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

在任何時代,種地的收入畢竟是最低的。比如在這個時代,即使風調雨順,在豐收的年景,一畝地的產出大約一百五十錢左右,一百畝地也一年收入也就一萬五千錢,除去稅收、種子和人工成本,淨利潤不過三五千錢。

陳應想了想補充道:“跑去打工的人多了,長工短工也就不好招了,就算能招到,佣金肯定要大幅提升的,這樣一來,種田的收益就薄了很多,相信會有不少地主對種田失去興趣,將田地賣掉去辦廠的,這樣一來,不就有更多老百姓有田種了?”

土地兼併問題是華夏幾千年來一直困擾着歷朝歷代的問題。無數人窮其一生,也沒有找到根本上的解決辦法。

同時,土地兼併問題也成了華夏的宿命。一旦耕地超出土地可以承受的最高人口,亂世就會到來。

說到底還是蛋糕大小的問題,現在的蛋糕太小了,就算全給一個人吃都不夠塞牙縫的,但如果將它做大十倍,一百倍,一人一口就吃飽了,也就用不着搶得那麼兇了!”

但是,做工的收入不僅高,還不受天氣影響。

李建成站在城門樓上,望着燈火璀璨的清林裡感嘆道:“要是天下每一座城市都能這樣就好了。”

韋挺搖搖頭道:“不,如果有一半城市能這樣,都是遠邁強漢的輝煌盛世了。”

陳應露出古怪的笑容道:“盛世?你們很稀罕嗎?”

李建成嘆了口氣道:“但凡是人,誰不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盛世?但凡一國君主,誰不希望自己能夠開創一個盛世?”

“其實你們想要盛世,一點也不難!”陳應指着周圍空寂的夜空道:“當年隋朝擁有九百八十餘萬戶,如果算上隱戶和逃戶,人口不下六千萬人。現在經過了十數年的戰爭,人已經殺得七七八八了,現在關中人口不及從前四分之一,再免幾年稅,用不了多久盛世就會到來了。”

陳應這話有些荒誕,然而卻把李建成給嚇住了。李建成與韋挺對視一眼,太陽穴突突直跳。韋挺喝道:“你胡說八道些什麼?每一個盛世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付出多少心血才能開創,放眼幾千年歷史,稱得上盛世的時代屈指可數……”

陳應反駁道:“每一個朝代建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盛世,這玩意兒根本就不稀罕!”

陳應的話就算捅破了一個窗戶紙,李建成的內心,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他望着漆黑的夜空,目光彷彿穿透了時光,看到了歷史的深處。

每一個盛世都是在前朝崩潰後的累累白骨上建立起來的,沒有大亂就沒有大治,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但是,聖賢會告訴他,那是某位君主雄才大略,澤披蒼生,纔開創了這個盛世……

李建成問道:“你說,盛世是怎麼來的?”

陳應反問道:“在我回答你之前,請太子殿下先告訴我,前朝是怎麼崩潰的?”

韋挺搶着說道:“這還用說嗎?自然是昏君荒淫無度,大興土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後民怨沸騰……”

“楊廣就是你所說的昏君吧?荒淫無度……”陳應打斷了韋挺的話道:“楊廣一後四妃,三子兩女,共五個孩子,什麼荒、淫無度,這話也太假了吧?韋參軍,如果我所記不差的話,你應該有十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對啊!”

韋挺啞口無言。

陳應指着李建成道:“太子殿下,說句不恭敬的話,您膝下也六子五女……”

李建成沉默了。

“楊廣如果荒、淫,滿朝諸公又有幾人不荒、淫?”陳應苦笑道:“什麼昏君荒淫無度啊大興土木啊啥的是真是假難說得很,但有一條是共通的,那就是民不聊生。是的,民不聊生是每一個朝代滅亡的前奏。”

李建成心中悚然一驚!如果民不聊生是每一個朝代滅亡的前奏,那大唐……河北之亂時,整個河北幾乎超過半數的人跟隨劉十善造反,如今江淮也是如此,如果百姓可以活下去,他們腦袋被驢踢了,纔會跟着造反!

陳應接着道:“爲什麼會民不聊生呢?史家會無一例外把矛頭指向天子,認爲天子失德,所以纔會弄得民不聊生,具體怎麼個失德法,韋參軍剛纔也列出來了,荒淫無度啊,大興土木啊,重用酷吏啊,任人唯親啊,重小人而遠賢臣啊……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李建成詫異的問道:“難道不對嗎?”

“鬼才知道是真是假,難道讀史的人還能把死掉的皇帝從棺材裡弄醒一一盤問不成?但有一條他們沒有寫上去,那就是官府盤剝,土地兼併……對,土地兼併,這纔是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陳應從城門樓上朝着城門樓子裡走進去。

李建成與韋挺也隨後跟着陳應進去。

陳應拿着案几上的筆墨,在紙上畫了個圈,說:“這個大餅表示土地。”

接着筆鋒一轉,對半劃開,“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兩戶人分這塊地,可以看出,他們根本就耕不過來,分三年輪耕都沒問題,要交稅就更輕鬆了。”

再一畫,大餅變成了四份,“但他們終歸是要生孩子的,他們的孩子終歸是會成家立業的,既然成家立業了,肯定得有一份田地,我按他們一人生兩個孩子來分吧,這個大餅被分成了四份,小了點,但對於他們來說仍然有富餘。”

再連畫幾次,大餅變成了十幾塊,“再過二十年,這四戶人家的孩子也長大了,也要分田地了,他們把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再次進行劃分……看,現在土地剛好夠用,每人都有一塊,不會有浪費,而土地的產出交完稅後還足以讓他們過上溫飽的生活,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爲盛世。是的,一個從亂世走過來的國家,只要不出大亂子,哪怕國君再怎麼無能,經過三四代人的努力,也能迎來一個盛世。”

李建成在內心默默計算一下,正如陳應所說的那樣。西漢建立在大秦的廢墟上,在開國時期,劉邦連找五匹白色的駿馬拉車都做不到,然而過了三代人以後,恰恰就是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西漢是如此,東漢也是如此,五六十年都是盛世,就算三國時期,諸侯爭霸,天下三分以後,魏國、蜀漢、東吳,三國都進入了盛世。

陳應繼續說道:“盛世一大壞處就是物產豐饒,國泰民安,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後代,所以人口飛快的增長。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撐的,而一個國家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養無限增長的人口,誰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呢,當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所能容納的極限之後,盛世也就化作過眼雲煙了,隨之而來的,是亂世。越來越多的人口爲了爭奪越來越少的土地明爭暗鬥,想不亂都不行,如果這個時候再來幾場大規模天災或者戰爭,可以說,這個國家死定了。”

聽着這話,李建成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了。大唐的世族門閥如今已經在瘋狂的兼併土地,他終於明白陳應爲什麼要大興工商,開辦工廠了。因爲,也只有這樣可以徹底杜絕土地兼併帶來的危害。

關鍵是世族門閥是消滅不掉的。

陳應接着道:“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事實上,這種狀態是不可能發生的。土地不可能無限的分割,直到無法再供養那麼多人口。富人會大肆置辦地產,失去土地的人要麼成爲農奴,要麼流離失所,越往後土地兼併就越厲害。比如說韋參軍,京兆韋氏名下的田產就多達上萬傾之多。”

韋挺的冷汗瞬間就流了下來。他支支吾吾的道:“太子殿下,臣做了韋氏的主!”

李建成拍拍韋挺的肩膀道:“易直,莫要緊張,本宮理解……”

陳應依舊在那裡自顧自說道:“整個關中,田地也只有區區三十餘萬傾,可是如今韋氏已經佔了上萬傾,就連侯莫陳氏也擁有將近三千傾良田,原本可以供養着數十人,十數萬人的土地,如今全拿來供養你這一家一姓了,最要命的是,這些世族門閥,這些特權階級都不用交稅。國家沒有稅收無法運行,官員不能不吃飯,衙門裡的小吏,三班衙役他們也要吃飯,大唐數十萬將士他們也要吃飯,朝廷沒有錢,怎麼辦?”

李建成暗歎一聲。

朝廷沒有錢的時候,只好往那些農民身上收稅了。他們的土地越來越少,賦稅卻越來越沉重,最後,他們也失去了土地,那些土地要麼拋荒了,要麼被像世族門閥給兼併了,不管是哪種情況,國家都永遠地失去了這份稅收。

隨着土地兼併,國家的稅源日益枯萎,財政入不敷出,但要做的事情卻一件都沒有少,長此以往,這個國家必定完蛋。伴隨帝國崩潰的,永遠是血流成河的戰爭,而戰爭必將吞噬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大家瘋了似的殺啊殺,殺啊殺,一直殺到千里無人煙,一直殺到人口減少到這片土地可以承受的甚至還有大量荒地的地步,戰爭結束了。

此時,李建成終於恍然大悟。

一切都明白了。

所謂的盛世,不過是人口數量與土地承受能力達到均衡的一個時期而已,與君王賢明與否無關。只要人口增長的速度不超過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就算是一頭豬,也能開創一個盛世王朝。

反過來,一旦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有限的土地再也養不活那麼多人了,就只好來一場人爲的大滅絕,將人口數量強行削減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相當於系統清零,重新來過。幾千年來,全世界都在重複着這個過程,不同的是我們大亂之後總是能大治,而有的地方大亂之後就是沒完沒了的亂,持續上千年都不消停而已。

李建成細細回想一下自己讀過的史書,或者拿過筆把各個朝代的戶口增長和稅收增減按照建國、強盛、滅亡的不同時間段一一列出來,再細細比照,越比照就越是驚駭,手不停的發抖,都寫不下去了。最後,他連聲音都在顫慄:“真是一道魔咒啊!”

陳應嘆了口氣道:“這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魔咒,我們華夏民族一直在這個圈子裡打轉,

盛世就這麼簡單,把八成的人口弄死,留下兩成繁衍生息,過上三四代人,就又是一個盛世了!”

李建成失態的道:“不,這道魔咒是可以打破的!問題根子都在土地身上!如果我們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如果我們能夠讓那些富人也和窮人一樣納稅,甚至讓富人承擔更多的賦稅;或者……”

李建成咬了咬牙,竭斯底裡的吼道:“如果能一直開疆闢土,讓土地隨着人口的增長而增長,保證耕者有其田,家家戶戶都有餘糧,有肉吃,那麼,這道魔咒就失效了,那該死的末世就永遠都不會到來了!”

一時間,陳應的目光裡竟有了一絲絲欣慰。

其實,陳應非常擔心,李建成上位以後,寬仁大度的李建成,會不會固步自封,滿意大唐的疆域,而不是像歷史上那樣一直擴張。

陳應道:“要打破這個魔咒,誠如太子殿下所言,可以分成三步走,首先對內,我們要鼓勵興建工坊,鼓勵興工商。同時,努力提高科學種植,提高單位畝產產量,讓最少的土地可以養活最多的人。最後,那就是永遠不要馬放南山,刀兵入庫。我們要高舉鑄犁爲劍,征戰四方!”

李建成還想着讓陳應給他支招。

陳應笑道:“殿下何不讓這些世族和門閥帶着百姓去安東或西域屯田?”

世族和門閥有人才,人資本,有實力,如果這個模式可以推廣開來,簡直就是後世的中糧集團,滿世界圈地。產出的糧食一部分在當地銷售,一部分運回國內。特別是安東都護府,完全可以沿河順流而下,直接入海,從水路運輸到關中,這樣以來,不僅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緩解關中的糧食危機。

李建成沉吟道:“如此可行嗎?”

陳應笑道:“臣願意做一個表率,這樣吧,安東都護府擁有大量的荒地,殿下可以將安東新納之地,進行賣給臣,臣不貪心,臣願意拿出一百萬貫,臣意願前往安東屯田!”

李建成瞬即就心動了。

安東大都是荒地,百里看不見人煙。如果賣給陳應,未償不可!

PS:等下還有!

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二零八章陳應面前無堅城(月票五百加更)第二九零章成立大唐皇家商業聯盟第一二五章區區西域突厥何足掛齒(二更)第一二二章武侯故智僱傭軍初想2018我們一起快樂前行!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四章得妻如此夫婦何求?(二更)第一六五章給本將軍輾死這幫傻逼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一一一章李世民深陷定襄第二七一章洺水河畔不死不休(二更)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十六章哭笑不得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二三六章誰能力挽狂瀾?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九十四章樂極生悲難產了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一二六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三更)第二四二章平陽公主大殺四方(二更)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三十四章李世民的意外之喜第二十八章東宮八將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二七七章大哥再讓弟弟最後一次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四十章李建成的誤會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九十三章神炮手一炮而中第二十六章不堪入目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一三零章大唐通利錢莊的房貸業務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一九一章援軍抵達點鼓聚將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八十六章尷尬第一一零章犯官發配屯邊第八章少生兩條腿第四十四章男兒當殺人第二五三章扶持和背叛皆在一念之間第二四八章劫天牢救出大將軍第三十二章何爲王道何爲霸道?第十七章敲山震虎殺雞儆猴(三更)第三十五章飛錢的防僞技術(一更)第一七一章三個和尚沒水喝(二更)第一七四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更)第六十六章燒出來的凝聚力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二八八章太子你什麼時候當皇帝?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六章繼續和稀泥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十六章李世民請戰河東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七十一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三七章陳應所圖不小第七十九章侯莫陳氏家訓第一八四章替大唐守住中原第四十章戰陣殺機第三十二章經驗也是會害死人(二更)第七十五章陌刀之下壯士斷腕(一更)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六十三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二更)第九十二章一刀將狗頭砍下來第二十四章奪路而逃第二十八章東宮八將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五十七章噁心到了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五十六章驚人的發現第二六九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更)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六十二章這麼審問是不對的第七十二章全軍崩潰逃命要緊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三十三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二四三章初聞虯髯客張仲堅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一百零四章真是笨得可以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鐘一把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