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

“知道爲什麼要打王世充嗎?”陳應目光凌厲的望着眼前的背嵬軍將士吼道。

一千餘名背嵬軍將士鴉雀無聲,校場上落針可聞。

昭武校尉尋相臉部的肌肉抽動了一下。尋相本是劉武周的部將,他與尉遲恭投降李秀寧,又成爲了東宮李建成的部曲。由於東宮左右司御率是一個講究出身的地方,尉遲恭好歹還是官宦世家出身,再加上尉遲恭的身手高強,在右司御率倒也吃得開。可是尋相不行,論出身他是寒門,論功夫,他僅僅比一般士兵稍強一點,毫不客氣的說,他的功夫僅僅與陳應原本的親衛統領梁贊不相伯仲。

這樣以來,尋相的地位就尷尬了。他雖然與尉遲恭的品階一樣,然而論起權力,卻天差地別,尋相在左司御率非常受排擠,除了十數員老部曲還賣他面子之外,其他人都當尋相是一個擺設。

在這次挑選背嵬軍將士時,尋相就被左司御率舉薦到了背嵬軍。不過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尋相反而因差陽錯成了背嵬軍排名第三的昭武校尉,雖然只管轄三百餘人的一個團,可是級別卻民正六品武官了。

陳應接着道:“在這天寒地凍的大冷氣,原本咱們都可以在家裡守着老婆孩子熱炕頭,可是十月份,王世充趁着我們大唐從河東撤兵的時機,進攻我們大唐的黎陽,屠戮我大唐子民,老虎不發威,他王世充當咱們是病貓!”

衆將士也感覺被別人打上門來也是一件非常沒有面子的事情。事實上在唐初的時候,大唐的所有戰爭,幾乎都是被動防禦,防守反擊。武德元年的淺水塬大戰是薛舉主動挑起的,十一底的靈州之戰也是樑師都挑起的,武德二年的河東之戰也是劉武周挑起的,今年即將展開全面進攻的洛陽之戰,其實也是王世充主動挑起來的。

“來而不往非禮也!”陳應大笑道:“我們應該感謝王世充,如果不是他主動挑起這場戰爭,咱們也沒有理由南下中原,中原可是一個好地方,只要拿下了中原,咱們在場的諸位,有一個算一個,至少可以多分數十畝良田,娶一個媳婦,明年年關不耽誤抱個大胖小子。拿下函谷關,殺進中原!”

“拿下函谷關,殺入中原!”衆將士紛紛大吼起來。

陳應道:“對,拿下函谷關,殺入中原,可是這個函谷關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陳應接着又向衆將士介紹着函谷關的地形情況。函谷關之險,險就險在它是一個塬——稠桑塬上的一條裂縫。這個稠桑原北側緊靠黃河,峭壁絕立,南側連接秦嶺,塬上松柏密佈,桑林叢生,根本無法通行。只有在塬中央,有一條裂縫,寬度不過數米,可以穿塬而去。這條裂縫就叫做函穀道。

所謂“塬”,是黃土高原上一種獨特的地貌,是由於水流沖刷而形成的一種臺狀高地,這種地形頂部非常平坦,而且面積非常大,但四周往往因爲河流沖刷而形成峭壁陡立的模樣。

不過好在隨着西漢時期的過度開發,稠桑塬已經名存實亡了,這讓函谷關變成得雞肋起來,原來稠桑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桑樹,根本無法通行,可是隨着西漢和北魏在關中大肆開發,此時稠桑塬上的桑樹,十不存一,成了一個光禿禿的土塬,這樣以來,也讓陳應可以從函穀道兩側的斷塬上直接進攻,變得可以實現了。

“各校尉看清自己的任務,一個時辰後,立即出發!”

隨着陳應的命令下達,背嵬軍校尉們發現陳應的那塊巨大的沙盤,一下子變成了四塊。他們四個團,每個團負責一塊上的要烽燧或哨堡,而左右衛與左右司御率主力部隊則兵分兩路,從兩則塬頂上跟進。

此時,背嵬軍不僅要承擔偵察任務,同時也要負責肅清前方的敵人。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陳應可以避免被鄭軍伏擊。

……

單雄信站在禁溝(今禁溝河),遙望着夜色中的潼關城。此時潼關如同一頭遠古的巨獸,匍匐在南塬上。

“賊他娘,終於趕到了!”郭慶裂着大嘴,喘着粗氣道:“真他孃的要命,這一百多裡地,比一千里地還難走。”

“至少,咱們走得值了!”單雄信笑道:“唐軍絕對想不到,咱們如今已經摸到他們的眼皮子底下了。”

摸雖然摸到了潼關之下,然而怎麼拿下潼關單雄信一點辦法都沒有。函谷關與潼都建在塬上,函谷關建在稠桑塬上,而潼關則建在南塬上,南塬北側緊靠黃河,河水直接緊貼着塬體而流。在東側,是一條叫“遠望溝”的深溝,溝裡有流水。西側也有一條深溝,名爲“禁溝”,溝中也有流水,稱禁溝水(現在稱禁溝河)。東西兩側深溝在流水沖刷之下,峭壁陡立,險峻異常。塬南側則連接秦嶺。

如此一來,這座高六七百米的南塬,北有黃河,南有秦嶺,西有禁溝、潼水,東有遠望溝,將黃河至秦嶺之間的交通完全阻斷,形成了天塹。——所以,要想從這裡通過,必須從登上塬頂纔可以。但要登上塬頂,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要登上塬頂,只有一條路可通,就是在黃河邊上有一條路,叫做“黃巷阪”,看其名字裡有一個“巷”字,就可以想象其形勢了。在這裡,緊靠着黃河南側河岸,是突兀崛起的一條高崖,在旁邊就是南塬塬壁,在塬壁和高崖之間,是一條道路,這就是通向塬頂的唯一道路。這條路寬僅數米,長約十五里,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然而時間不長,突然一名滿身血污的小校跑到單雄信跟前。一看到這名小校,郭慶的臉都抽起來了,張嘴罵道:“真他孃的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這名小校不是別人,正是郭慶爲隋朝正七品鎮遠將軍,這名小校當時是郭慶的親兵。當郭慶被王世充擢升爲管州總管時,這名小校也水漲船高,成爲斥侯校尉。

單雄信上前關切的問道:“怎麼回事?”

“唐軍出動了!”

那名小校黝黑臉漲得紫紅,跪在地上給單雄信行禮。

“對方是什麼人,你領過來多少人,損失了多少?”單雄信見這十餘哨騎逃回來頗爲狼狽,大多數都帶了傷,想必受到唐軍的攻擊。

“回稟大將軍,我等距此十里的潼關城外遇敵,對方應爲一支莫約三百餘人的軍隊,步騎混編……”小旗回稟道。

“胡說八道,你他孃的也不是跟我一天兩天了,三百人能吃下你們三百人?”郭慶舉起馬鞭子要抽哨騎小校:“你莫非吃了敗仗,胡誇敵軍好減輕你的罪過?”

小校惶恐道:“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卑職正沿着函穀道向潼關偵察情況,在抵近潼關東城黃巷阪時,遇到左右兩翼的伏擊,一陣擂木滾石,我部傷亡七七八八,被他們一陣亂箭射得七零八落……”

聽到這話,單雄信大吃一驚。

不遠處,三裡之外的烽燧上,傳來噼裡啪啦的聲音。

單雄信心中一緊,急忙向烽燧的方向望去。結果沒走出兩百步,烽燧的打鬥聲音就停止了,單雄信還以爲唐軍一擊未中撤退了,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如果遇到攻擊,鄭軍的烽燧上肯定會在夜間點燃兩堆篝火,向後面傳遞情報。

可是現在這個烽燧卻像死一般沉靜。

“這是怎麼回事?”單雄信疑惑不已。

從戰鬥開始,到全面結束僅僅兩柱香的功夫?這也太快了吧?

鄭軍的烽燧佈置是前重後輕,越靠近潼關的烽燧,守軍越多,特別是剛剛那座出現打鬥聲音的烽燧,足足佈置了一百餘人,這其實已經相當於一個哨堡了。

這座用夯土建築的烽燧,高達三丈六,只有正面一道門,要想進攻烽燧,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然而事實已經出乎了單雄信的預料。

由於天色太黑,視線有限,單雄信根本沒有發現這無盡黑夜中的殺機。

“敵情不明,全軍收縮,在禁溝內隱匿行跡,沒有命令,任何人不敢反擊!”

……

單雄信雖然看清楚真實的情況,事實上陳應也看不清楚,不過他卻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背嵬軍不同於以往唐軍部隊,按照裝備,這應該是一支輕裝步兵,全部沒有一具鋼鐵甲冑,全部成員,只披皮甲。

另外他們還裝備了一個劃時代的裝備,強弩飛鉤。飛鉤其實是這個時代的一種兵器,又名鐵鵬腳。其形如錨,有四個尖銳爪鉤,用鐵鏈系之,再續以繩,侍敵人蟻集在城腳時,出其不意,投人敵羣中,據說一次可鉤取二三人。

不過,陳應看到這個東西以後,頓時發現如果把飛鉤頭取下來,縮小比例,裝在特別的弩箭上,使用尾部繫着高強度的繩索,豈不是後世特種部隊,用來攀爬的飛鉤?

與於,在陳應的指導下,這個種飛鉤應運而生。不過這種飛鉤的效果並不算太好,最遠距離僅爲三十步,對付一般城牆或隘口險要之所,就可以利用飛鉤身上去繩索,有助於攀爬。

背嵬軍將士,以夥爲單位,潛伏前進,悄悄靠近鄭軍的烽燧,趁着夜色,靠近烽燧的哨堡,利用飛鉤向上攀爬,當守軍發現唐軍進攻的時候,他們已經落入了唐軍將士的包圍。

背嵬軍只負責開道,只要打開口子,那些左右衛率與左右司御率的士兵就擡着雲梯,蜂擁而上。

除了剛剛出了潼關的時候,幾個烽燧與哨堡還遇到點抵抗,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陳應頓時感覺到不對勁了,進攻實在太順利了,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連續奔取二十八座烽燧,雖然殲滅敵人超過五百餘人,然而這讓陳應內心裡非常不安。

陳應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始終堅持人性本惡,也堅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

可是現在陳應偏偏遇到了天上掉餡餅的美事,陳應頓時警覺起來:“立即停止進攻,收縮建立防禦陣地,快……”

第一二三章侯莫陳崇的猛虎義從第一四九章你這是坐牢還是度假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三十六章時機成熟第一七九章河北局勢直轉而下第二八七章君子但不可欺之以方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二零零章瓦崗一柱香不是喪盡天良第九十八章冷遇第一三四章要想西域發展好只有種草(三更)第二六八章賭場無父子何況夫妻第二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九十三章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更)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二零七章人生何處不驚喜(二更)第六十一章李靖李大將軍陳某隻好對不起了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二二零章神擋誅神佛擋滅佛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六章輸人不輸陣第七十七章安西新變化廢除徭役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十七章敲山震虎殺雞儆猴(三更)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一二零章你們薛延陀要戰便戰(三更)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三十二章何爲王道何爲霸道?第三章戰場上見(一更)第九十六章柴氏算什麼東西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八十二章典妻秘聞(一更)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四十章戰陣殺機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五十八章裴寂的算計(上)第七十五章虧大了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一一九章單雄信投降吧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九章駭人的戰績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二三四章王世充瘋狂的反撲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二四五章死倭人才是好倭人第五十七章安西大護府郭孝恪(二更)第十二章尚書左僕射應該換人了(爲宗師無情無情加更2)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五十八章會不會反(爲書友37036439漂紅加更)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十章連升十級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七十二章全軍崩潰逃命要緊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八十九章主持大局弔民伐罪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二六零章別無選擇劍出偏鋒(二更)第三十六章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麼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二十一章綁票第二十一章綁票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一五一章長安再聞娘子軍聚將鼓第二章宣示主權第三十三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二七二章李世民你要弒君還是弒父(一更)第二七零章無心插柳柳成蔭(一更)第八十章喜歡順杆爬的武士彠第二五零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三十七章任人宰割(月票過百加更)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二十五章濃濃的酸醋味第二十八章來而不往非禮也(二更)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二三四章王世充瘋狂的反撲第八十章喜歡順杆爬的武士彠第二二九章西域大唐工業萌芽第一九九章幹好升官發財幹不好滾蛋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一六八章阿爹帶你看好戲第一三三章黃金五千兩打發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