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

我們可以從孔子這一段話中,不難看出,這就是孔子爲學生的前程而考慮的一次坦誠的對白。

古代的老師,不但有責任教育學生成才,而且,還肩負着教導學生謀求職業、事業的責任。正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

“天地君親師”在過去的傳統社會裡,是婦孺皆知的信條。

“君”與“師”的地位,一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更是社會師生及師徒關係的原則。學生見到老師,都要執弟子禮,師生關係乃人倫中的一個大項,終生不變。爲什麼?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生之間的關係,是要以“道義”來衡量的。孔子爲揚其道,周遊列國,衆弟子侍其左右,有的學生甚至追隨了他一生。正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種謀道,正是師之道,師之德,師之魂。”

陳應有想過將後世的軍事理念和經濟理念,帶到大唐,然後發揚廣大。他也想過開壇授課,廣授門徒。

但是,他卻怎麼也沒有想過招收武元慶與武元爽兄弟二人爲徒。

陳應不相信血統論,但是他相信環境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如果沒有武元爽、武元爽兄弟對一代女帝的迫害和欺負,武則天恐怕也難以養成那種絕境之中,絕不放棄,千萬人,俱往矣的性格。

陳應想了想道:“應何德何能教導兩位公子,應如今不過弱冠,我自己還是一個學生,爲人師長,只會誤人子弟而已!”

相里氏輕輕一推武元慶,元慶別看瘦小,看樣子只有七八歲,事實上他只是發育不良而已。事實上武元慶是大業四年生人,週歲已十一了。武元爽是大業六年生人,已經九歲了。這個年代的孩子比較早熟。

武元慶得到母親提醒,撲通一聲跪在陳應面前道:“請大將軍收元慶爲徒!”

武元爽也跟着奶聲奶氣的道:“請大將軍收元爽爲徒!”

陳應實在不想與武元慶與武元爽兄弟糾葛太深,就淡淡的道:“陳應無意收徒,武夫人還有二位武公子請回吧!”

只是事實出乎了陳應的意料之外,武相里氏說走就走,可是她的那一對寶貝兒子卻依舊跪在陳應面前。

陳應心想這兩個毛孩子最多也就三分鐘熱度,他們願意跪,也就最多跪上小半個時辰。

只是陳應怎麼也沒有想到,武元慶與武元爽兄弟,長跪不起,一個時辰過去了,他們依舊跪着,兩個時辰還在跪,三個時辰後,他們已經跪在地上睡覺了。

陳應自然清楚長跪之下,非常容易損傷膝蓋。在唐宋之前,人們其實並非動不動就跪,直到我大清那個時候,要想當官,必須有一副鐵膝蓋,可以長跪不起。

陳應還真害怕兩個孩子跪出一個好歹,讓梁贊將二人扶起來。

只是武元慶非常倔強的道:“請師傅收元慶爲徒,否則元慶情願跪死在這裡!”

陳應苦笑道:“你們還是回去吧,我收不起你們這樣的徒弟,我也不敢收你爲徒!”

武元慶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望着陳應,怯怯的道:“老師是嫌棄我們兄弟二人非是良家子,是商賈子弟嗎?”

“非是如此!”陳應搖搖頭道:“陳應暫時不想收徒,等將來收徒了,再讓你們拜師!”

陳應想着無論如何先把武元慶與武元爽兄弟誆騙回去。

誰曾想,武元慶卻固執的道:“阿孃說了,請師傅成全,師傅不收元慶爲徒,元慶跪死也不起來!”

“你們還小,骨頭還沒有長好,這萬一要是傷了膝蓋,以後可是會追悔莫及!”陳應語重心長的道:“你們還是回去吧,在這裡又能得到什麼呢?”

陳應不反對收徒,只是絕對不願意當幼兒園的園長。

武元慶咬着嘴脣,低着頭不說話。

武元爽年紀要小,心直口快的道:“師傅放心,我們兄弟在祠堂裡最多跪過三天三夜!”

陳應這才知道,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異常頑劣,每當惹怒相里氏的時候,相里氏從來不打武元慶與武元爽,卻罰他們二人跪在祠堂裡,剛剛開始就是一個時辰,後來二人慢慢肆無忌憚,相里氏的罰跪時間越來越長,二人仍舊死不悔改。

陳應暗暗想着,武元慶與武元爽,實在是屬於那種屢教不改的頑劣孩子,在相里氏面前,他們還有所畏懼,相里氏死後,武元慶與武元爽就是逃出如來佛祖的孫猴子。

陳應道:“起來吃飯吧!”

“師傅不答應,收我們爲徒,我們死也不起來!”

面對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的無賴性子,陳應還真怕了他們:“三個月之後,讓你們的父親,去長安拜師吧!”

……

藏山,在距離葦澤關之西。相傳在春秋時期,秋時代晉國趙氏孤兒曾藏匿於此。當時,隨着尉遲恭兵敗葦澤關下,有一支莫約三四百人的潰兵逃匿在這裡。爲首的將領名叫三眼神將魏定邦。

魏定邦本是隋末反王之一“魏帝”歷山飛魏刀兒的假子,他本姓王,名馭奴。孔武有力,爲魏刀兒所喜,收爲假子。事實上他比魏刀兒還大三歲,卻拜比他小三歲的魏刀子爲父。也算是一個奇葩。魏刀兒收王馭奴爲子後,賜其姓魏,改名魏定邦。由於魏定邦在作戰,被強弩之末的弩箭射中額頭眉心,不過這時弩機無力,僅僅割破皮肉,留下一道如同銅錢大小的傷疤,彷彿如同傳說中的三眼神將。

於是,魏定邦便自稱自己爲三眼神將。

武德元年,河北竇建德假意要與魏刀兒聯合,魏刀兒毫無戒備,被竇建德襲擊,兵敗被竇建德所殺。魏定邦不願意投降“殺父仇人”竇建德,便率領兩千餘部投降劉武周,爲尉遲恭麾下將領。

尉遲恭大敗投降,他趁亂逃走,躲進了藏山的藏孤洞中。

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的三四百名殘部皆被人繳了兵械,捆在洞內,動彈不得。

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四十四章旁企地叛亂第一百零一章山地梅花陣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一五二章得罪陳應後果很嚴重(二合一大求票)第九十六章加封太子少保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八十四章廢太子改立秦王第七十六章新身份武瞾的表舅?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一八五章送錢的人來了第三十章陛下您真要殺微臣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一七五章我不會認命更不會認輸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三十七章戮胡成我名(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五章濃濃的酸醋味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二三五章陳應最擅長的事情(二更求訂閱)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三十三章殺戮開始(三更)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四十章戰陣殺機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四章涼州鮮血已經流乾(二更)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第一六九章慕容伏允你還記得故人否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四十一章李元吉你這個孽子想要害死朕第四十章鼻子要受罪(一更)第四十八章太子的翅膀硬了(一更)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二十一章夏蟲不可語冰(二更)第三十三章魏徵魏玄成你真有種第七十章弱則請服來朝強則叛亂犯邊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一四一章木驢之刑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二一章不遠萬里尋找信仰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六十章空頭支票第二零零章瓦崗一柱香不是喪盡天良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七章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第二零一章利益均沾皆大歡喜第六十四章陌刀軍(下)第八十一章我也給你暖牀(三更)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六十一章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一更)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六六章大唐不能成爲陰謀家的天堂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十二章涇陽如瘋如狂第四十八章太子的翅膀硬了(一更)第九章秘書少監第四十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二更)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一六七章精度不夠密度來湊第二十八章火牆與火炕(上)第九十六章柴氏算什麼東西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三十章子夜歌(五更求訂閱)第一六三章千萬別得罪女人第一八九章東宮和秦王勢必要分出勝負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三十六章初見侯莫陳虔會第八章脫盲識字班第五十一章聰明反被聰明誤(二更)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一四三章大筆一揮四十萬貫不翼而飛(三更求月票)第七章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第二八五章不支持李世民的真正原因第十五章玄武門前血跡未乾(爲盟主加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