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隱藏的神話傳說中的真相

就在這個《吟福天國》的遊吟詩中,李世民聽到了不一樣的內容。

這個內容似乎是似曾相識。

李世民來了興趣,帶着語言天才杜如晦來與這個殷福布人聊天。

按照扶桑大陸人均壽命,他們差不多能活到四十五歲就算高壽了,而這位老人卻活到了八十多歲。

李世民聽出這些殷福布人說話的語言,類似於古雅言。

不過,李世民儘管用蹩腳的雅言向老人道:“老人家,你一定是他們當中最年長,最有智慧的了,能給我們說說你的經歷嗎?”

那名老人喝着李世民賜給他的酒,一邊笑着說道:“我並不是最有智慧的,我們當中有很多智慧超羣的人物,正是依靠他們,我們才堅持到了現在……不過,我確實是他們當中最長壽的。”

李世民笑道:“朕現在對你們所吟唱的《吟福天國》什麼感興趣,你可以給我們講講你們的經歷嗎?”

或許是因爲喝得有些大了,這個老人也慢慢放開了拘束,由於二人說話的方式,語言差距,大約像客家話與山西方言的區別,在得到不懂的時候,李世民才需要藉助杜如晦的翻譯。

老人家滿臉通紅,非常高興的道:“尊敬的王,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講講我們的過去。”

李世民與杜如晦對視一眼。

杜如晦從李世民眼中看到了一抹狡猾的目光。

李世民笑道:“樂意之極!你們殷福布人在扶桑一定非常久了吧?”

老人搖頭:“不不不,我們與王一樣,都是外來者,我們來的,確實比你們更久一些。跟他們是沒法比的!”

李世民藉助了杜如晦的翻譯,總算明白過來了。

“那,你們是什麼時候來的?”

“在不到二十八個甲子之前!”老人摸了摸了脖子上掛着的一個串珠。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這個串珠上,這才發現這個黑漆漆的串珠,也看不到是什麼材質,不過上面卻刻着天干地支,如果正如老人所說。他脖子上的串珠,正好二十八顆,最正中的那顆上,確實還有一些空白之處。

老人接着說:“我也說不太清楚……據我們的祖輩傳說,我們的祖先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天國,在這個國度裡,我們沒有飢餓,沒有疾病,沒有災禍。後來,位於我們王的臣僕豳人,受到了獫狁進攻。我們的王,爲了幫助豳人抵抗獫狁賜給他們了駿馬、戰車,還有巨鉞……”

接下來的故事,李世民已經聽得再清不過了。

由於受到戰爭的威脅,豳人在王的支持下,慢慢強大了起來,爲了抵抗獫狁進攻,他們的王,允許豳人持續擴充軍備,他們王與東夷爆發了激烈的戰爭。

豳人利用了這個機會,假稱獫狁進攻,就徵召了軍隊,和西夷聯盟,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並沒有參與北上狙擊獫狁進攻,事實上獫狁進攻,就是一個騙局。

在豳人帶領着西夷十八部聯軍渡過孟津的時候,帝辛終於反應了過來。他趕緊組成殷人,武裝成軍,在朝歌與豳人發生了激烈的激戰。

帝辛是他們殷人最傳大的王,戰爭打了三個多月。就在豳人損失慘重,支撐不下去的時候,

豳人提出了乞降。

帝辛其實也是強弩之末,殷人已經打不動了,所以同意了這個議和。

然而,豳人卻在乞和的時候,用毒匕,刺傷了他們的王。

老人語氣中帶着濃濃的不甘和憤怒,歇斯底里的吼道:“卑鄙的小人陰謀得逞了,我們偉大的王已經奄奄一息,王弟那個可恥的叛徒,用刀砍下了王的首級。他向豳人搖尾乞憐,王的軍隊終於回來了,可惜,王已經去了……我們殷人被豳人追殺,男人全部充當隸臣,女人臣妾……我們已經沒有了未來。天國已經變成廢墟……殺戮和疫病讓大地鋪滿了屍體,烏鴉日夜在天空中盤旋,銜着人腸掛到樹梢上,那是一個殘酷得令人發瘋的世界。我們的始祖帶領那些勇敢的戰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但最終還是失利了,不得不帶領其中一些人逃離了那個可怕的地方,四處流浪……”

據老人的說法,他們的始祖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爲他們完全被孤立,天下圍攻,甚至還有好幾股人力無法抗衡的勢力也加入了他們的敵人的陣營。

老人精力不濟,慢慢的睡着了。

即使在睡夢中,他依舊面目猙獰,歇斯底里。

李世民仰面躺在牀上,還在沉思,杜如晦坐下,笑道:“陛下,還在想那些神話?你什麼時候迷上了神話了?”

李世民很認真的道:“神話傳說從來都不是空穴來風,我一直認爲神話是遠古先民對發生在遠古的一些大事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記憶。”

杜如晦來了興趣:“比如說呢?”

李世民說道:“你難道沒有發現,他們所說的這個故事,與我們所見的史書有些似曾相識嗎?”

李世民從來相信什麼仁義。《孟子》中有一個名篇:“我善爲陳,我善爲戰。’大罪也。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南面而徵,北夷怨;東面而徵,西夷怨,曰:‘奚爲後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王曰:‘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徵之爲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

那個時候,都是奴隸制社會。不瞭解奴隸制社會的人,會相信孔孟的鬼話,然而,這是真正的屁話。

奴隸制社會時期,王只是名義上的領導,爲什麼周朝可以成爲王室八百年,因爲周天子只是擺設,象徵性的吉祥物。統治各地的都是諸侯。

“一個國家的君主,只要是好行仁義的,必然會天下無敵的,就像周武王伐商那樣,正義的戰爭,都不用打就贏了。”

這句話,誰要是信了,那纔是傻逼。

崇禎不仁嗎?他不節儉嗎?但是大明亡了。

楊廣仁不仁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至少楊廣跟荒、淫沾不了邊。那麼再說柴榮,再說郭威,作爲五代君主之一,誰能比得了這二位?

然而,他們的下場可以說是最悲慘的,沒有之一。

李世民雖然發現這個傳說中,與史記記載完全背馳。

不過,有一點李世民特別好奇,這些殷福布人爲什麼可以從中原遠渡而來。

現在李世民百般努力,加上張仲堅十幾年縱橫四海的老底子,他如今勉強可以一次性投送四萬人馬,而一千六百多年前,這些殷商遺民卻可以帶着二十五萬軍民,遠渡萬里。

難道說一千六百多年前,他們就能製造萬石鉅艦?

李世民壓根不相信,他知道製造一艘萬石鉅艦的難度。

杜如晦笑道:“這些傳說極有可能是真的,不過,也僅僅是這樣了,神話畢竟是神話,虛無縹緲,不值得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

”我們現在可以確定,這些殷福布人以及二三十個部落,都是殷商遺民,也就是史書上所載,失蹤的攸侯喜所率領的二十五萬軍民。“

李世民認真的道:”問題的關鍵是,他們是怎麼過來的?會像我們一樣乘船過來嗎?就算他們運氣逆天了,一路風平浪靜,無驚無險的漂到這裡,可他們吃什麼?喝什麼?“

杜如晦深思起來。

按照史料記載,當時商朝的艦船肯定不大,要不然周軍渡黃河的時候,不會採取羊皮筏子,更不可能才三萬五千軍隊,就用了半個月時間。

這太不正常了。

小船運載力有限,能帶的水和糧食實在太少了。

就算他們可以用捕魚的方式解決糧食問題,可是水呢?

那該怎麼解決?

總不能連老天爺時時刻刻眷顧他們吧?

PS:盛唐血刃衆籌,希望大家給老程助力一下。羣號:617604339

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七十四章跪下唱征服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六十八章消除心魔第三十四章死神來了(四更求訂閱)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一七五章我不會認命更不會認輸第一四三章大筆一揮四十萬貫不翼而飛(三更求月票)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九十五章拿下函谷關第一九三章永恆的只有利益(二更)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二三五章陳應最擅長的事情(二更求訂閱)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四十二章勝卻人間無數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九十四章王薄降唐(二更)第一五零章被太子妃恨上了怎麼辦?第六十二章後果自負(一更)第三十章陛下您真要殺微臣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一五四章改變中的李秀寧(爲長老無想無情加更)第四十五章轉變(一更求訂閱)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八十七章有些事不能忍第一六五章陛下臣給你講個故事吧第三十四章死神來了(四更求訂閱)第二十七章以胡治胡爲何不可第四十六章一人可抵十萬雄兵(一)第二八七章大唐的人口問題(一更)第八十一章我也給你暖牀(三更)第五十四章相逢一炮泯恩仇(一更)第七十三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第二四五章給陛下一個機會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二十五章靈州沒有軍隊只有義民(一更)第一九三章永恆的只有利益(二更)第二八六章手足之情兄弟之義第三十九章射崩了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二二六章被教壞了的李建成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三四章無形之中裝逼最致命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二零四章成爲秦王府座上賓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老程有話說!第二七八章秦王殿下許久不見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二零五章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月票四百加更)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一二零章先把世界第一銅礦給挖光第九章秘書少監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第一九五章請戰征討西突厥2018我們一起快樂前行!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一七八章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二十一章狡猾的對手第一八四章跟着陳應就算跟對人了(一更)第六十四章劉武周的底氣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一二七章唐朝的職業化建設第一二四章寧爲英雄妾莫爲懶漢子妻第二零五章最典型的明升暗降(爲掌門陳應萬賞加更)第七十一章非禮勿視第二五零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六七章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六七章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一一九章單雄信投降吧第七章斬將奪旗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五十章感覺不對勁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一八五章送錢的人來了第四十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一二八章陳應的王道與霸道第二三五章陳應最擅長的事情(二更求訂閱)第六十一章許敬宗初出崢嶸第一三六章鬱鬱蔥蔥聖泉城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一一三章將有五危愛民可煩(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