的代價,連勝兩陣,擴土三州二十八縣。傳言陳應功蓋震主,因此而來,如果你不反擊,謠言只會越傳越烈,三人成虎,陳應的下場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李建成悚然一驚,半晌纔在鄭觀音清澈的目光注視下,低下頭來。

李建成想了想道;“我去找三娘說清楚。”

鄭觀音望着大步離開的李建成,緩緩地淡去笑容,無聲的嘆了口氣。

……

陳家堡,李秀寧凝視着魏徵道:“魏玄成,還記得當年我替救出竇建德家小,還幫他修建一座體面的墳塋……”

魏徵面露尷尬神色,不住點頭道:“魏徵虧欠公主……今後公主若有什麼難處,魏徵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秀寧搖搖頭道:“我不信!”

魏徵愕然。

李秀寧盯着魏道:“你這人說話,一向不靠譜。”

魏徵連忙道:“這是肺腑之言——”

李秀寧道:“這是你說的?

魏徵愣了一下,點頭:”是我說的……“

李秀寧不置可否的笑,順手將一大堆文牘推到魏徵面前。

李秀寧道:“那好,你先幫我看看這些公文,順邊幫我分析分析。”

魏徵頓時愣住道:“就這事?”

李秀寧一臉不悅道:“怎麼?做不來?”

魏徵道:“這只是些公文而已,未免太……”

李秀寧道:“太容易了是不是,你做不做?”

魏徵嘴角抽搐。

魏徵一份一份驗看着公文,原本閒散的神情也逐漸嚴肅起來。

李秀寧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着魏徵,眉頭越皺越深道:“有問題!”

魏徵點點頭道:“問題很大,關中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把陰謀的引向陳大將軍!”

李秀寧轉而望着何月兒道:“三胡那裡還有沒有異動?”

何月兒搖搖頭道:“沒有,李元吉府上組建了四支馬球隊,整日打馬球……”

魏徵也搖搖頭道:“應該不是李元吉,否則上次他根本就不會輕易失敗!”

李秀寧愕然道:“那又會是誰?”

李秀寧一愣,望着魏徵道:“玄成,你這是危言聳聽?”

魏徵道:“危言聳聽?”

魏徵扭曲的彎起了嘴角,死盯着李秀寧道:“公主殿下,這是半個月的彈劾奏章,共計一百八十五份,咱們看看,這是第一份,陛下留中不發,接着十三道彈章連上,這又留中不發……這是四十九道。”

李秀寧面色尷尬難看。

魏徵道:“先不說他們對與否,你看看這些人的出身——關隴世家!”

李秀寧道:“那有什麼不對嗎?”

魏徵重喘口氣,道:“如今與東突厥的國戰將起,關隴世家彈劾陳大將軍,陛下能不慎重考慮嗎?”

李秀寧道:“何以至此,這幕後黑手到底是誰?”

魏徵嘆了口氣道:“不好說啊……陳大將軍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

魏徵這話沒有毛病,至少東突厥人是恨陳應不死,而因爲糧食戰爭,陳應把關中世族門閥得罪了完了。

就在這時,馬三寶在門外輕輕叩響門:“公主殿下,陛下駕到!”

魏徵起身道:“魏徵先告退!”

“來不及了!”李秀寧伸手一指屏風,對魏徵道:“你去裡邊!”

魏徵點點頭。

就在魏徵剛剛躺到屏風後,李建成推門而入。

望着案几上的堆公文。

李建成嘆了口氣道:“三娘,你都知道了?”

李秀寧道:“這麼大的事情,我能不知道嗎?”

……

猛虎義從比朝廷的公文來得更早一些,陳應得到朝廷政事堂居然一致通過了決議,夏州、延州、和慶州三州二十八縣的所有資源五十年的開採權,居然被楊蓉用一百二十萬貫買到手中了。

陳應心中頓時有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這真就好比三分錢買一個火車頭,不能算買,簡直跟白送差不多,如果按照後世的資源價格,三州的煤炭和鋼鐵資源估值在萬億以上,而且還是美元。

不出三年一百一十萬貫,楊蓉可以回本,五年絕對可以賺對半。五十年將會賺上上百倍甚至上千倍。

看到這個公文,陳應已經不知道怎麼說了。

同時,猛虎義從的公文還提出,朝廷中隱隱有風向,提及陳應功高蓋主的問題。

任何權力都是必須加以限制的,這個陳應贊成,但在這條不出口的政綱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恐懼。恐懼到了不顧一發的地步!

不然這些流言也不會在國家大決戰的前夕還要冒頭。

陳應自然而然地更想到更多。

是因爲大唐內部的敵人的手筆,還是大唐外部的敵人?

如果是外敵,陳應反而可以釋然。

畢竟,兩國對敵,各施手段,分化、離間、造謠、中傷,這都無可厚非。

可是,如果是大唐內部的政敵,那就太可怕了。

這種苗頭一旦發展下去,就不會是隻遏制已成氣候的武將。最保險的做法,莫過於“防微杜漸”,以體制的力量在源頭上掐滅危險的火花。

強國源自強將,強將源自強兵,強兵源自強民,統治長久之道的根本,在於弱民!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民弱則君安矣。

世界上沒有永遠存在的朝代。歷史上沒有永盛不衰的政權,漢朝宋朝都滅亡了,但分崩離析的漢朝末年,割據的軍閥只靠一隅之地就足以彈壓外族,而還處於一統的宋朝卻在外族凌辱中毫無還手之力!

史家評價說:國恆以弱亡,而漢獨以強亡!

因爲爺們的漢朝就算殘廢了也還是一個爺們,娘們的大宋就算手腳俱在,可她就是一個娘們!

其實,華夏民族一直在一個怪圈裡打着轉兒。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司馬炎篡位之後,馬上修建了漢末的弊端,他自作聰明瞭罷郡國兵。

郡國兵是劉邦時代創造的制度,劉邦下令選拔有勇力之人,作爲郡國的常備兵員。其在平野者,稱爲車騎(騎士);在山區者,稱爲材官;在水鄉者,稱爲樓船。車騎即車兵、騎兵(武帝以後,主要是騎兵),材官即步兵,樓船即水軍。大抵巴蜀、三河、潁川等郡多材官,上郡、北地、隴西及北方諸郡多騎士,長江流域及沿海多樓船。郡國兵每年輪流到郡國“番上”(服役、值勤),接受軍事訓練,郡兵平時寄於鄉里之制,有“什”、“伍”等組織,並開展訓練,其領轄層次爲:太守(都尉)-縣令長(縣尉)-鄉嗇夫(遊徼)及亭長。

可是,司馬炎害怕郡國太守造反,於是罷拙郡國兵,於是,自漢朝流傳下來的預備兵役制,一下子崩潰了。氐人楊萬年造反,先後十四年,幹掉四任將軍。糜爛州府數州上百縣城,近百萬人死。

偏偏司馬炎還是一個死心眼,發現自己的國策出了問題,也不加以更改,爲西晉滅亡埋下了禍根。

接着就是南北朝亂世,隋朝統一以後,發現社會的動盪根本就是世族門閥,隋朝就開始削弱門閥,加強皇權。

在歷史上,唐朝形成藩鎮之禍後,宋朝開始進一步自廢武功,結果被遼國摁在地上摩擦。

陳應接到的消息太小,他不清楚這個流言敵人制造的,還是出自李建成的授意。

畢竟,人都是會變的。

共患難的人可以有很多,共富貴的人就不那麼多了。

明明楊蓉此舉也算是幫了陳應的大忙,偏偏在這個關頭出現陳應功高蓋主的謠言。

是關中門閥,還是李建成自編自導的一齣戲?

陳應越往深處想。心情就壓抑得越是厲害!

在這個十字路口,自己該何去何從?

PS:回到家中,痛並快樂着。許久不見的朋友聚聚,中國情緒,少不了喝酒。有點頹廢了,今天任務沒有完成,先這樣,明明緩緩神。

第一四九章你這是坐牢還是度假第五十一章聰明反被聰明誤(二更)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一百零二章臣不敢奉詔第二四九章打架和殺人是兩種概念第九章誘與餌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一七二章人老心不老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一九零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九十一章陳應在下一盤非常大的棋第四十九章下輩子做個好人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二三二章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二二五章極品寶馬血裡紅第一六二章被小看的平陽公主第四章得妻如此夫婦何求?(二更)第二一五章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第八十九章許敬宗的節操(三更)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六十三章以言入罪此乃亡國之音也第八十五章你有我們急需要的東西第三十五章嚇得尿了第二三三章會在這裡把血流乾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二六四章是非黑白局勢逆轉(二更)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一零九章先走一步我在地獄裡等你第二十五章靈州沒有軍隊只有義民(一更)第一五七章像宇文昭儀的女子(二更)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八八章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二更)第六十六章一條道走到黑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二十章殺貴族分牛羊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一九一章援軍抵達點鼓聚將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八十四章李世民很受傷第一六三章隱藏的神話傳說中的真相第七十七章安西新變化廢除徭役第一二八章陳應的王道與霸道第五十二章膽大妄爲第一七三章想跑門都沒有第四十九章天問第四十二章東受降城第一五零章被太子妃恨上了怎麼辦?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一六一章王世充註定空歡喜?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二五六章本大將軍爲國爭光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五十四章居然癔症了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八十五章白城怎麼辦?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七二章看我四十米長的大刀第八十章追封汝父樑郡王(一更)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七十章弱則請服來朝強則叛亂犯邊第九十章原來都是宇文化及搞鬼第一一四章有糧在手何愁之有?(三更)第二一七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七十七章總算沒有來晚第二六二章 休兵罷戰共抗突厥(一更)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十三章如何才能兩全其美(二更)第二一七章想弄死我我先弄死你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九十一章坑兒子的爹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五十三章弱國無外交(二更)第一一六章李世民的逆襲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分類強推感言第六十八章莫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