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

“陛下!”陳應望着李建成的眼睛,遲疑了一下問道:“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解惑!”

李建成道:“但說無妨!”

“陛下欽命微臣經略山東道八十一州,臣亦難保八十一州萬無一失!”陳應開誠佈公的道:“陛下也是知軍之主,想必非常清楚,指揮一萬人與指揮十萬人有天壤之別,指揮十萬軍與百萬人,難度無疑登天!”

陳應自然沒有信口雌黃。

他說的都是事實,他歷次戰爭中,從來不會直接指揮超過三萬人馬,因爲他知道,人數越多,反而越困難。

沒有電話,沒有無線電,更沒有光纖通信,說要統一指揮,其實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無論統葉護、或者頡利可汗,他們敗就敗在他們統領的軍隊實在太多了。

而陳應當時則不同,他只需要管理好麾下四名大將,每名將領率領三五個或七八個折衝府既可,雖然依舊無法做到如臂指使,至少可以在同時一時間內,各部相互協調配合。

李建成點點頭道:“朕也深知八十一州綿延數千裡防線,要想做到萬無一失,無疑是癡人說夢,不過,朕只求盡人事,聽天命!”

現在李建成也感覺無奈,如果不把整個東部沿海地區形成統一指揮,反而更容易被李世民各個擊破。

如果沒有臨戰統一指揮,所有戰事全部依靠將領本身指揮,防禦薄弱環節,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被李世民抓住。大唐不滿李建成的人太多了,特別是世族門閥。

無論什麼時候,可以給李建成添堵,他們絕對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陳應有些鬱悶的道:“陛下,我們爲什麼要一定被動防禦,爲什麼不能主動進攻?”

陳應其實並不喜歡被動防禦,特別討厭的戰略就是堅壁清野。

雖然這樣以來,可以以領土換取更大的勝利機會,可是這種戰爭打下來,其實並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恰恰相反,執行這種戰略,基本上是完敗,既使可以打退敵人進攻,關鍵是戰火燒在自己的領地上,損失都是自己的。

毀掉的基礎設施,全部都是錢,而且還是天文數字。這種對於國家層間與民間層面的創傷,會久年不息,甚至十數年、數十年難以恢復。

就以後世天朝的國土戰略而言,原本執行的就是本土就沿海防禦與近海防禦戰略,在這種戰略執行的原因是計不如人。無奈的被動選擇。

可是,大唐不一樣。

大唐擁有在這個時代最強大的騎兵突擊羣,總數超過七十萬騎的騎兵規模,無論投放在哪個方向,就會瞬間像鋼鐵洪流一樣,將敵人摧毀。

任何計謀,任何策略,其實根本就沒有用處,唯一的區別是對唐軍造成或大或小的傷亡而已。

唐軍步兵更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擁有着世界最好的鎧甲,最鋒利的橫刀,威力最大的陌刀與馬槊。

陳應非常不理解,李建成手中明明拿着一把天胡的牌,非得一圈圈的打下去,真正的意義在哪裡?萬一被別人截胡了豈不是要虧死?

如果陳應站在李建成的位置上,大唐的戰略,絕對不是什麼被動防禦,而是主動進攻,這樣以來。

還可以一石數鳥。

抽調大唐的大部分精銳,給吐蕃、吐谷渾、甚至西突厥、鐵勒、薛延陀等部落一個“機會”,讓他們看到可以戰勝大唐的希望,隱藏在大唐內部的陰謀家也會跳起來,到時候虛晃一槍,把精銳部隊接過去,一線平推。把大唐內部潛藏的危機,以及威脅消滅在萌芽中。

大唐需要建設沿途馳道網絡,現在缺的不是鋼鐵資源,也不是金錢,而是勞力,將所有大唐的潛在威脅或者敵人,用戰爭的手段可以轉化爲大唐的免費勞力,絕對可以會讓大唐的國力,再升一個臺階。

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那些迫不及待跳出來的人,會被打痛,打怕,將來李世民想拉攏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考慮,這會不會李建成的一個計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樣的人非常多。

“主動進攻?”

李建成的大腦瞬間打開了一個廣闊的大門。

經過三年多的籌備,李靖在江南已經打造了一百多艘三萬石級的大海船,大唐的遠洋運輸能力,也有原本不足四萬人,提高到了三倍以上。

現在大唐的水師規模突破十萬人馬,其中原本並沒有的水師陸戰隊也擴充到了五十四個折衝府。

李建成搖搖頭道:“光靠這五十四個折衝府想攻打扶桑大陸恐怕還不行吧?”

陳應點點頭。

他領着李建成來到自己的書房。

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最私密的地方絕對不是臥室。更何況陳應的正妻,還是李建成的三妹,所以,陳應的臥室中,絕對不可能有秘密。

相對男人而言,最大的秘密就是書房。

陳應也不例外,陳應的金庫,寶庫,甚至賬房,李秀寧都可以隨意出入,但是書房除了負責打掃的高文錦之外,沒有人可以隨便出入。

長孫無垢和李秀寧進入的書房,其實只是陳應書房的擺設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偏偏是在書架之後的那道門。

沿着書架之後的那道不足六尺寬的小門,沿着曲折蜿蜒的甬道,李建成這纔跟着陳應來到真正的書房裡。

書房非常大,就連李建成也不得不承認,陳應的書房比御書房還要大。

然而,裡面的東西卻讓李建成大開眼界。

這裡面藏着陳應太多的秘密,比如四個輪子,完全看不到挽拉馱具的車子,還有帶着兩對翅膀的鐵鳥,還有帶着兩個輪子一個粗管的怪車,甚至還有一排排擺在牆壁上的鋼管子……

李建成發現這間所謂的書房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東西,他根本連見都沒有見過,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

然而,陳應對這些東西全部視而不見。

陳應徑直帶着李建成來到一幅巨大的輿圖前。在這個長約十六丈,寬約兩丈四尺的龐大輿圖上,大唐只戰了很小的一部分,而長安在輿圖上只是一個點,就連寬闊的黃河、長河,只是一條線。

高大巍峨的華山、秦嶺還沒有巴掌大。

這張輿圖直接顛覆了李建成的三觀,然而作爲大唐的皇帝,李建成對於天下各道各州的方位非常熟悉,這張放輿圖上,在他熟悉的地方,方位絲毫不差。

李建成吃驚的問道:“扶桑大唐居然這麼大?”

陳應笑着將手指划向高句麗的方位,然後沿着高句麗繼續向東北方向劃拉着。

李建成望着陳應手指的方向,他的目光慢慢變得呆滯。

……

別看李世民是一個王,但是他的骨子裡就是一個瘋狂的賭徒。

當初,在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選擇發動軍事政變,其實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李世民偏偏做了。

李世民在扶桑大唐面臨的問題,遠比李建成要複雜得多,難度堪稱逆天級。

沒有辦法,扶桑大唐雖然有着無比優厚的糧食產出,可是無論科技,還是裝備,全部與大唐有着難以跨越的朝代差。

當大唐早已將高炭鋼玩得出身入化的時候,扶桑大唐還是青銅器時代。

當大唐的四輪馬車已經載着六千餘斤的重物,在馳道上飛馳的時候,扶桑大唐剛剛開始慢慢使用獨輪車,這個獨輪車的概念,還是因爲李世民或張仲堅帶過來的。

當扶桑開始慢慢普及雙輪牛車的時候,大唐的蒸汽機已經拉着汽笛,開始在大地上以日夜一千的速度風馳電掣。

這些落後的問題,李世民還沒有辦法解決。

不過,現在他已經迷戀上了殷福布族的一個傳說上。

殷福布族是扶桑大陸數百上千個部族的一個,他們沒有什麼文字,卻口口相傳留下了這個如同史詩般的《吟福天國》。

在這個《吟福天國》中,詳細記錄了“豳”城是如何蠱惑帝辛,如何在內奸的幫助下,趁着殷國內部空虛打敗了殷國。

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二一七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一零八章請太子殿下成全第一八四章跟着陳應就算跟對人了(一更)第七十二章最後的瘋狂(下)(三更)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一五一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九十八章冷遇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九十五章大計劃第三十四章死神來了(四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一一七章本將軍是打出來的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三十八章殺人何須用刀(一更)第二十三章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七十三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第一一一章李世民深陷定襄第八十九章主持大局弔民伐罪第二一一章你會不會保護我一輩子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七章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一七四章最後的瘋狂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一九二章千金買馬骨(一更)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一七零章來自於闐的無價之寶(一)第三十八章刺頭(三更求訂閱)第十九章對待畜牲自有畜牲之道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二十章殺貴族分牛羊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五十章龍城飛將(三更)第一一八章只要頡利可汗的腦袋(一更)第一百零四章真是笨得可以第一二零章你們薛延陀要戰便戰(三更)第七十九章一千三百年前的軍備競賽第二十四章瓷娃娃姐妹花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八十八章鼠雀谷伏擊第二七五章功夫再高也怕火燒(二更)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一六九章力挽狂瀾責無旁貸第六十二章這麼審問是不對的第一一二章給臉不要要頭何用?第八十三章鬧大了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二八八章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二更)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一七一章三個和尚沒水喝(二更)第一二一章不遠萬里尋找信仰第一六五章給本將軍輾死這幫傻逼第一百章松贊干布的奇思妙想第二二零章神擋誅神佛擋滅佛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七十七章我生君未生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九十二章折服許敬宗下(三更)第一一零章犯官發配屯邊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十六章哭笑不得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五十九章十天之內不會封刀(一更)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一五四章命運的女王第二七三章私通後宮且有苟且(二更)第二八五章必死之心哀兵必勝(二更)第二四九章打架和殺人是兩種概念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八十八章鼠雀谷伏擊第一六九章打仗不需要計謀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七十二章自污其名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二八九章帶你的娘子軍前來救駕第二十八章有些過錯絕對不可原諒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四十一章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十四章垂頭喪氣第七十一章無心插柳第一五六章本大將軍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第二十一章局勢不妙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二五七章解決土地兼併的辦法第一五八章誰纔是大唐第一軍神?第一二零章單雄信必死的理由第四十六章不爲州縣無以至臺閣