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

李世績嚇得心都快要飛出來了,他寧願望着槍林箭雨,也不要面對李建成與魏徵二人。他非常害怕李建成一聲喝道:“來人,給我拿下魏徵,拖下去剁碎了喂狗!”

只是非常可惜,李世績擔心的事情,最終也沒有發生。

李建成反而把魏徵請在東宮銀安殿下,將魏徵恭敬的請到下首位的位置上,讓魏徵坐下來,東宮內的宮娥送上茶水,李建成這才淡淡的道:“願意聞其詳!”

魏徵道:“臣所說沒錯,太子殿下錯了,您錯了,你擔心,您害怕,所以您纔會極力遮掩,但是您卻忘記了,我們這個大唐,與司馬晉,曹魏不同,我們這個大唐建立的這個國家,是從火焰之中燒出來的,是從鐵血之中鑄出來的,這個國家建立的過程,沒有任何私密性!建立這個國家的整個過程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取得政權的整個過程是光明正大的,隋失其鹿,天下共逐,大唐得之,有何不可?”

李建成頓時沉默了。

李唐與曹魏和司馬晉不同,因爲取得政權的方式不一樣,李唐政權是從太原開始,一地一城,一路攻打下來的。論得位之正,唯有秦漢可以相提並論。正是因爲李唐得國之始,就是戰爭,所以在儲君之爭中,李世民擺明了車馬要爭這個太子之位,反而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

因爲大家都明白,爭就是有機會,不爭就沒有任何機會。論權力,論實力,無論是西魏八大柱國,還是北周十二柱國家族,唐國公一脈,其實不佔任何優勢,李淵當初以太原一隅之地,倉促起兵,就開創其他家族的先河。當其他有野心有實力的家族,擔心隋朝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時候,李唐已經開始擺明車馬,一路破關殺將了。

滎陽鄭氏扣扣索索,半遮半掩支持王世充,太原王氏支持劉武周,因爲他們能害怕承受萬一失敗的沉重後果。就所謂先一步關中得王,李唐攻進關中,天下名份大定。

在這個情況下,要麼順應局勢,要麼逆勢而爲。偏偏元氏、趙氏、韋氏、清河崔氏、趙郡李氏,他們統統都當了縮頭烏龜。

魏徵接着道:“太子殿下,越是陰暗的東西,越怕太陽。謠言之所以能盛傳,其實就是因爲遮遮掩掩。既然遮掩會適得其反,那就乾脆把遮掩都捅破,把它拿到陽光之下下去曝曬!太子殿下,你難道不能讓天下人看看嗎?你纔是大唐東宮太子,大唐得太子殿下,乃蒼生之幸,社稷之福,讓這些只能活動在灰暗之中的疑忌,究竟能不能動搖太子殿下的位置,能不能動搖我們大唐的立國精神!”

李建成沉默了。

事實上,李世民一步一步咄咄逼人,既有李淵的縱容,也有他的姑息。因爲李建成表現了出現極大的寬容,所以李世民纔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展陰謀手段。

這一次只是使用秦王教令調動李世績一人,如果李建成不反擊,而是姑息縱容,那麼李世民下一步,肯定就會將薛萬徹、馮立、李瑗、以及裴矩、甚至陳應等一步一步從原來的位置上調開,或者明升暗降,或者分劃拉攏,一旦李建成護不住東宮門下衆屬官的時候,他這個太子也就真正當到頭了。

李建成想了想,終於做出了決定:“李世績!”

“門下在!”李世績真爲魏徵捏了一把汗,沒有想到魏徵居然半點問題都沒有,反而成了李建成心中倚重嫡系大臣。

李建成道:“本宮以太子令命令出鎮安東大都護,節制懷遠軍、保定軍和安東三軍,鎮守安東四十二州!”

李世績聞言大喜。

雖然安東都護府不比安西都護府富庶,但是安東都護東威壓高句麗、新羅、百濟、北壓契丹、奚等諸族,也是切切實實的封疆大吏。

當然,與陳應出任西域大都護一樣,安東大都護府,其實也只是一個空架子,領土大部分都是名義上的,存在地圖上。需要自己去接受,去開拓。如今李藝這個幽州總管,其實只有十四州之地,但是李建成既然給他四十二個州的建制,那就是允許他像陳應一樣,向東開拓領土。

李建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與李世民高下立判。李世民只是想着在靈州降低李世績這個東宮大將的官職,縮減東宮節制的軍隊,李建成倒好,直接大手一揮,讓李世績學陳應一樣,創立懷遠、保定、安東三軍。

在唐代,一軍爲常設機構,全軍擁有一萬兩千五百人馬。

不過,唐朝軍制也是靈活的編制,就像陳應堅決認爲,一團兩百承擔戰術級別的任務,人數太少,而以一個折衝府八百或一千人,又太多。所以他將一個折衝府,全部改爲五團建制,以既每個折衝府五個團,每個團三百人。

李世績拿到的是一個空殼安東都護府大都護,這是正三品的官職。李世民要降李世績的官,李建成就給他升上去。

當然,這並不是挑戰李淵的權威,而是讓用實際行動告訴李淵,大唐再這樣令出多門是不可以的。

大唐初立,四權分立,李淵的聖旨,太子李建成的太子令,齊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的教令,以及平陽公主李秀寧的教令,同樣俱有聖旨的法律效益。

李建成給李世績下達太子令的同時,隨着東宮調撥的武器、裝備、以及調兵的命令,從東宮直接發出。

李世績拿着太子令,直接找到位於藍田大營的駐軍,將三軍共五萬餘人馬調出。

李孝恭麾下的兵馬,瞬間減少了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世績也是用兵行家,挑兵的眼光毒着呢,直接把李孝恭的劍南軍連骨幹精銳一抽而空。

李孝恭自然不幹了。

李孝恭找到李淵的時候,就向李淵抱怨。

李淵這才知道,李建成不聲不響直接組建了大唐安東都護府。

李淵正準備派出人通知李建成,不曾想李孝恭前腳剛剛走進武德殿,李建成後腳就到了。

李建成直接將一疊奏報放在李淵面前,李淵看了一會兒,眉頭皺起來了:“怎麼,地不夠?”

李建成苦笑道:“關中的田地分封的分封,賞賜的賞賜,如今閒置的土地一共是三萬八千餘頃,誰也沒想到嶺南這麼不經打,這一下多出老大一塊軍功要賞賜。

李淵皺了皺眉頭。

李孝恭除了苦笑還是苦笑道:“陛下,全賴陛下威名……”

李建成道:“光兵部左侍郎李靖一個人就能拿到五百戶的莊子,兩千四百頃肥地。若是先給下面的士卒兌現,恐怕將官們還有三成缺口。”

李淵大驚失色道:“居然差這麼多?”

李孝恭也愣住了。

李淵道:“那你怎麼讓李世績帶走五萬餘人馬?”

李建成解釋道:“父皇,經過去年大敗薛延陀部,突厥人已經恢復了元氣,今年弄不好要有大動作,河東有二郎在呢,自然不用擔心,但是李藝這個人,心思不純,還是讓他來長安爲官的好,我讓李世績前往遼東,組建安東都護府有兩個目的,其一,威懾東突厥,其二,就是利用遼東的肥田,賞賜衆將!”

李孝恭點點頭道:“關中確實拿不出七萬六千傾田!”

李淵望着李孝恭道:“你說僅僅嶺南軍就要賞賜七萬六千傾田?”

李孝恭搖搖頭道:“不止,全部下來要十萬三千傾!其中抽調走的將士,全部都是擁有戰功,可以賞賜五百畝以上的將士!”

李淵這下也沉默了。

關中的土地都有數的,加上各大家族瘋狂的兼併,又加上連年大敗,軍功賞賜田產,關中的土地僅僅六年已經不夠用了。

在歷史上,唐軍在貞觀後期,漸漸沒了可以賞賜的土地,這些關中籍的將士已經不熱衷打仗了,在李治朝的時候,李唐軍隊的戰鬥力下降得非常厲害,對外戰爭,勝負就參半了,失去了開唐之初,那種橫掃天下,所向披靡的勢頭。

李淵想了想道:“要不要改變軍爵制度》”

李建成搖搖頭道:“斷無可能,若是如此,肯定會重蹈大秦的覆轍~”

秦軍在統一戰爭中,也是百戰百勝,打得六國雄兵潰不成軍。因爲那個時候,秦朝的軍功基礎還在,然而在統一戰爭之後,特別是統一戰爭的後期,燕國一下子陽痿了,所以秦朝政府根本拿不出足夠的土地去兌現軍功,那麼將士們一看,我操,打仗打死打活,連賞賜都沒有了,還打個屁啊。

所以,拿着鋤頭和棍棒的亂軍,開始打得秦軍丟城失地,潰不成軍。

制度,就戰鬥力保證的根源。

大唐的衰敗,是唐朝府兵制的末路。

明朝的滅亡,與其衛所軍不堪一戰也有直接關係,餓着肚子的士兵,是打不了硬仗的。

土地和軍功有着直接的關係。

一個失信與將士的政府,肯定失去將士的擁護!

李建成直接照搬了陳應在西域的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百零二章臣不敢奉詔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七十一章不能讓李白成爲外國人第一五一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四十四章男兒當殺人第一章靈武十八鎮第九十二章李秀寧的憤怒第十九章樹欲止而風不靜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十六章一人可抵十萬雄兵(一)第五十七章噁心到了第十九章樹欲止而風不靜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二零四章成爲秦王府座上賓第九十七章風靡天下第二五三章扶持和背叛皆在一念之間第八十七章一招鮮吃遍天第十一章再戰西秦小霸王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九十四章重型雪爬犁第三十七章侯陳氏的遺產第四章不借就搶(二更)第二二零章神擋誅神佛擋滅佛第六十六章燒出來的凝聚力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一一八章只要頡利可汗的腦袋(一更)第二五三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二十八章有些過錯絕對不可原諒第九十一章削肉還母削骨還父第二四七章寧死不做兵部尚書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一零八章犯我大唐雖遠必誅第七十六章裂土封侯爭奪人心第四十二章歷史的拐點(一更)第九十章族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章輸人不輸陣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二七八章秦王殿下許久不見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一三八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一四一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一五一章創立集體農莊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零九章先走一步我在地獄裡等你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一二七章牛嚼牡丹暴斂天物第四章不借就搶(二更)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九十八章帶她看盡人間繁華第五十一章聰明反被聰明誤(二更)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一七九章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妾(大結局)第一四二章小官鉅貪防範未然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三十九章皇室最大丑聞第一九五章請戰征討西突厥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一百零一章禍從天降第一四零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四七章竇建德被殺誰是真兇?(月票加更)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三十九章今天本王送你一樁大富貴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一九一章援軍抵達點鼓聚將第九十八章帶她看盡人間繁華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二八零章進攻用血淹沒他們(一更)第二一八章國家的信譽最爲重要第二十六章羅士信遇刺(二更)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第九十五章一人做事一人當第七十四章幕後黑手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二章扯虎皮拉大旗(四更)第十三章無雙國土房玄齡第六十五章殺人利器第一三八章誰也別想在本王面前攪局第八十章招攬羅士信(上)第八十一章聯合起來共抗大唐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進擊(月票二百加更)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