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死神來了(四更求訂閱)

靈州城外,一輛六駕良馬牽引着一輛大駕玉輅緩緩來到靈州城外。旌旗對對,甲仗森森,端是威武不凡。

玉輅是古代帝王纔有資格擁有的車駕。樑師都雖然擁有州(郡)不過,城不過二十八,然而帝王的架子卻不小。他不僅用一千多人充當儀仗,還在靈州城外快速的搭了一個巨大的高臺。

一個木製高臺迅速的被搭建了起來,樑師都被侍衛和宦官攙扶走上了高臺,皇帝立於中央,樑國文武百官跪坐其右,禮官捧着長勿板嘴裡唸唸有詞的說着古音,號角吹出一聲長音,巨大的戰鼓,咚咚敲響,震動四野。

“登上城了,站穩腳跟了,後續的兵上去了!”站在高臺上的樑師都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靈州城中的女子、財產金帛只是小收穫,捉下靈州城,從李唐手中奪下一州之地,這才纔是功業大事!

突厥可敦義成公主號令李軌、劉武周、宋金剛等人,拿下李唐一州,賞良馬萬匹,這幾乎是等於白送一個萬人規模的騎兵部隊。而且獲得義成公主的青睞,可以源源不斷的從突厥得到支援。

樑師都甚至想着,自己目前只有三州二十八縣(綏州轄十縣、延州七縣、慶州轄十一縣)若得靈州五縣,再獲一萬精騎,將來未必沒有機會統一天下,建立梁氏萬世社稷。

就在樑師都幻想着殺入長安,活捉李淵,在長安城裡登上坐上龍椅的時候,他的夢碎了。

靈州城內響起排山倒海的殺喊聲,一大隊騎兵從城內殺出來。看規模不足四五千人,不足爲慮,然而聲勢卻不小。

看着唐騎從城內涌出,城外埋伏着的突厥人立即吹喊了雄厚的牛角戰號。

“嗚嗚……”

就在突厥人開始出動的時候,靈州城內唐軍將騎兵開始在戰場上收割性命。

陳應親自率領張士貴、羅士信、鬱孤尼三將四千餘騎兵,其中包括五個鉤鐮槍騎兵團,這一千五百餘騎排成密集的騎兵隊形,鉤鐮槍斜指前方,如同槍林一般快速向城外的突厥人殺來。

作爲戰場新丁的劉統,卻是一個天生的將種。他的用兵老到,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初次領兵的人。

劉統用兵偶爾出奇,可行軍佈陣卻總是傾向於採用穩健的陣勢。劉統坐鎮中軍,使主旗處於九環重地,聽着麾下將領的來回馳報,及時調整攻城戰略。只是非常可惜,如今他這個九環重地的精兵大都在城牆上。

身邊不過五百餘名將士,看到陳應率領騎兵衝來。劉統卻不慌不忙,把手中僅有的五百兵力,佈置了一個三疊陣。既兩百餘刀盾兵蹲下,用肩膀扛住盾牌,準備硬扛騎兵的衝鋒,在槍矛手則將槍矛架在盾牌最後一百餘名弓箭手則在後面壓制。

三疊陣並沒有什麼高明的陣法,然而這種刀、槍、弓、盾四種兵器組成的陣形卻是華夏民族創立的寶貴經驗。這是華夏民族在千百年來與北方的惡鄰經過無數次血淋淋的戰鬥,總結出來的經驗。這種經驗,是經過無數人命檢驗的寶貴陣法,對於遊牧民族輕裝騎兵衝擊非常有效。

別看劉統身邊只有區區五百餘名士兵,現在他的三疊陣已經完成,除非陳應拼着兩敗俱傷,在付出數百名士兵傷亡的代價後,才能把劉統麾下的這個三疊陣破掉。對付這個三疊陣,除了採取飛蛾投火的自殺式攻擊,根本沒有別的辦法。

陳應絕對不會像傻子一樣撞向劉統的三疊陣,陳應甚至連看劉統的三疊陣一眼的興趣都沒有。就在陳應率領槍騎兵衝到劉統的三疊陣前一百餘步時,突然陳應一提繮繩,戰馬整齊右轉,逞九十度垂直轉向樑師都大駕玉輅。

陳應分得清楚,殺掉一百個劉統,不及繳獲樑師都的一輛大駕玉輅。無論是越騎兵,還是鬱孤尼麾下的鬱射設部騎兵,騎術都相當厲害。事實上剛剛出長安的時候,右衛率四個越騎團的騎術,還真不敢恭維。可是隨着長安到靈州這兩千餘里的長途行軍,他們的騎術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四千餘騎呼啦一下調轉馬頭,朝着樑師都衝來。樑師都瞬間就慌了,他連連叫道:“護駕,護駕,護駕!”

樑師都的聲音瞬間擡高了八度,語氣中帶着深深的恐懼。

樑軍士兵一陣手忙腳亂,趕緊朝着樑師都衝來。樑師都麾下的部曲,與唐軍原本編制差不多,步兵多,騎兵少,騎兵不足全軍的四分之一。然而陳應率領的唐軍突擊軍團,是純騎兵部隊,幾乎在十數息的功夫,就衝到樑師都的大駕玉輅前。

“秦時明月漢時關”

唐軍槍兵非常意外,並沒有喊什麼大唐萬勝或是大唐萬歲的口號,反而整齊的喊起了陳應所作的出塞。

當關字音剛剛落下,以陳應爲首的唐軍槍騎兵便刺進了樑軍士兵的胸膛。鉤鐮槍在高速奔馳戰馬的帶動下,鋒利的槍鋒,毫無遲滯的刺進樑軍士兵的身體,巨大的槍頭,瞬間破壞了樑軍士兵的內臟器官。

擋在陳應所部陣前的樑軍士兵就像被割倒的麥子一樣,一倒就是一大片。

“萬里長征人未還!”

那些僥倖未被鉤鐮槍刺中的樑軍士兵,躲過了鉤鐮槍的一擊,卻無論如何也躲不過鉤鐮槍的鉤擊。

正如古龍大大在《七種武器》寫的那樣,無論鉤住什麼都會造成離別。如果它鉤住你的手,你的手就要和腕離別;如果它鉤住你的腳,你的腳就要和腿離別。如果它鉤住咽喉,就和這個世界離別。

隨着“還”字音落下,整個樑軍前營瞬間像雪崩一樣崩潰了。其實這也不怪樑軍士兵膽小,而是鉤鐮槍的威力實在太大了。它可不管你沒有穿着鎧甲,無論是精鋼鐵甲,還是牛皮鎧甲,只要是被鉤住,就是甲碎人亡。

這種沾着既亡,碰着既死的兵刃,在樑軍士兵眼中,簡直就是死神的代名詞。看着唐軍槍騎兵毫無遲滯作用的擊潰了樑軍前鋒。特別是以鬱孤尼爲首的鬱射設部騎兵,在鬱孤尼的帶動下,發起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第二八四章嚇得魂飛魄散(一更)第九章關中饑饉遍地這盛世如爾所願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二十八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二十四章平唐可汗第一五九章李世民輕敵中伏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二二一章今生今世生死相依第一五五章不知不覺陳應也老了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七十五章天子欲賜婚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老程有話說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九十六章加封太子少保第十六章大危機總是多重弊端集中形成的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七章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第一三九章李世民太原遇刺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五十九章帶兵去要人(一更)第八十五章李世民出鎮太原第二五零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一五章要殺要刮看心情第五十一章投石機不是這樣做滴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一七一章三個和尚沒水喝(二更)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二二七章王世充後院起火(爲堂主陳應加更)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四十一章生米煮成熟飯第二四一章殺自己人會殺上癮(一更)第二七二章李世民你要弒君還是弒父(一更)第五十九章與衆不同的女子第三十五章所向睥睨(五更求訂閱)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十六章百國會盟馬踏長安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五十一章聰明反被聰明誤(二更)第二五二章過河的卒子頂大車第四十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五十四章真正的考驗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二十七章以胡治胡爲何不可第八章少生兩條腿第四十二章歷史的拐點(一更)第六十二章相互牽制相互制衡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進擊(月票二百加更)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四十三章血月殺戮第二五二章過河的卒子頂大車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六章最賺錢的行業(二更)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一八七章大唐進入工業時代?第六十九章開誠佈公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十七章歪打正着第二一九章更加兇險萬分的戰場第六章紅山堡第二零九章你特碼不按常理出牌(爲舵主冉曦傾城加更)第十六章李世民請戰河東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二六六章大唐不能成爲陰謀家的天堂第三十八章命中的剋星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一六三章隱藏的神話傳說中的真相第七十八章打造一百艘五牙戰艦有必要嗎?第七十五章任重道遠時不我待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二十六章不堪入目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六章紅山堡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六十三章陳應發瘋了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五十三章封爵延安郡王(三更求訂閱)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八十八章本將軍的鐵槍早已飢渴難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