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

生命是偉大的,同時,生命又是微小的。作爲軍隊中的基礎,普通士兵的生命,對於統治者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戰爭勝利或失敗,留給普通士兵的只是一個朦朧的記錄。比如,唐初淺水塬大敗,十萬大軍死難,歷史的記載是秦王李世民如何如何,西秦小霸王薛仁果如何如何?對於陣亡將士的撫卹,在唐之前是沒有的,有明確規定的撫卹,是從唐代開始的,正是因爲唐軍有了撫卹政策,所以唐軍纔會像鐵軍一樣,打不跨,打不爛,前仆後繼,死而後已。

根據《唐律疏議》記載:“從行身死,折衝(都尉)賻物三十段,果毅二十段,別將十段,並造靈轝,遞送還府。隊副以上,各給絹兩疋,衛士給絹一疋,充殮衣,仍並給棺,令遞送還家。

然而,普通士兵即使陣亡了,朝廷給的只是一套殮衣,一副棺木,令遞還家。至於家屬的撫卹,只是免除役、稅三年,三年後,一切恢復原樣。可以推算一下,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二月規定,每丁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力役二十天。全部折算成錢,大約十貫左右。僅僅比一頭壯牛八千錢,略高一些。

可是這區區大約十貫錢的撫卹,卻讓無數唐軍士兵,毫不顧忌自己的生命。不過,陳應給出的撫卹,卻是朝廷的十倍有餘。

聽到陳應的話,衆將士歡呼聲響徹雲霄。

現在的士兵的命真的很廉價,打仗對他們而言是一項天經地義的義務,他們無權要求獲得什麼,榮譽與他們無緣,即便打贏了,獎賞也極其微薄,現在好了,他們服役不僅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即便戰死了,家人也會得到一大筆補償,他們還有什麼好顧慮的?逢敵死戰就是了!贏了,敵人的一切就會成爲他們的戰利品,死了,家人從此衣食無優,怎麼算都是賺的!

衆將士激動的歡呼:“願爲大將軍效死!”

陳應的雙手往下輕輕一壓,衆將士的歡呼聲嘎然而止。

“你們不是爲我效死!”陳應道:“我給你們最好的裝備,最好的待遇,最嚴格的訓練,要的不是你們的效忠,而是……”

說到這裡,陳應霍地轉身,伸手指指向西北方,聲若雷霆吼道:當突厥人、或者薛延陀人再其他其他人,他們再次破關而入,滾滾鐵騎洪水般漫過長城的時候,當他們的長矛像森林一樣遮蔽地面,他們射出的箭矢遮住天空的時候,你們可以義無反顧的衝上去,爲了這片土地,爲了這片土地上那些用血汗供養着我們的人民,義無反顧地去死!”

“爲了這片土地,爲了這片土地上那些用血汗供養着我們的人民,義無反顧地去死!”

激昂的吼聲猶如一個驚雷,震撼着每個士兵的耳膜,也震撼着他們的心靈。

站在半山腰遮陽傘下的李秀寧的身子,陡然一震,她豁然起身,呆呆的望着激動着滿臉漲聲,吼聲如雷,聲音直衝雲霄的安西軍將士。李秀寧的臉色微微一變,她喃喃的道:“爲了這片土地,爲了這片土地上那些用血汗供養着我們的人民,義無反顧地去死……義無反顧的去死!”

何月兒的眼睛中,滿是崇拜的望着山下那具並不魁梧的身材,此刻陳應的身影,在何月兒的心中,無限放大,陳應簡直如同一個從天而降的戰神一樣,屹立在何月兒的心間。

何月兒心中暗暗道:“爲了你,我也可以義無反顧的去死!”

……

漠北東突厥可汗牙帳內,歌舞昇平。

頡利可汗擺設酒宴款待劉十善。

劉十善是原漢東公劉黑闥的族弟,在劉黑闥死後,他輾轉來到東突厥,被頡利可汗圈養了起來。好吃好喝的供着,此時的劉十善全無心情欣賞突厥美女,如同抽風似的舞蹈表演,他也聽不懂東突厥美女嚎叫的歌聲是什麼意思。

劉十善有些忐忑的望着頡利可汗道:“不知可汗相召有何貴幹?”

頡利可汗灌了一大口馬奶酒,笑笑道:“你的夏王死了,你的族兄也死了。你想不想給他們報仇?”

劉十善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朗聲道:“可汗,我實在不甘心,請您務必發兵,爲夏王報仇啊!”

頡利可汗灌了一大口酒,笑着安撫劉十善道:“劉將軍放心,這幾日,便安心的在我帳中休息。放心,我金狼一族,不但會爲夏王報仇,還要派兵,支持你在河北地區割據稱王。

劉十善大驚之後便是大喜,慌忙舉起酒杯敬頡利可汗。

兩人一飲而盡,相視大笑。

就在這時葉護可汗阿史那莫何突然出聲道:“……花費人馬資源,去幫助劉十善那樣一個頹敗的漢人,太不值了,可汗怎麼能答應他??”

頡利可汗大怒道:“你們這些時日太安逸,都忘了教訓嗎?我們草原的兒女,必須要把目光,放的長遠,才能夠長久的生存。

衆人面面相覷,不明就裡。

頡利可汗道:“現在,李唐王朝,一統中原在即——

Wωω .ttκǎ n .c○

頡利神色兇狠的瞪着眼睛緩緩掃視着衆人,朗聲道:“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永遠不符合草原民族的利益,只有分裂的中原,纔是任由草原子孫掠奪蹂躪,予取予奪的羔羊。

一衆部族長老瞬間恍然,不由的瞪大了雙眼。

頡利可汗目露兇光吼道:“中原一旦統一,統一的王朝,就會變成一頭獅子,返回頭來,將草原上的狼撕成碎片。”

只是非常可惜,劉十善不是劉黑闥,他去了河北,一樣失去興風作浪的機會。

……

深夜中的木蘭城,雖然這座新城還沒有建築好,卻初具規模。一個南北跨度六十四里的城池,顯得有些空曠。

李秀寧很想與陳應好好談談,可是等到兒子睡着,卻也沒有等到陳應回來、李秀寧望着何月兒道:“陳郎在哪?”

何月兒道:“半個時辰之前已經從軍營回來,如今還沒有回來,應在書房!”

李秀寧道:“拿個燈籠,咱們去書房!”

李秀寧與何月兒沿着甬道,朝着陳應的書房走去。阿史那思摩還像木樁子一樣,站在門外,就在阿史那思摩準備朝李秀寧施禮的時候,李秀寧擺擺手道:“夜了,本宮熬了一碗蔘湯,送給陳郎!”

阿史那思摩躬身道:“夫人請……”

李秀寧輕輕叩響書房的門,陳應道:“進來吧!”

陳應頭也沒有擡,繼續在紙上寫寫畫畫。

大量新軍涌入軍中,訓練自然不能停,當然還有軍規和制度。李秀寧望着陳應認真的書寫着。

第一:無條件服從命令,當上司正式下達命令之後,必須貫徹執行,不得質疑,哪怕命令是錯誤的!

第二:軍官不得對士兵作任何侮辱性的體罰,不得收受士兵贈送的任何貴重物品和金錢,更不得主動索取,違者撤職!

第三:必須時時注意儀表,衣冠不整的,內務不搞好的,不注意個人衛生的,一次警告,二次處分,三次清退,軍隊不收邋遢鬼和懶蟲!

……

林林總總,李秀寧看着陳應足足寫了五十幾條,涉及五花八門,簡直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李秀寧也是帶過兵的人,她知道如果陳應的軍規拿到任何一支軍隊裡,弄不好軍隊將士就會譁變。

就在這時,陳應的肚子咕咕叫了起來,陳應擡頭突然看到李秀寧,驚訝的道:“三娘,你什麼時候來了?”

李秀寧道:“來了有一會了,就在你寫第六十八條,不得隨意接受外人贈送的任何禮物,買賣必須公平,不得賒欠”的時候,我已經來了!”

陳應看着李秀寧手邊的那個食盒,微微笑道:“還有三娘知我,爲夫已經餓了!”

李秀寧給陳應端起一碗蔘湯,還有一根醬豬蹄。

陳應也不客氣,彷彿餓死鬼投胎一樣,狼吞虎嚥起來。

李秀寧不解的問道:“陳郎,時間不早了,事情是做不完的,不如早些歇息!”

陳應嘴裡還有豬蹄,含糊不清的道:“不行啊,休息不得,有些事情,必須儘早做完!”

李秀寧疑惑的望着陳應道:“陳郎,你這是怎麼了?”

陳應沉默半晌,才突兀的解釋道:“現在的大唐,貌似聲勢正旺,實際上,卻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李秀寧愕然瞪大眼,傻愣愣的瞅着陳應。

陳應神情淡淡的,彷彿在說別人家事。陳應接着道:“武德元年,一尺絹的價值,能換五斤的黍米,而今年一尺絹,就換來一斤的蘿蔔,這讓百姓怎麼活?

李秀寧依舊目瞪口呆不能回神。

陳應譏諷地笑道:“這就是現在的大唐,一統天下在即,卻也行將分崩離析……”

說到這裡,陳應不在說話。

事實上,陳應雖然在西域,卻在依舊關注着關中。陳應喜歡在細微之處,尋找真正的問題所在,所謂的細節決定成敗。在陳應無意在發現,關中居然開始了通貨膨脹,這讓陳應大吃一驚。

李秀寧的神情嚴峻了起來,她揮着拳頭道:“你說不說?”

陳應伸手擋在自己的臉側,無奈的連連點頭道:“我說,我說,算我怕了你了。

李秀寧得意的笑着放下手。

陳應沒轍的瞥了得意洋洋的李秀寧一眼,清清嗓子說道:“當今的大唐,有三大弊政,第一條是通貨不通,多年戰亂,導致錢幣大幅貶值,以至於民間如今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絹帛本來是用來做衣服的……居然取代了錢幣的用處,說白了,就是錢不值錢了……”

李秀寧點點頭道:“這條我聽懂了,你繼續。”

陳應道:“第二條是官爵濫授,立國以來,爲了穩固根基,你的父皇封賞了大批李家宗親和關隴世族,朝中遍地都是親王郡王,公爵可以用簸萁撮,

李秀寧忍不住搖頭苦笑道:“你這張嘴——”

陳應不理她,繼續道:“……同時,爲了籠絡世族,和來投靠朝廷的豪強,任命了大批高官,而這些高官,卻並不具備相應的執政能力,甚至不能切實行使權力,這就導致,真正有能力會做事的人不得官,沒能力不做事的人卻尸位素餐,五品以上的高官,比比皆是,說白了,就是官不值錢了……

李秀寧一邊聽着,一邊緊緊的皺起了眉頭,面色逐漸凝重道:“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嗎?”

陳應不無警告的道:“很嚴重!當一個國家的錢不值錢了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就崩潰了;當一個國家的官不值錢了的時候,這個國家的政治就崩潰了。”

李秀寧倒吸了一口涼氣,半晌,纔回過神來問道:“那第三大弊政是什麼?”

陳應道:“佛曰,不可說……”

說着端起蔘湯,自顧自的喝起來。

李秀寧上前,一把奪過湯碗,唬着臉道:“你說不說?”

陳應苦笑道:“你還要我說什麼啊?”

李秀寧將蔘湯遞在陳應手中,沒好氣的道:“別賣關子,大唐的第三大弊政,究竟是什麼?”

陳應重重的嘆了口氣,道:“先說好,不能動手。”

李秀寧道:“你說,我就不打你。

陳應道:“大唐的第三大弊政,是……”

陳應頓了一下。

李秀寧緊張的豎起耳朵聽着,一臉認真。

陳應接着道:“如今朝堂之上,皇帝、太子、秦王三頭並立……

李秀寧深有同感的皺起眉頭。

陳應道:“令出多門,文臣武將各有依附,相互之間必然要產生爭執和摩擦,季孫之憂,不在世族,而在蕭牆之內。

李秀寧愕然呆住了。

陳應伸手在李秀寧眼前晃晃。

良久,李秀寧嘆了口氣道:“二郎,不是安分了嗎?”

陳應苦笑道:“秦王殿下會安份嗎?他在不遺餘力培養自己的核心武裝力量,河東軍人馬已經超過十萬!”

陳應陡然發現大唐似乎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ps:今天在老家忙耕地,回來的晚些,等會還有!國慶假期要結束了,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第九十一章削肉還母削骨還父第一八七章初戰不利退兵二十里第八章陳大將軍從來不會讓朕失望第二五一章只殺人不要口供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七十五章給臣三萬兵東進扶桑破龍庭第一五五章不知不覺陳應也老了第一一五章不被看好的李世民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第七十一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九十二章遇到了騙子老程有話說第七十四章一個都不會放過第一八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二六三章收個名相當親衛(三更)第二章高句麗楊萬春死得真冤第十七章發財了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二二一章今生今世生死相依第一七七章立馬虎牢氣雄萬夫第二五七章解決土地兼併的辦法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三十四章下馬乞降饒爾不殺(四更)第五十六章驚人的發現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一九六章混世魔王專招下三路招呼第四十八章太子的翅膀硬了(一更)第二五二章送個倭女暖牀第八章陳大將軍從來不會讓朕失望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一一二章準備豪賭一把的程知節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九十二章一刀將狗頭砍下來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四十二章勝卻人間無數第一零一章奪軍下第三十七章樹欲靜而風止(三更)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七十四章跪下唱征服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四十一章磷肥引發廢除死刑法案(二更)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一八五章送錢的人來了第十一章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第一六二章被小看的平陽公主第三十三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一七三章此戰非戰之罪第四十八章太子的翅膀硬了(一更)第一章溫泉池第一六二章長孫無忌的困局第一七五章首尾不能相顧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七十章最後的瘋狂(上)(一更)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第六十六章一條道走到黑第一二七章牛嚼牡丹暴斂天物第二一八章缺德冒煙的損餿主意第二四九章頡利可汗大點兵第二八八章太子你什麼時候當皇帝?第十八章党項悍將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二二七章王世充後院起火(爲堂主陳應加更)第一六九章打仗不需要計謀第七十四章陌刀狂舞尿意盈盈(二更)第六十四章垂頭喪氣第十章窮得只剩錢了(二更)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一六六冠軍大將軍剋星(萬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我生君未生第十三章玩殘突厥(一更)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親上加親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八十二章只能金戈鐵馬絕對不能用道義第一八一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十五章玄武門前血跡未乾(爲盟主加更一)第三十三章初會李建成(下)第七十一章最後的瘋狂(中)(二更)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九十八章冷遇第二一二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八十五章白城怎麼辦?第三十八章刺頭(三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二四二章平陽公主大殺四方(二更)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六十三章陳應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