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

戰場是殘酷的,然而似乎是上天給人們開了一個致命的玩笑。越是視死如歸的人,在戰場上越是不會死,越是怕死的人,越是會死。面對唐軍騎兵如癡如狂視死如歸的進攻,突厥士兵和樑軍士兵無不心驚膽寒。

阿史那意珍此時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嚴重低估了唐軍的實力,這個新生不足一年的大唐,絕對和隋朝不能同日而語。

大唐如此強悍,與大唐開戰實爲不智。

站在靈州城牆上的楊則,興奮的大吼:“天佑大唐,得此良將,誠大喜事也,經此一役,戮盡此輩,陳總管無敵之威名遠揚萬里,只要陳總管將旗立在這裡,靈州無胡虜敢犯!”

陳應率領唐軍騎兵繼續尾隨突厥和樑國潰兵追擊。突然前方雪原上出現數百名突厥士兵,這些突厥士兵眼見唐軍攻勢如潮,勢不可擋,自覺的下馬投降。

望着這一幕,張士貴道:“總管,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陳應也非常爲難了。在這個時候,如果收降俘虜,勢必要分出兵力,可是他手中只有四千餘兵馬,現在傷兵數百人,已經退出戰鬥。能戰之兵不足三千八百人。陳應既不想平白無故的放掉這些降兵,也沒有精力也沒有精力派出人看管他們。可是陳應也不想這樣放過他們。

就在這時,陳應臉上浮現一抹詭異的笑容:“在地上畫一個圈,告訴他們,只要敢出圈者死!”

“總管這是要畫地爲牢?”張士貴當然知道這個典故,相傳在很久之前的社會裡,人們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錯誤,就在地上畫個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懲罰,即使這樣,哪怕他身邊空無一人,他也決不會提前走出圈子半步.相傳上古時刑律寬緩,在地上畫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懲罰,如後代的牢獄。

陳應不可置否的點點頭。

張士貴道:“這些突厥人畏威而不畏德,指望他們自律,無疑是對牛彈琴。”

“哼,他們要是敢跑更好!”陳應道:“殺俘不祥,本總管若是殺俘,少不得要被朝中御史彈劾,就在地上畫一個圈,只要他們跑出圈外,本總管再把他們殺了,御史言官也無話可說!”

面前出現數百的突厥人或樑國士兵跪在地上投降。

於是幾名唐軍士兵翻身下馬,既不收繳降兵們的兵刃,也不對他們進行捆綁,直接拿鉤鐮槍在地上劃一個大圈。

“越此線者死!”

這五個字分別是唐言和突厥語對衆降兵說一遍。陳應率部經過突厥降兵的時候,會把他們的戰馬收走,唐軍需要戰馬替換,否則騎兵衝鋒無法保持馬力的持久。當然沒有馬,就算讓他們跑,他們也跑不快。

然後唐軍士兵就繼續上馬追擊突厥潰兵。可是身處圈子裡的突厥降兵面面相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跑吧?”

然而,卻沒有人敢提意!於是戰場上出現了異常詭異的一幕,從天空上黃土高原上,不遠處就畫着一個或大或小的雪圈,雪圈裡或跪或坐着或多或少的突厥人,或樑軍士兵。哪怕沒有一個唐軍士兵看守,他們依舊不敢踏出圈外一步。

他們都像傻子一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這也不是說突厥人或樑軍士兵們膽小懦弱,實在是槍騎團衝鋒帶給他們的震撼實在太大了。

在波蘭創立翼騎兵的時候,正是波蘭險些亡國滅種的時候,他們擁有兩大強敵,西北面的條頓騎士和東面的蒙古人。面對東線開闊的地形和機動的蒙古騎兵,波蘭軍不堪一擊,連當時的首都克拉科夫都讓蒙古人給洗劫了一道。在這種情況下,波蘭人痛定思痛,創立專門剋制輕裝騎兵的翼騎兵。雖然在二戰中,波蘭用騎兵去砍坦克,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然而不可不否認,在冷兵器時代,翼騎兵是無敵般存在的。

陳應創立的這支槍騎兵,雖然是減化版本的騎兵,可是對付武力並不算突出的突厥人,已經綽綽有餘了。從突厥成立一直到滅亡,面對華夏民族,他們一直並沒有佔據多少的優勢。隋朝時候,把突厥玩廢了,只有在大業末年,隋朝遍地狼煙的時候,突厥人才算佔到了便宜。

不過隨着貞觀四年定襄之戰,東突厥就被消滅了。

陳應所部追擊敵人,戰馬卻越收越多,區區不到四千騎兵,居然收攏了將近兩萬匹戰馬。平均一騎保持五至六匹,如果不是鬱孤尼所部都擅長控馬,恐怕這些馬也會讓陳應手忙腳亂。

……

靈州西北三十里處野豬嶺,野豬嶺是黃土高原無數山嶺之一,野豬嶺是在黃土高原上有一道土丘隆起。從側面望過去,形狀猶如一支巨大的野豬臥在一塊地上。野豬嶺地勢北高南低,在野豬的腰腹位置,是一個面積不小的山谷,可以阻擋來自西北的寒流。在野豬嶺的山谷內,還有幾個不大的溫泉,在凜冽的寒風中,這個野豬嶺卻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避寒聖地。

駐紮在野豬嶺的是突厥四大葉護之一的阿史那·什鉢苾,提起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可是要把他的封號說出來,大家肯定有點印象,他就是東突厥最後一個可汗,突利可汗。

阿史那·什鉢苾此時雖然只有十六歲,不過長得實在着急,身高八尺,滿臉絡腮鬍子,就是說他三十歲都顯得年輕。

阿史那·什鉢苾雖然一直沒有介入靈州的戰事,不過他卻一直密切關注着靈州的戰事。當樑師都大軍崩潰,阿史那·意珍也全軍潰敗的時候,他早就得到了消息。

然而最讓阿史那·什鉢苾想不到的是,意珍好死不死,居然帶着潰兵跑到野豬嶺了。而陳應則率領唐軍追兵,咬着阿史那·意珍所部的尾巴窮追不捨。

看着王帳內的馬奶酒掀起巨大的波浪,不用去用眼睛看,阿史那·什鉢苾就可以猜測到外面過來的唐人騎兵應該在兩萬左右。此時,阿史那·什鉢苾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葉護,怎麼辦?”

“我他孃的知道怎麼辦?”阿史那·什鉢苾暴跳如雷,嘰裡呱啦的將阿史那·意珍的祖宗十八代女性問侯一遍。

一名督將小心翼翼的道:“唐人新勝,士氣如虹,不如暫避鋒芒!”

阿史那·什鉢苾沉吟不決的道:“若是這樣不戰就後退,會讓意珍與俟利弗設笑話!”

昨天非常抱歉,把章節搞重複了,連續發了兩個三十四章。因週末編輯不上班,只能在週一改回了。

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一五二章以上犯上當不當殺第三十六章我是缺錢的人嗎?(二更)第一八二章做得鬼中鬼方爲人上人第八十一章我也給你暖牀(三更)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還是出生了第九十四章笑道最後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九十二章李元吉VS羅士信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戰爭(三)第三十八章殺人何須用刀(一更)第一六二章被小看的平陽公主第二六零章別無選擇劍出偏鋒(二更)第九十五章拿下函谷關第八十五章李世民出鎮太原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二七四章我本張狂無限囂張(一更)第一八一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四十八章道不同不相爲謀(一更)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一七七章立馬虎牢氣雄萬夫第一二二章武侯故智僱傭軍初想第二零三章太子就是比秦王強第六十二章後果自負(一更)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一一二章準備豪賭一把的程知節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六十三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二更)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二十九章哪裡不對勁第四十三章律法與手足之情如何抉擇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一五五章女皇老媽果然霸氣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一一七章本將軍是打出來的第四十二章東受降城第十八章幸福的煩惱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一五一章長安再聞娘子軍聚將鼓第一六七章武士彠你給老孃等着(二更)第八十八章一首詩而升官(二更)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二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十三章佛門信物第一六一章王世充註定空歡喜?第一三三章黃金五千兩打發叫花呢?第一零五章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更)第二三二章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五十一章率軍攻打統萬城第九十章原來都是宇文化及搞鬼第四十六章活埋(二更求訂閱)第三十七章戮胡成我名(二更求訂閱)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二二六章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擇手段(兩更九千)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二三九章命值錢還是人頭值錢(二更)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三十三章初會李建成(下)第十章大凶之地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一三六章此時抽身爲時不晚第二十五章靈州沒有軍隊只有義民(一更)第六十二章這麼審問是不對的第九十四章樂極生悲難產了第八十七章出鎮西域大都護(二更)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一八零章士可殺不可辱第六十八章消除心魔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二零九章你特碼不按常理出牌(爲舵主冉曦傾城加更)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二一七章想弄死我我先弄死你第十一章再戰西秦小霸王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九十六章柴氏算什麼東西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八十六章不留下遺憾第二一三章整飭兵馬開疆拓土第七十三章這個昭武胡好狠(一更)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三十三章魏徵魏玄成你真有種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三十九章皇室最大丑聞第四十四章旁企地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