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陌刀揚威(上)

天色一點一點放亮,函穀道內的寒風勁疾,如同刀子一樣的寒風,刮在臉上,讓人瞬間就失去了知覺。好在唐軍擁有手套,雖然只是黑色葛布做成的手套,卻不至於讓唐軍將士的手指凍僵。

就在陳應命令下達的瞬間,唐軍開始收縮隊伍,將進軍隊形,轉變成戰陣隊形。就在那麼一瞬間,王仁則差點下令伏兵出擊,不過在關鍵時刻,崔彬祐攔住了王仁則:“明公,我軍伏兵距離敵人尚有五里之遙,即使唐軍斥侯還有將近三裡,他們應該沒有發現咱們!”

“可是,萬一唐軍將領發現了咱們呢?”王仁則知道有一些超級將領,哪怕不用斥侯搜查,也會感覺到前面有沒有伏兵。現在沒有看清唐軍將領的旗號,他還不知道對方唐軍將領是不是有這種超級將領的本領。

“已經遲了!”崔彬祐微微一笑道:“他們已經深入函穀道三十里,足夠單大將軍堵住他們的後路,他們現在已經插翅難逃了。”

函谷關裡沒有伏兵,陳應還真不知道,不過他知道此時進展的太過順利,天知道是不是敵人的誘敵深入之計?

一旦陰溝裡翻船,陳應的半世英明也會毀於一旦。

“大將軍有情況嗎?”馮立急忙策馬來到陳應身邊,緊張的問道:“是不是前面有危險?”

“不是!”陳應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感覺很不對勁,彷彿有人在暗中窺視我們。”

馮立很想說陳應這是疑神疑鬼,可是卻不排除陳應的猜測是對的,原本陳應已經沒有追究上次打賭的事情了,如果在這個時候,他還不知趣,活該被陳應將他的老臉撕下來,放在地上踩。到了那個時候,他也怨不得任何人。

馮立謹慎的問道:“大將軍,現在怎麼辦?”

“阿史那思摩!”

“末將在!”

“帶着你的部曲,在前面探路,最好可以抓幾個舌頭過來!”

“末將領命!”

也不怪背嵬軍打得太狠,他們爲了保證不過早的驚動敵人,直接下死手,基本上沒有留下任何餘地。所以開戰到現在,他還沒有一個俘虜。

阿史那思摩帶着陳應的親衛越騎團向前向奔馳而去。

陳應跳下馬車,一件醒目的大紅披風披在陳應身上,陳應自然知道此時身披與衆不同的披風,就是敵人的活靶子,不過在這個時候,倒不用擔心敵人的狙擊手。在熱兵器時代,或者可以在兩三千米的距離狙殺敵人,然而在這個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更何況,陳應的親衛折衝府將陳應拱衛在最中央,敵人的伏兵,根本無法靠近陳應一千步的距離內。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噩耗傳來。

一支背嵬軍小隊遭遇敵人伏兵,一個小小的烽燧內,居然埋伏了足足兩百餘人,當這支背嵬軍小隊肅清敵人的哨兵,摸進烽燧的時候,發現烽燧裡空無一人,他們知道上當後,急忙撤退,在這個時候。

淒厲的破空聲響起,無數帶着耀眼火光的箭矢,如同流星一樣飛向這座烽燧,火箭射入烽燧的時候,烽燧瞬間燃燒起來沖天大火,哪怕距離十數裡遠,依然可以看到大火將半邊天空映照得通紅。

“還是陳大將軍神機妙算,敵人果然有埋伏!”馮立也是大吃一驚,驚訝道:“若非大將軍警惕,恐怕我等非吃大虧不可!”

就在這時,王仁則麾下的伏兵如同野獸一般大叫小叫地從僞裝的白布下面鑽出來,哪怕阿史那思摩也頭皮發麻。騎兵是對步兵有着天然的優勢,然而函穀道太過狹窄,只能並馬六匹前進,這種情況下,拿騎兵衝擊步兵隊形簡直就是找虐。

阿史那思摩悻悻而退,憤憤不平的罵道:“若非在函穀道內,騎兵施展不開,就算他們的人馬再多十倍,我們有三百精銳,也足以砍翻他們,割下他們的卵、子來。”

當鄭軍步兵展開瘋狂的衝鋒,距離阿史那所部不足百步的時候,阿史那思摩抄起三支箭,搭箭上弦,三箭連珠,朝着鄭軍隊形射去,也沒有看到阿史那思摩怎麼瞄準,三箭射中三名鄭軍將士。

與此同時,三百餘名騎兵轉身漫射,陣陣箭雨讓鄭軍撲倒一片。

然而,此時,鄭軍士兵卻如瘋如狂,朝着唐軍壓迫而來。

陳應望着蜂擁而來的鄭軍,臉上的笑容更濃了:“傳令,東宮太子左衛率做後撤姿式,便能誘他們追擊。”

既然伏兵已經出來,現在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陳應暗笑王仁則不知道他的厲害,居然同時在左右兩塬與函穀道內兵分三路進攻。

雖然說,函穀道內無法施展開隊形,可是左右兩翼的塬上,卻擁有相當五里寬度的平地,這點寬點,很自然無法擺開左右衛率與左右司御率全軍,但是讓王仁則吃點苦頭,還是足夠了。

王仁則意外的發現,狹長的函穀道內居然燃燒起了大火。原來唐軍將十數輛馬車堆放在一起點燃了。形成一道莫約三十餘步長的火牆,將函穀道內的鄭軍阻止在火場之東。

“哼哼,居然真看得起某家!”王仁則望着陳應的大燾,臉上浮現出驚訝的神色:“真是太好了,打敗陳應小兒,本公何愁不能名揚天下,給單大將軍發信號,讓單大將軍從截斷陳應小兒的退路!”

“明公,暫時還不需要讓單大將軍出手!”崔彬祐笑道:“等陳應小兒潰敗,讓單大將軍一舉奪下潼關,豈不美哉?”

“不錯,不錯,這樣更妙!”王仁則道:“緩緩推進,反正唐軍跑不了!”

經過初時的混亂,唐軍此時已經冷靜了下來。

古代戰爭,指揮是一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軍隊也不是越多越好,軍隊越多,指揮起來越是困難。

不過,陳應卻有了一套在這個時代相對而言,非常有效的指揮系統。陳應軍中已經創立了鼓號傳達簡單命令的方法。陳應不需要專門的傳令兵,如果距離稍遠,可以使用旗語傳達命令,這樣以來,效率卻高得多了。

“咚咚咚咚!”有節奏的戰鼓聲響起,東宮太子左衛率與東宮太子左衛御率,分別在函穀道左右兩翼的平塬上,緩緩向着潼關的方向撤退。

看着唐軍撤退,鄭軍將士更是士氣大振,他們高呼道:“殺,殺,殺!”

這些鄭軍將士行走間間隙始終如一,雖然不像陳應訓練的唐軍將士整齊擡腿落腳,不過像這種兩萬餘人馬整齊如一的陣勢,也讓衆唐軍將士紛紛色變。

PS:等會還有,求票,求支持,求打賞,求訂閱,各種求!

第一五四章改變中的李秀寧(爲長老無想無情加更)第一六九章我是低估了你們的無恥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一二五章你在這裡裡面的人是誰第六十九章開誠佈公第九章誘與餌第三十九章清河馬周第九章誘與餌第八十三章鬧大了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七十二章自污其名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六章繼續和稀泥第八十三章鬧大了第二十章皇族真是有錢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三十二章何爲王道何爲霸道?第五十章得道者多助第二章 突厥增兵第二十七章栽贓嫁禍第二十三章不教胡馬度陰山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二十章給我拿下第九十六章柴氏算什麼東西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四十二章歷史的拐點(一更)第四章不借就搶(二更)第一三七章三天三千里陳應會飛嗎?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二五三章扶持和背叛皆在一念之間第二六七章十萬貫買下河北貴嗎?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九十五章齊王殿下送你五萬兵馬第十七章自毀長城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八十四章李世民很受傷第十九章對待畜牲自有畜牲之道第一章溫泉池第一二零章單雄信必死的理由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第一七二章人老心不老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一五零章封陳謙爲安西國王食邑萬戶第一五零章被太子妃恨上了怎麼辦?第一百零二章臣不敢奉詔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八十八章本將軍的鐵槍早已飢渴難耐了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四十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二更)第四十二章勝卻人間無數第二五六章本大將軍爲國爭光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一九零章誰是河北幕後黑手(一更)第六十一章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一更)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二三五章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第九十六章另類定情信物第一九五章請戰征討西突厥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四十六章一人可抵十萬雄兵(一)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十一章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第二九零章成立大唐皇家商業聯盟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一八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十八章被遺忘的偏關第一百章首戰告捷第六十九章神池血戰(五更)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二五五章那就學着去適應第七十一章無心插柳第四十五章集中力量解決突厥問題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二十九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五十八章不見棺材不落淚(三更)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四十章鼻子要受罪(一更)第一一七章本將軍是打出來的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三章郭子和第一七七章立馬虎牢氣雄萬夫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四十八章殺光叛賊第二六七章男子漢流血不流淚(二更)第三十二章何爲王道何爲霸道?第二十四章此情無計可消除(一更)第十章老兵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