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鬥爭,有鬥爭就有血腥。

宋金剛的理想是非常豐滿的,可是現實太過殘酷了。

他想逃跑的意圖,已經被徐世績和魏徵窺破,所以他命張鐵虎率領三千軍隊去佯攻,就成了一個笑話。

陰謀,在沒有發覺的時候,威脅很大。可是一旦看穿了,那麼就很容易應對。比如在《三國演義》裡,表面看來是黃蓋和主將周瑜產生了矛盾,黃蓋要帶兵投降。其實黃蓋是要接近曹軍水師放火。如果曹操事先看穿此計,就根本不可能發現火燒連營的事情。

同樣是陰謀,宋金剛想跑的意圖已經被徐世績和魏徵看穿,當張鐵虎佯攻的時候,徐世績就將計就計,派出精兵埋伏在澮州東部的佛爺山。

結果,自以爲得計的宋金剛一頭撞進徐世績的包圍圈中,宋金剛兩萬大軍被殲滅三千餘,投降一萬三,不過宋金剛卻帶着四千餘精銳部隊意外突破竹裕谷,從竹裕谷逃脫。

不過,澮州被攻下,晉南咽喉,平陽門戶已經落手唐軍之手。李建成也亦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他命元寶藏率領三千兵馬兵臨絳城,卻意外接到了王行本的投降。王行本見劉武周勢大,一箭未發投降劉武周,現在唐軍勢大,王行本又要投降。

李建成本想接受王行本投降,魏徵卻道:“如此三姓家奴,反覆無常的小人,留着也是遺禍無窮。”

李建成感覺也是如此,隨即下令拒絕接受王行本投降。王行本走頭遠無路,卻被部下所殺,將其首級送到李建成大營。

與宋金剛截然不同的是,李秀寧主持太原戰役,採取的卻是陽謀,和曹操攻荊州一樣,寫信告訴你,我要打你,曹軍大張旗鼓,連綿數十里,荊州直接跪了。

李秀寧同樣也是如此,以靈武右軍、靈武左軍分別包圍太原北和太原東,自己將中軍帥帳立於太原城西,圍三缺一,唯留太原南城。

朔州軍這支由普通百姓組成的軍隊,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李秀寧卻拿着這支部隊當成寶貝,從天興軍手中繳獲的甲冑和兵刃,將朔州軍換裝一新,同時匯合成了天興軍降卒,組成了新的幷州軍。

陳應沒有操心太原戰役,不過他卻向平陽公主李秀寧要了足足將近兩千人手。就是先委任的靈州將作營、像葛通、魏猛、郭準、嚴師虎等全部收了回來。李秀寧一看陳應挑出來的人,大都在四十歲開外,青壯年不足兩成,以爲陳應是爲保證朔州軍的戰鬥力,裁撤老弱,直接大筆一揮,讓這些人放行。

陳應給這兩千餘工匠開出符驗(古代身份證)和憑信,讓他們舉家遷往靈州。陳應給他們的待遇非常優厚,三歲以上小兒都算上,人均六十畝地,衆匠戶看着墨跡未乾的憑信,生怕陳應反悔,急忙拖家帶口朝着靈州進發。

不過這些人倒不用太過辛苦,可以乘坐羊皮筏子去靈州。

這些工匠中也有例外,那就是將作營副都監葛通和趙無傷等十幾名徒弟留在了葦澤關。因爲陳應從李秀寧口中得知,李淵已經派出了宣慰使,召他入京接受冊封。

這一次他可以晉升爲縣公,現在是大唐唯一一個不是世襲弱冠縣公,具體封號李秀寧也不知道,自然沒有人說。

陳應別說身上有傷,哪怕他沒有傷,坐這個時代的馬車,纔會顛簸出病來。所以陳應留下葛通準備打造一輛新型的馬車,裝備滾動軸承,加裝減震設置,四輪導向馬車。

按照大唐的制度,陳應可以出入坐四駕馬車,以四匹馬的拉力,完全可以拉動四輪重型馬車。

“哎,還是不行。”

葛通都快絕望了,試驗了無數次,廢掉的鋼鐵已經超過千斤,如今連負責輜重的軍需官看着葛通的眼神都像狼一樣,想吃了葛通。

一千多斤鐵,足足上百把橫刀,數十套甲,就這樣被葛通浪費了,他不生氣纔怪。

自從成了官身以後,葛通就喜歡跟人家比官大官小。軍需官是從七品,發現對方沒有自己的官大之後,葛通的腰桿挺得筆直,朗聲道:“甭廢話,三百斤。”

事實上,官職的大小,不是全部要看品階,要看實際權力。堂堂一部尚書,正三品大員,被一個侍御史或御史彈劾的時候,只能摘下烏紗冠,跪地自辯。內侍省常侍,不過正六品,就算是副相,誰敢不給他面子?

不過葛通與軍需官都不是掌印官,可自負責一攤子實務,雙方不是一個系統,誰也奈何不了誰。別說從七品軍需官,就算是從八品掌固,要想不給葛通這個從六品的副都監面子,葛通一點辦法都沒有。

更何況這個軍需官,反而可以在驗貨的環節,雞蛋裡挑骨頭,爲難葛通。但是葛通卻不知道,態度強硬。

“三百斤!”軍需官的臉都抽搐起來了:“你怎麼不去搶?”

“這是大將軍要的,你看着辦!”葛通既不解釋,也不理會,帶着趙無傷長揚而去。

軍需官自然不懼怕葛通,可是陳應的要求,他不能不滿足。儘管牢騷滿腹,還是按照葛通的意思,將三百斤鋼鐵送到了葛通的匠作坊裡。

事實上,陳應雖然瞭解彈簧鋼的性質參數,比如要加入錳、硅、鉻等原素,但是這些原因陳應還真不知道怎麼去找來,加入多少,陳應也不清楚。

只能讓葛通帶着慢慢摸索。

彈簧鋼不僅可以製造彈簧和馬車減震,事實上用彈簧鋼打造出來的鋼弩,威力更大,更加輕便緊湊,用來人手一隻彈簧鋼打擊的蠍子弩,利用滑輪快速上弦,只要箭矢不絕,就可以一直保持弩箭壓制,這樣的弩機一旦打造出來,將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另外的話,就是一旦冷扎出來鐵絲,鐵絲網對於防止騎兵突襲,也是犀利的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可以快速製造出防線,將騎兵圍在鐵絲網中。

就在葛通和趙無傷等廢寢忘食製造彈簧鋼的時候,陳應卻優哉遊哉的教導着武元慶和武元爽識字,事實上武元慶識點,已經讀了完了千字文和幾篇論語。武元爽稍差,也識幾百字。不過陳應卻在教導武氏兄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近,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武元慶和武元爽跟着陳應默默朗誦着:“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剛剛陳應還沒有感覺什麼,等武元慶和武爽朗誦的時候,陳應這才感覺不對勁,這個竇燕山,說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竇禹鈞,後來他的妻子連續生下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不僅時刻注意他們的身體,還注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修養。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爲有用之才,先後登科及第。

幸好武元慶和武元爽二人沒有問及,否則這就是一個大烏龍。

然而正所謂怕什麼來什麼,突然聽到門外響起:“家祖建昌孝公有五子,皆名揚天下,不知家祖何時有了一個竇燕山的稱號?”

陳應心中詫異的望着門外,一名慈眉善目的老者捻鬚而笑。

這名老者腳登玄色鹿皮靴,戴着黑色烏紗冠,身披一襲紫色具服。

從這名老者的穿着打扮,陳應就推斷這應該是一名三品大員。陳應施禮道:“恕陳應傷重,不能行全禮,不知足下是!”

“老夫竇琮!”

竇琮的父親是竇熾,竇熾世襲建昌公,也是李淵的岳父。竇熾的父親就是竇略,竇略有五子,興、拔、嶽、善、熾。每一個都有非常大的名氣。

陳應啞然失笑,還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第三十六章初見侯莫陳虔會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一一三章陌刀揚威(上)第二五二章過河的卒子頂大車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九十五章大計劃第一六七章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八十一章魏玄成的情商一直在線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六十八章消除心魔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二十四章瓷娃娃姐妹花第一零三章徹底解決突厥第一一六章冠軍大將軍單雄信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六十二章寧死不降第三十一章血腥絞肉機(一更)第二一二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七十三章這個昭武胡好狠(一更)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四十九章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八十一章我也給你暖牀(三更)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二四七章竇建德被殺誰是真兇?(月票加更)第七十一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九十四章樂極生悲難產了第二十六章長得像長孫無垢的女子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五十八章太子賓客第五十章感覺不對勁第九十章族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七十五章任重道遠時不我待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八十九章許敬宗的節操(三更)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老程有話說!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一三八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七十五章不死不休(三更)分類強推感言第三十一章命不該絕(一更求訂閱)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一五六章本大將軍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第六十四章劉武周的底氣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四十四章男兒當殺人第一四零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五十一章投石機不是這樣做滴第二四九章打架和殺人是兩種概念第三十三章一勞永逸(三更求訂閱)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二三三章會在這裡把血流乾第一六二章所向披靡火牛陣第七十八章吹牛逼的下場第一零八章犯我大唐雖遠必誅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章扯虎皮拉大旗(四更)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十一章最慘的折磨(二更)第一五八章不識好歹送你歸西(三更爲長老陳應加更)第六十七章美人心計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一三零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二六一章李世民被貶爲庶民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四二章小官鉅貪防範未然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第二四三章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更)第五十四章居然癔症了第一一四章陌刀軍揚威(下)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二六九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更)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二七六章我們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第二八一章如瘋如狂屍山海血(二更)第二零零章會見之前殺威棒伺候第一六九章我是低估了你們的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